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好朋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找找好朋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找好朋友》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小娃娃要出去玩游戏,可是找不到一样的袜子和手套了,谁能帮他找找呢?
(2)找配对。
找出成双成对的袜子、手套。
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如拿出一双袜子或手套中的一只,请幼儿寻找另一只。
(3)找错误。
创设有错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找错,观察辨别手套、袜子的相同和不同。
如:
拿出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对幼儿说:
我觉得这两种一样,你们觉得对吗?
你们说说它们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边说边指出不一样的地方。
2、根据明显特征,进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1)袜子、手套送回家。
提示幼儿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
将小袜子放在红筐里,将小手套放在绿筐里,在小筐上贴上相应的标志。
(2)游戏:
找朋友幼儿听着音乐,找找与自己某一特征一样的朋友。
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
我们都是女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
或者:
我们都穿着红色的衣服,你是我的好朋友。
3、活动延伸:
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
教学反思: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相邻数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找找好朋友》教案2
设计思路
水里的小动物是幼儿最感兴趣和最喜欢的。
我们通过搜集材料、事物、标本、观看影碟,从上搜集素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也让幼儿探究水里动物世界的秘密。
《找找好朋友》是水里小动物这个中的一次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数学活动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我制作水里小动物的课件,把这次活动贯穿到里面。
这样既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激发了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主题活动制作的课件。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便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鱼?
各种颜色的鱼都有几条?
教师用数字表示。
2、设疑讨论:
(1)白鲤鱼今天要找好朋友,一个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他多1的,请小朋友找出是哪两种鱼,他们各有几条?
幼儿说出答案后,教师用数字表示。
(2)请幼儿仔细观察,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帮助金鲤鱼。
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请幼儿用数字卡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戏:
找朋友。
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和3的好朋友说:
“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与他们相邻数的边说:
“你的好朋友在这里。
”边迅速站到他的两边。
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6、教育幼儿要关爱水里的小动物。
活动反思
《找找好朋友》教案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3的相邻数,进一步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大灰狼头饰、幼儿操作材料(数字、拼插若干、糖葫芦图片、作业纸若干)
(2)幼儿已掌握2的相邻数
[活动过程]
一、复习2的相邻数:
1、小朋友,森林里盖了几座漂亮的小房子,看!
(课件)出示3座带有门牌号的小房子:
一点不整齐请小朋友给它们排排吧!
(1)提问:
你怎么排的?
为什么这样排?
(2)小结:
按窗户多少:
两个窗户的在中间,比两个少1个的是几?
1排在前面;
比两个多1个的是几?
3排在后面
按门牌号:
2排在中间,比2少1的是几?
比2多1的是几?
2号房子的邻居是几和几?
2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二、新授3的相邻数:
房子盖好了,小动物们住进来了!
它们要去采花装饰房子。
小兔子采了3朵花,猜猜小老鼠和小猴子采了几朵?
(幼儿操作)
小老鼠比小兔子少一朵,是几朵?
比3少1的数是几?
(2)排在3前面
小猴子比小兔子多1朵,是几朵?
比3多1的数是几?
(4)排在4后面
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2和4)
原来,3和2一样,也有两个好朋友,比3少1的,是它的小邻居,排在它的前面;
比3大1的,是它的大邻居,排在它的后面
三、游戏“找朋友”巩固:
我要找朋友了,请你把找到的数字宝宝举起来,告诉老师。
(1)出示数字3,问:
“小朋友,我问你,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
要求幼儿完整回答:
“3的好朋友是2和4。
”为什么?
请你把它摆出来。
个别检查:
你是怎么摆的?
谁在前?
谁在后?
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
比3少1的数是2,排在前;
比3多1的数是4,排在后。
(2)出示2和4,问:
“小朋友,我问你,2和4是几的好朋友?
”要求幼儿完整回答:
“2和4是3的好朋友。
四、幼儿操作“做糖葫芦”进一步巩固:
小朋友们玩得高兴吗?
小动物们也要来玩了,我们给它做点好吃的吧?
看!
是什么?
(糖葫芦)
(1)讲解操作要求:
纸上面画有一些棒棒,中间棒棒下有个数字3,在它上面粘几个糖葫芦?
(3个)比它少1的是几个?
(2个)粘在它前面;
比它多1的.是几个?
(4个)粘在它后面。
做完后看一看,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告诉老师。
看谁做的又对又好。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比3个少1个是几个?
粘在前面;
比3个多1个是几个?
粘在后面。
(做完后)请小朋友举起来,让我检查一下对不对;
小朋友看一下,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五、结束活动:
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激发幼儿下次学习的兴趣,大灰狼肚子饿了,它闻到香味出来找吃的,小朋友不要害怕,每人拿1个数字贴到胸前,找你的好朋友帮忙,大灰狼就不敢抓你了。
它想吃3,那么贴3的小朋友赶紧找你的好朋友.。
(3的好朋友是几和几?
)找到了拉起手来,大灰狼就不吃你了。
谁找错了,大灰狼就抓走你。
老师来扮演大灰狼,开始游戏。
(游戏几遍后),到院子里去做这个游戏,自然结束。
《找找好朋友》教案4
一、活动目标: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通过调查、观察、体验、合作探究等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活动准备:
提供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小手套和小袜子;
红、绿两个玩具筐;
乐曲《找朋友》;
幼儿用书
三、活动重难点:
四、活动过程:
小娃娃要出去玩游戏,可是找不到一样的袜子和手套了,谁能帮他找找呢?
(2)找配对。
我觉得这两种一样,你们觉得对吗?
你们说说它们哪儿不一样?
"
3、活动延伸:
《找找好朋友》教案5
活动目的:
1.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及尝试操作,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丰富幼儿的词汇。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思维的敏捷性。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
1.活动的图片若干份。
2.大、小皮球各1个3.糖、苦茶、沙子、海绵、棉花、木块。
一、指导语:
小朋友,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要请你们用耳朵听,试试用手捏捏、拎拎,用眼睛仔细观察,我们一起来发现很多的小秘密,好吗?
请幼儿第一次尝试,利用实物,通过各种器官,让幼儿在尝试中理解大与小。
如,出示大小皮球,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它们一样吗?
对,他们一个大,一个小。
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请幼儿分别听教师两次拍手的速度、尝糖和茶的味道、捏木头和海绵的硬度,拎棉花和沙子的重量,尝试说出快和慢,甜和苦,软和硬,轻和重四对反义词。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尝试说出相反的词语。
如,图片上有什么?
通过观察,说出相反的词。
冷-热、厚-薄、粗-细、高-矮、上-下、胖-瘦、罴-白、哭-笑等。
三、通过游戏,巩固掌握反义词,加深印象。
游戏一,教师说出一个词,请小朋友说出它的反义词,并且要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可先示范大和小动作。
游戏二,幼儿手拿图片去找与自己相应的图片。
并且说出图片上的相反词。
注意:
教师可根据幼儿情况,启发幼儿说出一些新的反义词。
好-坏、前-后、左-右。
《找找好朋友》教案6
1、通过操作、摆弄,体验物体的一一对应关系。
2、发现物体、图形的相似之处,进行初步而简单的求同和分类。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在娃娃家提供各种不同材质、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小手套和小袜子。
红、绿两个玩具筐。
1、利用娃娃家中(或幼儿自己的)混成一堆的小手套、小袜子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的关注,教师:
小娃娃们要出去玩游戏,可是找不到一样的袜子和手套了,谁能帮他找找呢?
2、提示幼儿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如将小袜子放在红筐里、将小手套放在绿筐里、在小筐上贴上相应的标志,等等。
3、找出成双成对的袜子、手套。
4、也可请幼儿找错或创设有错的问题情境,请幼儿观察、辨别手套、袜子的相同和不同。
如拿出两只不一样的袜子,对幼儿说:
我觉得对吗?
如果幼儿认为不对,可以接着问:
5、教师:
几只小袜子是好朋友呀?
鼓励幼儿尝试点数1、2。
6、教师: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两个好朋友不分开呢?
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并动手尝试。
如果小夹子夹上,把一只袜子或手套放在另外一只的嘴巴里,把两只袜子卷在一起放在小盒里。
在幼儿完成后,教师给予鼓励:
小朋友真能干,小娃娃谢谢你们!
这个活动自始至终让幼儿探索性发现问题,使幼儿一直处于活跃、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中的邻居关系,把一双手套和袜子的概念渗透在其中,帮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地学习、体验、理解,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