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297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乡宁县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乡宁新城区东扩供热管网工程

2、项目承办单位:

乡宁县煤气化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

城市公用基础设施

4、本工程供热范围:

明珠桥以东,樊家坪组团以东,鄂河以北区域等。

5、热源及供热能力:

目前乡宁县热源厂2×58MW正在建设,建成后额定工况对外供热116MW,供应130/70℃的高温热水,同时预留一台锅炉位置。

6、热负荷: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供热面积为170万㎡,年供热量为838286GJ。

7、项目建设内容

本次研究范围内热水管网共设15座水-水热力站,一次网管道长度为5113m,最大管径为DN700。

8、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4683.87万元。

1.2编制依据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下文件进行编制:

1、《乡宁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1.1)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4、《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5、《乡宁县营里组团修建性详细规划》(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06);

6、《乡宁县圪台头组团修建性详细规划》(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1);

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8、《山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1/062-2005

9、《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10、《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3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是乡宁城市集中供热项目的方案。

其主要内容为:

1、热负荷的确定

2、供热范围、供热介质及参数的确定

3、一级供热管网的走向及敷设方案

4、热力站的规模及站址选择

5、热力网运行调节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

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节约能源

7、投资概算

1.4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从2011年3月到2011年11月,总工期9个月,相应管网和换热站建成并投入运行,其他换热站及二次管网可根据负荷发展需要进行建设。

1.5节能效益

本项目工程全部实施后,每年节约标煤量为2.4万t。

1.6社会效益

本项目工程全部实施后,供热面积为170万㎡;相对于小锅炉房,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量为209.8t,减少SO2的排放量为241.22t。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1乡宁县概况

2.1.1乡宁县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乡宁县位于黄河中游,山西西南,吕梁山南端,临汾市西部地区。

地理座标东经110°30′18″—111°16′57″,北纬35°41′30″--36°09′07″,县域东依姑射山与尧都区、襄汾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宜川相望,南跨马首山、云邱山与新绛、稷山、河津为邻,北以高天山、云泰山、清川河为界,与吉县接壤。

县域总面积2029平方公里。

乡宁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309、209国道从县域通过,7条县乡公路以县城为中心,呈辐射状散开。

正在建设的临吉高速公路、吉河高速从县城附近通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县城基础设施完备,电力、水资源充足,综合经济实力位于临汾市前列。

2、行政区划

2010年底,全县共辖县城、管头镇、光华镇、台头镇、西坡镇5个城镇,关王庙乡、尉庄乡、西交口乡、双鹤乡、枣岭乡5个乡,182个行政村。

总人口2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万人。

3、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

乡宁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区域间差异悬殊。

年平均气温9.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4.6℃,7月最热,平均气温22.1℃,极端最高气温35.0℃,极端最低气温-21.0℃。

全年日照平均时数介于2400-2700小时之间;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20-145千卡/厘米2;年平均降雨量570mm,年平均相对湿度56%,最大积雪深度18cm,年平均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75cm,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0℃,采暖天数(≤8℃的天数)138天。

(2)自然资源

乡宁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遍布全境,已探明矿藏有25种,尤以煤、石灰石、铁矿等最为突出,乡宁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区之一。

农特产丰产翅果、核桃、花椒、苹果等品质优良,享誉全国。

(3)交通运输

乡宁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境内有国道209与309线及省道3条共5条干线公路,其中209国道纵贯县域西部地区,沟通本县与运城市及吕梁市;309国道横贯县域东北部,沟通本县与临汾尧都区:

省道分别由县城通达稷山、襄汾,并与侯西一侯月铁路、晋韩公路和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相接;目前临吉高速、吉河高速公路正在建设,预计到2012年10月可完工通车。

2.1.2城市性质及规模,工业及民用建筑情况

1、城市性质

临汾市西部山地园林型小城市,以煤炭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基地。

2、城市规模

2010年县城区人口6万人,近期2015年达到7万人,远期2020年达到8万人。

现状建成区面积371.0公顷,近期控制在513.4公顷,到2020年县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为692.5公顷。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完成47.63亿元,同比增长15.9%,财政总收入完成21.4亿元,同比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14469.52元,同比增长13.03%;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643.72元,同比增长12.5%。

3、工业及民用建筑情况

乡宁县城区目前已建成的民用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42万平方米,规划至2015年人均居住面积32.3平米,人均公共建筑面积10.3平米;至2020年人均居住面积35平方米,人均公共建筑面积12平方米。

至2015年规划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70%,集中供热面积208.6万平方米;至2020年规划总建筑面积376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85%,集中供热面积319.6万平方米。

2.1.3城市工业及民用建筑供热现状

乡宁县政府驻地位于昌宁镇,是全国重点小城镇,乡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通和人才中心,以发展煤焦化工业为主的小城镇。

近年来乡宁县县委、县政府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先行发展”为目标,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为契机,积极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与此相比,乡宁县的集中供热状况却显得很不相适应,县城区集中供热面积仅为46万平米,尚有50多万平米建筑面积采用分散锅炉房供暖。

集中供热率不到50%。

与县城建设的发展不相适应,与经济尚不发达的大宁县、永和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乡宁县现城区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冬季采暖为集中供热、分散锅炉供热和土暖气小炉灶供热三种。

现城区还有分散锅炉48台,其中容量在1t/h及以下有22台、1-2t/h有15台、3~4t/h有11台,这些锅炉普遍是手烧炉,存在效率低、污染严重、机械化程度不高、管理状况不佳等问题。

本项目的供热区域的供热现状:

配套供热管网尚未建设,供热均为分散锅炉供热和城中村土暖气和小炉灶。

本项目的供热区域是县城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将来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目前乡宁县体育中心正在建设、新高中正在加紧施工,但尚未配套建设热网。

分析乡宁县新城区的供热现状,近期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建成相配套的管网,以解决冬季采暖问题。

2.1.4乡宁县县城大气、环境的污染状况

根据乡宁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乡宁县环境质量监测结果汇总(2009年度)》,2010年乡宁县环境质量整体有所改善。

其中乡宁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达到360天,大气综合污染指数控制在1.3以下。

采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二氧化硫浓度范围为0.005~0.142mg/m3,年均浓度0.027mg/m3,低于评价标准的0.06mg/m3,但相对于2009年年均浓度0.022mg/m3有所增加;二氧化氮浓度范围为0.006~0.053mg/m3,年均浓度0.019mg/m3,低于评价标准的0.08mg/m3,但相对于2009年年均浓度0.017mg/m3有所增加;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范围为0.006~0.190mg/m3,年均浓度0.127mg/m3,略高于评价标准的0.10mg/m3,超标率8.22%,但相对于2009年年均浓度0.136mg/m3,超标率15.3%的情况有所降低。

乡宁县地表水整体水质级别为轻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生化需氧量;2010年鄂河监测点的化学需氧量为51.6mg/L,相比于2009年的化学需氧量的58mg/L有所改善,而2010年度监测的氨氮浓度为4.29mg/L,则比2009年的氨氮浓度为3.839mg/L恶化严重。

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饮用水水源地整体水质级别为良好级。

乡宁县城区域声环境质量属较好级,2010年交通噪声环境监测值平均为64.5,相比于2009年交通噪声环境监测值平均为62.6有所恶化,2010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值平均为52.5,相比于2009年城市功能区声环境监测值平均为53.9有所改善。

以上监测数值表明,乡宁县大气质量改善必须要控制面源污染(分散小锅炉采暖低空排烟引起的污染称为面源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应以改变采暖供热方式为主,要使全县供热燃煤逐步由分散、低效、高耗和低空排放向集中、高效、高空排放和低污染转化,其中实现大规模集中供热锅炉房以替代数以百计的分散锅炉和小炉灶,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2城市供热规划情况

2.2.1城市总体布局

为了适应和指导乡宁县城快速有序发展,乡宁县政府于2004年编制了及《乡宁县县城总体规划(2004-2020)》,该规划已经临汾市人民政府批复。

考虑乡宁县的现实基础和未来发展前景,规划乡宁县城市用地形态为“一城两区五组团”的组团式结构,其中的“一城”为乡宁县城区,“两区”为旧城区和新城区,“五组团”为营里组团、圪台头组团、樊家坪组团、南阁组团、和幸福湾组团。

由于受地形条件的制约,城市发展方向将选择继续向东扩展作为主要方向,城市从空间上由西南向东北推进,旧城与新城两区以连心桥为界,空间连续,共同构成乡宁县城主城区,各组团之间通过自然山体、河流相互分隔,分别承担不同城市功能。

根据城市职能,规划形成2个大的居住片区,5个居住组团,其人口容量分配如下:

1、旧城区,县城的行政中心,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74.3万㎡,规划居住人口2.6万人。

规划以改造为主,并对历史地段进行合理的修缮。

2、新城区,新型综合性中心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34.0万㎡,规划居住人口1.2万人,规划以新建为主。

3、营里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28.6万㎡,规划居住人口1.0万人,规划以改造和新建为主。

4、圪台头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20.0万㎡,规划居住人口0.7万人,规划以改造和新建为主。

5、樊家坪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7.2万㎡,规划居住人口0.6万人,规划以改造和新建相结合。

6、南阁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16.4万㎡,规划居住人口0.6万人,规划以旧村改造为主。

7、幸福湾居住组团: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39.5万㎡,规划居住人口1.3万人,规划以旧村改造为主。

2.2.2城市供热规划

乡宁县现状供热热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二是分散锅炉房;三是土暖气、小炉灶供热。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已于2007年投产使用,位于现状主城区以东约3km处,占地3.86ha。

锅炉以焦炉煤气为燃料,并有2台1500kW和1台300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