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95298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SystemX 服务器日志收集的方法Word下载.docx

\ProgramFiles\SMBridge的目录,键入命令:

smbridge-ip10.1.1.97-uUSERID-pPASSW0RDselget>

bmclog.txt

注意:

10.1.1.97是缺省IP,USER可以使用自定义IP;

bmclog.txt是BMC日志保存的文件名,建议最好使用服务器的系列号。

3)Enter执行命令,完成后会在C:

\ProgramFiles\SMBridge的目录下生成一个bmclog.txt

4)将日志文件发给IBM工程师

三、收集F2日志

1、启动机器,在机器自检过程出现F2提示时按F2进入诊断窗口;

2、在诊断窗口界面菜单行选择HardwareInfo,再选择SystemErrorLog,等日志出来后按F3保存日志(日志会保存到软盘或U盘上);

3、把test.log日志文件发给IBM工程师;

四、Windows收集DSA日志

1、下载DSA工具ibm_utl_dsa_202p_windows_i386.exe

2、将下载的文件拷贝到C:

\的根目录下,

3、转到MS-DOS模式,进入C:

\的根目录,输入命令

ibm_utl_dsa_200p_windows_noarch.exe–v,Enter执行

4、程序执行完成后,出现下面的界面后回车(Enter)退出MS-DOS模式

5、将C:

\IBM_Support目录压成ZIP文件发给IBM工程师。

五、收集ServeRAID日志

1、对于8系列的阵列卡,在WindowsOSenvironment使用ServeRAIDApplication8.40CD安装ServeRAIDManagement程序,然后重启后进入系统运行ServeRAIDManagement程序(如果系统已经坏了,可以用erveRAIDSupport8.40CD直接启动,注意:

用光盘启动,收集到的日志文件要保存在软盘或U盘上,所以这种方法需要软盘和软盘驱动器或U盘),进入ServeRAID管理器的界面(seebelow),点击直接连接的服务器,输入超级用户密码(该密码跟系统中的administrator用户密码一致)。

2、输入超级用户密码后进入下面的界面,就可以看到这台服务器上面所有的ServeRAIDcontroller。

(seebelow)

本地系统

3、在左手边的窗口里面选中本地系统(LocalSystem),然后点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上面选择保存支持归档(Savearchivingsupport)

4、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保存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称,将生成的support.zip文件发邮件给IBM工程师(如果用光盘直接启动,不会出现以下界面,会直接保存到软盘或U盘上)

5、对于7系列以下的阵列卡,建议安装ServerRAIDmanager7.10b版本,菜单上面选择Actions――选择saveprintableconfigurationandeventlog

然后将raid*.log(如raid1.log、raid2.log、raid3.log等)文件发送给IBM工程师。

(如果用光盘直接启动,raid*.log文件会直接保存到软盘或U盘上)

如果系统正常的,也可以在系统下运行Dumplogprogram来收取日志,

1raid1.txt,1代表第一块阵列卡,raid.txt是日志文件名;

如收取系统中的第二块阵列卡的日志可以用命令:

dumplog2raid2.txt;

然后将文件发送给IBM工程师。

六、收集ServeRAIDUart日志

1、对于8系列的阵列卡,CAG有时要求收集Uart日志

2、确认WindowsOS系统中安装了ServeRAIDManagement的管理软件,在安装目录下可以找到arcconf.exe这个执行文件

3、在windows系统的MS-DOS方式下,输入命令:

arcconfgetlogs1uart>

uart.log,等待命令执行完成。

备注:

uart.log是保存的文件名,它是可以根据需要更改的(建议以服务器的系列号命名:

99*****uart.log)

4、在与arcconf.exe文件相同的目录下,打开uart.log,确认是不是有内容

5、使用ZIP的格式发送日志给IBM工程师

七、收集RSAII的日志

1、准备一台终端(有网卡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机器都可以),通过网线直接连接到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上的网口

2、配置终端的IP和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的IP在同一网段,建议配置IP192.168.70.130,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的默认IP是192.168.70.125,(这个IP也可以根据需求更改)

3、打开终端的IE窗口,在地址栏中输入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的默认IP:

192.168.70.125登陆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在登陆界面上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的默认IP:

192.168.70.125

默认用户名:

USERID

默认口令:

PASSW0RD

4、登陆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的管理界面,在左手边的窗口中选择Monitors——SystemStates——EventLog,

5、选择SaveLogsasTextFile,保存事件日志。

八、收集spint日志

1、保存邮件里面Sprint工具文件到电脑中,通过rawrite.exe制作Spirnt工具软盘

2、重启服务器,F1进入POST/BIOSsetuputility设置先从软盘启动

3、使用该软盘启动服务器

4、针对X366和X3800的服务器

执行命令:

X366DMP99*****SP(建议以服务器的系列号命名),等待命令执行完成

针对X460和X3950的服务器

5、在软盘上面输入Type99*****SP.TXT|more确认是不是有内容

6、使用ZIP的格式发送日志给IBM工程师

九、收集BladeMM和AMM的日志

1.刀片管理模块(MM或者AMM)的默认IP地址是192.168.70.125,默认用户名USERID,密码PASSW0RD。

数字0而不是字母O。

2.通过IE浏览器打开192.168.70.125,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进入界面。

注:

MM和AMM左边的内容栏有些不同。

保存那些日志以及如何保存?

●如下,需要用如下方式保存成mtl页面文件。

-选择菜单中“文件”->

“另存为”->

文件类型选择“Web档案,单一文件(*.mht)”,按照信息类型输入文件名,点击保存即可。

1.Monitor下面的SystemStatus、EventLog、LEDs、FuleGauge、HardwareVPD、FirmwareVPD。

2.BladeTasks下面的PowerRestart、Configuration、SerialOverLan。

3.I/OModuleTasks下面的Admin/PowerRestart、Configuration(其中每个模块还有各自的子界面,也都要保存下来)。

4.MMControl下面的GeneralInformation、NetworkInterfaces。

5.ServiceTools下面的(仅AMM)AMMStatus。

●如下日志直接保存成文本格式。

1.Monitor下面的EventLog。

打开EventLog页面,右下角点“SaveLogasTextFile”,保存即可。

2.ServiceTools下面的ServiceData。

打开ServiceData页面,在右下角点“SaveServiceData”保存即可。

用ServerRaidmanagersupportCD收集日志的方法

Collectingstep:

1.ConnectanUSBfloppydrivewithaformattedfloppydiskettetothisserver;

2.BootupwithServeRAIDsupportCD;

3.WaitServeRAIDmanagerbootcomplete;

4.MoveServeRAIDManagerwindowaway;

5.Press<

Ctrl>

andclickleftbuttonofmouse;

6.Amenuappearsasbelow,selectXTermtoentershell;

7.Runcommand"

mount/dev/sda/floppy"

inshell,maybeyouwillgetanerror:

/dev/sda:

Input/outputerror,pleaseignore;

8.Issuecommand:

arcconfgetlogs1uart>

/floppy/uart.logtocaptureuarttofloppydiskette;

9.Executecommand"

umount/floppy"

todisconnectfloppydrive,youcanfindtheuart.loginthefloppydisketteandsendtosupportteam.

DS3000日志收集方法

X3650T日志收集方法

针对x3650T机器的故障判断,我们除了收集系统和raid日志以外,我们还可以收集sellog协助判断故障。

1.我们需要一张DocumentandResourceCD收集sellog,该光盘在机器的附件中提供。

2.把CD放入光驱,从光碟启动,启动后会出现一个菜单。

选择“continue”

3.再选择Serverconfigurationutilities---continue

4.选择Runselviewerutility----continue

5.点击file---saveas---选择A:

\,并输入文件名,保存。

提示保存成功

6.重新启动机器,进系统后可以看到增加了一个64M的磁盘,打开该磁盘,将里面的文件发给我们。

针对x3650收集bmc的其他的操作:

附件中的第4部开始--选择另存为。

选a--输入文件名--按table到a,回车,再按table键回到文件名--再选文件名--会体现存盘的进度条。

会提示保存成功。

重新启动,进系统后可以看到有一个64M的小磁盘,copy出来就可以。

七、微码在05.xx.xx.xx或以下的DS4000的故障数据收集

适应机型:

FAStT200/FAStT500/一部分旧的FAStT100(DS4100)、FAStT600(DS4300)、FAStT700(DS4400)、FAStT900(DS4500)

在这个版本的微码之下,SM子系统界面的版本是08.xx.xx.xx。

需要单独收集日志文件:

StorageSubsystemProfile、MajorEventLog和ReadLinkStatusDiagnosticsReport(RLSreport)和两个控制器的串口日志(Shelloutput)

1.收集StorageSubsystemProfile

选择“View”菜单下面的“StorageSubsystemProfile”,选择“SaveAs…”,将Profile保存下来,默认格式是txt文本。

如果是一台FAStT200,序列号为23A8888,建议文件名为FAStT200_Profile_23A1888_yymmdd.profile.txt。

2.收集MajorEventLog

选择选择“View”菜单下面的“EventLog”,或者直接点击子系统界面里的

按钮:

a.在收集MajorEventLog的时候,一定要取消默认的"

CriticalEventOnly"

的选项勾,确保能收集到所有event。

b.一定要设定足够多的行数收集,将“Retrievemostrecentevents”设为最大值的“8192”,并按Update刷新。

因为默认是只显示200行event记录。

c.最后点击“SelectAll”,然后“SaveAs…”保存

默认格式是文本(*.log),如果是一台FAStT200,序列号为23A8888,建议文件名为FAStT200_Profile_23A1888_yymmdd.mel.txt。

3.收集ReadLinkStatusDiagnosticsReport(RLSreport)链路信号噪音检测报告

FAStT/DS4000系列的一个技术特点是采取了FC_AL的光纤仲裁环路结构。

也就是说,控制器,磁盘扩展柜和其内部的硬盘都是串行连接在光纤链路上的。

这种结构有一个缺点,就是环路上某个硬件的故障,会引起噪音信号,从而有可能影响链路上其他的硬件的正常工作。

另一方面,这种噪音故障很难进行准确定位。

因此SM软件提供了一个测试程序ReadLinkStatusDiagnostics检测链路上的信号噪音,用来协助故障定位。

关于RLS的具体用法和解释,参见Redbook“DS4000Series,StorageManager,andCopyServices”的第6.2.5节:

“ReadLinkStatusdiagnostics”。

在SubsystemManagement中,选择StorageSubsystem>

>

ReadLinkStatusDiagnostics:

对于RLSreport,因为初始的report可能累计了不少链路噪音数值,所以建议先点击"

SetBaseline..."

重置采样开始时间,将所有噪音数值清零,然后点击"

Run"

开始重新监测。

我们建议等待15分钟至1个小时,然后点击"

SaveAs"

保存报告。

默认的报告文件类型是Excel格式(CSV)。

一般查看噪音信号“ITW”值。

正常情况下,噪音值应该很小,在0到20之间

4.强制要求分别收集DS4000两个控制器的串口日志

经验表明,对于微码在05.xx.xx.xx或以下的DS4000,上述三个日志文件并不能完全对故障进行全面分析,因此我们还需要使用串口线分别连接两个控制器,获得底层的串口日志。

(PMH必须收集)

收集方法:

通过“超级终端”进行连接,然后使用“捕获文字”的功能将屏幕输出收集到日志文件里。

具体的日志收集命令如下(两个控制器都必须进行收集):

ld<

/Debug

date

arrayPrintSummary

inetstatShow

netCfgShow

memShow

memoryShow

moduleShow

moduleList

ghsList

getObjectGraph_MT8

showEnclosures

cfgUnitList

cfgPhyList

vdAllcfgPhy

vdAllcfgUnit

vdAllvdShow

spmShow

fcDevs2

fcDevs4

fcDevs11

fcDump

fcAll

ccmStateAnalyze8

cacheAnalyze

unld"

Debug"

默认格式是文本,必须将收集到的文本文件重命名成*.ss.txt。

注意必须两个控制器的串口日志都需要收集。

八、微码在06.xx.xx.xx以上的DS4000的故障数据收集

DS4100/DS4200/DS4300/DS4400/DS4500/DS4700/DS4800:

在这个版本的微码之下,SM子系统界面的版本是09.xx.xx.xx。

1.强制要求收集AllSupportData

菜单:

Advanced-->

Troubleshooting-->

CollectAllSupportData...

这个操作会生成一个zip文件,可以随意命名。

收集AllSupportData大概需要10-15分钟左右。

这个文件已经包含了Profile、MajorEventLog、ReadLinkStatusDiagnosticsReport以及其他一些日志。

AllSupportData的zip文件同时包括了重要的串口日志文件"

stateCaptureData.dmp"

"

文件实际上就是一系列串口命令的输出集合,但是它是通过以太网方式获得的。

一定要让装有StorageManager客户端管理软件的PC(工程师笔记本或者客户工作站)同时连接DS4000的两个控制器,才能获得两个控制器的串口命令输出。

如果是单连一个控制器的话,只能"

文件只能获得当前连接控制器的串口命令输出。

可以直接将随意命名的zip文件上传,例如WH_MOR_allsupportdata.zip,PFEwebsite会自动解压并decode,非常方便。

对于一般的故障问题分析,AllSupportData就足够了。

2.但是如果客户要求对重大故障作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AllSupportData里面包含的串口命令输出就不足够了。

因此我们还需要收集以下串口命令:

(两个控制器都要收集)

loadDebug

avtShow

fcDump(耗时较长)

hddDump(耗时较长)

I(是大写的i)

dqprint(耗时较长)

lockMgrPrint

hwLogShow

excLogShow

3.查看MajorEventLog

Troubleshoot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