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897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册课程纲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沙湾县第二小学

三年级备课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数学 

课程类型:

小学数学基础型必修课程            

材料来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数学》 

适用年级:

小学三年级

授课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66课时  

设计者:

王艳玲,郝婷婷/沙湾县第二小学           

【背景分析】

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即办让每一个而小人健康幸福的最好学校)和育人目标(做有梦想、愿付出,有自主、能自律,有自信、懂感恩,有责任、敢担当的阳光少年),我们三年级备课组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进行本学期的备课。

本学期课程内容丰富,更加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

具体表现:

 

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

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安排的是测量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

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

“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的方法与奇妙作用。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在每一部分核心内容教学之后,都安排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例题。

根据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从本册教材开始使用比较概括、简练、准确的语言提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训练学生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或动手操作或列表分析推理,或画图表征数量关系,体会解决问题可能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法。

并且,教材注意在习题中安排提出数学问题的要求和训练(练习三第13题、练习八第8题、练习二十三第2、3、5题等)。

  

 在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在本册教材的基本教学单元中,注意结合具体内容的教学和练习,以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数学思想有所感受和体会。

例如,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方法──明确算理──总结算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由对具体题目计算方法的讨论到一般的计算方法概括;由对算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对计算原理的理性认识。

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在设置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时,教材安排了探索简单的“数字编码”活动,渗透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而且有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探索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在“数学广角——集合”单元中,教材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

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期总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明白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并会选取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获得倍的直观体验,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关系,能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5、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6、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集合是数学思想中最基本的思想,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逻辑能力。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的方法与奇妙作用。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实施】

单元

学习目标

学习

内容

课时

学习

资源

学习活动

评价活动

开学第一课

了解、规划本学期学习。

分享《课程纲要》

 

1

教材和《课程纲要》

阅读、交流、讨论、规划学习计划。

小组交流汇报。

 

第一单元

1.认识秒、感知秒,会进行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丰富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秒的认识

1

 

教材

 

课前先学、

 

课堂

时、分、秒

 

 

多媒体课件先学单及微

 

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单元

检测

表现

作业

测试、反馈和纠错。

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1

计算经过的时间

1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

1.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两位数加两位数

 

1

课前先学单、微课、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教材、多媒体课件及准备的相关习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单元

检测

课堂

表现

作业

测试、反馈和纠错。

两位数减两位数

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

估算解决问题

1

 

第三单元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4

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

测量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5、通过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养成认真观察、仔细测量的好习惯。

2、吨的认识

2

3、解决问题

2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

(二)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3.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4.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1、三位数加三位数

2

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单元

检测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

2、三位数减三位数

2

3、加减法验算

1

4、解决问题

1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2.利用“倍”的概念,能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会问题,感受“倍”在生活中的存在、含义与作用。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1、建立倍的概念

2

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

单元

检测

2、解决问题

2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

2、根据情境解决问题。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口算乘法

3

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

易错知识警示与结。

单元检测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

2、笔算乘法

7

3、整理复习

1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初步认识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四边形

 

1

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单元

检测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1.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

1、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

1

课前先学单、微课

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独立尝试、总结。

 

2.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单元

检测

课堂表现、作业、测试及纠错

2、分数的简单计算

2

3、分数的简单应用

2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1、通过活动实例,初步渗透集合论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韦恩图表示两个集合及它们的交集。

2、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会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重叠问题

1

课前先学单、微课、教学文本、多媒体课件和相关的练习题

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迁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