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6094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十热学解析附后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下列关于热学中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

B.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的分子势能增加

C.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故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汽车尾气中各类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后严重污染了空气,可以使它们自发地分离,既清洁了空气,又变废为宝

E.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不一定比未饱和汽压大

2.如图所示,左右两个粗细均匀、内部光滑的汽缸,其下部由体积可以忽略的细管相连,左汽缸顶部封闭,右汽缸与大气连通,左右两汽缸高度均为H、横截面积之比为S1∶S2=1∶2,两汽缸除左汽缸顶部导热外其余部分均绝热。

两汽缸中各有一个厚度不计的绝热轻质活塞封闭两种理想气体A和B,当大气压为p0、外界和气体温度均为27℃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左、右侧活塞均位于汽缸正中间。

(1)若外界温度不变,大气压为0.9p0时,求左侧活塞距汽缸顶部的距离;

(2)若外界温度不变,大气压仍为p0,利用电热丝加热气体B,使右侧活塞上升

,求此时气体B的温度。

 

易错题

1.(多选)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

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

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

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2.(多选)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客观过程并不是都可以自发地进行

B.知道某物质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求出其分子体积

C.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当液体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精准预测

1.

(1)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乙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B.当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

D.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

E.在r<

r0阶段,分子力减小时,分子势能也一定减小

(2)横截面积处处相同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初始时,右端管内用h1=4cm的水银柱封闭一段长为L1=9cm的空气柱A,左端管内用水银封闭有长为L2=14cm的空气柱B,这段水银柱左右两液面高度差为h2=8cm,如图甲所示。

已知大气压强p0=76.0cmHg,环境温度不变。

①求初始时空气柱B的压强(以cmHg为单位);

②若将玻璃管缓慢旋转180°

,使U形管竖直倒置(水银未混合未溢出),如图乙所示。

当管中水银静止时,求左右两水银柱液面高度差h3。

2.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等

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所有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D.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E.若不考虑分子势能,则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内能相等

(2)如图为水下打捞的原理简图,将待打捞重物用绳子系挂在一开口向下的圆柱形浮筒上,再向浮筒内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0,体积为V0。

开始时,浮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浮筒内气体体积为V1,在钢索拉力作用下,浮筒缓慢上升。

已知大气压强为p0,水的密度为ρ,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浮筒质量、筒壁厚度及水温的变化,浮筒内气体可视为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

①在浮筒内液面与水面相平前,打捞中钢索的拉力会逐渐减小甚至为零,请对此进行解释;

②当浮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减小为h2时,拉力恰好为零,求h2以及此时筒内气体的体积V2。

3.

(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最后由状态C变化到状态A.气体完成这个循环,内能的变化ΔU=________,对外做功W=________,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________。

(用图中已知量表示)

(2)有一只一端开口的L形玻璃管,其竖直管的横截面积是水平管横截面积的2倍,水平管长为90cm,竖直管长为8cm,在水平管内有一段长为10cm的水银封闭着一段长为80cm的空气柱如图所示。

已知空气柱的温度为27℃,大气压强为75cmHg,管长远大于管的直径。

①现对气体缓慢加热,当温度上升到多少时,水平管中恰好无水银柱;

②保持①中的温度不变,将玻璃管以水平管为轴缓慢旋转180°

,使其开口向下,求稳定后封闭部分气体压强。

4.

(1)根据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固定汽缸,由横截面积不同的两个足够长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B可以在圆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它们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30cm2、SB=15cm2,A、B之间用一根长为L=3m的细杆连接。

A、B之间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A的左方和活塞B的右方都是空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不变,为p0=1.0×

105Pa。

活塞B的中心连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当汽缸内气体温度为T1=540K时,活塞B与两圆筒连接处相距l=1m,此时细线中的张力为F=30N。

①求此时汽缸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

②若缓慢改变汽缸内被封闭气体的温度,则温度为多少时活塞A恰好移动到两圆筒连接处?

参考答案

1.【解析】根据液晶特点和性质可知:

液晶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故A正确;

燃气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故分子的分子势能增加,选项B正确;

若气体温度升高的同时,体积膨胀,压强可能不变,故C错误;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能源的能量耗散后品质降低,不可能自发转变成新能源,且不能自发地分离,选项D错误;

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液体的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一定比未饱和汽压大,选项E正确。

【答案】ABE

2.【解析】

(1)大气压变为0.9p0,则由题图知两种理想气体A和B的压强均变为0.9p0,气体A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

p0

S1=0.9p0h1S1

解得左侧活塞距汽缸顶部的距离为h1=

H。

(2)外界温度、大气压均保持不变,气体A的状态也不变,即左侧活塞仍处于汽缸正中间,则气体B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T0=27℃=300K

则气体B的温度为T=400K(或t=127℃)。

【答案】

(1)

H

(2)400K(或127℃)

1.【解析】抽开隔板,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不做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A项正确,C项错误;

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D项正确;

由于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因此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项正确,E项错误。

【答案】ABD

2.【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故A正确;

知道某物质的密度、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求出一个分子占据的空间,但不一定是分子的体积,因为分子间的空隙有时是不可忽略的,故B错误;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可能相同,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故C正确;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但是会引起其他变化,故D正确;

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当液体分子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分子间的引力也增大,但分子斥力增大得更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E错误。

【答案】ACD

1.【答案】

(1)ADE

(2)①72cmHg②12cm

【解析】

(1)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此时分子力为零,故A项正确,B项错误;

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最后又一直减小,C项错误;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D项正确;

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力减小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E项正确。

(2)①初始时,空气柱A的压强为pA=p0+ρgh1

而pB+ρgh2=pA

联立解得空气柱B的压强为pB=72cmHg;

②U形管倒置后,空气柱A的压强为pA′=p0-ρgh1

空气柱B的压强为pB′=pA′+ρgh3

空气柱B的长度L2′=L2+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BL2=pB′L2′

联立解得h3=12cm。

2.【答案】

(1)ACD

(2)①见解析②

V1-

-V0

(1)温度相同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相同,但是物体的内能还与分子的数目有关,故内能不一定相等,故A正确;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但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区分晶体与非晶体要看有没有确定的熔点,可知所有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所有非晶体都没有确定的熔点,故C正确;

与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但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r0,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D正确;

不考虑分子势能,则质量、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氢气分子的分子数多,故氢气的内能大,故E错误。

(2)①浮筒内液面与水平面相平前,筒内气体的压强不断减小,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的体积将逐渐增大,因而浮力逐渐增大,由于重物及浮筒所受的总重力、浮力、拉力的合力始终为零,所以随着浮筒所受浮力的逐渐增大,钢索的拉力将逐渐减小甚至为零。

②重物及浮筒受力平衡有ρg(V2+V0)=m0g

解得V2=

对于浮筒内的气体,初态压强p1=p0+ρgh1

末态压强p2=p0+ρgh2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1V1=p2V2

联立解得:

h2=

3.【答案】

(1)0

p0V0

p0V0

(2)①360K②72cmHg

(1)气体完成一个循环过程,温度的变化量为零,则内能的变化ΔU=0;

对外做功等于图中三角形ABC的面积,即W=

p0V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吸热:

Q=W=

p0V0。

(2)①以封闭气体为研究对象,设水平管的横截面积为Scm2,竖直管横截面积为2Scm2,则水平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1=75cmHg,水平管内气体体积为V1=80Scm3,水平管内气体温度为T1=300K

则当水平管中恰好无水银柱时,水平管内的气体的压强为p2=(75+

)cmHg=80cmHg

此时水平管内气体体积为V2=90Scm3,水平管内气体温度为T2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解得T2=360K;

②玻璃管旋转180°

后,设竖直管中的水银长度为xcm,则水平管中的水银长度为(10-2x)cm

则此时水平管内气体的压强为p3=(75-x)cmHg

则水平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3=[90-(10-2x)]Scm3

由玻意耳定律:

p2V2=p3V3

则x无解,即水银会从竖直管溢出,设竖直管中剩下的水银长x1cm,则此时L形玻璃管内气体的压强为

p3′=(75-x1)cmHg

则此时L形玻璃管内气体体积为

V3′=[90+2×

(8-x1)]Scm3

p2V2=p3′V3′

解得x1=3cm(x1=125cm舍去)

所以稳定后封闭部分气体的压强p3′=72cmHg。

4.【答案】

(1)ACD

(2)①1.2×

105Pa②270K

(1)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故A正确;

(2)①设汽缸内气体压强为p1,F1=F为活塞B所受细线拉力,则活塞A、B及细杆整体的平衡条件为

p0SA-p1SA+p1SB-p0SB+F1=0,又SA=2SB

解得:

p1=p0+

代入数据得p1=1.2×

105Pa;

②当A到达两圆筒连接处时,设此时温度为T2,要平衡必有气体压强p2=p0

V1=SA(L-l)+SBl

V2=SBL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T2=270K。

热学(解析版)

考纲指导

知识梳理

【解析】根据液晶特点和性质可知:

易错题

1.1.(多选)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

【解析】抽开隔板,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不做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A项正确,C项错误;

【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故A正确;

②当浮筒内液面到水面的距离减小为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