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9067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

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

学科分类:

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课程思政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高职学生深受网络信息的影响,普遍存在个人本位、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下降,国家意识淡化、集体主义淡泊、急功近利等现象。

  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把立德树人工作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渗透于课程教学各环节,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是当前全面加强和培养高校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1.2课题界定

  课题着重研究课程思政在汽车专业课程上的具体实施路径与实施方法,即从汽车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分析汽车专业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需求,结合汽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将思政课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当中,使汽车专业课堂成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锤炼心智、提升道德修养的载体,有效发挥“三全育人”的功能。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依托各自办学特色,深入研究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与实施,其中上海对于课程思政的探索与研究起步较早,实践经验丰富。

分析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及转变,课程思政的价值以及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解决措施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在研究范围方面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大部分研究都是从整体上论述课程思政的建设和改革思路,并没有落实在具体专业或群体上。

  1.3.2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学校把公民教育内容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中,公民教育的内容不仅渗透到历史、地理、经济学、社会学、法律、音乐、美术、绘画等学科,甚至渗透到自然科学之中,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成为公民教育内容的载体。

  德国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教育性教学思想指出“教学都必须具有教育性,教学不能离开教育,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基础上,教学应该成为道德教育最主要的手段。

”赫尔巴特主张打破原有的教育观念,使“教育”与“教学”能够真正在理论与实践中相结合,以实现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4.1选题意义

  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的小社会,其各门课程都应具有育人能力,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同时,推进各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三全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1.4.2研究价值

  目前国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综合素养课程的层面,对专业课程的关注很少。

截止2020年7月16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上分别设置检索条件“主题、篇名(或题名)、关键词、摘要”,依次输入本研究的关键词“高职汽车专业课程思政”进行检索,检索结果仅为11篇,因此,就与本研究完全契合的研究成果来说,目前非常缺乏。

目前,检索出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6篇,其中4篇文献为2019年撰写,可见国内有关专业课程思政的相关研究仅为起步阶段,针对汽车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更是极为稀缺,文献研究内容也都是从宏观角度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研究,缺乏实践意义。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实践经验。

  2.1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在界定课程思政概念和内涵的同时,通过分析国内各高等院校专业思政建设的现状和成效,结合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学生的特点,探索具有高职类院校汽车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的实践方法和路径,为高职类院校的汽车专业在专业课程思政的构建与实施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2研究内容

  1、“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

  2、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现有的实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究;

  3、分析汽车专业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需求,结合汽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将思政课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当中;

  4、构建课程思政实效性的评价体系。

  2.3研究重点

  1、梳理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将认知转化为品格

  “青年时期是培养和训练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造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

”因此,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可以为其思想政治定力奠定坚持的基础,将培养思想政治认识转为培养思想政治人格,即将认知转化为品格是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

  2、深挖汽车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凝练出特有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根据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挖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凝练出汽车专业课程思政独有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

四个意识分别为,爱岗意识、尽责意识、吃苦意识、诚信意识;四个自信分别为,个人自信、技术自信、品牌自信、发展自信。

个人自信是指学生个体在自身语言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工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自信;技术自信是指学生对自身汽车专业技术和国家汽车行业的技术的自信;品牌自信是指对自主汽车品牌及研发技术的自信;发展自信是指对于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个人职业发展的自信。

  3、发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专业课程进行拓展

  

(1)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中发掘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型

  从汽车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多中发掘相关思政元素,将包含有思政内涵的知识点渗透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当中,每节课形成一条“思政线”,每门课产生一个“思政面”,最终将所有课程的“思政面”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思政体”,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思政融为一体。

  

(2)从教学内容中发掘哲学思想元素,启发学生建立正确独立思维方式

  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根据课程内容拓展教学,利用讲故事等形式从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剖析“反面教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学生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3)从专业实训课程中发掘思政元素,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在专业实训课程中执行行业相关规章制度,布置实训作业环境,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对应的企业规范,使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

  4、结合汽车专业课程特点,设计“2346”的专业课程思政模式

  “2”是指两个核心,即上文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3”是指三个结合,即课堂内外结合、校园内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4”是指四方参与,即学生、教师、学校、社会;“6”是指六步教学法。

  “2346”总的来说就是将作者提炼出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分解成一个个思政元素,融入到六步法教学中,实现对学生思维、素养、技能的全过程培养。

结合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拓展专业课程内容,利用教师和学校的指导作用,调动社会资源,精心设计调研、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多维度了解汽车专业,了解汽车相关岗位,了解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汽车专业群的岗位职责和规范,逐渐建立起自身的职业规划,对行业、对岗位充满信心。

  5、解决教师课程思政的认识问题,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的优点

  加强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素质,实现专业教师思政化,重视专业课程中思政内容渗透的重要性。

  6、制定两个阶段、三个方面的评价体系,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性

  两个阶段,即为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两个阶段。

过程评价阶段针对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德、能、勤”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形式完成;终结评价阶段,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引入企业理念,评价主要围绕学生品格、价值观、责任感、团队协作、讨论的贡献度、思维、逻辑、观点输出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教师对课程进行整改,切实保证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

  三个方面,即在进行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应该设置量化评价、质性评价、行为学观察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评价。

所谓量化评价,就是对学生道德程度进行“量化评价”;质性评价,是指对那些非道德因素的能力的质性评价,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行为学观察,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的变化。

  2.4创新之处

  本课题填补了汽车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的空白,课题结合汽车专业课程实际,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新架构,设计出“2346”专业课程思政模式,该模式可运用于任何一门汽车专业课程当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制定课程教学标准时,可以对照“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中的思政元素,拓展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形成包含思政元素的知识点。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六个教学步骤中,达到隐形的思政教育目的。

最终,按照“两个阶段、三个方面”的评价体系,评价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根据评价的结果,再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形成一个实施闭环。

本课题为高职类汽车专业院校提供了一种专业课程思政的运行模式,为汽车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3.1研究思路

  首先,对“课程思政”的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尤其是“课程思政”的内涵,阐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其次,考察国内高校目前推进课程思政的现状和研究成果,从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角度观察了解当前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最后,在广泛调研汽车行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与思政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汽车行业人员共同研究汽车专业毕业生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在专业课中设计具体的教学途径和考核方法;分析汽车专业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需求,结合汽车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将思政课的相关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当中。

3.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跨学科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3.3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实施步骤如下:

  1、根据“课程思政”这一研究主题,查阅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梳理。

  2、广泛调研汽车行业对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确定汽车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行为规范。

  3、结合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整体上对本课题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

  4、以**职业学院为例对汽车专业学生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后的表现进行剖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3.4预期成果形式

  4.1课题组成员学术背景

  本课题共有9名成员,其中45岁以上的老教师2名,40岁以上教师1人,35岁以下的中年轻教师5名,教师年龄分布合理,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水平,具有极强的科研能力;中青年教师在一线担任教学工作,对学生学情、教学现状有着充分的了解,同时具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团队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硕士学位5人,职称学历水平较高。

另外,项目组成员中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专业带头人,对于课程思政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小组成员5人是汽车专业核心教师,2名专业带头人,2名教研室主任;小组成员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全国汽车职业院校课程设计大赛评委,楚天技能名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教师,武汉市青年优秀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

  课程负责人为汽车专业核心专业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