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9356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Word下载.docx

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设置逐步科学合理,但依旧呈现风险内控指标分值低、经营注重短期化、风险滞后的倾向。

在绩效考评指标设置上,考评指标较侧重规模扩张与短期效益最大化,打破了收益与风险的平衡,这必然埋下各种风险隐患。

C.贷款管理。

三查制度,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是银行贷款最基本的制度,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项制度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得力,查处不严格;

重贷轻管,重放轻收的现象日益突出;

“人情贷”、“谋私贷”“盲目贷”等各种违规贷款时有出现,三查制度流于形式。

〔3〕信用与法律环境: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而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企业之一,信用环境对银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信用环境涵盖了诚信、道德、文化等软实力因素,这些因素会长期影响、制约贷款质量。

信用环境差的区域,部分贷款客户诚信不够、道德水准不高、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不牢等,尽管其经济基础、发展前景并不差,但硬不及软,其中一些客户尽管有还款能力,但还款意愿很差,对银行贷款构成潜在威胁,严重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和经济效益。

法律环境对银行同样重要,一般情况下,部分不良贷款是通过司法途径收回的,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案子不破不立等现象突出,最终银行赢了官司输了钱,进一步破坏了当地的信用环境。

4.不良贷款控制措施建议

下面主要从内部因素——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方面探讨不良贷款的控制措施。

〔1〕主要经营管理者应树立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理念。

合规经营是银行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的关键所在。

合规经营对于有效防范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促进其稳健经营至关重要。

作为金融机构的第一责任人,该机构主要经营管理者应坚持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理念,贷款资产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有机组合其收益性和风险性。

〔2〕建立权责清晰、相互牵制的组织架构,前、中、后台部门应联动协作控制不良贷款。

要控制不良贷款,一是预防新增不良贷款,这就需要前台和中台部门根据职责进行把关。

二是控制或压缩存量不良贷款,这需要前台、后台等部门根据职责相互配合完成。

〔3〕应建立系统、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一是信贷业务发展和贷款质量控制指标应有机统一的纳入到机构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去,所占分值比重不应差距过大。

二是信贷前、中、后台部门应有明确的季度、年度信贷质量考核指标,如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清收额、不良贷款清收率等。

三是信贷客户经理的绩效兑现周期应与贷款产品的风险暴露周期相吻合。

2.商业银行经营绩效

1)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提高股份制银行规模效益

在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改善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消除国有银行长期存在的投资者缺位问题上,我国国有银行经历了漫长的转型期。

鼓励银行上市是优化股权结构的选择之一,这样既可以多元化银行的投资主体,又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使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路径保持通畅,从而降低银行经营风险。

2)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环境

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市场的压力来迫使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其盈利水平;

由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因地制宜的建设一些具有特色的城商银行;

要引入新的竞争主体,允许民间资本参与银行业;

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优势互补,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并积极与其他银行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等建立一些合作联盟。

3)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绩效存在差异,究其原因,除了国有银行的一些遗留的历史原因之外,和其自身对创新业务的发展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依靠传统“吃利差”的方式,己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

金融创新较之其他产品创新无专利保障、技术壁垒较低、容易复制,国有银行在创新业务的发展方面没有跟上市场的脚步。

因此,国有银行应在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开拓创新业务,在市场上努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4)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

 银行对风险的控制一直以来都是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

对银行各种风险的控制,是银行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

从宏观层面来讲,应该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控制意识和文化,建立网络状的风险控制组织结构。

从微观层面来讲,应加强对资本的管理。

3.金融体制的现状、问题、发展趋势

现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即所谓的“一行三会”〕为主的金融业分立监管体制,并建立了银、证、保三方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国务院是金融监管的主体,它和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金融监管部门在国务院的授权下发挥监管的职能,发挥着核心作用。

问题:

1)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和综合性,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

2)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差。

部门的职责缺乏严格的界定,相互间缺乏协调。

常常ssbbww导致dddtT.com监管过程脱节,多头、分散,使监管环节出现8tTt8诸多漏洞。

3)金融监管措施不力。

从金融监管标准来看,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检查和评级以及风险管理没有一套统一的具体量化标准,监管行为随意性强。

4)现行监管制度不利8tTt8于金融创新。

在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下,银行参与证券业务被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

5)现行监管制度不利8tTt8于金融业的规模集中。

现行分业监管制度,不利8tTt8于银行业向“全能银行”发展,影响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对于证券、保险的严格限制、融资及投资渠道的缺乏、传统单调的业务品种,加剧了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使证券、保险行业竞争力下降。

发展趋势:

1)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8ttt8.com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

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趋势。

不断ssbbww加深的金融国际化,客观上需要sSbBwW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

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3)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

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

外部金融监管如果8ttt8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8ttt8.com事倍功半。

4)金融监管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也不断ssbbww增强,各种风险在国家之间转移、扩散不可防止。

金融国际化要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4.对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认识

1.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

总的来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阶段〔1953-1978〕;

改革开放后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1979-199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1994-200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2002年以来〕。

a.计划经济体制下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外汇管理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与所有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样,面临“双缺口”的资金困境,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大。

在这种背景下,为保证有限外汇资金的重点使用,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外汇管理体制,对外汇的收支进行集中管理、统一经营。

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外汇管理职责,中国银行是国家唯一的外贸外汇专业银行。

简言之,企业所有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国家,需要使用外汇时,再由国家统一分配。

同时,限制对外借款和外商来华直接投资。

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我国既无外债也无内债。

国家每年制订外汇收支计划,“以收定支,以出定进”,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维护外汇收支平衡,并且实行固定汇率制,严格盯住汇率安排。

b.改革开放后经济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3年,为配合改革开放,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逐步在外汇分配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实行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并存的双轨制原则,在保留原有的计划收支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市场分配机制。

为统一管理外汇,做好外汇收支的计划管理和检查监督,1979年,成立国家外汇管理总局。

在汇率上,国家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为调剂汇率逐步发挥作用提供了基础条件。

但按照当时的官方牌价很难买到美元,造成了“有价无市”的局面。

此后,随着美元的不断升值,官方汇率不断贬值,直到1984年12月,官方牌价才逐渐追平了贸易内部结算价。

1985年1月1日,贸易内部结算价被取消。

同时,为鼓励企业出口创汇,国家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同时留给创汇企业一定比例的外汇,以解决进口物资所需的资金。

在此基础上,国家开始建立有形的外汇调剂市场。

如果企业留成的外汇有多余,可通过这个市场卖给需要用汇的企业。

至此,市场机制开始被引入外汇分配领域。

另外,为适应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对金融服务的需要,国家及时地放松了银行外汇业务的准入,允许办理外汇结算业务的银行从原来中国银行一家扩大到工行、农行等其他商业银行。

在引进外资方面,国家制定并且执行鼓励利用外资政策,放宽对外资使用的限制,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对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根据有关政策分别实行免税、低税、退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同时,允许境内居民个人持有外汇,允许其在银行开立外汇储蓄账户,并且发行了外汇兑换券。

在资本管制方面,对资本对外输出给予限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要求: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标准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4年进行了一系列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取消外汇上缴和留成,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

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银行间外汇市场;

放宽人民币经常项目的限制,为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创造条件;

继续重申禁止境内外币计价、结算和流通,停止发行外汇兑换券并逐步退出流通。

1996年,我国宣布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八条款的规定,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

这一系列的改革使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金融形势动乱。

如果当时人民币也采取竞争性贬值的方式,会对亚洲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综合考虑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

随后,中国采取一系列稳定汇率的金融措施,人民币的汇率一直稳定在1美元兑8.3元人民币的水平上,直到2005年,我国汇率一直浮动不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时期的外汇管理阶段。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外资大量流入,国际收支大额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2002年之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对央行发行货币造成较大压力。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

国内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条件日趋成熟。

2005年7月21日晚,我国再次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从单一盯住美元改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兑换起始水平从8.2765元人民币/美元调整为8.11元人民币/美元。

同时,实施一系列配套外汇管理政策,包括提高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

提高个人因私购汇指导性限额和简化手续凭证;

扩大银行为客户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

调整银行挂牌汇率管理;

并加强外汇政策的宣传和培训等等。

这些举措为改革开放后新时期的企业、银行逐步适应市场汇率波动的变化创造了条件。

2.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特征

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有六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资本和金融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

企业可以将经常项下交易所取得的外汇卖给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自主支配。

同时,我国在服务用汇、个人用汇方面的限制也基本放开了。

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和金融安全的需要,目前在资本和金融项下还实行一定的限制,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逐步扩大阶段,特别是金融投资方面,迄今为止的投资规模还是较有限的,这也正是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的原因之一。

二是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安排上,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力求保持国家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是非常谨慎和务实的。

我国汇率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逐步提高汇率弹性,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汇率形成,使汇率不断贴近市场合理均衡水平。

三是实行统一标准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网络交易平台日趋发达,产品工具日益增多,交易机制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市场参与主体大幅度增加并更加多元化。

从2006年开始,我们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等制度,并逐步增加交易的品种,开展远期、掉期产品的交易,使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强。

与此同时,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批具备自主定价能力的中资做市商银行以及熟悉国际、国内规则的优秀本外币交易员。

四是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收支统计申报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重视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公布频率。

我国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报表质量不断提高,公布频率加大。

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每半年公布一次,从2006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投资头寸表,外债数据则是每季度公布一次。

五是实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

对于外汇业务,我国仍然采取市场准入的监管制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与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管。

其中,银监会对其所管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信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但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仍然由外汇局按照人民银行的授权来实施监管。

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制度和电子技术手段,对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跨境收付行为实行监测。

六是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修订完善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方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外汇管理框架和法规进一步健全。

3.当前中国外汇管理面临的挑战:

由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使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压力陡然加大。

同时,外汇占款一度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且具有较大的刚性,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

中央银行虽然可以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公开市场操作等进行一定的对冲,但确实会带来成本问题。

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必须要把维护国际收支平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考虑。

这个问题处理的效果,会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

4.中国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

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外汇管理体制应进一步主动加强改革,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是继续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

经常项下,我们该放开的已经基本放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操作的问题。

在投资项下,需要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商的质量,继续运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的企业、居民到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即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现行的外汇政策对这些业务还有一些限制。

所以,下一步应根据形势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放松限制,为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和金融机构也要练好内功,适应海外投资经营考验,不但能走出去,还要立得稳。

二是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资本项目可兑换就已经被确立为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是何时实现这个目标没有时间表。

纵观中外历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因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加上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结果马失前蹄,遭受严重打击。

而中国却因为当时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并实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外汇管制政策,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

因此,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当经济环境、监管水平、机构自律能力成熟时,资本项目可兑换才会水到渠成。

三是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历次金融危机均说明,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短期资本更是具有波动性、投机性、脆弱性等特点。

鉴于此,必须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做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心中有底。

如果情况不明,就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政策。

尤其是在危机时期,如果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不到位,往往容易招致投机和攻击。

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一味严防死守并不是上策,关键还需要依靠科学管理改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在坚持有效监管的同时不断扩大开放。

四是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按照中央确定的“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使汇率更加贴切地反映市场需求,让价格形成更具合理性。

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虽然有较大进步,但相对成熟市场,各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需要不懈努力,做到加强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并重,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参与主体,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各类避险需要。

五是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

外汇储备经营应坚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管理原则,但今后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要比过去更加重视收益性,要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方法等方法提高效率。

在管理方式上,我们除了依靠一些专业经营机构以外,还要让外汇储备藏富于民,国家只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分布和使用应逐步走向多元化。

5.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项目的认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

(一〕所谓货币自由兑换:

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币〔外币〕购买或兑换外币〔本币〕。

按产生货币兑换需要的国际间经济交易的性质不同,货币自由兑换可以分为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所谓经常项目可兑换,是指与经常项目下有关的交易,人民币与外汇可以自由兑换,不受限制。

经常项目下包括: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红利付息、无偿转移。

所谓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指与资本项目下有关的交易,人民币与外汇可以自由兑换,不受限制。

资本项目下包括:

直接投资、间接投资〔股票、债券、国际借贷和存款等〕等

〔二〕一般来说,一国货币假设能实行自由兑换,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一是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国应在此前一段时期基本到达充分就业,既无严重通货膨胀,又无通货紧缩,财政赤字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银行体系无巨额不良资产,金融秩序正常。

二是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国内市场机制应比较健全,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应能充分地、灵敏地反映真实供求状况,不存在扭曲因素。

三是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货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中乃至实现之后,政府必须能够娴熟地和自主地运用各种宏观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调控,以应付各种复杂的因素和局面变化。

四是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一国的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从制度上看,要求企业是真正的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利益主体,能够对价格变动作出及时反映;

从技术上看,要求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免自由兑换后恶化财政状况和金融体系状况,以及恶化国际收支。

五是国际收支均衡的可持续性。

这种可持续性要求消除外汇短缺,即实现外汇收支在趋势上的大体平衡,尤其要消除经常账户中的外汇短缺,否则在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后,可能会出现资本逃避;

还要求政府具有充足的国际融资能力或国际储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

六是合理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恰当、合理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是货币实现自由兑换后保持汇率稳定的重要条件。

〔三〕迄今为止,可将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①高度集中控制阶段〔1979年以前〕。

当时,一切外汇收支由国家管理,一切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经营,国家对外汇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统收统支。

②向市场化过渡阶段〔1979-1993年〕。

这一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对人民币兑换的控制开始放松;

国家对企业创汇实行额度留成制度;

相应地,为解决创汇企业和用汇企业之间调剂外汇余缺的需要,我国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

这时,相当一部分用汇需求可在外汇调剂市场上得到满足,但经常账户下的支付用汇仍有一部分需要计划审批。

③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1994-1996年〕。

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改汇率双轨制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结售汇制代替外汇留成制,经常账户下正常对外支付用汇不必凭计划审批,可持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购汇,而且消除了以往对经常账户收支的歧视性复汇率现象。

④经常账户下完全自由兑换时期〔1996年12月至2006年4月〕。

从1996年12月1日起,中国承诺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的全部义务,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但此时我国对经常账户下外汇收支的管理仍然存在,例如对企业还实行结汇制,对经常账户下的外汇收支还实行监管。

与此同时,我国还对资本与金融账户实行较严格的管制。

⑤经常账户外汇管理新政与资本项目管制放松时期〔2006年4月至今〕。

2006年4月1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放宽了我国经常项目下的多项外汇管理政策。

同一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06年第5号公告,对包括资本项目在内的外汇管理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境内资本投资于境外金融产品的大门,就此正式打开。

银行、证券、保险QDII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