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
《师说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复习教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⑶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⑷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二、文言知识梳理
找出该句的文言现象并进行拓展
①通假字
在写这个句子时我们应注意哪个字?
“受”通“授”传授
本课还有其它的通假字,举例说明。
如:
“句读知不知,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②古今异义
学者:
求学的人———〉吾从而师之(跟随而且)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一般人)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的方面学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③“所以”用法:
表原因…原因
举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凭借用来…的/…的凭借
举例: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梳理第一段中其它的文言现象,并回读文本第一段整理上述知识。
这一句中重点需要掌握“其”的意义和用法,这两个“其”都是代词。
请速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其”作为语气副词的不同用法。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表推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表反问)
“其”做语气词时还可以表示哪些语气?
表婉商吾其还也
表祈使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归结“其”的用法】
其①代词②语气副词③连词④形容词词头
在刚才复习“其”的用法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在这里“乃”是“竟然”的意思,这个虚词用法非常重要,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度王至军中,公乃入(副词,才)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却,竟然)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只,仅仅)
总结:
乃①表判断,是②代词,你,你的
③副词,才;
却,竟然;
只,仅仅
④语气词⑤乃尔
梳理第二段中其它的文言现象,并回读文本第二段整理上述知识。
⑶自由读文本三、四自然段,梳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⑷在刚才默写的四个句子中有一个共同的文言实词“道”,它是高考考纲要求我们掌握的120个实词之一,它有很多义项,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有碑仆道(道路)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主张,思想)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规律,法则)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方法,措施)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风尚)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谈论)
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两生板演)
①特殊句式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B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
②词类活用A意动用法a吾从而师之b孔子师郯子、苌弘
B名词用作动词a吾师道也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形容词用作名词a圣益圣,愚益愚b小学而大遗
三、翻译巩固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四、体验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08高考浙江卷)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就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
“居易母堕井死,而贼《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多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
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
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
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昌初致仕 致仕:
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
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
通“宴”,宴饮。
D.不赏艰难 艰难:
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重点分析讲评) A. 权贵有嫌其出位 B. 乃放纵诗酒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 D. 与刘宾客齐名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览(其)诗卷 B.流闻(于)禁中
C.(老妪)问解则录 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
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
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5.(8分)
⑴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分)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3分)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D.吾从而师之
2.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而耻学於师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
通“授”,传授
B.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传:
流传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
圣明;
愚:
愚蠢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
本来
有碑仆道(道路)
(1)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
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