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90235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名作与名记者研究之穆青作品全集文档格式.docx

《人民的穆青常青》,《新闻战线》2003年第12期

冯健:

《人民之子穆青》,《新闻业务周刊》2003年第43期

张惠芳、王方:

《穆青----黄钟大吕铸名篇》,《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12月25日

杨子才:

《试论穆青人物通讯的风格》,中国报业网,2004-9-12*

思考题:

1、穆青的新闻采写有什么特色?

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什么引起轰动?

为什么能够流传后世?

这部新闻名篇有什么缺陷?

3、穆青提出了哪些比较重要或独到的新闻见解?

4、穆青作为一位干了60年的“老新闻”,他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新闻业绩?

5、穆青一生的新闻采写活动蕴含着什么情结?

6、穆青为什么被赞誉为“人民记者”?

7、穆青一生所走过的是一条什么样的新闻道路?

8、穆青的新闻人生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附录·

指定阅读

雁翎队

  ——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

  ——雁呵,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

  唱着这样的歌,冀中白洋淀的渔人和猎户,在日寇的小汽艇扰乱了湖面的平静,把无止境地的烧杀和勒索加在他们头上的时候,他们饱含着辛酸的眼泪,放下了鱼网和猎袋,划着渔船,掮

着猎枪,一个个投进密密丛丛的芦苇,开始聚集起来了。

  一个月,两个月……

  无数的渔船和猎枪,在打雁人殷金芬的奔走号召下,在“为着咱们的白洋淀,也为着咱们的大雁和鱼虾……”的誓言声里,组织起来了。

打雁人拿出了他们美丽的雁翎,把它作为一个共同行动的标志,插在每一个船头上。

从此,“雁翎队”光辉的名字诞生了。

在这纵横百余里的广阔的湖面上,随着这个名字出现的,是无数只插着雁翎,载着武装,使敌人惊慌失措的“鹰排子”

(注1)和一个个用白毛巾裹头的战士。

  他们在白洋淀的每一个港汊间,为敌人撒下了严密的埋伏网,猎枪从芦苇的背后,瞄准了敌人的汽艇、包运船和粮队。

白洋淀湛蓝的湖水,被枪声翻搅起来了,一望无际的荷莲和紫菱遭受

了空前的蹂躏。

傍晚再听不到饲鸭人嘎哑的吆唤,清晨再听不到那悠美的采菱歌。

  秋天,数十里纵深的芦苇在呼啸着,漫天飞舞着雪白的芦花。

偶尔一条银色的鱼带着泼刺刺的水声,欢愉地从莲叶间跃出水面的时候,一群群潜伏的水鸟,便带着低沉的呜叫,来回地从湖

面掠过。

……这是白洋淀上美丽的季节,也是水上英雄们活跃的好时候。

  他们依仗着惊人的水性和准确的射击,依仗着水藻和芦苇的保护,三三两两驾着行驶如飞的雁翎船,到处分散活动,袭击敌人。

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一声呼啸,几发信号枪,周围所有的雁翎船,便立即从四面八方同时出动。

有时为着某种必要,在夜雾和晚风飘拂着的湖面上,他们将成百的雁翎船集中起来,趁着月色,悄悄地掩护着我们的水上运输。

有时他们也会在一个橘色的

黎明,突然包围了敌人的水上据点给以猛烈的袭击。

  冬天,白洋淀广阔的湖面为明净的冰块凝固,我们又将看见无数只插着雁翎的冰橇,象一枝

枝飞箭,在湖上穿过。

  一九三九年的初秋,为了截击敌人一个运输汽艇,他们以十数只鹰排,二三十个勇敢的队员,潜入了赵北口至葛利口的中间地带。

那里是一条长十里,宽半里至一里的水路要道,两旁长满了密密的芦苇和蒲草。

他们巧妙地隐藏了船只,脱去了衣裤,全部跃进水里去,在芦苇的边缘,派出一个侦察哨。

为着不使目标暴露,放哨者在水藻的伪装下,仅仅把两只眼睛露出水面,让湖水

不断地从他的鼻孔下静静地流过。

  一只巨大的拖船,用绳索拖拉着那铟喑哑了的运输艇驶近了。

突然,芦苇中一声凄厉的口哨,惊起了几只潜伏的水鸟,接着两旁芦苇的深处,激荡着一片水声和呐喊,两排长筒的“排炮”(注

2)和雪亮的马刀,便威严地排列在押船敌兵们的面前了。

  雁翎队的队员们迅速地割断了两船之间的绳索,捆绑了所有的五个敌兵,用自己插着雁翎的船只,满满地装载了敌船上的白糖、香烟、罐头和大米。

使他们更加欢喜的却是缴获了三枝三八

式步枪,和一挺昭和十一年制造的轻机枪。

  战斗锻炼了他们的勇气,更增长了他们对敌斗争的经验。

  不久,敌人高叫着“平靖湖面”,要向雁翎队复仇。

他们砍倒了芦苇,刈割了蒲草,用大批的汽船和木船巡逻湖面;

同时在每一只船上高高地竖起了梯凳,设立了了望哨,凭靠他们优越的火力,使二百米以外的大小船只不能靠近一步。

这时,我们的雁翎队便不得不改变战斗方式,采取更加分散的行动。

在散布于白洋淀广阔湖岸,象无数岛屿似的村庄边缘,雁翎队的队员们,化装成包着头巾的洗衣妇,或是悠闲的垂钓者,在相隔不远的距离内,默默地工作着。

一遇到单独的敌船,或其他可乘的时机,一声呼啸,那些化装分散的雁翎队员们,便很快地从岸边隐藏地里,拔出自己的枪枝和马刀,一面用猛烈的火力向敌人射击,一面泅水前进,直到完全消灭敌人的抵抗为止。

有时候,他们也用衔着空心的苇秆透换空气的办法,带着武器,作数小时以上的水底埋

伏,一遇时机,就人不知鬼不觉地突然颠翻敌船,把敌人沉尸湖底。

  一九四0年,随着冀中平原斗争的日益残酷,在八路军的直接帮助下,雁翎队开始变成一支更加有组织的队伍。

他们选出了自己的队长和政治指导员,在共产党员殷金芬同志的率领下,有计划地配合我八路军水上部队积极行动起来。

这中间,他们曾发动湖上的乡亲们用下沉大树的办法,封锁了白洋淀中的每一条水道,又用无数的船舶搭成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浮桥。

这样,一旦

发生敌情时,我们的部队便可以通过这些浮桥,迅速地增援。

  当洪水第二次淹没了冀中,波浪泛滥的白洋淀上,我们光荣的雁翎队的弟兄,从年轻的采菱者到白发苍苍的打雁人,又全部投入了险恶的战斗。

整个夏季和秋季,白洋淀周围的群众,除去每日回家做饭外,也长期生活在船上,活动于苇丛和港汊之间,配合着雁翎船和八路军的水上部队,不屈地同敌人战斗。

他们曾发挥了高度的智慧,创造了大批能漂浮于水面的“葫芦水雷”(注

3),把它们埋伏在每一条航路的水藻下,炸翻了无数只来往于天津、保定间的敌船,更炸破了敌胆。

  四、五年来,我们勇敢的雁翎队的弟兄们,就是这样灵活地与敌人战斗着,而且一直坚持到今天。

在日寇残酷扫荡的冀中平原,白洋淀始终是最坚强的抗日堡垒之一,它同着千万只神出鬼

没的雁翎船,一次又一次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

让我们遥向雁翎队的弟兄们致敬吧,如今又是芒苇丛密

  一九四三年八月七日于延安  (原载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二日延安《解放日报》)

(注1)白洋淀上的一种小船,两头尖,船底突出成三角形,可容两三人,行驶极快,渔民放鱼鹰用的。

(注2)猎枪之一种,枪筒特别长,射程较一般土枪为远。

(注3)此种“水雷”系将葫芦剖开,挖去内瓤,把炸药放入制成,其作用不亚于手榴弹,若一处集中数枚以上,爆炸力当更为猛烈。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年的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

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

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

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

但是,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

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36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鲜血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

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要杀出条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了。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

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栅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

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他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见到沙丘,他说:

“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见到涝洼窝,他说:

“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

”见到碱地,他说:

“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

“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

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

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敢变”

连年受灾的兰考,整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烧煤所淹没了。

有人说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供给部。

那时候,很多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

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

焦裕禄想:

“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披上棉衣,找县委副书记张钦礼谈心去了。

在这么晚的时候,张钦礼听见叩门声,吃了一惊。

他迎进焦裕禄,连声问:

“老焦,出了啥事?

焦裕禄说:

“我想找你谈谈。

你在兰考10多年了,情况比我熟,你说,改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张钦礼沉思了一下,回答说:

“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

“对。

”焦裕禄说:

“但是,应该在思想前面加两个字:

领导。

眼前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

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

两个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说到后半夜。

他们的共同结论是,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

特别是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

不首先从思想上把人们武装起来,要想完成除“三害”斗争,将是不可能的。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

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

只说了一句:

“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

车站的屋檐下,挂着尺把长的冰柱。

国家运送兰考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飞驰而过。

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

“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

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这时有人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

焦裕禄听了大家的发言之后,最后说:

“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这样我们就会带着阶级感情,去领导群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紧接着,焦裕禄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劲,勉励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

以后,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委会,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

在残酷的武装斗争年代,兰考县的干部和人民,同敌人英勇搏斗,前仆后继。

有一个区,部经在一个月内有九个区长为革命牺牲。

烈士马福重被敌人破腹后,肠子被拉出来挂在树上。

焦裕禄说:

“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

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一连串的阶级教育和思想斗争,使县委领导核心,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站起来了。

他们打掉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从上到下坚定地树立了自力更生消灭“三害”的决心。

不久,在焦裕禄倡议和领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被制订出来。

这个蓝图规定在三五年内,要取得治沙、治水、治碱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面貌。

这个蓝图经过县委讨论通过后,报告了中共开封地委,焦裕禄在报告上,又着重加了几句: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瞩目。

这几句话,深切地反映了当时县委的决心,也是兰考全党在上级党组织面前,一次庄严的宣誓。

直到现在,它仍然深深地刻在县委所有同志的心上,成为鞭策他们前进的力量。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焦裕禄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这涝、沙、碱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多少年呵!

今天,要制伏“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他想,按照毛主席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要想战胜灾害,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

即使硬干,也要犯毛主席早已批评过的“闭塞眼晴捉麻雀”,“瞎子摸鱼”的错误。

要想战胜灾害,必须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的来龙去脉,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

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120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

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

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干部,都参加了这场战斗。

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说完就背着干粮,拿着雨伞和大家一起出发了。

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

他认为这是掌握风沙、水害规律最有利的时机。

为了弄清一个大风口,一条主干河道的来龙去脉,他经常不辞劳苦地跟着调查队,追寻风沙和洪水的去向,从黄河故道开始,越过县界、省界,一直追到沙落尘埃,水人河道,方肯罢休。

在这场艰苦的斗争中,县委书记焦裕禄简直变成一个满身泥水的农村“脱坯人”了。

他和调查队的同志们经常在截腰深的水里吃干粮,有时夜晚蹲在泥水处歇息……

有一次,焦裕禄从兰考县涸阳公社回县的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

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

焦裕禄想,“嗬,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出发了。

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

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

这时,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时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部。

三个青年恳求着说:

“你回去休息吧。

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

”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张了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

等他们赶到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看见焦裕禄就吃惊地问:

“一片汪洋大水,您是咋来的?

”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

“就坐这条船来的。

”李广志让他休息一下,他却拿出自己画的图来,一边指点着,一边滔滔不绝地告诉李广志,根据这里的地形和水的流势,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开一条河,再从哪里到哪里挖一条支沟……这样,就可以把这几个大队的积水,统统排出去了。

李广志听了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焦裕禄同志的领导工作,竟这样的深入细致!

到吃饭的时候了,他要给焦裕禄派饭,焦裕禄说:

“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说着就又向风雨中走去。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雨水集中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

全县有大小沙丘1600个,也一个个经过丈量,编了号,绘了图;

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这种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

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把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放在一个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之上。

大家都觉得方向明,信心足,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夜已经很深了,阵阵的肝痛和县委工作沉重的担子,使焦裕禄久久不能入睡。

他的心在想着兰考县的36万人和2574个生产队。

抗灾斗争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觉悟也有高有低,怎样才能把毛泽东思想红旗高高举起?

怎样才能充分调动起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怎样才能更快地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抗灾斗争?

……

焦裕禄在苦苦思索着。

他披衣起床,重又翻开《毛泽东选集》。

在多年的工作中,焦裕禄已养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习惯,他从毛主席的著作中汲取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县委开会,他常常在会前朗读毛主席著作中的有关章节。

无论在办公室,或下乡工作,他总要提着一个布兜儿,装上《毛泽东选集》带在身边。

每次遇到工作中的困难,他都认真地向毛主席的著作请教,严格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办。

他曾对县委的同志们介绍自己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方法,叫做“白天到群众中调查访问,回来读毛主席著作,晚上‘过电影’,早上记笔记。

”他所说的“过电影”,主要是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

他说:

“无论学习或工作,不会‘过电影’是不行的。

现在,全县抗灾斗争的情景,正像一幕幕的电影活动在他的脑海里,他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去阅读毛主席《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那篇文章。

目光停在那几行金光闪耀的字上:

“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

毛主席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力量,眼前一下子豁亮起来。

他决定发动县委领导同志再到贫下中农中间去。

他自己更是经常住在老贫农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

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贫下中农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

他听到许多贫下中农要求“翻身”、要求革命的呼声,看到许多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对“三害”斗争的革命精神,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

群众的智慧,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韩村是一个只有27户人家的生产队。

1962年秋天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每人只分了12两红高粱穗。

在这样严重的困难面前,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提出,不向国家伸手,不要救济粮、救济款,自己割草卖草养活自己。

他们说:

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

不能支援国家,心里就够难受了,决不能再拉国家的后腿。

就在这年冬天,他们割了27万斤草,养活了全体社员,养活了八头牲口,还修理了农具,买了七辆架子车。

秦寨大队的贫下中农社员,在盐碱地上刮掉一层皮,从下面深翻出好土,盖在上面。

他们大干深翻地的时候,正是最困难的1963年夏季,他们说:

“不能干一天干半天,不能翻一锨翻半锨,用蚕吃桑叶的办法,一口口啃,也要把这碱地啃翻个个儿。

赵垛楼的贫下中农在七季基本绝收以后,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挖排水沟,同暴雨内涝搏斗。

1963年秋天,这里一连九天暴雨,他们却夺得了好收成,卖了八万斤余粮。

双杨树的贫下中农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雷打不散,社员们兑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员们说:

“穷,咱穷到一块儿;

富,咱也富到一块儿。

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广大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使焦裕禄十分激动。

他认为这就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的贫下中农革命精神的好榜样。

他在县委会议上,多次讲述了这些先进典型的重大意义,并亲自总结了他们的经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把群众中这些可贵的东西,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号召全县社队向他们学习。

1963年9月,县委在兰考冷冻厂召开了全县大小队干部的盛大集会,这是扭转兰考局势的大会,是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次誓师大会。

会上,焦裕禄为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的贫下中农鸣锣开道,请他们到主席台上,拉他们到万人之前,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他把群众中这些革命的东西,集中起来,总结为四句话:

“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

”他说:

这就是兰考的新道路!

是毛泽东思想指引的道路!

他大声疾呼,号召全县人民学习这四个样板,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全县范围内锁住风沙,治服洪水,向“三害”展开英勇的斗争!

这次大会在兰考抗灾斗争的道路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它激发了群众的革命豪情,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抗灾斗争的发展。

它使韩村等四个榜样的名字传遍了兰考;

它让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在兰考36万群众的心目中,高高地升起!

从此,兰考人民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东西,这就是县委和县人委发出的“奋发图强的嘉奖令”和“革命硬骨头队”的命名书。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就在兰考人民对涝、沙、碱三害全面出击的时候,一场比过去更加严重的灾害又向兰考袭来。

1963年秋季,兰考县一连下了13天雨,雨量达250毫米。

大片大片的庄稼汪在洼窝里,渍死了。

全县有11万亩秋粮绝收,22万亩受灾。

焦裕禄和县委的同志们全力投入了生产救灾。

那是个冬天的黄昏。

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

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

过了会儿,他又走回来,对办公室的同志们严肃地说:

“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

牲口咋样?

”接着他要求县委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几件雪天工作。

“我说,你们记记:

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

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

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

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

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

最后一条,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

”办公室的同志记下他的话,立即用电话向各公社发出了通知。

这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

焦裕禄的房子里,电灯也亮了一夜。

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挨门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

“同志们,你们看,这场雪越下越大,这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

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

他们的心飞向冰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