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476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3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3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3

1、顺应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端智能制造业发展3

2、利用市场契机,提高公司市场影响力4

3、现有产能紧张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4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5

1、公司具有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5

2、公司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能够实现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设6

3、市场空间广阔,能够消化项目的新增产能7

4、本项目实施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7

四、项目投资概算8

五、项目建设方案8

1、主要设备选择8

2、主要原辅料及能源的供应情况10

3、项目建设期10

4、项目效益分析10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投资22,492.19万元,新建42,724.70平方米的智能化生产线厂房,建设周期为2年。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公司产品产能和市场规模,巩固公司在系统集成领域的竞争地位,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顺应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端智能制造业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政策不断出台,我国正在加大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力度,高端智能制造相关产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为顺应我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等契机,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建设“研发、智能化生产线项目”。

智能化生产线项目通过将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智能物流技术、新型材料连接工艺开发、机器人焊接智能化开发、制造执行系统(MES)开发、视觉技术开发等核心关键技术进行产业化,加快智能自动化生产线的推广和应用。

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有利于解决高端制造装备短缺、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等产业发展问题,有效地促进高端智能制造业发展。

2、利用市场契机,提高公司市场影响力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2017年工业机器人在全球总销量为38万台,同比增长30%,在中国销售13.8万台,同比增长59%,中国市场增速显著。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将超过150台/万人。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的上升将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公司长期致立于机器人系统集成和智能装备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及客户资源。

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推动下,未来将有更大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需求,公司需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进一步扩大目前的生产规模,大力拓展外部市场,提升公司的整体市场规模和市场影响力。

公司预计项目投产后,在机器人焊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集成领域,公司规模、销售业绩、产品质量等方面都将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在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生产线领域,受益于公司在智能化焊接技术方面的预先研发和产业化,将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现有产能紧张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拥有柔性自动化焊接生产线、智能化焊接装备及生产线、激光加工系统、焊接数字化车间、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管理信息化系统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以及航天航空、船舶和重工企业。

公司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主要客户包括赛科利、上海航发、联明股份、浙江万向、宝钢阿赛洛、一汽模具、东风(武汉)实业、上海多利、西德科、海斯坦普等多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及上海航天、沈阳飞机、沈阳黎明、卡特彼勒、西安昆仑和振华重工等高端制造企业。

随着公司产品质量提高、新产品增多、客户和订单不断增加,公司目前已处于满负荷生产,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全部订单需求,公司不得不放弃部分订单。

本项目的建设将很大程度上缓解公司产能不足的问题,同时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支持。

三、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公司具有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

目前,公司主营的工业机器人柔性自动化焊接生产线主要服务于上汽通用、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海汽车、长安福特、东风雷诺、宇通客车、海马、红旗等品牌汽车,智能化焊接生产线主要服务于上海航天、沈阳飞机、沈阳黎明、卡特彼勒、西安昆仑和振华重工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产品得到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未来将逐步向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转变,并向更多行业和客户进行推广。

随着新能源汽车列入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电动汽车目前市场销售火爆,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柔性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已成功应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池部件等,能够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动态产能的制造需求,为未来相关领域订单的增加奠定技术基础。

近年来,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突飞猛进,大飞机、载人航天、登月计划、北斗导航等项目不断发布;另一方面,中国逐步加大海洋主权主张、海上航线安保、深海探索等,未来5~10年船舶海洋工程将逐步复苏并迅猛发展。

公司目前研发的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发改委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航天器大型薄壁结构件制造数字化车间”等项目,该技术打破了国际大公司对于这些领域的垄断和封锁,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系统对提升我国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行业的智能制造极具战略意义。

公司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行业的智能制造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积极持续开展新型材料连接工艺开发、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制造执行系统、视觉技术、智能物流等方面研发,为智能化生产线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基础。

2、公司拥有优秀的人才团队,能够实现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设

公司是以人才为核心的订单驱动型企业,经过多年的培养和积累,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锐意进取的人才团队。

公司技术人员占比超过60%,高素质人才团队为公司高效、出色完成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奠定了良好基础。

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都是非标定制的,属于复杂性、专业性和精细度都极高的业务。

公司拥有的这支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在行业内具备显著的人才优势,能够有效地保障公司及时、高效地完成客户订单,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3、市场空间广阔,能够消化项目的新增产能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重工等行业。

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成为汽车消费大国,2016~2018年全年汽车销量均超过2,800万辆,销量持续保持高位。

相比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业,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的柔性化和智能化程度仍然偏低。

预计未来随着国家产业升级趋势的强化和汽车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国汽车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普及率有望得到提高。

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智能化改造的推动下,汽车行业柔性化、智能化装备的需求将保持增长,下游广阔的市场需求足够消化项目投产后带来的产能扩张。

随着项目的投产建设,未来公司产能将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也能进一步扩大公司的销售规模,不存在产能无法消化的问题。

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在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政策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内部驱动下,公司主要产品智能化焊接装备及生产线可适用于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关键部件的焊接制造,市场空间广阔。

4、本项目实施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

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对于提升我国装备现代化、智能化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本项目所生产的产品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够直接为国家和人民创造较好的安全及稳健的社会环境。

本项目主导产品为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实施后将给为公司提供配套的周边上游企业带来大量的业务订单,促进当地配套产业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

项目建设还将带动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创业机遇和就业岗位。

四、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总投资为22,492.19万元,其中包括基础建设及装修费用14,953.65万元,生产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2,042.00万元,预备费1,019.74万元,流动资金4,476.81万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五、项目建设方案

1、主要设备选择

本项目需要采购新的设备,采购计划详见下表:

2、主要原辅料及能源的供应情况

本项目产品所需原辅料主要为机器人、焊钳/机/枪、夹具(变位机)、气缸、转台、围栏、连接电缆、连接头、小型工器具等,主要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

此外,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注重对供应商的管理,也建立起了稳定的供应商网络,与现有供应商拥有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能确保主要原材料及时供应。

项目所需能源主要为电力能源,为市场化产品,可充分供应。

3、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的实施进度表如下:

4、项目效益分析

本项目计算期为12年,其中包含2年的建设期。

项目主要财务评价指标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