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4392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4 大小:15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2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刺法灸法习题Word格式.docx

四、名词解释

1.刺法灸法学

五、简答题

1.列举九针的治疗作用。

六、问答题

1.为什么说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2.A3.D4.B

1.B2.E3.C4.D

1.B2.A3.D4.C

1.ABCD2.ABCE

1.√2.×

1.头皮针法;

腕踝针法2.针游于巷;

皮肤痛

1.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与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镵针:

泻阳分邪气,泻热;

(2)圆针:

治分肉之间的病症;

(3)鍉针:

治虚弱者;

(4)锋针:

治痈热、痼疾;

(5)铍针:

治痈肿已成脓;

(6)圆利针:

治暴痹急性病症;

(7)毫针:

扶正祛邪,治疗常见病症;

(8)长针:

治深邪远痹;

(9)大针:

治关节积液。

1.

(1)根据《灵枢?

九针十二原》、《三国志?

华佗传》、《医宗金鉴?

刺灸心法要决》等古代典籍记载,采取适当的得气行气手法,应用火力足、壮数多的灸法,可以产生针感和灸感,这种感应循经传导甚至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现代临床实践亦证明了这一点。

如取郄门穴治疗冠心病,若气至病所则效果显著;

又如灸阴郄治盗汗,若灸感传至病所则效佳。

典型例题分析

最先提出“刺有大小”的医家是()

A.高武B.泉石心C.窦汉卿

D.杨继洲E.徐凤

答案:

D

试题点评:

最先提出“刺有大小”,试图从量学上对补泻手法进行分级与规范的医家是杨继洲。

窦汉卿等医家虽然对针刺手法有贡献,但没有提出“刺有大小”、对补泻手法分级的观点。

A.水针B.火针C.耳针

D.三棱针E.毫针

1.以上哪一种是在特定部位上选穴施治的方法()

2.以上哪一种属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1.C2.A

耳针是在耳郭这一特定部位上选穴施治的方法。

水针又叫腧穴药物注射法,属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火针、三棱针属于特殊针具疗法范畴,毫针则是适应范围最广的一种针具。

A.艾炷灸B.温针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

1.属于艾灸法的是()

2.属于非艾灸法的是()

1.C2.D

本题主要是要分清艾灸法和非艾灸法的概念。

艾炷灸、温针灸都要使用艾绒作为施灸材料,因此,属于艾灸法。

二者既然都属于艾灸法,就不是非艾灸法了。

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A.灸法技术B.针刺技术

C.腧穴特种治疗技术D.特定部位刺法技术

E.中药方剂施治术

ABCD

针刺技术、灸法技术、特定部位刺法技术、腧穴特种治疗技术是刺法灸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针灸学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而运用中药方剂治疗疾病,则是中医临床各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灸法起源于火的发现和应用之后。

灸法的起源与火关系密切。

古人在用火取暖的过程中,腹部冷痛、关节疼痛等疾病随之缓解或减轻,因此发明了灸法。

灸法在古代有“火法”的称谓。

在《内经》九针中,用于切开排脓的是;

用于刺出血的是。

铍针;

锋针

铍针形如剑,锋利,用于切开排脓,治疗痈肿成脓。

锋针针头锐利,三面有锋棱,用于点刺出血,治疗痈热、痼疾。

九针中其他针具因其不同的形状而有不同的用途。

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采用电、光、声、磁、热和药物刺激腧穴以防治疾病的针灸技术。

采用现代物理学技术,或利用药物的药理药化作用刺激腧穴防治疾病,称之为腧穴特种治疗技术,如电针法、腧穴注射法(水针)、腧穴敷贴法、腧穴磁疗法、腧穴激光照射法等。

试述刺灸法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

(1)正确取定腧穴是针灸施术的基础

(2)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3)不同的针灸方法,可影响腧穴的主治功用

(4)针灸处方,以穴法和刺灸法为主要内容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为针灸施术之所。

刺灸法是以腧穴—经络—脏腑系统与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为功能基础的技术方法。

各种针灸技术只有在熟练掌握腧穴部位和作用特点的前提下,才能合理使用,正确施术而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

针灸的临床感觉和反应,古称得气或气至。

近今临床资料证明,取曲池穴治高血压病,若针感循行至肩、腕,舒张压、收缩压可明显降低;

如灸公孙治口甘(脾瘅),灸阴郄治盗汗,若灸感至病所则可效。

诸此都说明得气的来至和传导,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关键。

腧穴的功用,是通过针灸技术的实施来获取的。

采用不同的刺灸方法,实施不同的针刺深浅、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等,对同一腧穴的功效主治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针灸处方,是在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的最佳腧穴组合和针灸施术过程,是针灸临床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其明确的组方规则、刺灸方法和使用范围。

试述《金针赋》对刺法灸法学的主要贡献?

《金针赋》对刺法灸法学的主要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对针刺基本手法的总结继承与诠释。

《金针赋》对窦汉卿的十四字手法加以简要解释,作为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基本手法。

其二,首载“治病八法”。

《金针赋》首次记载烧山火、透天凉、阴中隐阳、阳中隐阴、子午捣臼、进气和龙虎交战、留气、抽添等“治病八法”,成为经典的复式手法。

其三,倡“飞经走气”四法。

飞经走气四法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适用于气血阻涩、经气不能通关过节者,是以行气为目的的手法。

《金针赋》倡导的“治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对针灸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金针赋》见于徐凤的《针灸大全》,为泉石老人所著。

该书对窦汉卿的十四字手法的诠释与继承,使之成为针刺操作的基本手法。

该书倡导的烧山火、透天凉等治病八法,成为经典的复式手法。

该书倡导的“飞经走气”四法,亦为经典的得气行气手法。

1.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是()

A.针尖B.针身C.针根D.针柄E.针尾

2.针刺肺俞穴的适宜体位是()

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D.仰靠坐位

E.侧伏坐位

3.旋转揣穴法的适宜穴位是()

A.内关B.阳池C.解溪D.养老E.中脘

4.高压蒸气灭菌法要求在规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保持分钟以上。

(  )

A.10B.20C.30D.40E.50

5.适宜于皮肉浅薄处的腧穴进针的方法是()

A.爪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E.弹入速刺法

6.斜刺法的进针角度是()

A.15°

左右B.30°

左右C.45°

左右D.70°

左右

E.90°

7.临床上留针时间一般为分钟。

A.10~20B.20~30C.30~40D.40~50

E.50~60

8.睛明穴宜用何种进针法()

A.弹入速刺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E.压针缓进法

A.仰卧位B.俯卧位C.侧卧位

D.仰靠坐位E.俯伏坐位

1.针刺环跳穴的适宜体位是()

2.针刺中极穴的适宜体位是()

A.爪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

3.针刺印堂穴的进针方法是()

4.针刺气海穴的进针方法是()

A.90°

B.70°

左右D.30°

E.15°

5.针刺膻中穴的进针角度是()

6.针刺关元穴的进针角度是()

A.揣穴定位B.爪切固定C.减轻疼痛D.激发经气

E.持针行针

7.刺手的作用是()

8.除什么之外,均为押手的作用()

A.舒张进针法B.提捏进针法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1.眼周穴位宜用()

2.肌肉浅薄处宜用()

A.催气B.行气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3.提插法的作用是()

4.捻转法的作用是()

A.指切法B.分拨法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5.取养老穴宜用的揣穴法是()

6.取内关穴宜用的揣穴法是()

A.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作深刺B.某些腧穴作横向透穴之用

7.长毫针多用于()

8.短毫针多用于()

1.毫针的结构包括()

2.采用仰卧位取穴的穴位包括()

A.人中B.足三里C.曲池D.中府E.承山

3.持针的方法有()

A.两指持针法B.三指持针法C.四指持针法

D.持针身法E.两手持针法

4.押手的作用有()

A.揣穴定位B.减轻进针疼痛C.辨别得气

D.减轻组织损伤E.消除针刺后遗感

5.双手进针法包括()

A.舒张进针法B.提捏进针法C.夹持进针法

D.爪切进针法E.插入速刺法

6.确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有()

A.腧穴部位B.疾病部位C.证候性质

D.体质与时令季节E.得气与补泻要求

7.留针的作用包括()

A.候气B.守气C.行气D.催气E.补气

8.出针前后要注意()

A.针下感觉B.用力轻巧C.按压针孔

D.处理后遗感E.嘱患者稍事休息

1.毫针的不同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而区分。

2.选择体位,应以医者能正确取穴、施术方便;

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

3.夹持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4.斜刺法适用于头面、胸背、皮肉浅薄处的腧穴进针。

5.表证、热证、实证宜浅刺。

6.留针期间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者,叫静留针法。

1.提插幅度,频率,针感即强;

反之,针感相对较弱。

2.对于患者体弱、对针刺敏感者,捻转幅度,频率。

3.《灵枢?

五乱》说:

“入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

4.消毒范围包括:

、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治疗室用具等。

5.双手进针法包括:

爪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

6.针刺角度一般分为:

直刺、和三种。

1.提插法

2.捻转法

3.留针法

4.进针法

1.说明选择体位的重要性

1.决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是什么?

2.试述导气法的操作方法?

一、填空题

1.D2.B3.D4.C5.D6.C7.B8.E

1.C 2.A3.D4.C5.E6.A7.E8.E

1.D2.B3.C4.C5.D6.B7.C8.D

1.ABCDE2.ABCD3.ABCDE4.ABCDE5.ABCD6.ABCDE 7.ABC 8.ABCDE

1.√2.√3.×

4.×

5.×

6.√

1.大;

快2.小;

慢3.徐;

徐4.针具器械;

针刺部位5.夹持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6.斜刺;

平刺

1.提插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动作,是针体在穴位空间内上下进退的纵向运动,是进针至一定深度后进行的一种基本行针手法。

2.捻转法指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来回旋转捻动的手法,是一种基本行针手法。

3.留针法指针刺得气以后,将针体留置穴内,让它停留一段时间后,再予出针的方法。

4.进针法是将毫针透过皮肤,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

1.患者在接受针刺治疗时所处的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取穴、针刺操作、持久留针和防止针刺意外等都有重要意义。

对部分重症和体质虚弱,或精神紧张、畏惧针刺的患者,其体位选择尤为重要。

如果患者的体位不当,会使医者取穴困难,施术不便,也不宜于留针,有的甚至会发生晕针。

此外,由于体位选择不当,在患者移动体位时,常会导致弯针或折针,给患者增加痛苦。

因此,选择恰当的体位,对于毫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刺时对患者体位的选择,应以医者能够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持久留针为原则。

1.决定针刺深浅的依据包括:

①腧穴部位:

肌肉浅薄,内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

肌肉丰厚处宜深刺。

②证候性质:

表证、热证、虚证、新病宜浅刺;

里证、寒证、实证、久病宜深刺。

③疾病部位:

病在表、在肌肤者宜浅刺;

在里、在筋骨、脏腑者宜深刺。

④体型体质:

肥胖、强壮者宜深刺;

消瘦、虚弱者宜浅刺。

⑤时令季节:

春夏宜浅刺,秋冬宜深刺。

⑥得气与补泻要求:

浅部即得气则浅刺,必须至深部才能得气则深刺;

补法宜先浅后深,泻法宜先深后浅。

2.①在进针得气后,由浅层慢慢插入深层,再从深层慢慢提至浅层;

或由深层徐徐提退针至浅层,再从浅层徐徐进插入至深层,此为导气一度(3~4分钟)。

②反复行针3~5度;

每度之后可留针3~5分钟,或不留针。

③最后留针20~30分钟。

睛明穴采用哪一种进针方法最合适()

D.插入速刺法E.压针缓进法

E

睛明穴位于眼球附近,穴区内血管丰富,用插入速刺法进针容易出血,也不适宜用爪切进针、夹持进针、舒张进针等双手进针法,采用压针缓进法进针最合适,故应选E。

A.指切B.按压C.分拨D.滚摇E.旋转

1.取内关穴适宜的揣穴法是()

2.取养老穴适宜的揣穴法是()

1.C2.E

内关穴位于两腱之间,必须用手指将肌腱左右推拨,才能定准穴位,故选分拨法。

养老穴位于骨骼附近,只有旋转有关部位,穴位才能充分暴露,故选旋转法。

其他三法不适宜二穴的揣定,因此不能选用。

1.提插法的作用是()

2.捻转法的作用是()

1.C2.C

本题主要是要弄清提插、捻转两种行针基本手法的作用。

二法均有催气、行气作用,故均选C。

押手的作用有()

A.揣定穴位B.减轻进针疼痛C.激发经气

D.辨别得气E.协同掌握针刺方向与深浅

ABCDE

正确使用押手,有揣定穴位、减轻进针疼痛、辨别与激发经气、协助刺手调整针刺方向与针刺深浅等作用,故应选ABCDE。

纸垫练针法主要是训练指力和捻转手法。

纸垫练针的目的是练习指力和捻转手法,是练针的主要方法。

直刺法,针身与皮肤呈;

斜刺法,针身与皮肤呈左右;

平刺法,针身与皮肤呈左右。

90°

角;

45°

15°

本题要求掌握针刺的角度。

针刺角度90°

者为直刺法,用于大多数穴位;

针刺角度45°

左右者为斜刺法,是为了避开重要脏器或骨骼、肌腱、血管而采用的刺法;

针刺角度15°

左右为平刺,适用于头面、胸背等皮肉浅薄处。

留针法

针刺得气,施行补泻后,将针在穴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出针的方法。

留针,是针刺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环节。

通过留针,可以加强针刺感应,延长刺激时间,还可起到候气、行气的作用。

是否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决定。

针刺前的消毒范围包括哪些?

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施术部位、治疗室用具。

使用毫针,除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针灸针外,普通毫针针刺都有可能造成病毒交叉感染。

同时,由于不消毒或消毒不严,也容易引起感染。

轻者可引起局部红肿,形成脓疡,重者会出现全身症状等不良后果。

因此,针刺治病要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切实做好消毒工作。

决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是什么?

针刺深浅主要根据腧穴部位、证候性质、疾病部位、体型体质、时令季节、得气与补泻要求6个方面确定。

针刺的深浅首先要确保安全,其次要得气,并且要以病位深浅、病证虚实寒热为关键。

选择题

1.透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直透法:

直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

B.斜透法:

斜刺进针,从一穴透至与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腧穴

C.横透法:

横刺进针,由一穴向相关腧穴透刺

D.直透法:

斜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

E.以上均不是

2.用1支毫针,先直刺至穴位肌层深处,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分别向左右两旁斜刺,使穴内的针刺痕迹成鸡足状。

此法为()

A.直针刺法B.半刺法C.分刺法D.合谷刺法E.恢刺法

3.用毫针从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捻转提插行针,将针提至皮下,配合关节屈伸活动。

4.用短毫针迅速浅刺透皮,不得损伤血络、肌肉,迅速出针而不留针。

5.先夹持捏起穴位两旁皮肤,使其隆起,然后持针沿皮刺入,在皮下组织内深入。

6.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A.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

B.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

C.进针后,一般可用提插捻转

D.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

E.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

7.下面哪个穴位针刺时须闭口()

A.耳门B.听宫C.听会D.下关E.翳风

8.在针刺手法上,眼眶内的经穴应()

A.速刺B.轻、慢,不可提插捻转C.进针超过1.5寸

D.可作中等度提插E.先捻转后提插

9.胸椎棘突下穴位的操作是()

A.直刺B.斜刺C.向上斜刺D.向下斜刺E.平刺

10.极泉穴进针宜()

A.应向下斜刺0.5~0.8寸B.缓慢刺入0.2~0.5寸

C.应先直刺0.2~0.3寸,再将针尖转向下方,缓慢刺入0.5~1寸

D.用手扪住腋动脉,在指尖引导下刺入0.5~1寸

E.针刺深度1~1.5寸

11.章门进针宜()

A.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0.5~0.8寸

B.可向上斜刺0.5~0.8寸

C.应先直刺0.2~0.3寸,再将针尖转向上方,缓慢刺入0.5~1寸

D.直刺0.5~1寸E.直刺,针刺深度1~1.5寸

12.天突穴进针宜()

A.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0.5~0.8寸B.缓慢刺入0.2~0.5寸

C.应先直刺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再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0.5~1寸

D.用手扪住胸骨柄,在指尖引导下刺入0.5~1寸

E.应稍向内下斜刺,针刺深度1~1.5寸

13.晕针现象,除什么之外,都可以发生()

A.指针B.三棱针C.火针D.电针E.毫针

14.下列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

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B.注意通风、保暖

C.予饮温开水或糖开水

D.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等穴

E.可灸百会、关元、气海

A.齐刺法B.围刺法C.扬刺法D.傍针刺法E.合谷刺法

1.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

2.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

A.分刺、合谷刺与浮刺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

C.恢刺和关刺D.短刺和输刺E.以上均不是

3.出于《灵枢?

官针》,刺骨之法是()

4.出于《灵枢?

官针》,刺筋之法是()

A.向上斜刺B.治疗面瘫可以互相透刺

C.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斜刺

D.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

5.水沟、素髎()

6.地仓、颊车()

A.晕针B.滞针C.针后异常感D.损伤脑脊髓E.弯针

7.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

8.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是()

A.毛刺B.直针刺和半刺法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

1.刺皮之法是()

2.刺肉之法是()

A.短刺和输刺B.合谷刺与浮刺C.二者均是D.二者均非

3.刺皮之法是()

4.刺筋之法是()

A.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侧斜刺

B.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

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

6.迎香()

A.沿皮刺B.斜刺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

7.治疗脱肛取长强穴,其操作方法是()

8.治疗脱肛取百会穴,其操作方法是()

A.精神紧张B.体质虚弱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

9.晕针的原因主要是()

10.滞针的原因主要是()

A.气短胸闷B.眩晕恶心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

11.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12.晕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1.运动针刺法选穴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