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580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5.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金属类复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点评:

有关硅及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硅及二氧化硅的用途,出现的频率很高。

氯及其化合物

1、氯气(Cl2):

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液氯为纯净物

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Na+Cl2

2NaCl 

 

Cu+Cl2

CuCl2 

2Fe+3Cl2

2FeCl3(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这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②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

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H2和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③Cl2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中,应注意次氯酸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而不能拆开。

将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浅黄绿色),氯水含七种微粒,其中有_______。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

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FeCl2反应。

(2)漂白、消毒性:

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

应考虑HClO,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3)酸性:

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CaCO3等反应。

(4)不稳定性: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应:

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

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FeCl2、Na2CO3、NaHCO3、AgNO3、NaOH等溶液会变质。

④Cl2与碱液反应:

与NaOH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Ca(OH)2溶液反应: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有效成分为_______。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原因是:

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

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会失效(涉及两个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气的用途:

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2、Cl-的检验:

原理:

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来检验Cl-存在。

方法:

先加硝酸化溶液(排除CO32-、SO32-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Cl-存在。

氯气的强氧化性及氯水的漂白性是一直是高考的命题的热点,如Cl2氧化Fe2+、Cl2氧化SO2等,另外,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漂白液、漂白粉及漂白精等内容,也较为重要。

在2008年的高考实验中,让你根据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选取合适的实验装置。

硫及其化合物

1、硫元素的存在:

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____态, 

又有 

态。

(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 

存在)

2、硫单质:

①物质性质:

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

S+O2 

SO2(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3、二氧化硫(SO2)

易溶于水,有毒气体,易液化。

①SO2能与水反应:

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

(关键词:

相同条件下)

②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NaOH溶液反应:

SO2(少量)+2NaOH=Na2SO3+H2O 

SO2(过量)+NaOH=NaHSO3 

对比CO2与碱反应:

CO2(少量)+Ca(OH)2=CaCO3↓(白色)+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可溶)

将SO2逐渐通入Ca(OH)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2逐渐通入Ca(OH)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所以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2和CO2。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说法是对的,因为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SO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③SO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气、氧气等)反应。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示了SO2的强还原性(不是SO2的漂白性)。

(催化剂:

粉尘、五氧化二钒)

(将SO2气体和Cl2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弱。

④SO2的弱氧化性:

如2H2S+SO2=3S↓+2H2O(有黄色沉淀生成)

⑤SO2的漂白性: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用此可以检验SO2的存在。

⑥SO2的用途:

漂白剂、杀菌消毒、生产硫酸等。

4、硫酸(H2SO4)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的硫酸为无色油状粘稠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稀释浓硫酸要规范操作:

注酸入水且不断搅拌)。

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2)浓硫酸三大性质:

①吸水性:

浓硫酸可吸收结晶水、湿存水和气体中的水蒸气,可作干燥剂,可干燥H2、

O2、SO2、CO2等气体,但不可以用来干燥NH3、H2S气体。

②脱水性:

能将有机物(蔗糖、棉花等)以H和O原子个数比2︰1脱去,炭化变黑。

③强氧化性: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6价硫体现了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ⅰ)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铜):

(此反应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ⅱ)与非金属反应(如C反应):

(此反应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注意: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而不是不反应。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许多金属能与它反应,但在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时,因表面被浓硫酸氧化成一层致密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

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

铝和铁也能被浓硝酸钝化,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

(3)、硫酸的用途:

干燥剂、化肥、炸药、蓄电池、农药、医药等。

SO2的性质及酸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如SO2的漂白性,还原性等。

特别注意:

能使下列物质褪色体现的是SO2的何种性质?

能使溴水、氯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褪色等。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生成?

若再通入足量的氨气、氯气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原理是什么?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氮及其化合物

1、氮的氧化物:

NO2和NO

N2+O2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

2NO+O2==2NO2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难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

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

(2)硝酸的化学性质:

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

①Cu+4HNO3(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3Cu+8HNO3(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

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

3、氨气(NH3)

(1)氨气的物理性质:

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

(2)氨气的化学性质:

a.溶于水溶液呈__性:

NH3+H2ONH3·

H2ONH4++OH-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

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

H2O

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微粒)。

喷泉实验的原理:

是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压强差,使容器内气体压强降低,外界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处形成美丽的“喷泉”。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1)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得既快又多,如NH3、HCl、HBr、HI用水吸收,CO2、SO2,Cl2、H2S等用NaOH溶液吸收等。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烧瓶内的气体纯度要大。

b.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①NH3+HCl=NH4Cl 

②NH3+HNO3=NH4NO3 

③2NH3+H2SO4=(NH4)2SO4

因NH3溶于水呈碱性,所以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烟生成,可以证明有NH3存在。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课本P88图4-33)

1)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特点:

固+固气体,与制O2相同。

3)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4)验满:

a.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

用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

不能用CaCl2、P2O5、浓硫酸作干燥剂,因为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

8NH3。

P2O5、浓硫酸均能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所以NH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

(4)氨气的用途:

液氨易挥发,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剂。

4、铵盐

铵盐均易溶于水,且都为白色晶体(很多化肥都是铵盐)。

(1)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HCO3 

(2)干燥的铵盐能与碱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备氨气:

(3)NH4+的检验:

样品加碱混合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物质会有NH4+。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实验中“气体制备实验”一直是实验考查的热点之一。

因此,要对氨气的制备原理、收集、干燥、检验、尾气的吸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另外,氨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及氨气的性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

(一)、钠

1. 

N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命题角度为是否违反电荷守恒定律。

2. 

Na的保存:

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

实验完毕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

3. 

Na、K失火的处理:

不能用水灭火,必须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4. 

Na、K的焰色反应:

颜色分别黄色、紫色,易作为推断题的推破口。

注意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避免钠黄光的干扰。

5. 

Na与熔融氯化钾反应的原理:

因钾的沸点比钠低,钾蒸气从体系中脱离出来,导致平衡能向正反应移动。

(Na+KCl(熔融)=NaCl+K

(二)、氢氧化钠

俗名:

火碱、烧碱、苛性钠

溶解时放热:

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

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与之相似的还有:

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

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NH3·

H2O 

NH3↑H2O

与CO2的反应:

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潮解:

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三)、过氧化钠

非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因其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外,还有氧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4HCl=4NaCl+2H2O+O2↑

过氧化钠中微粒的组成:

1mol过氧化钠中所含有离子的数目为3NA,或说它们的微粒个数之比为2:

1,命题角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过氧化钠与水、CO2的反应:

一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二是考查电子转移的数目(以氧气的量为依据)。

强氧化性:

加入过氧化钠后溶液离子共存的问题;

过氧化钠与SO2反应产物实验探究。

(四)、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Na2CO3(纯碱、苏打);

NaHCO3(小苏打)

除杂:

CO2(HCl):

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而不是饱和Na2CO3溶液。

NaHCO3(少量与过量)与石灰水的反应:

命题角度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

鉴别:

用BaCl2、CaCl2或加热的方法,不能用石灰水。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问题:

因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顺序为c(Na+)>c(HCO3-)>c(OH-)>c(H+)>c(CO32-),也有c(CO32-)<c(H2CO3)。

(五)、氯化钠: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利用二者的差异情况,进行分离。

NaCl(KNO3):

蒸发、结晶、过滤;

KNO3(NaCl):

降温、结晶、过滤。

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的食盐水,以此为载体,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

题目的突破口为:

一是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二是在电解后的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液变红,判断此极为电解池的阴极。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

因其是高中化学中的第一个定量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主要命题角度为:

一是计算所需的物质的质量,二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是实验误差分析。

钠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碳酸氢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已成为高考的热点。

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因它是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具有代表性,易成高考的热点,主要涉及除杂问题。

铝箔的燃烧:

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熔点(2050℃)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

铝、铁钝化:

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

4.铝热反应:

实验现象:

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来。

引燃剂:

镁条、氯酸钾;

铝热剂:

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5.离子共存:

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

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二)、氧化铝

1.熔点高:

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

2.两性氧化物:

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氧化物,特别与碱的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工业制备铝:

2Al2O3(熔融)4Al+3O2↑

(三)、氢氧化铝

1.制备原理:

命题角度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强调用氨水,而不能用强碱。

2.两性氢氧化物:

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氢氧化物,特别与碱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治疗胃酸过多:

因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但可与胃酸(盐酸)反应,不能用强碱如NaOH。

4.明矾净水原理:

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悬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铝及其化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铝与碱的反应、Al2O3、Al(OH)3分别是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利用铝能与碱反应而其他金属不能,经常出现在实验题中,有关Al、Al3+、AlO2-的离子共存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

1.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可能设计成探究实验,探究产物等。

2.铁的生锈:

纯铁不易生锈,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原理是发生电化学腐蚀,涉及的主要反应原理:

Fe-2e-=Fe2+(负极),2H2O+O2+4e-=4OH-(正极),

4Fe(OH)2+O2+2H2O=4Fe(OH)3,2Fe(OH)3.xH2O=Fe2O3.nH2O+(2x-n)H2O

3.铁与氯气、盐酸反应:

产物分别为FeCl2、FeCl3,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推断题和实验题的除杂中经常出现。

(二)、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成分:

废铁屑的主要成分Fe2O3;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nH2O;

黑色晶体、磁性氧化铁为Fe3O4;

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为Fe2O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它是炼铁的原料。

铁在氧气燃烧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

以上知识,往往容易出现在推断题和实验题中。

(三)、氢氧化物

1.实验室制备Fe(OH)2:

现象: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

命题角度为:

为较长时间的看到Fe(OH)2白色沉淀,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煮沸,二是将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三是加一层油膜,如苯、汽油等。

2.Fe(OH)3的受热分解:

2Fe(OH)3Fe2O3+3H2O,与此相以的还有Cu(OH)2、Al(OH)3。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因其具有独特性,制备胶体的过程和对应的方程式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

实验操作要点:

四步曲:

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四)、铁盐与亚铁盐

1.Fe2+、Fe3+的检验:

(1)Fe2+:

一是碱液法:

先生成白色沉淀,又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二是先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出现血红色。

(注意:

此处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其具有紫色)

(2)Fe3+:

一碱液法:

加入碱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二是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

Fe3++3SCN-=Fe(SCN)3(络合物)

2.铁盐与亚铁盐的配制:

因Fe2+、Fe3+易水解,且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配制过程为:

先将它们溶解在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冲稀到指定的浓度。

配制亚铁盐溶液时,要加入少量的铁粉,以防止Fe2+的氧化)

3.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作腐蚀液:

一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违反电荷守恒定律),二是利用此反应式设计成原电池,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4.离子共存:

不能与Fe2+共存的离子:

(H+、NO3-)、(MnO4-)、(ClO-);

不能与Fe3+共存的离子有:

I-、SO32-、SCN-。

主要是对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的考查,此点是离子共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