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9715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电信LTE网络无线指标体系网管部分0830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百分比

以不大于2s的采样周期,对CPU占用率进行采样,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值。

要求分别统计eNodeB主处理板和业务单板CPU平均负荷。

1.4.CPU峰值负荷

统计周期内,CPU占用率的峰值。

以不大于2s的采样周期,对CPU占用率进行采样,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最高峰值作为该指标值。

分别统计eNodeB主处理板和业务单板CPU峰值负荷。

1.5.S1/X2接口带宽平均占用率

统计周期内,eNodeB的S1/X2接口平均占用带宽与可用的(或配置)端口带宽的比值。

计算公式:

(S1/X2接口平均发送速率)/(S1/X2接口可用带宽)×

100%

1.6.上行PRB资源利用率(业务信息)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上行PUSCH物理信道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小区

上行业务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

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上行业务信息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上行PRB的平均值。

小区可用的PRB个数取值依据eNodeB小区带宽确定,取值如下:

系统带宽(MHz)

1.4

3

5

10

15

20

PRB数目

6

25

50

75

100

1.7.上行PRB资源利用率(控制信息)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上行物理信道(PRACH和PUCCH)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上行控制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

100%

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上行控制信息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上行PRB的平均值。

1.8.下行PRB资源利用率(业务信息)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下行业务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下行PDSCH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下行业务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

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下行业务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下行PRB的平均值。

1.9.下行PRB资源利用率(控制信息)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下行控制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下行PDSCH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下行控制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

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下行控制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下行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

1.10.上行PRB平均利用率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上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

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上行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上行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

1.1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下行物理信道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下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下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

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下行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下行PRB的平均值。

1.12.PDCCH信道占用率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PDCCH信道占用CCE个数与PDCCH信道可分配的CCE个数的比值。

PDCCH的CCE占用个数/PDCCH的CCE可分配个数×

以1ms的采样周期,采样当前小区所使用的CCE总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采用累加值。

小区所使用的CCE包括公共信令使用的PDCCH的CCE个数、上行调度使用的PDCCH的CCE个数及下行调度使用的PDCCH的CCE个数。

PDCCH的CCE可分配个数=每TTIPDCCHCCE可用数目×

统计周期内TTI数

其中,每TTI的PDCCHCCE可用数目=(由于带宽、MIMO符号数决定的REG个数–PCFICH占用的4个REG–PHICH占用的REG)/9,取值如下:

每TTIPDCCHCCE可用数目

系统带宽

5M

10M

15M

20M

1T\2T

41

62

84

3T\4T

17

36

54

73

PDCCH的CCE最大容量,基于资源负荷的考量,认为仅与带宽、MIMO相关

1.13.PRACH信道占用率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PRACH信道检测到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数量占小区可使用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个数的比值。

PRACH信道检测到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数量/小区可使用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个数

小区可使用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个数和PRACHConfigurationIndex配置相关,建议取值为200次/秒(系统带宽为15M\20M时)。

1.14.寻呼信道占用率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Uu口寻呼次数占寻呼信道寻呼容量的比例。

Uu口寻呼次数/寻呼信道容量×

Uu口寻呼次数参见2.31。

寻呼信道总容量,取值如下:

(单位用户数/秒)

nB

1/32

1/16

1/8

1/4

1/2

1

2

4

寻呼容量

200

400

800

1200

其中,小区空口寻呼容量的理论值=寻呼子帧数*16(每寻呼子帧最大寻呼用户数,协议上限),寻呼子帧数=nB*0.1*{统计周期总子帧数}

nB取值表示在一个寻呼周期内包含的寻呼时刻(子帧)的数量,也即寻呼组的数量。

参数使用的细节参见3GPPTS36.304。

1.15.最大RRC连接用户数

统计周期内,接入到(包括接入成功和切换入成功、切换入失败但已申请到license)eNodeB基站的所有UE申请license的最大值。

在eNodeB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定期采样所有UE,得到所有UE申请的license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这些采样值中的最大值作为统计周期内该指标的统计值。

1.16.RRC连接许可用户数

eNodeB基站配置的用户License数量。

1.17.RRC连接许可用户数使用率

指标定义:

统计周期内,最大RRC连接用户数与RRC连接许可用户数的比值。

(1.15)/(1.16)×

1.18.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统计周期内,小区内上行缓存中有数据的平均用户数。

在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并判断其上行缓存是否有数据,得到此时有数据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末,取这些采样值的平均值。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由于一个UE可能发起多个不同的QCI业务类型,故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不分QCI统计)小于等于分CQI统计的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之和。

1.19.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统计周期内,小区内缓存中下行有数据的平均用户数。

在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并判断其下行缓存是否有数据,得到此时有数据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末,取这些采样值的平均值。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由于一个UE可能发起多个不同的QCI业务类型,故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不分QCI统计)小于等于分CQI统计的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之和。

1.20.平均激活用户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内上行或下行缓存中同时有数据的平均用户数。

在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并判断其上行或下行缓存是否有数据(UE上行和下行缓存同时有数据时,算作一个用户),得到此时有数据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平均值。

1.21.平均用户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内同时存在LTE承载的平均用户数。

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定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包括同步和失步),得到此时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平均值。

1.22.VoLTE用户数(可选)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内的VoLTE用户数。

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定期采样所有VoLTE业务的UE(已连接,包括同步和失步),得到此时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最大值。

1.23.超忙基站数

统计周期内,现网实际运行的超忙基站的总数。

基站中有一个以上超忙小区,计为超忙基站。

全网超忙基站数累加。

超忙小区:

上行PRB平均利用率≥70%或下行PRB平均利用率≥70%,且许可用户数使用率≥70%的小区定义为超忙小区;

1.24.超闲基站数

统计周期内,现网实际运行的超闲基站总数

所有小区均为超闲小区的基站,计为超闲基站。

全网超闲基站累加。

超闲小区:

上行PRB资源利用率≤5%且下行PRB资源利用率≤5%,且许可用户数使用率≤5%的小区定义为超闲小区。

1.25.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上行)

一天24小时按时段统计的小区上行PRB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值。

以小时为统计单位,一天24小时内eNodeB小区上行PRB资源利用率取得最大值时的时段称之为该小区自忙时。

统计自忙时小区的上行PRB资源利用率作为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上行)。

1.26.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下行)

一天24小时按时段统计的小区下行PRB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值。

以小时为统计单位,一天24小时内eNodeB小区下行PRB资源利用率取得最大值时的时段称之为该小区自忙时。

统计自忙时小区的下行PRB资源利用率作为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下行)。

1.27.自忙时网络PRB负荷(上行)

按小区自忙时统计的全网上行PRB资源利用率的平均值。

各个小区自忙时上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之和/各个小区上行可用的PRB个数之和×

1.28.自忙时网络PRB负荷(下行)

按小区自忙时统计的全网下行PRB资源利用率的平均值。

各个小区自忙时下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之和/各个小区下行可用的PRB个数之和×

2.呼叫接入类指标

2.1.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不包括重发)。

触发点:

统计消息为UE发起的无线连接中,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且消息中包含的建立请求原因值EstablishmentCause非主叫,即除“mt-Access”的其它原因时统计。

2.2.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UE发起的无线连接中,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

2.3.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的比值。

(2.2)/(2.1)×

2.4.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

统计周期内,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不包括重发)。

统计消息为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且消息中包含的建立请求原因值EstablishmentCause为“mt-Access”时统计。

2.5.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

2.6.网络发起的RRC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的比值。

(2.5)/(2.4)×

2.7.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UE发起及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总次数与UE发起及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的比值。

(2.2+2.5)/(2.1+2.4)×

2.8.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UE无应答)

统计周期内,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因UE无应答而导致的RRC连接失败的次数。

在RRC建立过程中,当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送的“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并向UE发送“RRCConnectionSetup”消息后,因为等待UE发送“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超时而导致连接失败时统计。

2.9.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小区Reject)

统计周期内,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因接纳拒绝而导致的RRC连接失败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eNodeB向UE发送的“RRCConnectionReject”。

2.10.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其它原因)

统计周期内,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其它原因导致的RRC连接失败的次数。

在RRC建立过程中,当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送的“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并向UE发送“RRCConnectionSetup”消息后,在等待UE发送“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过程中,由于eNodeB内部某些原因,导致给UE发送“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时统计。

2.11.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收到UE发起的表示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的次数(不包括重发)。

统计消息为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

2.12.RRC连接重建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表示RRC连接重建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Complete”消息。

2.13.RRC连接重建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RRC连接重建成功总次数与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的比值。

(2.12)/(2.11)×

2.14.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发送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eNodeB向MME发送的“INITIALUEMESSAGE”消息。

2.15.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MME向eNodeB回复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回复的“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或“DOWNLINKNASTRANSPORT”消息或“UECONTEXTRELEASECOMMAND“消息或“S1RESET”消息。

2.16.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次数的比值。

(2.15)/(2.14)×

2.17.S1接口建立尝试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发送S1接口建立尝试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eNodeB向MME发送的“S1SETUPREQUEST”消息。

2.18.S1接口建立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MME向eNodeB回复S1接口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回复的“S1SETUPRESPONSE”消息。

2.19.S1接口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S1接口建立成功次数与S1接口建立尝试次数的比值。

(2.18)/(2.17)×

2.20.初始E-RAB建立请求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收到MME发送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发送的“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

如果“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中要求同时建立多个E-RAB,则相应的累加多次。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初始E-RAB建立尝试次数。

2.21.初始E-RAB建立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回复的初始上下文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eNodeB向MME发送“INITIALCONTEXTSETUPRESPONSE”消息。

如果“INITIALCONTEXTSETUPRESPONSE”消息中携带多个E-RAB的建立成功结果,则相应的累加多次。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初始E-RAB建立成功次数。

2.22.初始E-RAB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初始E-RAB建立成功次数与初始E-RAB建立请求次数的比值。

(2.21)/(2.20)×

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初始E-RAB建立成功率。

2.23.E-RAB建立请求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收到MME发送的E-RAB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发送的“E-RABSETUPREQUEST”消息。

如果“E-RABSETUPREQUEST”消息中要求同时建立多个E-RAB,则相应的累加多次。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E-RAB建立尝试次数。

2.24.E-RAB建立成功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回复的E-RAB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消息为eNodeB向MME回复的“E-RABSETUPRESPONSE”消息。

如果“E-RABSETUPRESPONSE”消息中携带多个E-RAB的建立成功结果,则相应的累加多次。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E-RAB建立成功次数。

2.25.E-RAB建立成功率

统计周期内,E-RAB建立成功次数与E-RAB建立请求次数的比值。

(2.24)/(2.23)×

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E-RAB建立成功率。

2.26.初始接入成功率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率×

初始E-RAB建立成功率

(2.7)×

(2.16)×

(2.22)×

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初始接入成功率。

2.27.无线连接成功率

初始E-RAB建立成功率×

E-RAB建立成功率

(2.22)×

(2.25)×

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接入成功率。

2.28.MME寻呼次数

统计周期内,eNodeB收到MME发送的“PAGING”消息的次数,并且eNodeB小区至少有一个跟踪区域标识(TAI)属于Paging消息中的TAI列表时统计。

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发送的“PAGING”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