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835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docx

四平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附件:

四平市2020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一、主导品种(38个)

(一)玉米主导品种(16个)

吉单50、吉农大598、吉农大889、良玉99、禾育301、吉农大585、先玉1225、泽玉517、禾育9、翔玉998、吉单551、禾育47、郑单958、富民558、长单551、华农887。

(二)水稻主导品种(10个)

通育269、通禾885、通禾887、九稻87、吉粳515、吉粳528、吉粳305、吉农大738、吉大816、通禾829、

(三)大豆主导品种(12个)

长农39、吉农50、吉农82、吉育71、长农35、吉育407、吉育441、吉育508、吉农43、吉育403、吉大豆3号、长农16。

二、主推技术(18项)

1.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

2.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3.玉米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用技术

4.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

5.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6、玉米中期病虫害一体化防控技术

7.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

8.水稻提质增效生产技术

9.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

10.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

11.米豆轮作条件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2.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13.花生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14.绿豆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15.红小豆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16.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四平市2020年主推技术操作规程

一、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保水、保土、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一)技术流程(如下图)

 

(一)技术要点

1.免耕播种。

使用重型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的耕地上作业,一次完成侧深施化肥、苗带整理、播种开沟、单粒播种、施口肥、挤压覆土、重镇压,达到施肥、播种农艺要求。

(1)侧深施化肥

施肥量。

总量误差不大于5%,行间误差不大于5%。

施肥位置。

种子侧7-10cm,种子下5-8cm。

(2)苗带整理

将覆盖于地表的秸秆、根茬、杂草、干土等左右清理20cm左右宽度。

将施肥过程翻动的土壤压实。

将苗带5cm左右深的土层进行疏松。

(3)播种开沟。

在被疏松的苗带上采用双圆盘开沟器挤压开沟,沟型呈V子型。

(4)单粒播种

单粒率:

97%以上。

 

空穴率:

4%以下。

深度:

根据土质、墒情确定,镇压后一般2.5-3.5cm,误差小于0.5cm。

株距:

均匀一致,误差小于20%。

(5)施口肥。

与种子同床,使用专用口肥或有机肥,每公顷50kg左右。

(6)挤压覆土

挤压合拢种沟。

干土、秸秆杂草不能落入种沟。

种子覆盖严密,盖土均匀,误差小于0.5cm。

(7)重镇压

镇压强度根据土质和墒情确定,一般的应达到650g/cm2,保证种子与湿土紧密接触。

镇压后地表不能有龟裂。

2.化学除草

(1)在播后、出苗前能够形成有效降雨的区域,应用喷杆式喷药机喷洒高效玉米除草剂进行地表封闭,一般选用阿特拉津加乙草胺混合喷洒。

(2)在播后、出苗前不能够形成有效降雨的区域,应在出苗后玉米3-5叶期喷洒高效杀青式除草剂,做到药量足、水量大、喷洒均匀。

3.中后期田间管理。

进行防治病虫害等,可利用高秆打药机进行统一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

4.收获、秸秆覆盖还田。

在收获作业时将秸秆覆盖在耕地表面,对于均匀行距平作的地块,将秸秆均匀覆盖地表即可;对于宽窄行和高光效地块,应将秸秆覆盖在窄行;覆盖量根据农村需求确定,但以秸秆覆盖总量>30%为宜。

(二)注意事项

1.低洼易涝地块应慎重采用此栽培技术模式,严格控制播种深度,适当浅播。

2.根据选择品种,适时晚播。

3.注重口肥的施用,选择专用口肥,严格控制施肥量。

4.对于秸秆还田量大的地块,要适当增加行距或减少第二年播种茬口的秸秆量。

5.施入的底肥和种子的距离达到7-12cm。

6.封闭除草时加入“见绿杀”,达到更好的除草效果。

7.应用2-3年后,可视实际情况应用深松机对耕层进行疏松或深松,深松的地块深度要达30cm以上。

二、玉米化肥减量增效技术

(一)技术要点。

在适当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基础上,依据玉米产量水平,确定化肥施用量,实现科学施肥、减肥增效的目的。

1.化肥施用量

(1)玉米公顷产量水平7500kg以下,施用纯氮(N)150-175kg,纯磷(P2O5)60-70kg,纯钾(K2O)50-70kg。

(2)玉米公顷产量水平7500-10000kg之间,施用纯氮(N)175-200kg,纯磷(P2O5)70-80kg,纯钾(K2O)60-80kg。

(3)玉米公顷产量水平10000kg以上,施用纯氮(N)200-240kg,磷肥(P2O5)80-90kg,纯钾(K2O)70-90kg。

2.施肥方法。

在肥料没有缓控释剂的前提下提倡分次施肥,做到少量多次。

底肥深施,种肥隔离12cm以上。

30%氮肥、100%磷肥、50%钾肥用做底肥,70%氮肥、50%钾肥用做追肥。

低洼冷凉地块30%磷肥用做口肥,与种子隔离3cm。

一次性施肥,底肥必须深施,种肥隔离15cm以上。

低洼冷凉地块用50-100kg磷酸二铵做口肥,与种子隔离3cm。

建议增施有机肥或实施秸秆还田。

一般连续3年每公顷增施商品有机肥1000kg、发酵腐熟好农家肥15立方米或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地块,可减少化肥用量20%。

根据化验结果

可适当减少磷肥投入,尤其是近些年磷肥投入较高地块,每公顷纯磷(P2O5)可以减少10-20kg。

(二)注意事项

1.一次性施肥必须选用缓控释效果好的肥料做底肥,缓控释肥肥料的缓控释氮不低于总氮量的30%。

2.有机肥必须发酵腐熟好,禁止生粪下地。

3.秸秆翻压还田深度必须达到30cm以上,避免影响春季出苗。

三、玉米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用技术

缓控释肥料是以物理或化学调控机制使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增长、施肥后延缓被作物吸收与利用、继而满足作物整个生长周期养分需求。

相比于速效肥料,缓控释肥料一次性施用节省追肥成本、减少施肥用量,提高玉米产量。

(一)技术要点

1、肥料选择。

选择符合标准和国家肥料登记制度要求的肥料,以含有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脲醛缓释肥料等复混肥料作为一次性施肥的肥料为宜。

缓控释氮占总氮比例为30%-50%,氮素释放期为50-90d。

高目标产量田应适当提高缓控释氮肥比例与氮素释放时间。

2、施肥方法。

将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的肥料于播种前或播种时一次性施入土壤中,施肥深度应在种子下方12-15cm或侧下方8-10cm。

3、推荐施肥量。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确定合理施肥量。

一般农田低目标产量(7500-10500kg/公顷):

推荐施氮量为160-180kg/公顷,施磷量为60-70kg/公顷,施钾量为60-70kg/公顷;中目标产量(10500-12000kg/公顷):

推荐施氮量为180-200kg/公顷,施磷量为70-85kg/公顷,施钾量为70-90公斤/公顷;高目标产量(12000-15000kg/公顷):

推荐施氮量为200-240kg/公顷,施磷量为85-95kg/公顷,施钾量为90-100kg/公顷。

(二)注意事项

1、该项技术禁止在保水保肥性差的砂质土壤上应用。

2、保证施肥深度,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或烧苗。

四、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

(一)技术要点

1.留高茬自然腐烂还田。

收割玉米秸秆时留高茬(40cm左右)自然腐烂还田(还田秸秆占秸秆总量的30%以上),至翌年经风吹、日晒、雨淋、冻融自然腐烂还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土壤风蚀的作用。

2.秋季宽行旋耕整地。

用条带旋耕机在宽行旋耕整地,达到播种标准。

春季不整地直接播种,利于保墒、保苗。

3.精密播种。

精密播种系指精细整地和精量播种,窄行精密播种系指在秋季精细整地基础上,在上年宽行实施精量播种,形成40cm新的窄行苗带,可节约用种量,降低成本。

4.茬带宽幅深松。

玉米拔节前(一般为6月中旬),在90cm宽行深松,宽度30-40cm,深度30-40cm。

此时已经进入雨季或开始进入雨季,深松可接纳和储存更多降水,形成土壤水库。

做到伏雨秋用和来年春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

技术模式图如下:

(二)技术规范

1.选地与整地。

选择耕层深厚,保水保肥,排水条件较好的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以黑土、黑钙土、淡黑钙土、冲积土和厚层草甸土等土壤为好。

秋收后用1GQN-320T3条带旋耕机对宽行进行旋耕,达到播种状态。

第二年春季,在旋耕过的宽行进行精密播种,形成新的窄行苗带,秋收后再对新的宽行进行旋耕。

2.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经国家和省审定通过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以耐密和半耐密型品种为主。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试芽、晒种、种子包衣等种子处理。

3.播种。

当土壤0-10cm处地温稳定通过8℃,采用2BJ系列、2BD-2精密播种机,在前一年旋耕过的宽行进行精密播种,播深3-4cm,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均匀,播后采用1YM镇压器镇压,如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不必镇压。

4.施肥。

一般农田施优质农肥25-30m3/hm2,N220-260kg/hm2,P2O580-120kg/hm2,K2O60-100kg/hm2,1/4的N肥和全部P肥以及全部K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3/4的氮肥在玉米拔节前,采用条带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追施。

5.深松。

在玉米拔节前(一般为6月中旬),采用条带中耕深松追肥机在宽行结合追肥进行深松,深松宽度30-40cm,深度30-40cm,深松同时进行追肥。

6.田间管理

(1)化学药剂除草。

用莠去津类胶悬剂和乙草胺乳油加水混合,在玉米播后苗前土壤较湿润时进行土壤喷雾。

(2)间苗、定苗。

幼苗3叶期间苗,4-5叶时定苗。

(3)病、虫、鼠害防治。

玉米生长期发生的主要病害和虫害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鼠害根据田间发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防治,如毒饵诱杀等法。

(4)收获与晾晒。

在玉米子粒达到生理成熟时进行收获,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扒皮,晾晒方法有上站子或自由堆放晾晒脱水(含水量≤14%)。

(三)注意事项

1.推广区域选择。

本技术适合于地势平坦或坡度较小土地连片的雨养农区推广应用,丘陵山地不宜采用该项技术。

2.整地要求。

第一年种宽窄行,上一年秋季将土地旋(耙)平,达到播种状态。

3.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要求。

应用此技术种植密度要较常规种植技术增加10%-15%,施肥量增加10%以上。

五、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耕整地、机械精量(免耕)播种、机械深施化肥、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晾晒与烘干、秸秆处理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抗逆性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丰产稳产玉米品种。

(二)耕整地作业。

根据当地的种植模式、农艺要求、土壤条件和地表秸秆覆盖状况,选择机械耕整地作业方式与作业时间。

机械深松作业宜在秋季或苗期进行,深松深度应能打破犁底层。

拖拉机功率应根据不同耕深、土壤比阻以及深松机具的规格进行选配。

1、机械深松

①作业土壤含水率在15%-22%时进行;

②深松的深度视耕层的厚度而定,以打破犁底层为主。

中耕深松深度>25cm,春、秋季深松深度>30cm。

同一地块,各行深度误差≤±2cm;

③深松后无田面起伏不平。

2、机械旋耕

①旋耕深度>10cm;

②耕深稳定性>85%;

③全耕层碎土率>65%;

④地表平整度<5cm。

3、机械起垄

①起垄高度均匀,垄体一致,各铧入土深度误差≤±2cm。

垄体镇压后,垄高>16cm,各垄高度误差≤±2c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