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88868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训练 化学综合题经典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查阅资料)

①4FeS2+11O2

2Fe2O3+8SO2②Na2SO3+H2O2=Na2SO4+H2O

(实验探究)

I称取1.60g黄铁矿样品放入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省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完全反应。

II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图处理

(问题讨论)

①I中装置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中滤液所含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测定)

②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

③计算该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

④如果缺少甲装置,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⑤如何证明II中所加BaCl2溶液已过量(请简要写出操作方法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小木棍蘸取浓硫酸的部分变黑浓硫酸比稀硫酸吸收能力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79.6浓硫酸引流并不断搅拌CuO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除铁锈ACD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NaCl、BaCl2、NaOHBaSO475%偏大取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钠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氯化钡已过量

【解析】

【分析】

探究一:

根据硫酸溶液在水中解离出的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来分析;

探究二:

(1)①根据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来分析;

②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及曲线,能得到的实验结论;

(2)根据浓硫酸的稀释规律分析,可知浓硫酸稀释时需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

(3)①根据稀硫酸的5条化学性质分析,反应后颜色可分析;

②根据指示剂变色,分析酸的性质③酸与碱、盐反应规律分析。

探究三:

(1)根据接触室内的物质可推断反应的反应物为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物为三氧化硫,可完成化学方程式;

(2)根据流程图及各容器内的反应和物质,可分析;

【问题讨论】

①根据图中甲瓶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分析其作用;

根据乙瓶内过量的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硫生成Na2SO3,以及Na2SO3+H2O2=Na2SO4+H2O,Na2SO4和BaCl2生成BaSO4和NaCl,可分析反应后的溶质;

②根据上述反应产生的沉淀即为过滤后的滤渣;

③根据滤渣的质量,及质量守恒中的硫元素守恒即可算出FeS2的质量,进一步算出其质量分数;

【交流反思】

④根据甲装置的作用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防止进入乙瓶,影响到生成沉淀的质量来分析;

⑤若证明BaCl2过量,则会存在滤液中,用其和硫酸钠反应,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详解】

探究一、检测硫酸溶液中所含的离子:

检验某无色溶液是否为稀硫酸,先用紫色石蕊试液验证某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若变红,可确定该溶液显酸性;

用盐酸酸化后能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可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来验证是否含硫酸根离子,故选③;

探究二、硫酸的性质:

(1)①浓硫酸具有的脱水性。

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小木棍蘸取浓硫酸的部分变黑;

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可知:

浓硫酸比稀硫酸吸收能力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浓硫酸和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溶液都具有吸水性;

(2)设需要浓硫酸的质量为x,100g×

20%=x×

98%,x=20.4g;

配制时所需水的质量=100g-20.4g=79.6g,所需水的体积为79.6mL;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搅拌。

所以b中盛放的物质是浓硫酸,a的作用是搅拌、降温;

(3)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含有铜离子的溶液显蓝色,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与水,氧化铜属于氧化物,所以答案为:

CuO;

(2)根据加入稀硫酸后,指示剂变红,说明是在稀硫酸中滴加石蕊,说明了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3)因为硫酸可与氯化钡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对应的物质,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探究三、硫酸的工业制法:

(1)由图示可知,在接触室内,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加热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三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是:

稀硫酸的用途有除锈等;

(2)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能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正确;

B、催化剂能够提高SO2的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量,错误;

C、吸收塔中得到的产品为混合物,正确;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中含有氧化铁,可供炼铁,正确。

故选ACD。

①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影响二氧化硫的测定,Ⅰ中装置中甲瓶内盛放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由于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乙瓶中亚硫酸钠氧化成硫酸钠,硫酸钠溶液与过量的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一定存在生成氯化钠(NaCl)和过量的氯化钡(BaCl2),氢氧化钠(NaOH);

②II中最终得到的4.66g固体是BaSO4;

③由于在化学变化中硫元素质量守恒,所以硫元素的质量:

4.66g×

×

100%=0.64g,FeS2的质量:

0.64g÷

×

100%)=1.2g,

黄铁矿中FeS2的质量分数=

100%=75%;

④如果缺少甲装置,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最终测得FeS2的质量分数将会偏大;

⑤若氯化钡过量则滤液中应存在氯化钡,由于硫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Ⅱ中证明所加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

取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氯化钡过量。

【点睛】

本考点既考查了实验步骤的设计,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

还考查了实验分析与数据计算。

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

题目由简到难,考查内容比较全面。

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2.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答案】t2℃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60gB>

A>

C降温结晶

(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一样。

(2)依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t1℃时,将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10g,故溶液的质量为50g+10g=60g。

(3)A、B的物质此时依然为饱和溶液,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则B的质量分数大于A,C物质变为不饱和溶液,则应该使用t3℃时C的溶解度进行计算,C的溶解度明显小于A、B。

则其大小关系为:

B>

C。

(4)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较大,故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3.A—-I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只略去反应①的部分产物)。

其中B是紫红色金属;

D、F为黑色固体;

H为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

请回答: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可用作该反应发生装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若A在常温下为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B位于铁的_______(填“前面”或“后面”)。

若要证明,所需试剂有:

B的单质、铁的单质和_______(只填一种)。

(3)G的化学式为_____,它不具有的性质有_____(填字母)。

A.酸性B.还原性C.毒性D.助燃性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答案】2KClO3

2KCl+3O2↑CH2O2分解反应后面稀盐酸(答案合理即可)COADH2+CuO

Cu+H2O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2KClO3

2KCl+3O2↑,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C,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

(3).H2O2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分解反应(5).B是紫红色金属,B是铜;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在铁的后边;

将铁放入酸的溶液中,铁能与酸反应,证明铁在氢前,铜和酸不反应,证明铜在氢后,因此铁在铜前;

(7).铜和氧气生成氧化铜F,氧气和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G,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8).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失去和氧结合的机会,使人中毒;

一氧化碳能做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

(9).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水和铜;

点睛:

推断题的解题方法是找题眼,物质颜色、用途等,然后结合转化关系,利用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进行推断,最后再将推断的结果检查,看是否符合题中物质间的关系。

4.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处理剂和城市污水净化剂,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Fex(OH)y(SO4)z]m。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以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流程和相关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Ⅰ.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

如图是以回收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_。

“过筛”与化学实验中的______原理相似(填操作名称)。

(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______,写出铁锈与该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将Fe2+转化为Fe3+。

你认为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

______(填标号),原因是______。

A.KMnO4B.Cl2C.H2O2D.HNO3

(4)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______。

A.有利于水分蒸发B.降低沸点,防止晶体分解C.降低生产成本

Ⅱ.聚合硫酸铁的成分探究。

该研究小组为确定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5.52g聚合硫酸铁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充分混合;

②向①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沉淀4.66g。

③若向步骤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得固体3.20g。

则聚合硫酸铁[Fex(OH)y(SO4)z]m样品中的x:

y:

z的值为______。

试写出该聚合硫酸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Ⅲ.聚合硫酸铁的热分解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该小组将5.52g聚合硫酸铁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SO3的熔点为16.8℃)。

(提出假设)

假设1:

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3;

假设2:

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2、O2;

假设3:

所得气体的成分是______。

(设计实验)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发现:

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U形管内有无色晶体析出,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假设______成立。

如果最终试管中固体为一种红棕色纯净物,则质量为______。

【答案】三氧化二铁过滤稀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C不引入其他杂质AB2:

4:

13[Fe2(OH)4SO4]m+12mHCl=mFe2(SO4)3+4mFeCl3+12mH2OSO3、SO2、O2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3.2g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Ⅰ.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

(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

“过筛”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原理相似。

(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稀硫酸,铁锈与该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C.H2O2,原因是不引入其他杂质。

(4)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A.有利于水分蒸发。

B.降低沸点,防止晶体分解。

聚合硫酸铁[Fex(OH)y(SO4)z]m样品中的x:

z的值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3x=y+2z,x:

z的值为2:

1。

该聚合硫酸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3[Fe2(OH)4SO4]m+12mHCl=mFe2(SO4)3+4mFeCl3+12mH2O。

【提出假设】假设1:

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3、SO2、O2。

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U形管内有无色晶体析出,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假设3成立。

如果最终试管中固体为一种红棕色纯净物,则质量为3.2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聚合硫酸铁的成分探究,聚合硫酸铁的热分解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5.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变化情况。

(1)B点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

(3)C点与A点相比,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Zn+CuCl2==ZnCl2+Cu氯化锌、氯化亚铁(或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质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

锌>

铁>

氢>

铜,在FeCl2和CuCl2的混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先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氯化铜完全反应后,若还有锌,锌才能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铁;

Zn+CuCl2=ZnCl2+Cu 

 

溶液增量

65 

 

64 

65−64=1

Zn+FeCl2=ZnCl2+Fe 

56 

65−56=9

(1)B点时,是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Cl2==ZnCl2+Cu;

(2)C点时氯化亚铁还有剩余,此时是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氯化铜已经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锌、氯化亚铁;

(3)有以上分析可知,C点与A点相比,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质量。

6.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____。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一个即可)。

【答案】溶液变浑浊

氯化钙氯化钠氢离子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试管D中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继续探究]

①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说明不含碱性物质。

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为碳酸钙,上层清液为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氢离子。

[拓展延伸]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在抗震救灾中,可使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的稀溶液进行消毒。

制取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

由于“84”消毒液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将其稀释成0.2%~0.5%的稀溶液。

(1)X的化学式为____,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

(2)配制120kg质量分数为0.5%的“84”消毒液,需使用12%的“84”消毒液_________kg。

(3)地震后,水源受到严重污染。

为了保证本地饮用水的安全,生活用水需多次消毒。

①如果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该变化过程属于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序号)。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答案】Cl2+15化学变化Ca(ClO)2+H2O+CO2=CaCO3↓+2HClOC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个数、种类不会改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Cl2;

设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x,+1+x+(-2)=0,则x=+1;

(2)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12%的“84”消毒液质量为x,x×

12%=120kg×

0.5%,x=5kg;

(3)①净化水的过程中消毒属于化学变化;

②次氯酸钙溶于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O)2+H2O+CO2=CaCO3↓+2HClO;

(4)为防止疫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措施有自然沉降,过滤,消毒,最后是煮沸。

较合理的顺序是:

④③②①。

故选C。

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

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①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②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2Na2SO3+O2==2Na2SO4;

(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

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小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乙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