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190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8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天全县储备林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2017年中央基建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单位:

日期:

2018年月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2017中央基建投资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

实施单位名称:

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

项目主管单位:

天全县林业局

实施单位性质:

独立法人事业单位

实施单位法人代表:

李远华

1.1.2项目提要及建设内容

建设性质:

新建及改造

建设地点:

二郎山国有林场15作业区。

建设期限:

项目工程建设1年,施工建设期2018年完成,建设管护期3年,即2018-2020年。

建设内容:

采用香樟集约人工造林,505.05亩;套种香樟改培灯台、黑壳楠,套种桢楠改培青冈、柳杉,2494.95亩。

建设规模:

3000亩。

1.2编制依据

1.2.1指导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

《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关于构建我国木材安全保障体系的报告》(发改农经〔2011〕2086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3-2020年)〉》的通知(林规发〔2013〕20号);

《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规发〔2011〕107号);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的通知(办规字〔2015〕117号)

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关于印发《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等五个办法的通知(林丰管字〔2014〕11号)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现有林改培技术规程》(试行)的通知(办贷字〔2013〕160号)

《国家林业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的通知》(林资发〔2017〕34号);

《四川省林业厅办公室关于编制全国木材战略生产基地县级规划的通知》(川林办〔2011〕39号);

《四川省林业厅关于下达2017年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通知》(川林发[2017]54号);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四川省“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三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1.2.2技术标准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15782-2009);

《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15);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LY/T1690-2007);

《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127-1991);

《四川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51T705-2007);

《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17版)》;

《四川省重点保护天然、原生珍贵树木名录》;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GB/T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GB/T18337.2—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西南西北林区采伐更新调查设计规范》(LY/T1174-95);

《四川省森林调查常用数表(Ⅰ、Ⅱ)》(198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程》(GB/T26424-2010);

《四川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细则》(2013年)。

1.2.3基础资料

林地一张图

二郎山国有林场保护利用规划成果资料;

天全县公益林区划界定成果资料;

外业调查使用的1:

10000卫星遥感像和地形图;

天全县2016年统计年鉴;

天全县林业生产劳动定额及市场价格信息。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包括疏伐、清林、整地、栽植、补植、抚育、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序,其单位定额指标见表1-1。

表1-1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劳动定额

序号

项目

单位

定额量

1采伐

1.1

目标树及采伐木标记

工日/公顷

7.5

1.2

林木采伐

工日/立方

0.5

1.3

集材

工日/立方

1.5

1.4

剩余物清理

工日/立方

0.3

2栽植

2.1

清林

工日/公顷

15

2.2

整地

工日/公顷

30

2.3

栽植(补植)

工日/公顷

15

2.4

施肥

工日/公顷

12

2.5

抚育(第一年1次,第二、三年每年2次)

工日/公顷

20

2.6

病虫害防治

工日/公顷

7.5

1.3.2经济指标

(1)劳动用工费:

人工费120元/工日(经天全县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市林业局用工询价,建议控制价为120元/工日,包括所有民工住宿、交通费用、劳力工具自备);

(2)物资材料费:

香樟苗木2元/株,桢楠苗木2元/株,复合肥1700元/吨,病虫害药品费200元/公顷;

表1-2天全县二郎山国有林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单价

序号

项目

单位

单价

1.人工费 

3.肥料价格 

1.1

人工费

元/工日

120

3.1

 复合肥

元/公斤

1.7

2.苗木价格 

4.防治费 

2.1

香樟、桢楠苗木

元/株

2

4.1

病虫害药品

元/公顷

200

(3)培训:

本项目开展2次培训,主要讲解目标树的选择、标记和干扰木的采伐作业要求。

培训费用单价400元/人日,共125人日;

(4)附属工程:

碑牌:

钢架结构,混凝土固定基座,规格:

2.0m×1.8m×0.35m,费用3133元/块。

监测样地:

由6个100m2(10m×10m)的小区构成,费用6500元/个。

二、编制原则

1.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突出整体效益;

2.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社会效益;

3.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同时做到造林和改善环境相结合,做到一次成林一次成景;

4.加强合作,强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其效益;

5.项目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衔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三、主要技术措施

1、造林方式

以近自然林业为理念,运用乔灌混交、针阔混交方式,兼顾生态防护和城区景观,充分考虑树种适生性和色彩结构,确保主要树种在树种组成中占优势,形成多层次、多树种的立体格局。

2、林种和树种选择

按照本项目建设目标和我区的地理特点及适生树种生物学特性,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林种树种设计。

优先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寿命长、深根性、具有良好防护效益的乡土树种,如金叶榆、樟子松、丁香、山杏、柠条等。

3、造林模型设计

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按照造林技术规程要求,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林种和树种造林技术要求,结合我区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经验,确定适宜的造林模型以及各造林模型相应的造林技术措施和相关指标:

4、苗木质量

种苗不但是造林绿化的物质基础,也是造林成败的关键。

种苗使用要严格种苗规格质量标准,严禁不符合质量标准、干形差、带病虫害的苗木进入施工现场。

造林所使用的苗木应为根系发达、干形通直、色泽正常、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苗木产地原则不超一个纬度,距离在200公里范围内,确保苗木适应性,按要求做好苗木检疫。

5、造林密度

为充分体现生态储备林的作用,我们充分借鉴本地区各造林树种的相关成功经验,依据项目区立地条件,设计造林密度为55-74株/亩。

6、混交方式及比例

混交方式采用不规则块状混交,引乔入灌、引针入阔,营造乔灌、针阔混交林,提高森林预防火灾、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林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7、整地

整地时间主要安排在春雨季栽植之前,整地方式则根据项目区不同立地条件和树种确定。

整地规格为精品的以100×80×60厘米整地,一般的为80×80×60厘米整地,整地时表土和心土分开放,回填时先填表土,后填心土,活土层深度大坑35厘米、小坑25厘米。

要求坑内无杂草、石块、灌木根等杂物。

8、造林方法和季节

根据该项目建设目的和项目区立地条件,采用容器苗和裸根苗造林,造林时间安排在春、雨季进行。

起苗:

起苗前,苗田要灌水湿润土壤,以防起苗时损伤更多的根系。

严禁用手直接拔苗,起苗时轻拿轻放。

起苗后将容器苗根部放入塑料袋中保湿,并放置在阴凉处,尽量避免阳光直射。

运苗:

要求做到随起随运随栽。

长途运输要用框装,应避免敞篷运输,尽量遮盖篷布,同时以避免紧压闷堆,风吹日晒。

运输途中,防止颠簸。

下车后如不能及时栽植的,应将苗木直立置于阴凉处,喷水保湿或假植。

容器苗栽植:

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穴深大于容器苗土坨高度,穴宽大于容器苗土坨直径。

容器苗靠坑内侧栽植,栽植时将容器去掉或将容器底部去掉。

埋土要超过原土印2-5厘米,周围填土踩实,不要损坏容器苗土坨。

根据土壤墒情状况,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浇水、铺地膜、施保水剂等抗旱措施。

9、幼林抚育管护

为了保证造林成效,造林后三年内,一是要对造林地进行抚育,主要内容包括除草、松土、浇水、追肥和修枝等,每年进行2次。

二是要进行补植,对成活率达不到验收标准的,采用与林地树种规格接近的苗木进行补植,保证造林绿化效果。

第二章施工布署及平面布置

一、施工部署

(一)施工总目标

1、质量总目标

根据建设单位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以及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进行目标管理。

为此,我公司各级领导和有关的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将对本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在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认真组织,精心施工,提升绿化效果,让用户满意。

2、工期目标

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在充分研究施工方案后,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内容。

3、安全目标

确保工程安全,施工过程中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避免一般事故。

4、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争取创建文明工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建立项目环境监控体系,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二)施工指导思想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总体方案及总目标的实现,本工程施工指导思想定为:

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突出重点、严格监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

强化管理:

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确保工期、创优良工程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科技引路:

针对本工程技术要点,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指导现场放线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绿化效果。

技术先行:

学习新工艺、新规则,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确保新技术的实施。

突出重点:

在施工过程中,抓住重点工程的重要工序和项目施工。

严格监控:

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试验和监控,掌握第一手资料,旨在指导施工,控制质量。

确保工期:

合理组织,精心安排,保证重点,确保在工期目标内完成所有工程项目。

优质安全:

高标准、严要求,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指标的实现。

文明规范:

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好施工场地条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

争创一流:

争创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

(三)施工总原则

1、施工中明确项目管理目标,建立统一的工程指挥系统,配备专业施工队安全文明施工。

2、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3、贯彻合理的施工程序,加强安全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