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9954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灯管理工安全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13条充电架应保持清洁,每天应擦拭一次,每半年检修一次。

第14条准备和装添电解液必须使用专用器具(陶质、瓷质、玻璃、铅质)。

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橡胶手套,系橡胶围裙,穿胶鞋。

五、操作顺序

第15条在一般正常情况下,矿灯要经过以下充电程序:

1.初充电:

初充电是新蓄电池(包括大修后的)在开始使用前采用的充电方式。

注液、静止2~4h、调整液面、封盖、充电、完成充电、切断充电回路。

2.日常充电:

日常充电是正常使用中的蓄电池[换行]采用的充电方式。

矿灯对号上架、关闭灯头开关、接通充电回路、结束充电。

六、正常操作

(一)酸性矿灯部分

第16条收回的矿灯应进行下列检查:

1.灯锁、灯头开关、灯圈、玻璃、灯头壳及灯线等有无损坏,闭锁装置是否有效。

2.电池槽是否有破损、漏液、变形,透气孔是否堵塞。

3.有无红、灭灯现象。

4.短路保护装置或短路保护器是否正常。

第17条日常充电。

1.将充电架电压调节器置于最低或所需电压的位置,再将已放电的矿灯对号放到充电架上,关闭灯头开关,然后把灯头上的充电插孔插到充电架的充电插头上,顺时针旋转180。

,电流表有指示即为正常充电。

2.每小时调整一次电压,调整调压器手柄将电压保持在(5±

0.1)V范围内。

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随时注意调节。

3.正常充电时间不得少于12h,充电末期充电电流应低于0.lA。

4.矿灯每月必须进行一次均衡充电,即按日常充电方法连续充电24h。

第18条日常充电注意事项。

l.充电工作应由专人负责。

2.充电时电池温度不应超过43℃。

3.充电时应关闭灯头开关,使灯熄灭。

4.在充电过程中,注意充电电流大小是否正常,一般经过正常放电的蓄电池,充电开始时的充电电流约为2A,如有个别的充电电流特别小,则应检查充电回路内各接线和触点。

5.当电池不需要继续充电时,应将灯头逆时针旋转180。

,切断充电回路。

6.当充电过程中突然停电时,应立即将每个灯的灯头逆时针旋转180。

7.使用过的矿灯,应充足12h,充电电流降至0.1A以下,否则应使用备用灯。

8.红、灭灯的电池应及时更换、检修。

9.矿灯放完电后必须及时充电,以免长期搁置引起极板硫酸化。

10.使用中的矿灯应避免过放电,如有过放电,应进行过充电处理(适当延长日常充电时间。

第19条连续使用的矿灯,每10~15天补充一次蒸馏水,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补水周期可适当缩短。

此项工作应设专人进行,补水工作应在充电后期进行(充电9~10h后),具体操作如下:

1.使用专用二柱扳手打开透气盖,取出垫圈和堵头。

2.将电池倾斜45。

,用注液器将蒸馏水注入,每个单体电池补到直立后液面与注液口相平为准。

3.补完蒸馏水后,擦去漏出的电解液,上好堵头、垫圈和透气盖。

第20条调整电解液比重。

1.正常使用的矿灯,每三个月调整一次电解液比重。

电池在充足电后,电解液相对密度应为1.28±

0.01(30。

C)。

2.调整电解液相对密度应在补充蒸馏水后第二天进行。

第21条灯头部的拆卸与维护。

1.用三角套扳子拧松三角保险螺钉,取下灯头圈。

2.取下灯头垫圈、灯面玻璃、灯泡、反射器。

3.检查灯头开关、灯泡座、电缆等有无松动。

更换灯泡时,应检查螺口处是否清洁光亮,灯泡接上后应拧紧、放松数次,以检查灯头自动断电性能。

4.用又口改锥将帽挂钩螺钉取下,取下帽挂钩保险弹簧片、充电开关和衬片,即能检查充电触头。

5.用扳手旋下电缆固定螺母,用改锥旋下电缆端部的焊片即可从灯头上取下电缆。

发现有损坏现象时,应将损坏部分剪掉,可用剪刀将电缆护套割去30mm(电缆长度不小于1.lm),在割掉护套8mm处用手钳子将新轧头轧紧,套上橡皮垫圈,使其位于轧头和固定螺母之间,然后用扳手将固定螺母装在灯头上拧紧。

电缆端部分别焊上焊片,套上套管并和灯头正负极接通。

6.通过上述检修后,按相反次序重新将灯头装好即可。

第22条上盖部分的拆卸与检查。

1.矿灯使用半年后,应将上盖拆下进行检查修理。

2.用叉口改锥将锁盖螺钉拧松,取下锁盖及螺钉,这时盖身即可取下。

检查完后,将盖身放在电池顶部,固定好锁盖,拧紧锁盖螺钉。

第23条拆装矿灯蓄电池应在充足电后使用专用工具,按下列步骤进行:

1.取下上部构件,用钳子将连接条夹掉,将电池上的煤尘擦净,用专用工具拆开电池。

2.将极板和电池盖分离后,拆散极板群,仔细检查正负极板、微孔塑料隔板及玻璃隔板,如正极板栅的筋未断,[换行]玻璃丝管尚完好,负极板膨胀脱粉不严重,可将正负极板清洗,清洗后立即将负极板浸入蒸馏水中,以免极板氧化。

电池盖、隔离板、正极板清洗后在60-70。

C下烘干或在室温下晾干,准备重新组装。

玻璃丝隔板用清水洗净后,再用蒸馏水浸泡挤干。

3.将电池槽清洗干净,晾干待用。

电池槽内壁与电池盖接合处、电池盖四周及极柱孔应用砂纸打光。

4.将正负极板和隔板装配起来放人电池槽。

在组装极板群时应注意,在正极板两面装玻璃丝隔板,靠阴极板两面装微孔塑料隔板,极板与隔板之问组装应松紧适度。

然后将电池槽内壁、极柱孔及电池盖四周的打光处用汽油擦净,涂上封口胶,再将电池盖装入电池槽放置5~6h后,在电池槽和电池盖接合处再补涂一次封口胶,使之黏合牢固。

5.电池装配完毕后,注入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28~1.30(30。

C).静置2~4h后,将电池直立使液面与注液口相平,上好堵头、垫圈及透气盖,焊上连接条,安上绝缘垫和极柱垫,最后安上部构件。

6.装配完毕、检查液面合格后,充电24h,再测电解液相对密度,如不符合要求,应加以调整,合格后做放电试验,放电容量达到标准后即可投入使用。

7.更换新极板时,应进行初充电后方可使用。

第24条在电池的组装过程中必须注意:

1.在极板群中,不许存有因烧焊溢流出来的铅疙瘩,否则会造成蓄电池正负极板短路。

2.在极板群中,正负极板必须面面相对,不许上下、左右参差不齐,因为不相对那部分活性物质不能发挥作用,会影响电池容量。

第25条配制电解液的器具应用耐酸槽,并应耐温100℃,配液所用的器具在使用前必须用蒸馏水洗净。

第26条调配电解液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应将硫酸从2~3L的容器中徐徐注入蒸馏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便混合均匀、散热迅速。

2.绝对禁止将水倒入浓硫酸,以免产生剧热反应而引起爆炸,也不要从大容积的瓶子中将硫酸倒入水中。

3.应备有5%的碳酸钠溶液,以备万一硫酸飞溅到脸上、手上及衣服上时洗涤用。

第27条蒸馏水、浓硫酸及电解液存放时均应严密盖好,以防杂质进入。

第28条调制电解液时,浓硫酸与蒸馏水的调配比例如下:

1.用浓硫酸和蒸馏水调和时:

所需相对密度(30。

C)浓硫酸(相对密度1.84)容积蒸馏水容积

1.411.41

1.2612.84

2.如用相对密度1.4(30。

C)的稀硫酸调制成1.26(30。

C)时,可用1份稀硫酸对0.59份蒸馏水。

3.调制电解液时,如果温度不是30。

,相对密度应进行换算:

S30=St+0.0007(t-30)

式中S30---30。

C时电解液相对密度;

St---t。

t—电解液的温度,。

C。

4.常温下电解液相对密度如下表:

温度/。

C101521253040

换算后相对密度1.2741.271.2671.2641.261.253

第29条矿灯初充电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使用专用二柱扳手旋下透气盖,取出垫圈和胶堵。

2.把电池向后倾斜45。

,用注液器注入相对密度为1.26的电解液,每单格电池注人120mL。

3.注液后,电池静置2~4h,使极板和隔板能充分吸收电解液,并使电解液温度冷却到30。

C以下,然后将电池直立起来.检查液面高度是否和注液孔相平,若不相平需调整液面高度。

4.液面调整合格后,将外壳上的漏液擦净,装上堵头、垫圈、透气盖,并把透气盖拧紧。

5.采用恒流充电。

当电池全部上架后,开始送电,调整电压,保持充电电流为1A,连续充电72h,每小时调整一次电流。

6.当充电48h后,打开注液孔补充蒸馏水,使液面与注液孔相平,然后堵上注液孔,继续充电至72h。

7.充电72h后,再补充蒸馏水一次,再充电2h,使电池内电解液均匀。

调整电解液相对密度至1.28±

C),然后再充2h,至此初充电结束。

8.矿灯初充电后,放置2小时,进行放电试验。

用0.7A灯泡放电11h后,电池电压不低于3.5V则认为合格。

对于不合格电池,可使用1A电流充电24~28h后进行放电试验,依此反复直至合格为止。

第30条初充电时的注意事项。

1.[换行]初充电过程不准停电。

初充电过程中如充电电压已调到最大,充电电流仍不能维持1A,则需延长充电时间,使电池充足72h。

2.初充电24h后,各个电池充电指示器的指针都应在1A左右,如个别充电指示器指针不动或相差太大时,应检查各处接触情况。

3.充电最后2h应注意电池电压是否已稳定,如果充电。

72h后电压依然上升,则应继续充电,直至电压不再上升为止。

(二)碱性矿灯部分

第31条收回的矿灯应进行下列检查:

第32条日常充电操作方法。

2.每小时调整一次电压,调整调压器手柄将电压保持在(3.5±

0.05)v范围内。

到直立后液面与注液口相平为准。

3.补完液后,擦去漏出的电解液,上好堵头、垫圈和透气盖。

4.补液时要适量,补液所使用的器具、工具应保持干净。

5.矿灯补液后,应再充电2h,仔细检查合格后即可发出。

第35条调整电解液相对密度。

1.正常使用的矿灯,每两个月调整一次电解液相对密度。

电池在充足电后,电解液相对密度应为:

氢氧化钾溶液1.19~1.21,氢氧化钠溶液1.17~1.19。

2.调整电解液相对密度,应在补充电液和充足电后进行。

第36条灯头部的拆卸与维护。

发现有损坏现象时,应将损坏部分剪掉,可用剪刀将电缆护套割去30mm(电缆长度不小于1.1m),在割掉护套8mm处用手钳子将新轧头轧紧,套上橡皮垫圈,使其位于轧头和固定螺母之间,然后用扳手将固定螺母装在灯头上拧紧。

第37条上盖部分的拆卸与检查。

第38条矿灯蓄电池拆装方法。

矿灯蓄电池拆装必须在放电后终止电压为2.1~2.2v时进行:

1.用内六角改锥及钳子拧下两个M5螺钉,打开上盖,去掉上部构件,然后用木改锥拧下8个M4螺钉,将极板连同电池盖一起抽出。

注意,极板在空气中不能久放,防止因接触空气而氧化。

2.将正、负极板与极柱连接的螺钉松开,取下极板,放人蒸馏水中。

3.对电池盖(及其防沫套、防沫挡套)、电池槽、隔板、气塞盖、透气柱、气塞密封圈、透气阀等进行检修或清洗及更换。

4.组装时,用螺钉、弹簧垫圈将两片正极板和一片负极板连同塑料隔板组合,安装到正、负极柱上。

注意极板的正负极性要相对应,防止装错或短路。

5.将电池密封圈套在电池盖上。

6.将电池组连同电池盖(盖下面已装好防沫套、防沫挡套)一起放人电池槽内,拧紧8个M4固定螺钉。

7.由气塞孔往电池中注入电解液至液面达上横线为止,再装上透气柱及密封圈、透气阀,然后拧上气塞盖。

8.将凹形密封圈套在电池盖上,然后将电缆接到正、负极柱上,上好上盖。

注意极板入槽后,应立即灌入电解液,以免生锈。

第39条电解液的调制方法。

l.配制时,氢氧化钾或[换行]氢氧化钠与蒸馏水应按一定的比例,即重量比为1:

2.2(氢氧化钾)和1:

2.4(氢氧化钠)。

先将少量氢氧化钾溶于全部水中,用清洁小铁棒搅拌,再加其余氢氧化钾继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调整相对密度至1.18~1.19(此时,可以加入氢氧化锂LiOH·

H20,按每升电解液加20~50g,搅

拌,调整相对密度至1.19~1.20),静置6~12h,待溶液澄清透明后再进行过滤,然后存放于干净容器内备用。

2.应备有3%的硼酸水和清水,万一碱液溅到人体或眼睛上,可用以清洗,严重者清洗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3.配制用的容器须用干净铁质制品,其次可用陶瓷质或耐碱塑料制品,配制或存放过程中,严禁碰到酸液。

4.配制工作应迅速进行,溶解固体电解质或稀释电解液时,均会产生高温,应待溶液温度降到(25±

10)℃时,再测试或调整其比重。

第40条蒸馏水、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及电解液存放时均应严密盖好,以防杂质进人。

第41条矿灯初充电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打开蓄电池小侧面上的补液盖,取下补液垫片和堵头,加入相对密度1.19~1.21的氢氧化钾或1.17~1.19的氢氧化钠电解液至规定的液面上横线,静置2~4h,使极板浸透电解液,此时再观察液面,如果下降,仍应补足,然后装上堵头、垫片和补液盖。

2.打开灯头开关,观察灯泡能否点亮,以检查蓄电池有无电压和放电线路是否正确,然后按过充电制开始初充电。

3.置关闭状态下的矿灯于充电架上,将灯头充电插孔套进充电架的充电插头,按过充电制方式调节好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压至3.5V,充电5h,然后将电压调到4V,充电11h。

开始充电时,要检查充电指示器有无指示,如果异常,应检查处理。

4.补充电开始时,应检查充电架的充电电流不应超过整流器额定电流(300A),否则应减少矿灯数量,错开各批矿灯开始初充电的时间。

初充电按过充电制,即3.5V充电5h,再用4.0V充电11h,约充人40A/h。

5.初充电完毕后,应用本灯头的灯泡放电7h,再按过充电制充电,并进行第二次放电10h。

同上再充,进行第三次放电12h,且蓄电池端电压为2.1~2.2V以上时,可认为初充电已完成,允许投入正常使用(正常使用前应检查液面高度,液面低于下横线时,应补加蒸馏水至上横线)。

6.第三次放电时间不足12h的矿灯,应做全面检查,例如有无螺栓松动、灯线损坏等,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并调整电液相对密度,更换电解液,补液至上横线等。

然后,再次进行过充电,再做放电试验。

如果放电能达12h,即可投人正常使用。

七、收尾工作

第42条本班工作结束后要将本班工作情况认真记录,并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

第43条浓硫酸、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电解液等有腐蚀性的物质应按规定妥善保管,有外溢的液体要及时清洗干净。

第44条废弃的电解液应酸碱中和后,方可倒人下水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