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165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0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年电气设备事故案例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污水处理鼓风机电机的事故……………………………16

案例十三:

热电2#灰库给料电机的事故……………………………17

2012年续编。

2012年

气化烧嘴冷却泵电机抱轴事故

2011年01月05日上午11:

05分接气化人员电话,电机班组织人员到现场查看气化东台烧嘴冷却泵卡阻跳闸原因,发现电机抱轴,随后组织人员抢修,到晚上19:

10分修复完成,空试电机正常。

当夜让工艺部门连接好水泵作备用,次日又带负荷调试正常,在厂家来人处理之前暂作备用。

该电机在打开后端盖时发现轴承内压盖铜套磨转子轴导致粘连抱轴,需更换电机后端全套。

原因分析:

1、该电机存在制造缺陷,早在调试阶段就发现电机转子轴温度偏高,后联系厂家处理未果,也未能给予合理解释并坚持使用。

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佳木斯防爆电机后轴承内压盖铜套磨转子轴变形发热粘连导致抱轴跳闸(这是第二例类似事故,上次是变换北台高压锅炉给水泵电机前部抱轴返厂处理).

3、巡检不到位不及时,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是导致电机抱轴跳闸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防范措施:

1、加强重点设备巡检和检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空分液氧泵停机事故

2011年01月23日上午9:

20分,电修人员严纪壮、孙玉标对1#液氧泵变频器巡检并测量液氧泵冷却风扇电流。

在检测液氧泵B泵时冷却风扇电流过程中,钳表前段碰及紧挨冷却风扇电机线的液氧泵急停按钮引出线端子,造成变频器上电回路接触器瞬间失电,引起液氧泵跳车。

跳车后,电气人员迅速联系空分中控人员将液氧泵B泵开启。

9点31分液氧泵运行正常。

1、电气人员严纪壮在测电流的过程中疏忽大意,用钳形表碰到急停按钮接线是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设备承包人员严纪壮对自己分管的设备未认真检查维护。

是此次事故的另一个原因。

3、班组内对重要设备未制定出详细的检修计划是此次事故的另一个原因。

1、在工艺停车时将控制线统一检查紧固,确保接线牢固。

2、将冷却风扇电源出线重新整理,便于今后测量电流。

3、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责任心,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

气化烧嘴冷却泵停错电的事故

2011年4月19日下午14:

15分,电修一班值班人员李国玉接到气化中控室8266电话,要求停烧嘴冷却泵C泵电源,值班人员李国玉随后赶到气化高压室门口,接到气化部停送电申请票后,没有认真核实,将正在运行的烧嘴冷却泵A泵停掉,3分钟后工艺人员进配电室说停错泵了,要求马上将A泵送电,重新启动。

由于突然停掉A泵,使正在运行的烧嘴冷却泵B泵负荷加大,导致B泵过载跳闸,将B泵复位后开启正常。

同时A泵再次启动后报故障(B相过流),随后A泵无法启动。

此时气化片负责人段云飞(14:

28)及工段长梁彦长(14:

35)在接到电话后,先后赶到配电室检查控制回路及软启动器,经过检查发现A泵软启动器的参数恢复到了出厂值,控制方式由外控变为了面板控制,将此参数更改为外控后,通知工艺人员开启A泵,15:

05工艺开A泵正常。

此时部门孙部长赶到现场,跟孙部长简单汇报了一下情况,由孙部长跟相关领导做了汇报,15:

08分通知调度陈胜利,烧嘴冷却泵A泵已正常开启运行。

事故分析:

1、值班人员李国玉在接到气化部停电申请单操作时,工作责任心差,没有认真核实设备位号及名称,将运行中的A泵停掉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值班人员李国玉在接到电话后擅自一人操作,严重违反了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是此次事故的另一原因。

(3)

3、控制设备的软启动器在故障复位后,设置的参数发生了改变,自动恢复到了出厂默认值,延迟了泵的启动时间,是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预防措施:

1、电气人员在接到工艺部的停送电申请票后,必须认真核实设备的工艺位号和名称,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在停送电申请票上签字,并注明操作时间。

2、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禁止单独操作,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严格考核,并加大日常工作的检查考核力度。

3、联系设备厂家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

(4)

循环水凉水塔风机电机接线发热事故

2011年7月17日下午16点30分,电修二班人员每周例行检测电流时,发现T42001C冷却塔风机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A相:

276A、B相:

230A、C相:

366A,于是通知岑轩轶和电机班到达现场。

并汇报部门值班人员褚夫伟,让其汇报领导,同时联系调度要求停机做一下电机接线的检查,调度同意给予20分钟的检查时间,17点15分工艺停机,停机后打开电机接线盒发现电机接线柱B相的接线板孔烧坏,连接片及线鼻子烧毁,于是又联系调度需要停机时间延长进行处理。

电机班没找到找到接线板的情况下将烧坏的B相电机引线端从电机内通过烧坏的孔中引出来压接上电缆(接线板没有与引线固定),烧坏的线鼻子重新压好,17点25分处理完成,并向调度及部门经理汇报,工艺开启后,电机三相电流分别为251A、253A、252A。

1、因检修不及时,电机电源接线及内部引出线松动发热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该设备运行异常并处理是造成本次事故的又一原因。

1、对于电机接线要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加强设备巡检,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5)

案例五:

气化4#高压煤浆泵跳车的事故

2011年7月24日下午17时10分,电气值班人员樊全贵、宋灿斌接到气化中控室电话告知4#高压煤浆泵报警,需要复位,值班人员在17时15分到现场后发现综合报警灯亮,复位后综合报警灯灭,蜂鸣器停,但是油压力高的报警灯亮,此时工艺人员李慧华说中间齿轮箱油泵的冷却风扇开不起来,值班人员经过检查是仪表温度控制器信号没有过来,让工艺人员通知仪表人员过来检查,10分钟后,仪表人员过来询问了一下情况,过了一会儿就走了,这时工艺人员李慧华说领导让先把冷却风扇开起来,值班人员将启动冷却风扇接触器另接了一根电源,冷却风扇开启。

7月25日下午14时45分气化中控室电话通知仪表人员到高压煤浆泵配电室检查温度控制器问题,需要开配电室门,电气人员段云飞到配电室配合仪表人员检查,检查中段云飞发现昨天所接的临时电源与原来的控制电源不是一个回路,如果仪表温度控制器的信号线接通的话将直接造成短路,于是就想把接的临时电源线拆掉,在拆的过程中由于带电操作,将串在急停回路的保险熔断,造成4#高压煤浆泵跳车。

1、电气人员段云飞在拆临时电源线没有停电,造成在拆线的过程中,冷却风扇接触器频繁吸合4次,造成急停回路的保险熔断,是导致4#高压煤浆泵跳车直接原因;

2、电气值班人员樊全贵、宋灿斌接临时电源线时,没有经过部门允

(6)

许,擅自将信号线短接,也没有及时汇报,是导致4#高压煤浆泵跳车的主要原因;

3、电气人员在到现场工作时,没有办理工作票,是导致4#高压煤浆泵跳车的另一主要原因;

4、工段在安排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班组人员的能力,安排工作不力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5、工段在员工培训方面不足,值班人员处理事情时,对图纸和工艺状况了解掌握不够,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另一原因;

1、严格票证管理,到工艺现场工作必须办理工作票,并经工艺工段长以上人员签字许可同意后方可工作。

2、严禁私自短接、拆除信号线、联络线,确需要拆除或短接的必须汇报工段,经部门同意,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许可后方可拆除或短接(夜间必须经部门值班人员和调度许可同意)。

3、严禁带电操作,确需带电操作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有相关防范措施后方可工作。

4、对控制回路复杂,工艺、仪表、自控连锁比较多的设备检查,必须经部门分管领导许可,工段长在现场监护,检查完毕必须经部门分管领导签字验收。

5、加强员工的培训,对于重要设备(直接造成停车或减量),电气控制回路复杂、连锁较多的进行专门培训,力争主操作看的懂、记得清。

(7)

合成空冷器3#电机前轴承损坏的事故

2011年8月10日晚19点20分,合成岗位反映合成空冷器E7002H电机跳闸,电机值班人员随后去查看,发现电机转子有卡阻现象。

于是联系工艺岗位拆卸电机并迅速组织抢修处理,打开电机后发现前轴承跑外套造成内轴承铜套磨轴、轴承保持架损坏卡阻,随后进行现场更换前轴承,于00:

15检修处理完成,并通知工艺岗位安装,开启后调试正常。

1、设备检修不到位,电机前轴承跑外套导致内轴承盖铜套磨轴、轴承保持架损坏卡阻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巡检不到位,日常巡检,未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运行状况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工段负责人在日常管理中,执行力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设备检修周期组织定期检修是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1、设备的周期性检查、维护保养等,要有组织、有落实、有记录。

2、做到巡检认真仔细,不留死角。

使日常设备巡检能够真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这次事故,各班组要认真组织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坚决杜绝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8)

热电灰库搅拌器电机烧坏的事故

2011年8月17日晚19点20分,电气维护班值班人员蒲剑锋接工艺人员通知热电2#灰库搅拌器电机不能开启,经现场检查,发现热继电器动作,继电器复位后,电机超流(200A)不能启动,电机班接到通知,现场确定电机绕组已经烧坏,便将仓库备机进行了更换,开启正常。

1、该电机在下灰时由于积灰造成螺旋卡阻,致使电机堵转超流,使热继电器烧断一相,由于工艺多次复位超流,是电机烧坏的直接原因。

2、灰库配电柜、控制柜积灰严重,设备承包、维护保养处于无管理状态,电器配置存在缺陷没有落实技改,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1、电机班负责将电机联系外协修理,确保电机备用。

2、加强设备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多注重死角,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电修一班指派专人对灰库配电柜、操作台电气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落实,拿出技改方案,经部门批准后落实整改。

(9)

案例八:

输煤一配电室电容接线铜排烧熔事故

2011年9月27日早上7点40分,班组接输煤中控电话告知控制室内照明有“晃”电现象;

班组安排值班人员段刚刚、夏煜林前去查看,在输煤一配电室发现低压柜I段电容器盘后保险盒后铜排烧断。

经现场检查确定,所谓铜排实为铝芯包裹一层铜皮;

发生故障处铜排内为“空心”;

值班人员把电容器退出后,通知了班组及部门。

26日下午班组6S检查输煤一配电室,当时查看电容器柜均正常;

27日早上突然发生该事故有如下原因:

1、电容器柜保险盒后铜排在工艺制作时(铜皮灌铝水时)产生气泡;

铜排实为空心,属产品质量问题。

2、该铜排位于保险底座后端,与底座一体;

日常无法检修。

处理措施:

1、传真联系盘柜提供厂家安徽鑫龙对发生问题的器件进行更换。

2、传真联系电容柜制造厂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处理。

1、在巡检过程中要针对设备接线处(包括易发热点)的温度进行检测、记录。

比较发现温度发生变化时要认真分析原因,把为题彻底解决掉,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2、对其它配电室电容器柜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及时停运处理解决。

(10)

气化低压灰水泵电机事故

2011年11月13日零晨2:

30分,电机班值班人员卢永强接到工艺人员电话告知气化渣水低压灰水泵故障跳车,经卢永强现场检查后发现电机有卡堵现象,需停机处理,遂开启备用设备。

13日早8:

30分卢永强向值班长田青汇报说气化渣水低压灰水泵故障跳车等待检查(此间电修一班值班人员田培雨也向田青做了同样的汇报)。

经电机班组织人员检查后发现后轴承保持架损坏,随后进行了更换,下午18:

50分空试,19:

40带负荷调试。

在此期间部门领导一直没有收到有关气化渣水低压灰水泵故障检修的汇报。

1、电机班值班人员卢永强在发现电机有卡堵现象后没能详细的向值长田青汇报,只是简单汇报说气化渣水低压灰水泵故障跳车等待检查

2、值长田青接到值班人员的回报后没有进一步详细了解故障情况,并且上班后没能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

3、在发生电气设备事故时没能及时将事故分析报告汇报给部门领导

4、根据事故分析发现是后轴承保持架损坏,导致保持架损坏最主要的原因系轴承疲劳磨损,因此存有巡检不到位。

1、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责任心,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2、加强重点设备巡检和检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11)

热电冷渣机电机跳车事故

2011年11月16日21时50分接热电操作室电话,1#冷渣机在控制室内无转速信号,值班人员李猛、单童佳在21时55分到达现场,询问操作工情况后,到1#冷渣机现场操作箱查看,发现变频器报警(2010),变频器面板显示电流7.6A,接触器吸合,但是电机不转;

李猛将变频器停掉,电机有点发烫;

将变频器出线端拆开,用万用表和摇表摇测电机和电缆均正常,22时20分左右,接上电源线后让工艺开,电机仍不转动,22时32分通知部门值班梁颜长,梁颜长到现场后将电机接线拆开,电机接线板也拆开,经过测量发现电机绕组首尾端均不通,电机首端(U1/V1/W1)均通,对地绝缘良好,于是通知电机班卢永强,张展,卢永强到现场后判断电机有问题,需更换电机于是通知热电保全更换;

更换完电机后接线调试,电机转不动,卢永强要求工艺人员清理炉渣后再开,同时通知调度。

17日9点20分去电机班落实电机情况,发现电机星点在绕组内部短接,U2V2W2接线柱上接了3个假引线,电机正常。

1、电机运行时遇到机械阻力过大,电流升高,电机停止转动,变频器报警2010,“电机过温”电机长时间在满载和过载情况下运行,变频器根据电流和过载时间计算出热积累值后发出报警信号。

2、电机在出现故障时,对电机进行检查测量不细致,判断分析不严谨,造成故障后判断错误。

(12)

1、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个人责任心,对于事故发生后要认真去分析,彻底检查出造成事故的故障点

2、加强设备巡检和检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针对以上事故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如下次再遇到此类故障要迅速准确的予以处理。

(13)

2*20万吨甲醇装置跳车事故

2011年12月23日上午08:

20,2*20万吨甲醇工艺人员在开3#循环机时,造成1#、5#循环机跳车;

电修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发现2*20万吨甲醇配电室高压I段无电。

低压I段同时失电,直流屏交流电失电,因直流屏电池回路断线无直流输出,导致2#、4#压缩机励磁柜无直流电源延时跳车(报励磁故障)。

检查工艺装置一变电所(2*20万吨甲醇I段出线柜),发现进线柜已跳闸,微机综保显示:

过流II段动作。

汇报部门领导,检查发现保护定值设定过小,重新输入定值后于08:

40送电;

08点50第一台压缩机开机,09点37四台压缩机全部开启。

2*20万吨甲醇配电室直流系统前期调试正常,因控制回路报警及电池接线有腐蚀现象厂家到场处理。

此次跳车致使直流失电系电池有一根连线未接,回路断线;

导致2#4#压缩机跳车。

1、二十万吨甲醇电源出线柜保护定值在试车时私自调整小,正常开车时未改回正常值是此次跳车的直接原因。

2、直流屏电池,前期厂家维修后;

工段未进行彻底检查及测试,是此次事故扩大化的原因

3、工段在日常工作中不严不细,设备管理工作存在很大漏洞;

对此次跳车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14)

1、要针对目前运行的设备加强巡检,巡检不能仅限于表面,要善于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去积累经验,才能使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对于电气设备的保护定值要进行统一校对后设置密码,密码由工段长和技术员管理。

3、保护定值要根据设备运转周期进行校对,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增或者更换过的电气设备,保护定值要有重新设置后的变更记录台帐。

总之经过此次事故的发生,电气部各工段要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引以为戒,加强个人责任心,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15)

2012年电气设备事故

污水处理鼓风机电机的事故

2012年01月15日22时,工艺反应当日下午19时污水1#离心鼓风机电机前轴承高温后停机,期间未通知电气人员。

待轴承冷却后,工艺人员于22时左右再次开风机,发现前轴承仍高温并且声音异常。

值班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发现盘车有轻微卡阻现象。

联系保全把电机调位,拆开轴承盖后发现润滑油高温已经溢出,NU220前轴承保持架损坏,联系连夜更换新轴承,次日对电机调试运行正常。

1、巡检人员巡检不到位是造成电机轴承损坏的直接原因。

2、该电机运行时间已经一年,计划检修不到位,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1、要定期加油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恶化。

2、加强巡检和维护,巡检要起到实效,不走形式。

3、根据运转设备状态,切实做好计划检修。

(16)

案例十三:

热电2#灰库给料电机的事故

2012年1月16日上午10点,接到工艺电话通知2#灰库搅拌机电机启动不起来,梁彦长通知補建峰到现场检查搅拌电机,检查电机电缆及控制电器正常后,通知工艺人员,工艺人员盘车后开启搅拌电机,正常;

之后工艺人开启给料电机,发现给料机没有运转,此时在控制盘测搅拌电机电流梁工发现给料电机接触器冒烟,于是将紧急停车按钮按下,停机检查发现接触器粘连,到现场检查发现电机已经烧坏。

经与电机班检查,电机内部一相绕组开路造成电机缺相运行,致使接触器两相触头粘连,是电机烧坏的主要原因。

1、要求(之前下联系单给动力部)工艺部门启动搅拌、给料电机等设备时一定到现场控制台按正常程序操作,避免因直接拉合开关而造成设备损坏

2、在灰库设备改造完好前对灰库现场控制柜进行定期清理清扫,每周两次;

对现场接触器、电机接线等电器每月检查检修一次。

(17)

案例十四:

热电1#炉电除尘阴振打电机事故

2012年1月20日上午10时左右,接到工艺电话:

1#炉电除尘阴振打电机故障跳闸,到现场后测得绕组对地绝缘400兆欧,相间绝缘为0,盘车不灵活,拆开电机后发现绕组全部发黑烧毁(此电机功率0.37KW,额定电流1.12A)。

经过检查,减速机内部轴承损坏是造成电机过载发热烧毁、接触器及热继电器烧坏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由于振打电机功率较小,当减速机出现轴承损坏等问题时,极易造成电机因大电流烧坏现象;

在今后维护工作中要加强注意。

1、加强对此类设备的巡检,每周对此设备进行电流测试;

2、要求设备负责人对此类设备每3个月检修一次(检修内容包括接触器、热继电器的完好情况,电机接线等)

(18)

案例十五:

1#换热站变频器事故

2月10日早上8点30分,巡检人员段云飞、郝文会巡检至1#换热站时,发现盘门上故障灯亮,蜂鸣器报警,打开盘门发现补水泵变频回路开关(D10)在分闸状态,打电话通知工段长梁工,梁工要求办票认真检查一下电机及变频器,9:

30分梁工与褚工到现场,办理好票证后检查发现变频器内部电源接线端子V相与W相电阻在4千欧,于是将变频器拆下做进一步检查发现变频器电源板V相与W相间的压敏电阻管脚断;

主要原因是接线端子内部灰尘受潮使绝缘降低,造成相间短路跳闸。

用酒精对其清理(包括电源板等),重新焊接后通入电源调试正常。

1、变频器内部接线端子灰尘受潮使绝缘降低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负责人检修时未对变频器内部检查不仔细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3、设备负责人、班长日常巡检时对环境的影响没做充分考虑和处理是本次事故的另一原因

由于是变频器内部接线端子,在平常检修过程中不易清理,同时变频器使用环境较差,蒸汽较多,因此在今后维护中注意:

1.巡检人员加强巡检,做到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负责人对设备运行状况要充分掌握,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通知工艺部门将蒸汽排与室外,避免因环境潮湿使电气设备出现故障。

3.利用换热站停运的时间将变频器拆开进行全面检查清理。

(19)

案例十六:

输煤环给机犁煤车电机变频器变频器事故

2012年2月10日上午10点,接输煤岗位电话2#环形给煤机(简称:

环给机)报“故障”;

经现场检查发现环给机犁煤车电机变频器报“2340”故障。

空试变频器仍报该故障。

判断该变频器本体故障。

前期也发生同型号变频器报“2340”故障,均为变频器内部故障。

汇报部门后褚夫伟现场予以确认,更换备用变频器后调试正常。

根据变频器说明书故障分析,对电机和电缆都进行了绝缘的测量,绝缘均合格。

变频器的使用情况和使用环境状况,都没有危及变频器的运行安全。

根据以上检查和冷冻站空冷器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故障情况分析,此类故障属于设备质量缺陷

1、加强对此类设备的巡检频次,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对故障变频器进行外协修理使之能够尽快恢复备用。

(20)

案例十七:

3#空分1#冷冻水泵电机事故

2012年2月25日下午13:

10时,空分岗位电话通知3#空分1#冷冻水泵电机风扇坏,已经开启备机。

值班人员到现场查看,打开电机风罩发现风扇因发热已坏,打开后轴承盖,发现轴承油已破坏,后部有两个卡簧有磨损现象,轴承保持架有裂开。

考虑现场处理需要办理动火证,修复难度较大,决定更换备机。

16:

10联系更换备机并向调度反映,配合保全人员更换找正电机,17:

30空载调试正常,18:

10带负荷调试正常;

并向调度汇报情况。

1、人员巡检不到位,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查该电机原始记录,2011年11月6日加油,2011年11月16因声音差更换后轴承(6314)带金属密封盖NSK,更换后的电机轴承质量差,实际运转不足两个月。

是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1、联系外协修复电机,进行备用。

2、加强设备巡检,提高巡检质量,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针对本次事故通报,各工段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从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巡检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巡检质量,让巡检真正起到实效,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21)

案例十八:

气化烧嘴冷却泵电机未能达到事故自启的事故

2012年3月17日中午11点18分,由于热电3#给水泵电机电缆终端故障引起全公司停车,工艺一应急发电机在第一时间内开启送电,当送至气化烧嘴冷却泵控制柜时电机没能自起。

气化工艺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