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基本主义概论Word下载.docx
《马克思基本主义概论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基本主义概论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最好的劳动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直接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亚当·
斯密,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
(3)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直接理论来源:
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家,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B,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用时30分钟)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
3、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取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
20世纪20-4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并扎根开花结果,分别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在还正在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用时10分钟)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五、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用时10分钟)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反对教条主义的态度。
第二讲: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观: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
(1)思考普遍性问题是哲学的开始。
"
●
(2)哲学思考源于惊异
●(3)“哲学”一词的渊源
赫拉克利特(Hemclit11s,约544一483B.C.)最早用了“爱智慧”这样一个形容词
●用一句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说,“智慧”颇有些类似“万物一体”。
所以“爱智慧”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是指人对万物(一切存在者)合而为一的一种和谐一致的意识。
如果可以用中国哲学的术语来解释,“爱智慧”约略类似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天人合一”。
(4)哲学的分类
●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
思辨和实践
●按照人类的活动,把所有的学科分为三类:
●针对理论或认识活动的理论学科;
针对实践活动(包括政治方面和伦理方面的活动)的实践学科;
针对创造活动的创造性学科。
●一般流行的分类方法:
●按哲学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本体论”(ontology)
●“知识论”或“认识论”(epistemology)
●“价值论”(axiology)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
(1)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
(2)唯心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1)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
(2)不可知论: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三、物质的内涵
●
(一)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物质观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物质=具体的物质
●泰勒斯:
“水”是万物的始基。
●赫拉克利特:
“火”是万物的本原。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物质=原子
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
●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四、意识的内涵
●
(一)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2、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使意识的主体—人成为社会的人
●劳动使意识的工具—语言得以产生和发展。
●劳动使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不断完善。
●
(二)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单选
1.认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2.爱因斯坦指出: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哲学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4.否认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存在性
B.结构性
C.运动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9.列宁指出:
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
这一论断是: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观点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哲学都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学说
C.具有历史性的意识形态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会导致: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唯心主义
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时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
A.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B.它是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根本问题
C.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D.它是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4.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心外无物
D.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5.下列命题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万物皆在我心中
C.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D.理在气先
6.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是:
A.它试图以机械力学的原理揭示世界万物的存在和变化
B.它只是从客体的直观的方面去认识对象和事物
C.它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去解释世界和事物
D.它没有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
7.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主要包括:
A.自然事物
B.人的实践活动
C.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
D.思维的活动
8.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是:
A.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形态
B.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普遍的哲学范畴
C.与实际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无关的抽象概念
D.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
A.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事物发展到客观规律
C.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科学抽象
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意义是:
A.指出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批判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C.坚持了世界的多样性的物质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坚持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第三讲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凡物质都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不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割裂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的关系,就会导致两种错误倾向:
唯心主义: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静止:
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静止的表现形式
没有发生位置上的移动
没有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区别: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联系:
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即静中有动;
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
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
形而上学不变论:
夸大相对静止而否定绝对运动。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就无法了解运动。
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其特性
(1)时间:
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2)时间的特性: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
时间的一维性有两层含义:
对于时间的量度只需要一个数量;
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
(3)空间:
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展性。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
一是表现为一定的体积
二是表现为一定的位置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
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
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四、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
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
第三讲复习题
单选:
1、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3、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
A.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B.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观点
C.否认世界物质存在具有条件性
D.否认世界存在的无限丰富性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4、荀子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表明:
A.人的意识具有客观性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人的意识具有对象性
D.人的意识具有主观性
5、在意识起源问题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6、“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是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先天感性直观形式
7、实践具有:
A.物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8、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理至固然。
”“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第四讲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一)联系:
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征:
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二)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
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
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一)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发展不是一般的运动,而是前进性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
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
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区分的根本标准是:
是否符合历史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
为何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①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第五讲:
唯物辩证法:
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
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及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者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及其作用
(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作用
(1)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关节点:
度的两端。
2、质变和量变
(1)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和否定的含义:
肯定是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因素;
否定是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因素。
2、辩证的否定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以上为第四、五、六周的讲义,内容比较多,大家先预习)
第四讲复习题
单选: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共性和个性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根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多选
1、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有()
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D.联系具有条件性
2、联系的普遍性是()
A.任何事物内部诸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一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不同事物经过一系列中介统一起来D.世界的发展过程仅仅是纵向联系
论述: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回答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