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2208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云南省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及面临的问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省的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主要的农业区都聚集在6%的盆地(坝区)上,而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边远山区。

人口集中和工业集中的城市如昆明、东川、个旧、曲靖、楚雄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缺水和农业旱灾不断。

1.4水质污染严重

全省六大水系主要的116个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污染严重,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9%,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9%,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24.2%。

城市及主要城镇附近的河流几乎均处于重污染或严重污染。

全省主要16个高原湖泊中,水质符合Ⅰ~Ⅱ类水质标准的占31.3%,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占6.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占25%,达不到国家Ⅴ类水质标准的占37.5%。

全省19个城市(镇)的28个饮用水源中,水质满足国家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占60.7%;

不能满足国家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的占39.3%,这部分供水人口占整个城市供水人口的50%以上。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16个较大湖泊中,7个污染较重,18.8%的湖泊水质恶化,湖泊水面萎缩,淤积严重。

如果按现在的淤积速度,到2015年,我省的湖泊水面将减少20%。

昆明市由于地表水体如盘龙江、螳螂川、宝象河、柴河、大河等受工农业生产的污染,加大了市区及近郊区地下水的开采,但是因浅层孔隙水水质普遍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矿化度及总硬度偏高,严重影响着人们饮用水的质量。

目前,全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21%,加之城市排水管网不配套,城市生活污水不能全部汇集处理,城市周围水体污染问题很难解决。

从上面统计数字可以看出,云南的水资源污染比较严重。

由于水污染破坏了水资源应有的使用功能,有效水资源量减少,“有水不能用”的严峻事实更加重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水污染治理是云南省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1.5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云南省境内地形变化大,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规模大,新构造运动强烈,山势陡峻,谷深流急,地震频发、震级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等不利自然因素,加之人为破坏,致使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4.6×

104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全省流失土壤5×

108吨/年,大多是肥力强、颗粒细、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

全省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生态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加之洪汛测报手段落后,滑坡、泥石流频发,洪早交替、多灾并发。

据统计,全省平均受旱面积8×

105公顷/年,损失达50-80亿元人民币每年。

1.6云南省水资源分布

云南省水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山区多,河谷平坝少。

珠江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均小于400mm,最小的是长江流域,为387mm;

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流域均大于500mm,其中伊洛瓦底江流域最大,为1416mm,是长江流域的4倍。

红河流域和西部伊洛瓦底江流域盈江县西部年径流深可达3000mm以上,高黎贡山顶部产水量可达300万m³

/km²

滇中大部分地区年径流深在400mm以下,北部金沙江河谷最少,德钦县的奔子栏一带产水量仅2.5万m³

,南北相差达100多倍。

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

云南省是一个多山区省份,山地占63.5%,盆地占6%,全省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和农业区聚集在盆地内,但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边远地区。

2.水资源近十年的变化

2.1降水量变化

2003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025.6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3930.18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0.3%,比常年减少19.8%,属偏枯水年份。

全省降水量空间分布变化较大,年降水量变幅在400~4000毫米之间,高值区位于西部伊洛瓦底江流域和南部红河流域一带,低值区位于澜沧江上游溜筒江一带。

滇中地区年降水量变幅在600~1200毫米之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1624.7毫米,大理州最小,为716.4毫米。

2004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239.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747.8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0.8%,比常年减少3.1%,属平水年份。

全省降水量变幅在400-4000毫米之间,西部伊洛瓦底江流域和南部红河流域一带为高值区,北部金沙江和澜沧江上游一带为低值区,滇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变幅在600-1200毫米之间。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年降水量最大,为2231.3毫米,怒江州其次,为2140.3毫米;

昭通市年降水量最小,为883.9毫米。

2005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51.8毫米,折合年降水总量4413.7亿立方米,比常年减少9.9%,比上年减少7.0%,属正常偏枯水年份。

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降水量变幅在329-3458毫米之间,降水量高值区和低值区与常年分布大体一致,但降水量明显偏小。

西部伊洛瓦底江流域和南部澜沧江、红河流域的部分地区为降水量高值区,北部金沙江河谷一带为降水量低值区,中部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600-1000毫米之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2068.4毫米,昭通市最小,为846.6毫米。

2006年属偏枯水年份,各州(市)及各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量比常年偏少。

全省平均降水量1099.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215亿立方米,比常年减少14.0%,比上年减少4.5%。

全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实测年降水量在343.0毫米~3151.7毫米之间。

降水量高值区分布在西部、南部国境线一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毫米,其中红河流域南部国境线一带年降水量大于3000毫米;

低值区分布在金沙江河谷、澜沧江河谷中段、滇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其中金沙江奔子栏一带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

2007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293.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955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1.1%,比上年偏多15.6%,属平水年。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年降水量最大,为2201.3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967.6毫米。

2008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333.8毫米,折合降水总量511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3%,比上年偏多3.2%,属平水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2043.8毫米;

丽江市最小,为946.2毫米。

2009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63.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69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7%,比上年偏少27.8%,属特枯水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1524.0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615.4毫米。

2010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18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54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7%,属偏枯水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2640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749毫米。

2011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85毫米,折合降水总量3775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3%,为1956年以来仅次于2009年的特枯水年。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除滇西、滇南降水量相对正常外,滇中、滇东等地区降水量严重偏少。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1711毫米;

昆明市最小,为562毫米。

2012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109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17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5%,属枯水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降水量最大,为1894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687毫米。

下图为2003年―2012年云南省平均降水量对比图:

2.2地表水资源量变化

2003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699.3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43.5毫米,比上年减少26.3%,比常年减少23.1%。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283.2毫米,楚雄州年径流深最小,为166.3毫米。

2004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106.30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49.6毫米,比上年增加23.9%,比常年减少4.7%。

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548.1毫米,德宏州其次,为1365.6毫米;

楚雄州年径流深最小,为219.1毫米。

2005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846.43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81.8毫米,比常年减少16.5%,比上年减少12.3%。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483.7毫米,楚雄州年径流深最小,为206.1毫米。

2006年各州(市)及各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常年偏少。

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712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46.7毫米。

比常年减少22.6%,比上年减少7.3%。

行政分区中,年径流深以怒江州1184毫米为最大,楚雄州152.5毫米为最小。

2007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25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88.6毫米,比常年偏多2.1%,比上年偏多31.8%。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324.7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250.4毫米。

2008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3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604.0毫米,比常年偏多4.7%,比上年偏多2.6%。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443.6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257.7毫米。

2009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57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11.4毫米,比常年偏少28.7%,比上年偏少31.9%。

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119.1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111.0毫米。

2010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941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07毫米,比常年偏少12%。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954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139毫米。

2011年是我省遭遇连续干旱的第三年。

由于旱情的叠加影响,全省江河来水严重偏少,众多中小河流断流;

201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480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386毫米,比常年偏少33%。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032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96毫米。

2012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690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441毫米,比常年偏少24%。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年径流深最大,为1247毫米;

楚雄州最小,为105毫米。

下图为2003年―2012年云南省地表水量对比图:

2.3地下水资源量变化

2003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92.18亿立方米,比常年减少22.7%,地下水径流模数15.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年。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37.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年,楚雄州最小,仅5.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04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719.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6%,比常年减少6.1%,地下水径流模数18.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55.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年,怒江州其次,为44.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年;

楚雄州最小,仅5.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05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660.34亿立方米,由于降水减少的原因,地下水资源量比常年减少13.9%,比上年减少8.3%。

地下水径流模数17.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50.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楚雄州最小,仅5.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06年各州(市)及各水资源分区地下水资源量均比常年偏少。

全省地下水资源量615.0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模数16.0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比常年减少19.8%,比上年减少6.9%。

行政分区中,地下水径流模数以怒江州39.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最大,楚雄州3.9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最小。

2007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794.6亿立方米,与常年持平。

地下水径流模数20.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51.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楚雄州最小,为5.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2008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801.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4.5%。

地下水径流模数20.9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43.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楚雄州最小,为5.9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2009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82.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0%。

地下水径流模数15.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37.2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楚雄州最小,为3.7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2010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686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1%。

地下水径流模数18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5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楚雄州最小,为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2011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48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9%。

地下水径流模数1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行政分区中,德宏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3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昆明市最小,为3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2012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58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

地下水径流模数1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行政分区中,怒江州地下水径流模数最大,为40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楚雄州最小,为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下图为2003年―2012年云南省地下水量对比图:

2.5水资源总量变化

2003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699.36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6.3%,比常年减少23.1%。

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3.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44.3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884立方米。

2004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106.3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9%,比常年减少4.7%。

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4%,每平方公里平均产水量55.0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771立方米。

2005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846.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48.2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量4149立方米。

2006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712亿立方米,产水模数44.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人均水资源量3800立方米。

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256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2.1%,比上年增加31.8%。

全省产水模数为58.9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4996立方米。

2008年全省水资源总量2315亿立方米,比常年增加4.7%,比上年增加2.6%。

全省产水模数为60.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5095立方米。

2009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57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8.7%,比上年偏少31.9%。

全省产水模数为41.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3450立方米。

2010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941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2%,比上年偏多23%。

全省产水模数为51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4224立方米。

2011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480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33%,比上年偏少23%。

全省产水模数为39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3196立方米。

2012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690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24%,比上年偏多13%。

全省产水模数为4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水资源量3627立方米。

下图为2003年―2012年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对比图:

3.云南省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我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困难,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分布严重错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问题将更加突出。

必须高度重视我省的水资源问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3.1供水工程不足,供需水矛盾突出

水利建设同社会需求相比,严重滞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滇中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而经济又相对发达。

全省现状水平年需水154亿m3,可供水量只有130亿m3,缺水24亿m3,农业是缺水的主要部门,遇旱则受灾严重。

反映水利调蓄能力的水库库容占总径流量的比值,云南只有0.039,全国平均值为0.099,最高的黄河流域达到0.613。

因此,总的来说现阶段云南以工程性缺水为主。

3.2防洪能力低

重点江河的部分河段可达10年一遇标准,大多数江河只能通过常遇洪水;

全省98个县级以上城市(镇)有防洪任务,只有昆明等16个城市达到20~50年一遇标准,其余仅达到5~10年一遇标准;

云南省汛期点暴雨降雨量分布面广,洪灾常伴随山体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串,造成局部范围灾情加重;

防灾、减灾建设方面十分薄弱,测报手段落后,尚未建立起全省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应急能力低。

3.3生态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

云南省曾一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源涵养能力减弱,从而加重了水资源危机。

如山地陡坡种植烟草,造成水土流失、化肥流失严重,湖库河流淤积;

天然林的砍伐,烤烟、烤茶、烤胶对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云南的矿产以出售资源和初级产品为主,利润低,无力对开矿过程中破坏和污染的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矿山复垦率很低。

云南省地表水的水质较好,但由于“三废”治理整顿措施跟不上,造成河流水质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加剧,水体功能受到损害或破坏,有效水资源量减少。

水污染加重了水资源危机。

3.4病险工程多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不完全统计结果表明,中型水库的40%以上、小型水库的50%以上属病险水库。

水库不能发挥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必须尽快进行除险加固。

3.5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云南省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加重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农业是云南用水大户,每年用水量高达110亿立方米,占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总量的80%,而水的利用率仅有40%左右。

主要原因是灌溉渠道为土渠道的占1/2以上,传统的“漫灌溉、跑马水”式的落后灌溉方式导致渗漏量大。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2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0%的水平。

城市生活用水也存在诸如跑、冒、滴、漏以及其它浪费水的现象。

3.6水资源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水资源开发工程受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很大,工程的基础处理费用较高,同时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移民的限制,费用大幅度增加。

3.7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低

目前在水资源管理上仍然是多龙管水、条块分割,无法做到水资源归口统一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水法及其相关的法规无法很好贯彻执行。

3.8水资源分布不协调

云南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与用水极不协调,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深谷多、平坝少.云南省是一个多山区省份,山地占63.5%,盆地占6%,全省绝大多数城镇、工业区和农业区聚集在盆地内,但70%以上的水资源却分布在边远地区.人口、工业集中的城市,如昆明、东川、个旧、曲靖、楚雄等都位于金沙江、南盘江的二、三级支流上,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城市缺水和农业旱灾不断.此外,云南省岩溶分布众多,降雨径流量大部分或全部下渗至百米或千米以下的深度,形成大小不一的地下暗河,远流它处,不能被当地截获使用,因而地面水十分贫乏,一些地区甚至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4.缓解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问题,须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而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主要对策:

4.1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

实践证明过去传统的“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并认识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唯一的选择。

要围绕节水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2完善水法规体系

依法管水、治水是缓解水资源问题重要对策。

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管水、用水、节水、防污治水事行为是缓解水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因此不但要建立法规体系,还要以水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来不断完善水法规体系。

4.3优化配置,统一管理,防治污染,改善生态,建立水市场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之一有:

在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优化配置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防污治污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水市场。

4.3.1优化配置水资源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好水资源与水环境生态,必须针对水资源的分布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配置水资源。

目前.水资源利用水平还很低的云南多类地区,应通过工程措施配置区域内的水资源,以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昆明等城镇存在资源性、水质性缺水的地区,则需要通过区域内优化配置、跨流域调水再配置相结合的综合措施缓解水问题。

4.3.2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

水量、水质是水资源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素;

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流域上下游水资源在水系河流中密切相关,相互联系。

但目前现状是水资源管理条块分割,严重制约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护。

因此需要健全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

4.3.3防治水污染,加强生态建设

云南应借国家西部大开发之机,加强生态建设,搞好水源区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提高植被覆盖率。

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提倡科学施肥。

逐步改造原工业污染源,防止新增污染源,以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科学界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从而达到人与水、水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3.4逐步建立水市场

水是自然资源,也是经济资源。

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缺水地区还是稀缺资源。

因此,要有效地缓解水资源问题,就需要引进市场机制,逐步建立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市场。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另方面有利于通过经济手段公平地再分配资源,促进建立节水型社会,达到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云南省第一届科学技术论坛专题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