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612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11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docx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过程方法: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情感态度: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课时安排:

周次

课程

课时

奇妙的效果

1

色彩斑斓的窗户

2

画民间玩具

2

多样的小饰品

3

我和画家一起画

2

彩墨游戏

2

泥条造型电脑美术字

2

生活中的标志

2

北京的早晨

2

放假

十一

期中考核

十二

给同学留个影快乐的童年

2

十三

秸秆造型

2

十四

神话故事

2

十五

参观美术馆

2

十六

画画古树

2

十七

北京的古塔

2

十八

走进颐和园荣宝斋

2

第一课奇妙的效果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别:

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了解油水分离的作品的特点,发挥创造力,巧妙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造。

教学重点:

创造性地使用绘画工具。

教学难点:

油画棒和水彩的巧妙结合。

学生准备:

纸张、油画棒等。

教师准备:

纸张、油画棒等。

组织学生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3月1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出示两张不同的效果的作业-----一张是水粉瓶花,一张是油画分离瓶花。

问: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油水分离作品感受其美感

利用了油于水不相容的特性,即使在画好的油画棒线条上任意涂上水粉色,油画棒的线条依然清新可见。

2、演示油水分离的步骤学生观察

3、提出作业要求:

请你试着用油水分离的方法画一幅画。

4、启发想象

你想用这种方法表现什么?

a)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

b)欣赏评述

作品展示。

交流创新点,相互学习。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3月5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观察油水分离的方法及优秀作品。

二、欣赏上节课我们创作的油水分离作品。

学生观察自己的作品,总结的方油水分离法,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

三、继续创作油水分离作品。

注意在创作过程中注意方法,美感。

四、展示评价油水分离作品

板书设计:

奇妙的效果

 

教学反思:

学生非常感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色彩斑斓的窗户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别:

造型·表现课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与窗户相关的文化、历史,感受艺术家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窗户的特点,学习运用原色、间色作画的方法。

教学难点:

原色、间色的恰当运用及如何使窗户外形新颖。

学生准备:

图画纸、水粉色、水粉用具等。

教师准备:

图画纸、水粉色、水粉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3月8

一、组织教学:

用语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

三原色是什么?

(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

三、讲授新课

1、展示马蒂斯的《汉斯教堂的彩色玻璃》,组织学生讨论。

画家用了那些原色和间色?

是如何运用的?

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

2、欣赏其他大教堂的窗户玻璃作品

这些画是怎样运用原色和间色的?

3、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习作品。

(从形状、色彩)(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

四、布置作业。

学生作画。

五、教师巡视辅导

分析学生作业中窗户的外形和颜色与间色的运用。

学生在组际之间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六、小结

你喜欢色彩斑斓的玻璃吗?

回家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3月12

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观察色彩斑斓的窗户优秀作品。

二、欣赏上节课我们创作的色彩斑斓的窗户作品。

学生观察自己的作品,总结的色彩斑斓的窗户创作的美感,找出自己作品中的不足。

三、继续创作色彩斑斓的窗户作品。

注意在创作过程中注意方法,美感。

四、展示评价色彩斑斓的窗户作品

板书设计:

形状

色彩

三间色

三原色

课后反思:

这节课开放性的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避免了简单化的肯定和否定,只要学生回答的有一定道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

对于学生的见解,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出判断,做好思维引导,在探讨中求得学生对美在生活中的感悟。

这课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学生始终沉浸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以前的课堂教学只停留在,想尽一切办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忽视了学习的知识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学?

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

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学生的一种本领。

本节课在这点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张显现了教学的实效性。

课题

第三课《画民间玩具》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使学生知道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做工精细,造型简练夸张,色彩艳丽,别具乡土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理解什么是民间玩具,知道有那些玩具属于民间玩具。

应会:

能自己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描绘,突出这种玩具的特点。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民间文化的热爱,进行热爱民族文化的教育。

教学

重点:

使学生知道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做工精细,造型简练夸张,色彩艳丽,别具乡土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理解什么是民间玩具,知道有那些玩具属于民间玩具。

教学

难点:

能自己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描绘,突出这种玩具的特点。

教具

准备:

铅笔、水粉纸、玩具、图片等。

学具

准备:

铅笔、水粉纸、玩具、图片等。

教学

过程:

第一节

授课时间

3月15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

二、新授:

1.出示:

几种民间玩具。

问: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板书:

民间玩具。

问:

它是做什么用的?

谈话:

从前,小孩子是没有你们这么幸福的,他们的童年里没有这么多玩具,只有这些,这些玩具已经存在几千年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玩具。

阅读书中的句子,说一说民间玩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书:

书中出示了哪些玩具,每种玩具什么样子,你知道怎样玩吗?

玩具名称样子玩法

风筝。

拨浪鼓。

布老虎。

兔爷。

空竹。

泥人。

哨子。

小鼓。

风车。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内容:

你喜欢那种玩具,今天我们就来把它画下来好不好?

板书:

画(民间玩具)

2.作业步骤:

学生练习:

(1)铅笔打稿:

每个同学自选1一2个玩具,画出玩具的特征。

(2)教师辅导:

重点是检查构图的位置。

不能过于复杂,可以简化。

否则学生上色时会有困难。

玩具的比例。

四、宣布下课:

稳定学生情绪

 

学生欣赏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汇报

它的做工精细,造型简练夸张,色彩艳丽,别具乡土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生边回答边模仿民间玩具的玩法

 

学生练习

 

做好上课准备

 

激发学生兴趣

 

了解民间玩具的特点。

 

进一步了解民间玩具

 

明确作业内容、要求、步骤

板书设计

范画

画民间玩具

范画

 

课后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的民间玩具,知道了有哪些民间玩具,同学们对民间玩具特别喜爱,愿意描绘这种中国的传统工艺,学生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第二节

时间

3月19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使学生知道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做工精细,造型简练夸张,色彩艳丽,别具乡土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理解什么是民间玩具,知道有那些玩具属于民间玩具。

应会:

能自己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描绘,突出这种玩具的特点。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激发学生对祖国民间文化的热爱,进行热爱民族文化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做工精细,造型简练夸张,色彩艳丽,别具乡土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理解什么是民间玩具,知道有那些玩具属于民间玩具。

教学难点

能自己选择一种民间玩具进行描绘,突出这种玩具的特点。

教具准备

铅笔、水粉纸、玩具、图片等。

学具准备

铅笔、水粉纸、玩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整理用具。

二、展示上节课打稿作业,学生欣赏评析:

1.粘贴作品

2.刚才我们学习了画民间玩具,大家画的都非常好,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几位同学的作品,他们在绘画时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上前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3.学生欣赏评析:

选材、构图、态度

三、讲授新课

1.谈话:

如何上色使画面效果更佳?

2.上色步骤:

先上浅色,再上深色

3.上色时要注意水分多少的把握

四、学生继续完成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讲评作业

1.自评

2.同学评

3.老师评

六、课堂小结:

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做工精细,造型简练夸张,色彩艳丽,别具乡土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们有时间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再玩玩这些玩具。

稳定情绪

讲述自己想法,同学交流意见

 

回答:

色彩要艳丽,主体物颜色和背景色对比要鲜明。

 

1.利用一点时间修改草稿

2.主要上色

学生评价作业:

色彩把握、水分掌握、画面的洁净成度、认真的态度等

做好上课的准备

提高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明确上色要求、步骤

 

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互相学习,增进交流,提高欣赏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强化本课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画民间玩具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课后反思

经过评价同学的创作作品,学生在创作上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作品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经过两节课的绘画,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课题

第四课《多样的小饰品》

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

课时:

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