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369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docx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考研初试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2002年

一、名词解析(20分)

1、性比列: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的比例关系。

2、种族:

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种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聚落:

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常被称为居民点。

聚落不仅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可以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4、地理物象:

是指地理环境及其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

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5、政治地理单元:

是指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的,由具体的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的,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二、简答题(40)

1、比较生态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生物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而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性。

文化适应是人类在其发展中,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

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相同点:

这两种适应都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改变;不同点:

生物适应是人在体质方面作出改变,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长;文化适应是通过文化发展而在起作用的。

2、适度人口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

可分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

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实力适度人口是指除去考虑人均最高生活水平外,还需要考虑国家政治、军事所需要的人口。

即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实践意义:

①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地、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剩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口现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都有重要意义。

②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来讲,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理地适度人口,才能采取政策手段,促使人口转变,并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持续增长的经济实力保障人口转变的完成。

3、民族的基本特征

民族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共同语言——是构成民族的最基本特征之一,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共同的语言,可以促进人们的接触与交流,促进民族的形成,维系民族的统一和发展。

2共同的地域——在统一地域内,由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长期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统一体,所以任何民族的形成都有其形成的共同地域。

3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生活在某地,使用同种语言,相互间交往频繁,从而形成了共同经济生活和生活习惯。

4共同的心理素质——是形成并保持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是最稳定的民族特征。

4、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

佛教:

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亚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亚洲、欧洲、美洲,信奉者以西南亚、东南亚居多。

5、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主要体现在经济、环境、社会、文化这个四个方面

(1)旅游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①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地区所需要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地理位置。

发展旅游业赚取外汇是实现工业化的一种手段。

②与收支平衡:

发展旅游业是可以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

③与就业: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行业,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了旅游业的直接就业,同时还会带动其它旅游业相关的行业就业。

④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的同时还能带来盈利,政府可以从旅游业中获得税收收入。

⑤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游客的各种消费需求,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其它行业开辟新的生产门路提供了可能。

总的来说是旅游业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能产生一定影响。

(2)其他三个三个方面直接参考教材。

6、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领土空间、人口规模、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科学技术、军事实力、国民士气、政府质量等因素。

领土空间:

是国家权力稳定的因素,包括领土位置(自然、交通、国防)、领土面积。

自然资源:

是国家力量的自然源泉。

人口规模:

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因素。

经济水平:

是国家权力最重要的组成因素。

军事实力:

最具强制性的国家实力要素。

科学技术:

直接邮箱影响资源、科技及军事等实力要素。

国民士气:

首先表现为以公众舆论的形式为政府的质量提供了一个无形因素。

其次,它以全民皆兵或军队士气的形式决定着武装力量作战的效能。

政府的质量:

体现在政府性质、政府的法制民主、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三、论述题(40)

1、比较“地理环境决定论”与“或然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该思想在西方渊源很长,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带古希腊时代,涉及很多学科的学者参与。

有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18世纪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在地理学领域有2位地理学家的理论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分别是法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及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

拉采尔吧人看做是环境的产物,人和生物一样,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环境的严格控制。

评价:

环境决定论思想尽管流行时间较长,但这个理论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遭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削弱。

或然论,也叫可能论。

该理论注重人对环境在适应和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而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作用。

这种思路是有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来的。

他认为,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

他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对该理论做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评价:

20世纪30年代以来,或然论的思想在地理学界的研究人文关系方面获得了较多的支持者。

他们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不应忽视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许多文化现象中,自然环境留下了深刻影响。

2、联系你所在区域的情况,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认识

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涵义:

①突出强调发展;②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③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④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⑤加快环保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1、人口迁移:

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带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居住地的行为。

迁移者成为移民,其原居住地称为迁出地,新居住地为迁入地。

人口迁移常用迁入率、迁出率和净迁移率等指标来衡量。

2、城市化: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涉及四个方面的含义:

①城市化是城市对乡村施加影响的过程;②城市化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城市化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增大;④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形式城市化和功能城市化。

3、卡尔.李特尔:

李特尔——德国地理学家,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家乡,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的地理学,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他应用区域方法来论证人地关系,研究世界各地不同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

4、文化区:

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有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三种类型。

5、地理人种:

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域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它是以洲没单位而划分的,是相当于对洲范围内的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地理人种有6种:

亚洲、欧洲、印度、美洲印第安、澳大利亚地理人种。

二、简答题

1、简述文化扩散的基本形式

文化扩散,即文化的时间现象。

可分为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两大类。

扩展扩散:

指文化现象产生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越来越大。

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成,旧的分布区较小,位于新的分布区之内。

特点是:

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先后性。

具体可分为:

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三种类型。

迁移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联系紧密。

某文化下的人或集团迁移到新的地方,会将该文化传播到新的地方。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和传播范围

①起源 

佛教:

相传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迦毗罗卫国,即今日之印度,为其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

基督教:

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为耶稣所创。

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建的一神教。

②传播范围:

佛教:

主要有北传佛教:

传入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藏传佛教:

传入中国西藏、内蒙古、蒙古国等地

   南传佛教:

传入今天的缅甸、泰国、老挝等地区

基督教:

遍及欧洲、美洲、亚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南非、大洋洲等

伊斯兰教:

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及美洲,其中西南亚、东南亚为主

3、适度人口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见2002年

4、简述麦金德“心脏地带”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

②麦金德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内新月型地带、外新月型地带。

心脏地带是有东欧平原一直到西伯利亚平原的亚欧大陆中心地域,内新月型地带包括德国、印度、中国等国家在内的亚欧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外新月型地带为亚欧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岛屿。

这就形成了内新月型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型地带又包围内新月型地带的格局。

③麦金德认为,心脏地带由于地理上与外界隔绝,故海权国家难以进入,由由于地势平坦便于修筑铁路,故可以进入欧亚大陆边缘地区。

④他提出“谁同志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5、简述人类活动行为空间的含义与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主要内容

人类活动行为空间是指人们活动的地域界限,既包括人类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也包括人们间接活动的空间范围。

直接活动空间范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经历的场所和通路,是人们通过直接的经验所了解到的空间。

间接活动空间是指人们通过间接的交流所了解到的空间范围,既包括通过个人间的联系所了解的空间,也包括通过宣传媒介所了解的空间。

日常活动行为空间主要内容:

(1)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由于人们的居住场所与工作、上学场所处于不同地点,上下班和上学放学所经由的路线和地点就构成了人们通勤活动的行为空间。

(2)购物活动行为空间。

是由人们日常活动的购物活动所形成的行为空间。

购物活动的行为空间主要与下列4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①消费者自身的行为特征:

消费行为在某种程度可以认为是满足某种需求所进行的购物行为活动。

故消费行为的产生是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商业环境的影响:

商业空间的规模、类型、结构及周围设施状况等商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其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3居住地环境的影响:

受居住地的位置条件、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居住地环境条件影响。

4社会环境对购物行为空间的影响:

如家庭的阶段性;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收入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