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50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省级粮食储备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4

2.1项目建设背景4

2.2*****粮食生产流通现状及发展趋势4

2.3项目建设必要性7

第三章项目区建设条件10

3.1项目区概况10

3.2场址选择12

第四章粮食物流市场分析13

4.1*****省粮食物流市场分析13

4.2*****县粮食物流市场分析17

4.3粮食产销市场分析18

第五章项目规划和技术方案20

5.1总平面设计20

5.2仓型选择和仓容量确定21

5.3工艺方案22

5.4电气设计24

5.5给排水系统27

第六章消防28

6.1总平面及建筑消防措施28

6.2消防给水28

第七章环保、节能与安全卫生30

7.1环境保护30

7.2节能31

7.3安全卫生32

第八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计划33

8.1项目组织管理33

8.2项目运行管理33

8.3劳动定员34

8.4人员培训34

8.5项目实施安排34

第九章工程招投标管理35

9.1招标依据35

9.2招标范围35

9.3招标组织35

9.4招标方式36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

10.1投资估算37

10.2资金筹措39

第十一章财务及社会效益评价40

11.1编制依据40

11.2基础数据40

11.3财务评价41

11.4社会效益分析45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47

12.1结论47

12.2建议47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省*****县省级粮食储备库扩建项目

1.1.2建设性质

扩建项目

1.1.3项目建设单位

*****省级粮食储备库

1.1.4项目负责人

1.1.5项目建设地点

*****省*****县合九路左店乡左店粮站

1.1.6项目建设内容

为提高粮食接收能力和装卸能力,提升粮食物流系统功能,完善流通设施,促进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朱巷升级粮食储备库按照粮食物流“四散化”要求,利用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拟在*****县合九路左店乡左店粮站扩建**********省级储备库项目。

项目总规划占地33333.35平方米(合5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1800平方米,包括仓储19200平方米(10栋,24m×80m),办公及宿舍1000平方米,检测室300平方米,器材、药品库1300平方米。

购置挡粮板、通风笼、通风机、输送机、清粮机、地磅、电子测温系统、熏蒸系统、检验设备等,并配套给排水、消防及电气系统等。

项目建成后,新增年6万吨的仓储能力。

1.1.7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4026.00万元,全部为建设投资。

其中:

工程费用为2901.2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924.07万元;预备费用为200.70万元。

本项目所需资金,拟项目单位自筹426万元,申请国债资金2700万元,地方配套900万元。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

(3)《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经贸[2007]2136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粮食现代物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经贸[2008]413号);

(5)《*****省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7年~2015年);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第三版);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县统计年鉴》2007年。

1.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省级粮食储备库1995年经省粮食局批准挂牌,属*****县粮食局下属单位,国有独资企业,其下属有12个收储企业,一个粮油中转库和一个大米加工厂,是集购、销、调、存、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粮食企业。

该库现有职工30人,其中储办专业人员10人以上,企业实行市场化经营,现代化管理规范、严格有序,受到各级粮食主管部门的好评,拥有固定资产2300万元,占地360亩。

现有仓库17幢,仓容25500吨。

该库所在地区是*****县产粮大区,水稻播种面积28万亩,粮油收购任务,年收购粮食6万吨,保管粮食11.6万吨,还承担地方储备粮0.5万吨,年经营量13万吨左右。

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

*****既是我国粮食主产省,也是粮食主要消费省,粮食的调出和调入都具有一定规模。

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实现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即“四散化”)的变革,对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区是*****县产粮大区,*****省级粮食储备库服务半径为*****县东北片杜集、左店、造甲等乡镇,水稻播种面积28万亩,年产优质谷物16.8万吨;小麦播种面积40万亩,年产优质小麦20万吨;油菜播种面积15万亩,年产油菜籽4.88万吨。

*****省级粮食储备库现有仓容只有2500吨。

本项目建设对于贯彻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精神,落实粮食敞开收购政策,搞活粮食流通,带动农民增收和当地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军需民用等,都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扩建*****县粮食储备库是振兴*****县粮食经济的需要。

2.2*****粮食生产流通现状及发展趋势

*****省有47个县(市)是国家商品粮大县,近年来全省粮食播种面积90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保持在2750万吨以上,粮食总产中水稻、小麦约占80%。

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2861万吨,粮食商品率为44%,粮食需求量2100万吨。

预计2015年粮食产量将达到3000万吨,粮食商品率将提高到53%,商品量达到1495万吨,粮食需求量将增加到2600万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特别是1998年以来,*****利用国债资金新建仓容373万吨,优化了粮库布局,提升了粮食仓储现代化水平,为发展粮食“四散”奠定了一定基础。

截至2006年底,全省有效仓容1304万吨,装备环流熏蒸仓容520万吨,装备粮情测控系统仓容332万吨,实现机械通风仓容993万吨,低温准低温仓容33万吨。

粮食铁路专用线21条,总长度20.4千米。

粮食专用码头20座,泊位36个,总吨位3.5万吨。

专用散粮汽车245辆,总吨位5000吨。

全省规划建设粮食产业园区94个,总投资18.8亿元,已有55个动工兴建,其中22个基本建成。

*****粮油信息中心建立了“中国粮食网”,合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实现了网上交易。

粮食跨省和省内流量双向增加。

出省粮食流向主要是东南沿海省市,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广东等省市约占75%;山东、湖北、湖南、广西、海南等省市约占20%;京津等省市约占5%。

省外调入的粮食,玉米占一半左右,主要从河北、河南、东北购进;其余稻谷、小麦、大豆主要从江苏、山东、河南、黑龙江购进。

省内粮食主要是从北部和中部主产区流向粮食加工量大的城市、主要消费城市以及皖南、皖西南山区。

 目前出省粮食的铁路、水路、公路运输比例为44%、33%、23%,省外流入粮食的运输比例为69%、14%、17%,省内粮食的运输比例为31%、3%、66%。

预测在规划期内运输方式仍以铁路为主,水路运输比例有所增加。

近两年*****散粮运输开始起步,2006年原粮散运比例为6.5%。

粮食流通主体多元化,目前全省已有各类粮食收购经营者近8000家,其中非国有粮食经营者占81.8%。

粮食加工业发展迅速,全省现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600多家,年加工能力1800万吨以上,其中日加工能力400吨以上的企业30多家,已经形成一批能带动发展区域粮食现代物流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粮食集团。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仓储设施制约。

2.5万吨以下的粮库企业占粮库企业总数的84.6%,平房仓比例高达98.7%,具有机械化功能和四散作业能力的立筒仓、浅圆仓仅占全省有效仓容的0.9%(全国平均水平为13.1%),相当部分粮库不能适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二是散粮装卸运输设施制约。

配备散粮接卸设施的粮库比例较低,粮食加工企业散粮接卸能力较弱,散粮运输车辆较少。

三是粮食物流信息化制约。

缺乏粮食物流信息采集渠道及技术标准,尚未形成全省性粮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公共信息交换和电子商务平台。

四是粮食物流主体制约。

参与粮食物流的主体大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现代物流手段和理念。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2.3.1确保粮食总量基本平衡的需要

确保粮食总量平衡,是国家稳定、经济独立的前提条件。

我国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变通运输条件欠发达的大国,这就决定了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粮食总量平衡必须建立在以本国生产为主的原则之下。

认为可以靠大量进口粮食满足中国粮食需求,这是不可能、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

经济基础薄弱,国际购买能力低;人多地广,交通条件差,意味着即便是买到粮食,要运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也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我国粮食消费如果完全依赖进口,世界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负担中国的巨大需求,一旦出现那种情况,不仅世界粮食价格会飞涨,中国在经济上也会受到极大地打击。

因此,从战略意义上讲,中国的粮食问题,主要还是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即确保粮食总量平衡并略有增长,实现粮食生产安全,达到粮食自给率在90%以上,才能保护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主,才能实现国家的经济安全。

在这一前提下,才有可能满足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才能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

项目实施后,可加快粮食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体系,改善粮食流通状况,调整供求关系,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3.2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

粮食储备,主要是政府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手段,加强和改善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以应付市场供求不平衡和平抑粮食价格的不正常波动。

当市场粮食(或某一品种)供不应求、粮价过高时,政府就动用储备粮,按合理价格向市场抛售粮食,以增加市场上粮食供给,促使粮食供求平衡,价格回落;当市场粮食供过于求,价格过低时,政府就按保护价收购粮食,并使其转入储备,以减少市场上粮食供给量,促使供求平衡,粮价回升。

实践证明,政府按市场经济规律实行粮食专项储备确保供求平衡的宏观政策是可行的。

2.3.3两级储备的需要

两级储备,中央和地方掌握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十分必要。

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央粮食储备体系已基本建立、逐步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各省模式不一。

部分省按照分级负责制原则,建立省市县三级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并且储备量的大小主要根据三个因素而定:

一是考虑财政支付承受;二是从粮食安全实践考虑;三是有利于确保各级政府对粮食安全制度落实,如耕地面积、粮食生产、应急机制实际效应的重视等。

2.3.4解决库容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省政府提出将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将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投入,倡导科技兴农,提供技术保障,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建成一批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将呈现出单产逐步提高,总量稳步增长,优质高效的良好态势。

卖粮难,储粮难和调粮难等“三难”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储粮难,极大制约了粮食的流通。

因此,解决库容不足,加强政府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急需新建和扩建一批储备粮库及其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