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234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docx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雨季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LT

雨季前对矿井的防治水设施进行一次大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和设施设备。

对于井下工作面暂无涌水现象的作业地点,不能麻痹大意。

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把雨季“三防”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认真贯彻执行雨季“三防”的安全技术措施,领导小组要组织召开专门会议,对雨季“三防”的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2、在井口设置防洪沟,经常保持水沟畅通,及时排除淤泥。

由后勤部门负责进行防洪沟的清理,对地表的漏水要采取修补措施,以减少井下的涌水量。

3、加强水泵的日常检修工作,确保井下水泵保持正常工作。

加强职工防治水安全意识教育,熟悉水灾避灾路线,在雨季来临前由电工和机修工负责对井下排水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并进行联合排水试验,做好联合排水试验记录。

4、矿井排水水泵及其管网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水泵、管网的最大排水能力要大于矿井的最大涌水量;井下必须配备工作排水泵、备用排水泵和检修排水泵,同时在地面还要有较大的备用水泵及其排水管路,以防治井下出现大量的突水情况,地面水泵能够投入使用。

  5、由矿长、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对掘进区域内的水患进行认真的调查,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切实掌握前方的地质水文情况,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正常掘进。

  6、掘进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出水预兆(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有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逢、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撤出该工作及受水灾威胁地点的所有作业人员。

  7、在靠近断层带进行井下掘进时要采取特殊措施,防治断层裂隙将地表水导入井下形成矿井涌水。

  8、矿井要有可靠的供电电源,能保证矿井最大负荷时的安全供电,能满足矿井排水要求,加强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

在每年雨季来临前电工要对本矿的供电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证井下正常排水时的电源供给。

  9、由矿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对地面主要地点进行地面监测监控,认真观察地面水源流量的变化情况。

建立矿井涌水量观测小组,定期对矿井涌水量进行动态观测,掌握其变化情况。

  10、制定《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计划》时,其中水灾防治内容必须全面、具体、实用,每年汛期要制定汛期水灾防治预案及矿井探放水措施,并经技术负责人、矿长审查批准后,由矿长组织实施,每年汛期要成立汛期防治水领导小组,由矿长为组长,技术负责人、副矿长、各科(室)队等人任副组长,负责汛期防治水一切事务。

  11、采掘工作面在邻近老空及相邻矿井井田边界时,对有突水预兆地点,必须采取探放水措施。

  12、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排水系统完好可靠,尤其是汛期来临前,由矿长负责安排专门人员对水沟进行切底的清理,并加强排水设备检测,确保万无一失。

  13、汛期及雷雨季节要及时收集气象资料,做好防洪防汛和抗洪抢险工作,雨季前要对井口地面防洪沟进行清理,对漏水的防洪沟必须安排人员进行修理,严禁将矸石、炉灰、拉及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防治山洪爆发溃入井下,引起重大透水事故。

  14、对地表裂隙和低洼漏斗形地表及时进行填实,防治地表积水经裂隙和漏斗渗入井下而威胁井下安全。

在矿区范围内存在的边坡上沿修建截水沟,坡脚修建排水沟。

15、加强井上下对照测量工作,按规定设置安全保护煤柱,认真编制采掘工作面的探放水设计,严格按探放设计进行探放水作业,认真执行探放水设计中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水灾事故的避灾路线。

16、在主、副平硐和回风平硐井口设置防洪沟,经常保持水沟畅通,及时排除淤泥。

17、疏通工业广场内所有排水沟,保证雨水来临时雨水能及时排出工业广场。

18、用编织袋各装300袋黄泥分别堆放在主平硐、副平硐以及回风平硐井口旁,预防发生洪水淹井时就地取用。

  

(二)防雷安全措施

1、按规定完善瓦斯监控系统、入井金属管道和各种等级电压的电源缆线、轨道的避雷设施,特别是要搞好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设施,轨道必须用不导电的钢化橡胶轨道与井下轨道分开,实现轨道的井口绝缘措施。

2、对地面炸药库、瓦斯抽放泵房、主要通风机房等重要地点和重要设施进行防雷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检测。

不符合规定的及时检修,对失修的防雷设施必须及时进行更换,更换后的防雷设施必须由气象局防雷站进行检测和鉴定,不符合要求的防雷设施不得投入使用。

  3、对所有入井管线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查检测,发现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或立即进行整改,防雷设施的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2欧姆。

  4、瓦斯监控系统的避雷设施必须能保证瓦斯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监控主机必须采取接地措施。

监控系统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取掉接地线。

瓦斯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也要采取防雷措施,电源线的防雷设施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避雷器。

  5、对井口、炸药库房、配电室的避雷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经检测不合格的避雷设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6、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如遇灾害天气,必须停止井下作业,不得安排人员下井。

在遇打雷严重时必须撤出井下作业人员,切断重要设备的电源,以防治雷击损坏,影响正常施工。

(三)防洪安全措施

1、封堵矿区内的地面裂缝、塌陷地点,并填平压实。

修筑沟渠,排泄积水。

清理排水渠道中的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保持渠道畅通。

2、排水渠道的边坡要用石料护坡,防治暴雨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排水渠道影响正常排水和雨季泄洪。

3、井口上方的防洪排水渠道要保持畅通,雨季前进行彻底清理,并经常有人检查,防治堵塞排水道。

4、井口要备用一部分土袋、砂、石、水泥和速凝剂,遇有洪水排泄不及威胁到井口时,要及时封堵井口,防治洪水溃入井下。

5、每次降大到暴雨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在井底车场设专人观察矿井涌水情况,发现涌水量突然增加或水质变浑浊,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将井下所有人员撤到地面。

(四)防排水(排涝)安全措施

1、对井下排水系统的水泵、管路、闸阀、配电设备和供电线路全面检修和进行联合排水试验。

清理水仓、水沟中的淤泥和杂物。

2、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配备探水钻,培训探放水人员,编制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在接近水淹或积水的井巷、老空、含水层、导水断层等可能有水地区时进行探放水。

3、井下充水因素在矿井深部主要是含水层和断层水,浅部主要是老空水和地表水。

因此,井下防治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堵、疏、排、截等综合防治措施。

本矿水害隐患的防治重点主要应防治老空和小窑突水,对断层连通强含水层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值班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将灾情向矿值班室和矿长汇报,矿长要立即组织抢险救灾,并通知矿山救护队。

6、在可能情况下,透水现场人员要在班组长或老工人带领下,尽可能就地取材,设法堵住出水点,防治灾情扩大。

7、应根据当时情况,迅速查清透水来源,判断最大突水量和灾情发展趋势,为组织抢救和撤离提供依据。

8、检查维修排水系统,降低水仓水位,以争取较长的缓解时间。

如有可能,尽快增加排水设备。

水泵司机要坚守岗位,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未接到命令,不准撤退。

9、人员撤出透水区域后,要立即关闭防水闸门,把水流隔断,以减少受灾范围。

10、如水量太大,水势太猛,难以控制,采取措施后仍不能避免淹井时,井下人员应迅速按避灾路线撤离,尽快安全升井。

11、如果井下人员来不及撤出,要向高处转移。

如被堵在独头巷道内,要保持镇定,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并敲打水管、轨道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2、在老空透水和有大量有害气体涌出的地方,在场人员要立即戴上自救器,防治中毒,并利用风筒或其他管路向有人员的地点加强通风。

13、大部分人员撤到地面或安全地点后,应立即清点人数,发现有人被堵在灾区,应及时组织营救。

  (五)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为更好地防治地质灾害,做到防患未然,必须提高对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认识,规范防治地质灾害的管理工作,特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观察观测,定期对地表塌陷、滑坡及崩岩可能发生的地点进行观测,在汛期到来前应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工作。

特别是遇到灾害天气(连续长时间的大暴雨)时要派专人对重点地方进行观察。

对地面危险地段要设置警标,严禁人员或车辆通行。

  2、矿井开采过程中,对地表沉陷影响的重要建筑物等,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留设足够的保护煤柱。

  3、如发现地表灾害有危及地面民居的安全时,必须及时组织受威胁地点的人的撤离,保证人身安全。

  4、对易产生滑坡、崩岩等地质灾害的地段做到心中有数,在汛期前必须修筑坚固挡土墙、打抗滑桩,必要时对易崩岩的地方进行削坡减载等有效措施。

  5、必须加强井下巷道及采掘工作面支护,杜绝一切垮塌冒顶事故。

本矿顶板岩层多为粉砂岩、底板多为泥岩,以上岩性是遇水变软,易发生冒顶事故,在掘进过程中,要加强井巷的支护。

6、平时要设专人进行巡视矿区内地表重点区域,特别是地表有陡坡的地方,对地面重要建筑物设立观察站,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

三、防洪排涝物资储备(见下表)

 

防洪排涝物资储备计划表

序号

物资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雨衣

大号

30

2

雨衣

中号

30

3

编织袋

300

4

铁楸

20

5

粘土

10

6

砂子

10

7

块石

10

8

铲子

20

9

手镐

10

10

水靴

30

11

木料

10

12

水泥

20

13

潜水泵

扬程100米

3

14

排水管

直径75mm

500

15

应急灯

30

16

离心泵

扬程270米,流量80m3/h

5

17

挖掘机

2

18

沙袋

300

19

钳丝

公斤

50

20

小工具

铁钎10根、斧子5把、大锤5把、瓦工工具4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