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527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4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docx

一建公路实务1V1基础班27一建公路1v1基础班专题十四隧道工程1一

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专题十四:

隧道工程1

本节考点:

1.悬索桥的施工特点

2.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3.隧道围岩分级与隧道构造

4.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技术

1B413044悬索桥的施工特点

一、悬索桥分类及施工内容

悬索桥下部工程包括锚碇基础、锚体和塔柱基础等施工,上部工程包括主塔、主缆和加劲梁的施工。

施工架设主要工序为:

基础施工→塔柱和锚碇施工→先导索渡海工程→牵引系统和猫道系统→猫道面层和抗风缆架设→索股架设→索夹和吊索安装→加劲梁架设和桥面铺装施工。

(二)悬索桥的施工内容

悬索桥的施工主要分四部分:

1.锚碇施工;2.主塔和索鞍施工;3.主缆施工;4.加劲梁施工。

二、锚碇施工

锚碇是悬索桥的主要承重构件,主要抵抗来自主缆的拉力,并传递给地基基础,按受力形式的不同可分为重力式锚碇、隧道式锚碇等。

重力式锚碇依靠自身巨大的重力抵抗主缆拉力,隧道式锚碇的锚体嵌入地基基岩内,借助基岩抵抗主缆拉力,隧道式锚碇只适合在基岩坚实完整的地区,其他情况大多采用重力式锚碇或自锚式悬索桥。

(a)重力式(b)隧道式

(一)锚碇体施工

悬索桥锚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施工阶段水泥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变形及变形不均,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当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时,构件就会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

因此,水化热的控制是锚碇混凝土施工的关键。

锚碇锚体混凝土施工除按1B413031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尽量降低水泥用量,掺入质量符合要求的粉煤灰和矿粉。

2.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混凝土混合料入仓温度。

对准备使用的骨料采取措施避免日照,采用冷却水作为混凝土的拌和水,一般选择夜晚温度较低时段浇筑混凝土。

3.在混凝土结构中布置冷却水管,设计好水管流量、管道分布密度,混凝土初凝后开始通水冷却以减低混凝土内部温升速度及温度峰值。

4.大体积混凝土宜采取水平分层浇筑施工。

每层厚度应视混凝土浇筑能力、配合比水化热计算及降温措施而定,混凝土层间间歇宜为4~7d。

如需要竖向分块施工,块与块之间应预留后浇湿接缝。

5.每层混凝土浇筑完后应立即遮盖塑料薄膜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挥发,当混凝土终凝时可掀开塑料薄膜在顶面蓄水养护。

当气温急剧下降时须注意保温,并应将混凝土内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

(二)隧道锚碇混凝土施工特点

1.隧道式锚碇在隧道开挖时应采用小型爆破,并不得损坏周围岩体。

开挖后应正确支护并进行锚体灌筑;

2.在混凝土中应掺入微膨胀剂,防止混凝土收缩与拱顶基岩分离;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即在端模挂草袋保温,将洞口封闭,减少空气流通,达到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目的;

4.严格控制洞内排水和通风。

三、索塔施工

索塔按材料分有钢塔和钢筋混凝土塔,钢筋混凝土索塔一般为门式刚架结构,由两个箱形空心塔柱和横系梁组成;钢塔主要有桁架式、刚架式和混合式等结构形式。

(一)混凝土塔身施工

大跨度悬索桥塔身国内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塔,国外主要采用钢塔,钢塔施工主要有浮吊、塔吊和爬升式吊机等架设方法。

(二)主索鞍施工

安装索鞍时必须满足高空吊装重物的安全要求,一般选择在白天晴朗时连续完成工作。

四、主缆施工

主缆架设工程包括架设前的准备工作、主缆架设、防护和收尾工作等,主缆施工难度大、工序多。

其中,主缆架设:

锚碇和索塔工程完成、主索鞍和散索鞍安装就位、牵引系统架设完成后,即可进行主缆架设施工,主缆架设方法主要有空中纺丝法(AS法)和预制平行索股法(PPWS法)。

美国和欧洲等地主要采用AS法;中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主要采用PPWS法。

五、加劲梁施工

加劲梁分为钢桁架、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等形式,钢桁架一般采用工厂焊接、工地高强螺栓连接施工。

(一)加劲梁架设

试拼装要求:

加劲梁应按拼装图进行厂内试拼装,试拼不少于3个节段,按架梁顺序试拼装。

吊装作业施工要点:

安装前应确定安装顺序,一般可以从中跨跨中对称地向两边进行,安装完一段跨中梁段后,再从两边跨对称地向索塔方向进行。

(二)加劲梁节段工地焊接

工地焊接施工要点:

地焊缝焊接前应钢丝砂轮进行焊缝除锈,并在除锈后24h内进行工地焊接。

六、防腐涂装

防护与涂装要点:

工地焊接的表面补涂油漆应在表面除锈24h内进行,分层补涂底漆和面漆,并达到设计的漆膜总厚度。

【习题7】悬索桥加劲梁试拼顺序为()。

A.按两端向跨中

B.按跨中向两端

C.按架梁顺序

D.按加工顺序

【答案】C

【解析】加劲梁应按拼装图进行厂内试拼装,试拼不少于3个节段,按架梁顺序试拼装。

1B413045桥梁施工监控

一、桥梁监测

监测系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桥梁结构在正常环境与交通条件下运营的物理与力学状态;桥梁重要非结构构件(如支座)和附属设施(如振动控制元件)的工作状态;结构构件耐久性;桥梁所处环境条件等。

(一)监测范围

1.敏感部位监测。

一般只在桥梁内力、应变、位移变化和裂纹产生对桥梁影响至关重要的(敏感)部位进行监测。

2.总体监测。

(二)监测方式

1.人工监测;

2.自动监测;

3.联合监测。

(三)监测的状态

1.静态:

监测桥梁结构的静态几何和力学参数,用以分析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

静态监测比较困难,一般都是加载检测。

但是静态参数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桥梁的工作状态。

2.动态:

监测桥梁结构的动态几何和力学参数,用以分析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

动态监测适于运营监测。

二、桥梁施工控制

主要包括变形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和安全控制,而桥梁施工安全是变形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的综合体现。

(一)桥梁施工控制方法

桥梁施工控制方法可分为事后控制法、预测控制法、自适应控制法和最大宽容度控制法几种。

(二)各种桥梁的施工控制特点

1.斜拉桥施工时,在主梁悬臂浇筑或悬臂拼装过程中,确保主梁线形和顺、正确是第一位的,施工中以标高控制为主。

二期恒载施工时,为了保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处于理想状态,拉索再次张拉时以索力控制为主。

2.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主索,主索在施工中又是悬索桥吊装的主要承重结构,主索一经架好,它的长度和线形调整甚小,为了确保悬索内力和线形符合设计要求,主索的无应力长度(下料长度)要严格加以控制,尤其对基准束的尺寸要更加重视。

3.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或连续刚构相对斜拉桥而言,没有斜拉索,其施工控制与斜拉桥主梁相同。

1B413050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B413051钻孔灌注桩断桩

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过大,导管直径较小(一般为20-35c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混凝土初凝前未能疏通好。

(和易性好,坍落度18-22cm,对土方量大,浇筑时间长的大直径长桩,宜掺加缓凝剂。

导管直径应根据桩径和石料的最大粒径确定,尽量采用大直径导管)

(2)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

(认真测量和计算孔深与导管长度,距孔底距离25-40cm之间(不能埋人沉渣中),首次埋深至少1.0m)

(3)导管提拔时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拔出混凝土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或泥浆与混凝土的混合层中。

(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已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严禁不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

(4)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混凝土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混凝土灌注中断。

(钢筋笼制作一般要采用对焊,以保证焊口平顺。

当采用搭接焊时,要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导管使用前进行检漏和抗拉力试验)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埋置深度2.0-6.0m)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机械故障、停电、塌孔、材料供应不足等)造成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关键设备要有备用,材料准备充足)

【习题8】下列关于断桩事故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A.混凝土坍落度小,导管直径较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导管

B.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混凝土内形成夹层

C.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或将导管拔断

D.混凝土连续灌注

E.导管底口距离孔底距离较小

【答案】ABC

【解析】选项D应该是混凝土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初凝时间,从而形成断桩。

选项E应该是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使首批灌注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1B413052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

一、原因分析

1.现浇梁:

地基沉陷、支架弹性变形、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所依据的一些参数均是建立在经验值上的,因此计算得到预拱度往往与实际发生的有一定的差距。

2.预制梁:

混凝土强度的差异和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起拱值不稳定、施加预应力时间不一致、架梁时间不一致,导致预拱度计算各种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理论计算与实际本身存在细微偏差;施工工艺的原因。

二、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

1.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2.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3.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对于预制梁还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4.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按要求的时间持荷;

5.张拉千斤顶定期标定,钢绞线伸长值的计算应采用同批钢绞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

6.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控制预制梁与桥面系铺装的龄期差。

【真题2014】关于钢筋混凝土梁桥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提高现浇梁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

B.对预制梁需控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C.控制张拉的混凝土试块采用标准条件养护

D.钢铰线伸长值的计算应用供货商提供的弹性模量值

E.预制梁应该尽量延长存梁时间

【答案】AB

【解析】选项C:

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应与梁板同条件养护;选项D:

钢铰线伸长值的计算应用同批钢铰线弹性模量的实测值。

选项E:

预制梁存梁时间不宜过长。

1B413053箱梁两侧腹板混凝土厚度不均的防治

一、原因分析

1.箱梁模板设计不合理。

2.模板强度不足,或箱梁内模没有固定牢固,使内模与外模相对水平位置发生偏差。

3.箱梁内模由于刚度不够,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变形。

4.混凝土没有对称浇筑,由于单侧压力过大,使内模偏向另一侧。

二、防治措施

1.内模要坚固,刚度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

2.将箱梁内模固定牢固,使其上下左右均不能移动。

3.内模与外模在两侧腹板部位设置支撑。

4.浇筑腹板混凝土时,两侧应对称进行。

1B413054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

一、原因分析

(一)材料原因

1.水泥质量不好,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2.骨料含泥料过大;

3.骨料为风化性材料。

合理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和粉煤灰等混合材料、掺加缓凝剂;在工作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较小水胶比及较低坍落度的混凝土,选用优质的水泥及优质骨料。

(二)施工原因

1.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运输时间过长;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间后才使用;

2.模板移动鼓出;加强模板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鼓出等问题;

3.基础与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不够引起支架下沉、不均匀下沉,脱模过早;基础与支架应有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并应采用预压措施;避免出现支架下沉,模板的不均匀沉降和脱模过早

4.接头处理不当,导致施工缝变成裂缝;

5.养生问题,塑性收缩状态将会在混凝土表面发生方向不定的收缩裂缝,这类裂缝尤以大风、干燥天气最为明显;

6.在混凝土高度急变以及钢筋保护层较小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