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939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龙江主桥边跨直线段施工工艺Word文档格式.docx

1mm

第四章模板

一、模板的构造:

底模采用δ=18mm厚竹胶板作面板,通过分配槽钢联接,与吊架构成整体,0#、5#墩墩顶永久支坐四周零散底模则通过硬木楔块直接抄垫于墩顶。

内模采用轻型钢骨架,δ=40mm厚优质木板作面板(表面钉0.2mm厚镀锌铁皮),模板通过方木支撑架及钢凳支于底模上,施工时,内模可根据混凝土灌注需要,开设1~2个天窗,待梁体顶板灌注时,再预以封闭。

外模利用原有悬浇节段外模改制而成,骨架采用轻型钢,面板采用δ=18mm厚竹胶板。

改制后的外模其增加的型钢支承架与板焊成整体。

模板通过型钢支承架支于吊架上,侧向通过塑磁管拉杆与内模及另一侧外模对拉固定,外模与内模间加设木支撑预以顶撑。

堵头模采用δ=40mm厚优质木板,木带肋及槽钢组分配梁,下部通过楔块与盖梁顶台阶顶紧,上部则通过顺桥向拉杆与边跨12#悬浇节段预以锚固。

现场根据制孔波纹管规格,及其位置尺寸在堵头模木面板上开孔。

二、模板装拆:

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需与梁体结构钢筋、预应力管道及预应力筋安装等工序交叉作业,基本安装顺序为“底模内模→内模→外模→堵头模”,详见施工流程。

2、模板安装技术要求:

1模板棱角及拼接处,应先用油灰刮平,再以胶布护面。

2模板安装前,应刷涂脱模剂。

3所有模板的螺栓及对拉螺杆的螺帽必须上紧上满,模板顶撑杆也要顶紧顶牢,以防混凝土灌注时模板移动。

3、模板拆除:

1内、外模板拆除应在块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但封端模板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时先行拆除,以便凿毛冲洗。

2直线段施工完毕,即梁体张拉压浆后,将吊架前下横梁底部抄垫楔块敲出,吊架后吊带松下,底模则自动落下。

3拆模时防止损环块段混凝土,如有缺陷,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商讨,妥善处理。

三、模板验收:

模板安装完毕后,各部分尺寸的施工允许误差规定如下:

1、模板安装轴线偏差:

1顶、底板轴线偏差:

±

10mm

2腹板中心在平面上与设计位置偏差:

3端隔墙位置偏差:

4顶、底模边线偏离设计位置:

2、断面尺寸:

⑴顶板宽:

⑵底板宽:

mm

⑶顶、底、腹板及端隔墙厚度:

⑷梁体高度:

5mm

⑸腹板垂直度:

2‰

⑹封端模板倾斜度:

⑺封端模板上孔道中心便差:

2mm

3、高程:

⑴底模高程:

⑵顶面高程:

第五章:

钢筋

一、材料技术要求

钢筋在进场时,需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

使用前,应按规定分批进行抽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GB1499-91《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与GB13013-91《钢筋砼用热轧光圆钢筋》之规定。

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应了解设计意图和代用材料性能,并须符合《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203-85)的有关规定。

主钢筋在代用时,应征得监理工程师或设计部门的同意。

二、钢筋加工

1、钢筋在加工成型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泥土等清除干净。

2、钢筋在加工成型前,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作调直处理,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4、钢筋加工后,应分类挂牌存放,且应架离地面,以防锈蚀。

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mm。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mm

箍筋各部分尺寸±

5mm

三、钢筋安装

1、钢筋安装顺序:

基本安装顺序为“梁体底板→腹板、端隔墙→顶板”,详见施工流程。

2、钢筋安装方法:

钢筋安装采用现场散扎的方法,腹板及部分端隔墙钢筋绑扎时,应搭设简易工作平台。

3、钢筋安装要求

1腹板内竖向“U”形筋成型高度宁低勿高,可取其允许误差的下限。

现场绑扎时更应如此,以免桥面建筑高度超限。

2普通钢筋与预留孔道波纹管相碰时,可调整钢筋的位置。

3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也可用点焊焊牢。

4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

5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mm)

两排以上受力钢筋的钢筋排距±

5

同一排受力钢筋的钢筋间距±

10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箍筋、横向筋、拉筋间距±

保护层厚度±

4、定位网施工

①定位网应在胎模上点焊成片,网格要准确,允许误差为-2mm、+0mm。

②定位网安装位置要准确,其上下左右安装偏差不大于6mm,顺管道方向偏差不大于10mm,定位网应与四周钢筋绑扎或点焊固定,以加强定位的准确性。

第六章:

预埋件

一、预埋件类型及索引:

1、通风孔:

参见“《两阶段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

2、防撞栏预埋钢筋:

参见“《防撞栏构造㈠、㈡、㈢》(Qt-1.3)”

3、桥面泄水管预埋件:

参见“《桥面泄水管布置图》(Qt-7)”

4、箱梁底板进入孔:

参见“《主桥箱梁14#梁段一般构造图》(ZQS-45)”及“《主桥箱梁14#梁段钢筋布置图㈠、㈡、㈢、㈣》(ZQS-46-49)”

5、伸缩缝预埋钢筋:

参见“《主桥马格巴伸缩缝构造图》”

6、35mt梁架设预埋件及预留孔洞:

参见“《0#、5#墩墩顶门架布置图》(03-02-056)”

二、预埋件安装要求:

1、预埋件安装前应检查其结构尺寸,焊缝等连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预埋件设置时应与周围钢筋和模板预以固定,以防混凝土灌注时位置错动。

3、安装偏差:

偏离设计位置≤10mm,不垂直度≤10mm。

第七章:

纵向制孔与横向、竖向预应力筋安装

一、纵向制孔:

边跨直线段纵向仅布置0VM15-19顶板、底板束及合拢束,采用波纹管制孔,波纹管φ外=105mm,φ内=100mm。

1、波纹管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其各项技术性能满足相应技术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

2、波纹管沿长度方向通过定位钢筋网控制横向位置尺寸。

3、波纹管接头采用套接方法,套接波纹管长度250mm,每侧套入长度125mm,套接管规格应比制孔规格大一号,套接两端均用胶布密封,波纹管套入喇叭管内长度≮50mm,为防止渗浆,应在喇叭管内波纹管口上用棉花和棉纱塞实,并用胶布封裹。

4、波纹管应按设计图纸尺寸下料并编号。

5、制孔偏差:

1安装位置在端模板处允许偏离设计位置≤5mm,其它部位≤10mm。

2锚垫板平面和孔道轴线,两者必须垂直,否则应纠正,锚垫板高度范围内的不垂直度≤1mm。

二、横向予应力筋安装:

横向予应力筋为3φ15钢绞线束,锚固体系张拉端为BM15-3型锚具,死锚头端为H型锚具,钢铰线束通过内部尺寸为60mm×

19mm的扁波纹管制孔。

波纹管与钢铰线束在梁体顶板顶层钢筋网绑扎前,经配套后,同时进行安装。

1、横向予应力筋固定锚头端H型锚具,工地制作难以保证质量,宜工厂批量生产,力筋在进场前,应按规定抽样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锚固性能。

2、横向预应力筋沿桥梁纵向按设计要求每两根交替张拉端进行布置。

3、扁波纹管在与钢绞线束配套时,死锚头号端钢绞线束外露长度设计要求为950mm,此端波纹管端部应按规定设置出浆孔。

4、钢绞线束与扁波纹管在安装时通过定位钢筋网控制位置。

死锚头端通过固定筋(设计为φ16mm,L=40mm钢筋)预以固定。

5、张拉端BM15-3锚具布置于桥梁中心线近端时,后倾角为2.0°

,布置于桥梁中心线远端时,后倾角为3.719°

6、波纹管接头宜现场制作L=250mm铁皮套管,每侧套入长度125mm,套接两端均用胶布封密,波纹管套入喇叭管长度≮50mm,端口用棉花等堵死,以防漏浆。

7、单顶张拉钢绞线预留工作长度≥300mm。

8、安装偏差:

同纵向制孔。

三、竖向予应力筋安装

竖向予应力筋为φj15无粘结予应力筋,布置于梁体两侧腹板。

1、力筋在使用前,应按规定检验其规格尺寸,如力筋长度、锚固裸露长度,P型锚挤压套筒尺寸等以及外观、外层注塑破损时应及时修补,张拉及锚固端外露钢绞线上的油脂必须清除干净。

2、力筋沿高度方向设置平面位置定位网。

3、力筋宜在立外模前安装。

4、力筋在张拉端板外预留工作长度≥300mm。

5、安装偏差:

同上。

第八章:

混凝土灌注

一、材料及混凝土技术要求

1、混凝土设计级别M-50,弹性模量3.5×

104MPa。

2、碎石粒径5~25mm,砂子粒径为中砂偏粗,水泥采用525#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采用乌龙江水。

3、加强骨料控制,对碎石的针片状及石粉含量,从采石场就应该严格控制,进场时严格检查,不合格者一律不用,碎石全部进行筛洗。

4、混凝土最大水泥用量宜在450Kg/m3以下,一般不超过500Kg/m3,水灰比0.35。

5、混凝土应掺用高效减水剂,其掺量根据试验确定。

6、配制混凝土拌合物时,水、水泥、外加剂的用量应准确到±

1%,粗细骨料的用量应准确到±

2%(均以重量计),所使用的称料衡器应定期检验校正。

7、混凝土坍落度(指混凝土到达作业点时)采用12~14cm。

8、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少于8小时。

9、因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才能施加预应力,为加快施工进度,争取工期,要求三天强度达到40MPa。

二、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采用3.2m3吊斗装运,混凝土吊斗由卷扬机从拌合楼牵引至江边起重码头后,再通过运输船运输至直线段侧向布置的吊船提升。

混凝土灌注采用一次全断面成型,灌注速度要求达到15~20m3/h。

三、混凝土灌注方法

1、混凝土灌注前,应对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支座板、预埋件及1#、4#墩t构两侧平衡压重进行详细检查与核实,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应办理签证手续。

2、混凝土入模:

底板采用设置串筒的办法,底板串筒穿过顶板“天窗”,按间距1.5米左右布置,腹板、端隔墙及顶板则翻铲直接入模。

混凝土吊斗下灰时,宜在梁顶设置存灰盘。

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全部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内部振捣,在灌注底、顶板混凝土时采用B-50插入式振捣器,在钢筋密集处,如端隔墙及支座处采用B-30插入式振捣器(软轴不够长可两根接成一根)。

4、混凝土灌注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立模时在模板上进行分段、分层标注),底、腹板分层厚度30cm。

顶板结构厚度为15cm~50cm,由于管道密集,纵横交错,宜分两层灌注,以避免管道底部漏振。

5、混凝土灌注由直线段端部向后侧进行,以防吊架下挠使根部产生裂纹。

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按照第九章“直线段施工加、卸载操作”具体要求,进行边跨侧平衡压重相应卸载,以确保直线段线型及1#、4#墩t构两侧平衡稳定。

7、混凝土灌注作业,必须保证不间断地进行,其上、下层混凝土灌注的间隔时间为2h-3h。

8、混凝土振捣是保证混凝土的关键工序,操作时要遵守规定的灌注顺序及振捣距离,实行分区定人负责和检查,在端隔墙的永久支座处及梁端伸缩缝的预留槽口处,必须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混凝土灌注质量。

9、混凝土灌注安排在当天中温度较低时进行。

四、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的养护用水为江中水。

3、底板、顶板混凝土收浆后2小时左右,即铺草袋并洒水养护,洒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7d。

第九章:

直线段施工加、卸载操作

直线段在完成钢筋、模板、预应力管道安装等工序施工后,即混凝土浇注前,应对1#、4#墩t构两侧进行平衡压重,混凝土浇注施工过程中,随着直线段浇注混凝土数量的增加,边跨侧压重则相应卸载。

直线段梁体张拉压浆后,再拆除次边跨侧压重及边跨侧剩余压重等。

一、1#、4#墩t构两侧压重布置:

边跨侧压重为全球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及时卸载,采用压重水箱,次边跨压重采用已拆挂篮主梁、平衡重梁、外导梁等,压重布置详见施工图“04-02-063”(单只水箱自重1.46t,装水重量9.6t,装水后总重11.06t)

压重加载规定:

1、一侧压重总吨位误差<2%,总压重重心偏差<5cm。

2、两侧压重加载应对称同步进行,每次加载后,边跨侧总压重不得大于次边跨侧总压重,次边跨侧总压重不得大于边跨侧总压重5t。

两侧加载每次以5t为宜。

3、压重水箱装水重量分配:

1#~5#水箱均装满水,每只水箱装水重量9.6t,6#水箱不装满水,装水重量6.4t(为及时掌握各水箱内水量变化情况,可在水箱外侧安装透明水位标志管)。

二、混凝土浇注与边跨侧压重卸载:

1、混凝土分层:

混凝土分层厚度均按30cm考虑,为保证分层准确,可在模板上划线作标记,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再以钢卷尺下插量测混凝土层面高度,从而确保每次卸载重量的正确。

混凝土分层如图所示。

混凝土浇筑分层图

2、混凝土分层浇注与边跨侧卸载对照:

边跨侧压重水箱容水总重量,按吊架4.5m区段纯混凝土重量传递给吊架后吊点的反力进行推算。

直线段混凝土浇注完毕,则边跨侧压重水箱内水应全部放完。

边跨侧压重水箱分次卸载见下表:

3、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边跨侧压重每次卸载,均应由工点技术负责人亲自指导进行。

边跨侧压重水箱分次卸载表

混凝土层编号

吊架4.5m区段混凝土各层重量(t)

吊架后支点承力(t)

水箱内每次卸载水重量(t)

累计卸载水重量(t)

1

11.334m3×

2.3=26.07

8.99

9.6

2

5.133m3×

2.3=11.81

4.68

5.0

14.6

3

4.933m3×

2.3=11.35

4.49

4.8

19.4

4

4.369m3×

2.3=10.05

3.56

3.8

23.2

3.267m3×

2.3=7.51

2.25

2.4

25.6

6

3.223m3×

2.3=7.41

2.06

2.2

27.8

7

5.626m3×

2.3=12.94

3.37

3.6

31.4

8

一侧翼板

6.807m3×

2.3=15.66

6.09

6.5

37.9

44.4

顶板

10.164m3×

2.3=23.38

9.36

10.0

54.40

61.663m3×

2.3=141.82

50.94

三、直线段梁体张拉压浆后,1#、4#墩t构两侧卸载:

直线段梁体张拉压浆后,1#、4#墩t构两侧按下列次序进行卸载:

1、次边跨侧全部压重。

2、边跨侧剩余压重(6只压重空水箱)。

3、直线段内、外模板。

4、直线段吊架。

第一十章预应力施工

一、一般要求

1、梁体块段混凝土达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施加预应力。

2、梁体如有影响承载力的缺陷,应事先修整,并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施加预应力,梁体缺陷严重者,必须报指挥部研究具体修补方案。

所有缺陷修补前均应有缺陷记录,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处理。

3、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发给简明操作单。

4、千斤顶和油压表必须按《公路桥涵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配套校验后方能进行正式张拉作业,其中张拉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应大于1.05(用0.4级以上标准表校正),油压表精度不得低于1.0级。

5、预施应力以应力控制为主,伸长量作为校核。

6、直线段箱梁三向预应力张拉顺序:

①合拢段四束合拢束(即2W1、2B2),张拉吨位为设计吨位的50%,即1860kN;

②顶板纵向束;

③底板纵向束;

④补充四束合拢束张拉力至设计吨位;

⑤间隔张拉半数的横向预应力;

⑥竖向无粘结预应力筋。

7、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工地仅检验尺寸及硬度)。

8、清除锚板上灰浆,以保证锚具与支承板密贴。

9、如果管道口歪斜或锚板不垂直于力筋,在张拉时必须配偏垫,以免产生应力集中或刻伤力筋。

二、纵向预应力

1、钢绞线下料与编束

1按设计长度及穿束要求进行下料,下料时可用轻型变速砂轮机截断,严禁用电弧切割,钢绞线在切断前,应在切割点两侧3~5cm处用铁丝绑扎,以免散头,切断后的端头可用电焊焊牢。

2用梳板将钢绞线理顺偏成一束(即19-7φ5),或将每束钢绞线分别编成几个小分束,每隔1-1.5m用18#-20#镀锌铁丝绑扎6~10圈,在钢绞线束(或小分束)两端各2区段内要加密至50cm。

2、穿束

1在穿束前,宜用检孔器对孔道全程试通一遍。

2采用穿束机逐根穿束,或采用卷扬机牵引整束穿束及按小分束分次穿束,三种方法现场可根据情况任选一种,或者交替采用。

(长束宜用整束牵引法)

3采用卷扬机牵引整束穿束或按小分束分次穿束前,宜在钢绞线束(或小分束)端部设置牵引头,以免刺破波纹管。

4穿束时,在孔道穿入端宜边穿边浇中性肥皂水,以减少摩阻力。

3、钢绞线束张拉

a、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应力δK=1395MPa。

b、各合拢束张拉程序:

划线作标记顶板束、底板束全部张拉完毕持荷5分钟

0→0.2δK0.5δK(临时锚固)δKδ(自锚)

持荷5分钟测伸长量测伸长量

c、各合拢束张拉顺序:

先对称同步张拉顶板2w1束,再对称同步张拉底板2B2束,各合拢束逐级加载时,应注意与另一束张拉应力差值最大不超过10%δK。

3顶板束、底板束:

a、钢绞线束张拉控制应力δK=1395MPa

b、各钢绞线束张拉程序:

持荷5分钟持荷5分钟

0→0.2δKδKδK(自锚)

划线作标记测伸长量

c、张拉顺序:

先对称同步张拉顶板束(顶板束又按先长束后短束的顺序),再对称同步张拉底板束(底板束又按先长后短束的顺序),各纵向束逐级加载时,应注意与另一束张拉应力差值最大不超过10%δK。

4、质量标准

1锚固后(合拢束为终极锚固)钢绞线两端伸长量之和不得超过计算值的±

6%。

2每股钢绞线断丝、滑丝不得超过1根,每个张拉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的钢丝总数的1%。

3两端回缩量之和不得大于6mm。

三、横向予应力

1、预应力钢绞线束张拉顺序:

由主墩往边墩方向进行,并间隔一束先张拉一半,待全桥合拢,8cm水泥桥面铺装施工后,再张拉剩下的一半预应力束。

2、钢绞线束张拉:

钢绞线束采用单顶张拉,先张拉扁锚中间束,再张拉两边束,控制应力δK=1395MPa。

每根束张拉程序:

划线作标记持荷5分钟

0→0.1δK1.05δK锚固

测伸长量

3、质量标准

1锚固后伸长量不超过计算值的±

6%(伸长量为105mm×

1.05=110mm。

2每束钢绞线断丝、滑丝不超过1根,每块段张拉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1%。

3回缩量不得大于3mm。

四、竖向予应力

1、张拉顺序:

由主墩往边墩方向并对称梁体中线两侧交替进行。

2、张拉程序:

(单顶张拉,每根束张拉控制应力δK=1395MPa)

3、质量标准

1锚固后伸长量满足要求。

2回缩量<3mm。

3各梁段张拉断面断、滑丝之和不超过断面钢丝总数的1%.

第一十一章管道压浆

一、水泥浆技术要求

1、孔道压浆应采用纯水泥浆,强度不低于M40,其采用水泥品种、标号与梁体一致,要求水灰比不得大于0.45%,3小时后泌水率不大于2%,稠度宜控制在12~14S间。

2、水泥浆中应掺入减水剂,以提高其流动度和减少泌水率,其掺量及减水剂品种由试验决定,但水泥中不得使用含有氯盐的外加剂。

3、不得用过期或结块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水泥应通过2.5×

2.5mm的细筛。

4、水泥浆自调制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气温情况而定,一般不宜超过30~45min,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经常搅动。

二、压浆前的准备工作

1、切割锚具外的超长钢铰线,切割时,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切割后,钢绞线头应伸出锚具夹片外3~4cm,切割钢绞线工作应在检查人员检查张拉记录并批准后方可进行。

2、以压力水冲洗管道,并以压缩空气清除管道内积水及污物。

3、压浆胶应将锚环与夹片间的空隙填实,防止孔道压浆时冒浆。

三、压浆方法及要求

1、采用一次压浆工艺,灰浆泵最高输送压力,以保证压入之水泥浆饱满、密实为准,其值应为0.6~0.7MPa,且另一端压出浓浆,持压2min,水泥浆初凝后,方可拆卸压浆阀。

2、梁体φj15竖向无粘结予应力筋无需压浆。

3、同一管道的压浆作业,如因故不能连续一次压满管道,其延续时间超过40min时,应用压力水把管道冲洗干净,以备重新压浆。

4、直线段张拉完毕,即应进行压浆,以不超过24为宜。

第一十二章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工作

1、重要的工序均应做好技术交底。

2、直线段混凝土浇注前,主墩t构两侧平衡压重加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