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档格式.docx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篇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
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
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
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
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
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
三、尽情渲泄,保持心境。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
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
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
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
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
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
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我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
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子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
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
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
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
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
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
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
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
四、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
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
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
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
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
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
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
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
”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
心理学研究表明:
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
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
蒙台梭利说:
“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
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
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
不理解何来教育。
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
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
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
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
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
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最后,我引用美国的h·
j·
柯赖齐亚和w·
m·
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2)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
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
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
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
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
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
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
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
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
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
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
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
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3)
这学期,我所带的为六年级毕业生,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思想更加多变复杂,有时看看他们的眼神,就能感觉到孩子们有心事,孩子们怎么了?
他们在想什么?
作为班主任可以如何开解他们?
为此我阅读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是我读此书的心得体会。
我们知道,种子萌芽生长,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见到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
蛹破茧而出,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
21世纪的我们,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未来社会也日益要求个人在社会中具有健康的自我和主动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且这种竞争也被移植到学校。
时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结合书中列举和我班现实状况,发现六年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经成了一些家长的愿望。
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其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双百”上。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给你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致使有些人视学习如畏途。
(二)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养成了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你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
小学生因为人际关系冲突苦恼的比例相当大,由于同学关系紧张和冲突而患病,比如学校恐惧症,或出走、自杀的情况也屡有发生。
(三)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你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冲突随着你们年龄的增长,使你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一方面你们特别希望父母、老师理解你们的想法和做法;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经常遇到因与家长和教师难以沟通而苦恼的学生前来寻求帮助,一些学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见其心理上压力之大。
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
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
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
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
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
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
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我的重大考验,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比如:
一位学生特别喜欢画画,可是处理不好学习与发展兴趣爱好的关系,教师不是扼杀他的爱好,而是进行家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还和他一起制定学习计划。
在教师的帮助下,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当上“三好”学生。
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还要想方设法地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
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指导他们做实验,搞调查,提高综合能力,等等。
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提高自信心,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是教学方法上的滲透。
具体做法如下:
(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
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
必要的时候,我采取“高高的举起你的左手”的教育策略,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
我经常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自我分析,相互分析,从而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学生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讨论,统一认识,提高辨别能力。
(三)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在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又帮助学生进行了人格分析。
那么,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我就与学生一道,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其朝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这样,人格教育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了。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之寒”,人格教育并非短期奏效,不会朝夕即获成功的。
人格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工程,我要用自己一颗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灿烂的火花!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4)
在我教学的千万个日日夜夜中,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
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
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社会影响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
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
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
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
对学生一视同仁,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
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
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一、首先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现在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教改理念都是遵循“生本”原则,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生理特点,成长规律,还孩子快乐、健康的童年。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一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教师要当好毛泽东、张艺谋、袁伟民,当好导演、指挥家、和教练,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
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也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只有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与他们真诚的相处,才会顺利开展工作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5)
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