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8049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师水平测试题Word格式.docx

A自我评价B相互评价C多样评价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A单一B富有个性C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

A用数学学习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生活数学

11、《标准》安排了()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

12、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3、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的教学”

A、数学活动B、语文活动C、教学活动

14、新课程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分为()个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并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

B《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C《标准》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D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制订了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以逐步取代原来的“课程标

(二)、多项选择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B、科学性C普及性D、发展性

2、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B、自主探索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

4、符号感主要表现在()。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

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5、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

二、是非题(对:

T;

错:

F)

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

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

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

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4、《标准》提倡采取开放的原则,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留出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

5、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6、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7、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

8、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9、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10、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

11、新课程从第二学段(4——6年级)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12、课标对教学要求有所提升的内容有:

估算、算法多样化、各类知识的应用等。

三、填空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的指标

5、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6、“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

数与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7、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

8、.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四、计算题:

1、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18块糖平均分着吃甲付了11块糖的钱乙付了7块糖的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9元钱。

问甲、乙各应该收回多少钱?

 

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跳绳比赛赛前名次各说不一A说:

甲第二名丁第三名。

B说:

甲第一名丁第二名。

C说:

丙第二名丁第四名。

实际上面三种说法各说对了一半。

甲、乙、丙、丁各是第几名?

3、有两筐重量相等的苹果甲筐卖出15千克乙筐27千克后甲筐余下的苹果是乙筐余下的4倍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4、沿长、宽相差25米的游泳池跑4圈作下水前的准备活动。

已知共跑了600米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案例1:

《年、月、日的认识》情境创设

上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1994--2005年之间共十年的年历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

从这些年历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几分钟后学生汇报。

生1:

我发现1999年是兔年,是从2月16日开始的。

生2:

我发现2001年是蛇年,是从1月24日开始的。

听到这里,上课教师的表情凝重,可是学生的回答依然在这无关的信息上进行着,教学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原来教师发给学生的每一张年历表的表头上都有这样的字眼:

X年(X月X日开始)。

请你对此情境创设进行分析。

如果是你讲这节课想怎样创设情境。

六、论述题:

怎样理解现行小学数学课程目标?

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5(C、B、B、C、A)6------10(B、A、C、B、B)

11------15(B、D、A、B、D)

(二)、多项选择:

1、ACD2、ABC3、ABC4、ABCD5、ABCD

二、是非题

1、F2、T3、T4、T5、T6、F

7、T8、T9、T10、T11、F12、T

三、填空题:

1.(过程与方法)、2.(基础性)3.(具体化)。

4.(内容学习)5.(引导者)6.(方程与不等式)、7.(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8.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

四,计算简答题

1、【提示】:

每人吃18÷

3=6块

丙吃6块9元钱,每一块糖9÷

6=1.5元

甲多付:

(11-6)×

1.5=7.5元------收回的

乙多付:

(7-6)×

1.5元=1.5元-----收回的

2、【提示】:

假设法:

假设A前句对,后句错。

B前句错,后句对。

C前句错,后句对。

由于丁既是第二名又是第四名矛盾,假设错误。

因此A前句错,后句对。

B前句对,后句错。

C前句对,后句错。

所以:

甲第一名;

丙第二名;

丁第三名;

乙第四名。

3、【提示】:

原来相等到最后甲是乙的4倍,甲比乙多剩的3倍就是乙比甲多卖的27-15=12千克,12÷

(4-1)=4千克------乙剩的

4+27=31千克-------原来的

4、【提示】:

600÷

4=150米----周长,150÷

2=75米-------长+宽

和差问题:

(75+25)÷

2=50米-----长

50-25=25米------宽

25×

50=1250平方米------面积

A理解和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

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课程的主要任务。

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是紧密围绕知识的学习进行的。

B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

 培养初步的数学能力是时代赋予小学课程的重要任务。

在信息社会中,知识正以惊人的速度激增,面临新科学技术的挑战,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不能只停留在学会现成的结论,必须具有主动选择信息、独立获得信息、勇于创造信息的精神。

要着力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把开发智力、接着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

C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必要也有可能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为这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大都在课程目标中鲜明地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明确规定要“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这样现符合小学生的实际。

现行大纲提出:

要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通过数学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书写整洁、严格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要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受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要用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这些提法都更为确切,且始终贯穿了学习的思想,同时也重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例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