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7657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题高考语文模拟Word文件下载.docx

A.读书可以使人吸纳古今开创理想世界,马克思正是在阅读中历经40年勤奋探索,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

B.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有高质量的运作水平的经济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展以至画家的作品进入流通领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C.张大江在学院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四处搜集和研读有关自动化控制的各种资料,运用最新的技术改革了放映设备。

D.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和质量检测等部门进行了整顿。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与机器的蜜月

——关于科学人文的思考

杨听

不久前参加全国职称考试报名时,大家都受到严辞“警告”:

这是首次采用计算机报名,机器可不比人,一旦不符合要求,将拒绝识别,那就意味着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铁面无私与不由分说,让大家将原本很清楚的单位地址、个人经历又搜肠刮肚地想了一遍,然后诚惶诚恐一笔一划地换算成简洁的机器语言。

交上表后,心中还在嘀咕,生怕一不留神某个地方冒犯那个冷冰冰的家伙,被剥夺了权利。

在机器与人的关系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

被人发明出来的机器原本是一种工具,但却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思维。

记得当IBM公司的个人计算机于1981年首次登上办公室的桌面时,有人为之欢呼,也有人感到局促不安。

1983年1月的《时代》周刊便在自己的封面故事中传达了这种“技术忧虑情结”。

这一期的封面不再是往常的“年度人物”,而是“年度机器”的肖像。

众所周知,正是这台“年度机器”,不仅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翻卷着世界风云,而且正成为刚刚到来的新世纪的主角。

80年代的那场计算机恐惧症已经消褪,在新世纪的朝阳里,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担忧:

计算机所制造的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吞噬着我们的生活。

计算机已经不仅是灵活,而且容易适应我们的思想过程,所以我们很快就不再是把它当作一种外部工具,而是更倾向于把它视为第二皮肤或者精神假肢;

虚拟空间已经成为许多人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的唯一渠道。

技术的鲜花正在盛开,我们已经化入计算机的界面之中,没有计算机参与的情况越来越少。

人们已经对数字化的生活有了充分的描述和向往,有人甚至认为文学或者文化是一种用我们的指尖一点便有了的事情。

不再需要创造或者思考,人们只要坐在计算机前,在线上,一切幸福就会降临。

不幸的是技术一只手给予,而另一只手则索取。

信息风驰电掣地在全球翻飞,而思想却隐没在铺天盖地的碎片之中。

计算机的搜索能力夸大了我们的知识面,但却缩小了我们的注意力;

网络给予我们更大与人沟通的空间,却越来越忽略人类直接的相互依存;

软件通过它隐藏的议程,帮我们迅速地学习知识,也重新组织、改写着我们的思维过程;

我们逐渐习惯于在海量信息前浏览知识,而丧失了对知识背后那种智慧的感悟。

于是“计算机屏幕前的反思”成为一些人文学者的案头课题,科学人文的话题又一次重现了被机器浸没的人的处境。

它提醒人类,我们可以将计算机视为合作伙伴,但我们必须注意与技术合作时会发生什么。

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将“技术”视为20世纪的中心问题,这并非是将计算机看作人类的“竞争对手”,而是在提示“技术的本质”比技术更深刻。

后者仅仅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而前者改变了人类的心灵。

因此我们要以极大的热忱接纳新技术,更要充分注意到比技术更深层的文化涵义,需要追问如何理解我们与技术、与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那种被称为“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的素养才可能成长,人与机器的蜜月才能够久长。

(选自2001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7.对文中“吞噬”一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计算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想。

B.计算机和网络对人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C.计算机不仅灵活,而且适应我们的思想过程。

D.计算机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8.文中“第二皮肤”和“精神假肢”指:

A.计算机所制造的无所不在的网络

B.计算机

C.虚拟空间

D.内部工具

9.下列不属于技术“索取”的内容的一项是:

A.人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

B.人与人的直接沟通

C.人的思维过程

D.人对智慧的感悟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年代的那场计算机恐惧症实际上指的就是上文的“技术忧患情结”。

B.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创造或者思考,人们只要坐在计算机前,在线上,一切幸福就会降临。

C.人类在使用科技的时候,只有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人与机器的蜜月才能够久长。

D.技术的本质在于通过改变人与技术、与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来改变人类的心灵,它比技术更深刻。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性宽仁恭爱。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茂问曰:

“子亡马几何时?

”对曰:

“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

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

“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

”人曰:

“往遗之耳。

”茂曰:

“遗之而受,何故言邪?

“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苟如此,律何故禁之?

”茂笑曰:

“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

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

且归念之!

”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后汉书·

卓茂传》,有改动)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幸至丞相府归我幸:

希望

B.后以儒术举为侍郎举:

推举

C.茂辟左右问之曰辟:

躲避

D.岁时遗之,礼也遗:

馈赠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亭长为从汝求乎?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①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①嘿解与之,挽车而去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①凡人所以负于禽兽者②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1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卓茂“宽仁恭爱”的一组是

①举为侍郎,给事黄门。

②心知其谬,嘿解与之。

③视人如子,举善而教。

④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

⑤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

⑥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人误把卓茂的马认为是自己丢失的,卓茂也不解释,就把马解给了那人,那人找到了丢失的马后,把马送还了卓茂,并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

B.卓茂担任密令时,有人告发部下一位亭长收受别人赠送的米肉。

卓茂问明情况,原来是那人怕亭长而自愿送给亭长的礼物,并非亭长乘威所致。

C.告发亭长者认为,官吏不应该收受别人的礼物,如果收受,就是违背律条的规定,亭长收受了自己的米肉,应当向上司告发,使其受到惩治。

D.卓茂认为,不论是邻里老人,还是官吏百姓,都应该“有仁爱,知相敬”,有经纪礼义以互相往来,以顺应人情,不应死守教条,无限上纲。

第Ⅱ卷(108分)

四、(1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⑴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译文:

⑵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妙”在何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7.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两小题)(4分)

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

⑵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

,。

(王勃《滕王阁序》)

⑶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铁马丁当

斗拱飞檐而又檐牙高啄,是中国古建筑最优美的一个构思。

在那展翅欲飞的檐牙上高高啄挂的,丁当响着的,我们一般人看上去,一定觉得是铜铃,最多说是风铃,可是行家却说,那不是铜铃,也不是风铃,那是“铁马”。

铁马?

乍一听,我们可能不解,然而再看,再想,或者多少年后再想,你会觉得它真应该也只能叫做铁马。

风吹来。

风从夏天吹来,当然已是秋风了;

风从山下吹来,到得此高高山上,自然也是凉如秋风了。

在这样一年四季的秋风中丁当丁当地响着,迎着时间的风前进,无论什么样的铃,也会成为一匹马,一匹铁样坚强的马!

铁马,多么富有想象力的一个名字。

铁马丁当,响在我们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亭台楼阁上,响在深山古寺,响在我们世上最清静的地方,但是却表达着我们对于迎风前行的生命的理解和想象。

你看了那檐头丁当的风铃,你再看那高高的昂起的檐,不就是一匹马仰着的脖子吗?

一匹马既已横空出世,仰天而立,傲视风云,于是山间的树们则立时纷披如马之鬃,于是檐下的廊柱立时有力如马之腿,于是一个山间的古寺里贮满了奔驰的欲望如同一匹马身上贮满了奔跑的热与力,于是一个山间的古寺要奔跑起来,于是一座威武的大山要奔跑起来,于是我们的一颗心也要奔跑起来!

铁马丁当,告诉我们一切原来都是在奔跑着,不舍昼夜,向着云天。

于是天上的云,就是已经奔跑到了天上的,正在悠悠行空的,一群欢乐的马,或者一匹孤独的马!

于是我们坐在一个山间古寺的石头上,就如同坐在一匹奔跑的马背上,于是一个也许最平凡的人也就成了岁月最骄傲的骑手,一边低语着一边向着时间的风云驰去。

无边的过去顷刻之间成了身后的飞絮,人世的悲欢苦乐也在这顷刻之间在马蹄下散去,是尘的归了尘,是土的归了土。

铁马丁当,复又丁当。

铁马是风的老话呢,还是山的古语?

这一天,我们坐在古寺的飞檐下说话:

唐诗宋词,家事国事,酸的辣的,深的浅的。

一会儿铁马丁丁当当,一会儿铁马沉默无言。

游人寥寥,尘世的东西像是正在被风吹走;

树影婆娑,世界好像正在用他的手势和我们交谈。

我们看一眼古松的影子,我们听一耳铁马的丁当,我们在那一天突然好像成了一个心可以领,神可以会的智者。

我们多么平凡,可是掀开平凡的石头,下面藏着的,竟也是一株精神的美且坚强的小草。

铁马丁当,把深山千年的心事借铁锈和铜绿而道出,又借一片片落叶写在地上,复借一阵阵清风带向远方。

我们坐在古寺的廊柱旁,目睹这一场世界上神秘的活动,却一无所言,一无所知,像是两块经年的石头,只任风吹雨打,从不怨雨怪风。

但是我们心里其实也明白。

如果我们只是两个偶尔的过客,则我们只知道一天两天的事;

可是如果我们竟是两块经年的石头,则我们就能知道千年万载的事。

然而我们不说,所以好像我们不知道;

他们说了,于是他们好像就什么都知道。

其实啊,只要我们是人,我们知道的,永远也不会比一株小草多,永远也不会比一块石头多。

但是我们肆意地做着我们的一切,从没有把小草和石头放在眼里,正如铁马跑在自己的秋风里,也从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一样。

阳光从铁马的脖子上流了下来,流成我们背上的热。

廊柱这时现出了它的古老红色,于是“汗血马”,这三个字突然就从什么地方硬铮铮地跳了出来。

突然我们就听到了一匹马千里路上的喘息,呼哧呼哧,嗒嗒嗒嗒。

我们于是也跳起来,绕着一个山间的古寺走着、摸着。

到处是历史的刻刻画画啊,到处是人间的坑坑洼洼,我们闭上眼睛,让手指直接抚摸在一匹马的骨头的血肉上:

那一张一弛的力,那一起一伏的脉,那一深一浅的神,一远一近的韵,就在我们的手指间滚动。

那是汉瓦那是唐砖,那是秦时的月光宋时的垅沟,那是一万年前的泪痕啊一百年前的刀伤!

它们都在一匹马的身上。

这样的一匹马就不能再是美丽爱情中王子飘逸的白马了,这样的一匹马只能是秋风苦雨中的一匹汗血马:

多少败将谪臣从这样的马上折戟沉沙,多少王侯流民从这样的马上下野落草,多少怨女旷妇从这样的马上香消玉殒!

这是汉李广的马,这也是汉昭君的马,这是西去新疆的林则徐的马,这是西来秦州的杜甫的马,这也是南下荒蛮之地的苏东坡的马……

这是一匹生活与岁月的流着汗也流着血的马,一匹无形的马,谁都是它的骑手,谁也看不见它。

它风驰电掣,我们却以为它一动不动;

它历尽沧桑,我们还觉得它一生平安。

骑着毛驴找驴,曾经是我们对人的嘲笑,骑着马儿找马,谁会这样嘲笑我们呢?

铁马丁当,奔跑在时间的风中,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挥汗浴血,奔跑在人生的路上。

(选自《散文》1999年第3期)

18.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作为装饰的金属片有着一个令人不解的名字――铁马。

然而作者说,“它真应该也只能叫做铁马”。

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分)

19.“铁马丁当”,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请概括说明。

20.本文六、七、八、九四段,作者从铁马所在的古建筑出发,把高昂的屋檐想像成仰起的马脖,进而想到树似马鬃,柱似马腿,而古寺、大山、行云以及一切宇宙天地间存在的事物,都仿佛是贮满热与力、奔跑不息的马。

请联系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与好处。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本文从中国古建筑的“铁马”说起,展开丰富的联想,表达了对历史、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受,语言优美,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B.“我们在那一天突然好像成了一个心可以领,神可以会的智者。

”是说我们看了古松的影子,听了铁马的丁当,就会变成心领神会的智者。

C.作者把“铁马”想象成一匹一路负重、一路喘息的汗血马,借助这个意象展示了历史前行的沧桑苦痛。

D.“那一张一弛的力,那一起一伏的脉,那一深一浅的神,一远一近的韵,就在我们的手指间滚动。

”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让手指直接抚摸在一匹马的骨头的血肉上”的深切感受。

E.文章最后一段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挥汗浴血,奔跑在人生的路上”。

六、(12分)

22.下面一段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些毛病,请指出来,并改正。

(只改四处即可)

自我控制模式的最佳用途之一,是改造学习习惯。

学生在这方面的最大障碍大概是他们总喜欢设置不切实际的目标。

当某一学科长期失败后,他们可能会期望自己连续几个小时地看书,乃至不间断地做大量练习。

其实往往适得其反,事半功倍,收效甚微。

可以预料,他们肯定是以失败告终。

⑴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的下面画上横线,并标出①②……序号。

⑵把序号和改正结果填入下表中。

修改时不要改变原意。

序号

修改

23.仿照示例,按照下面的提示语,为“网络”写两条宣传语。

提示语:

联通公司是中国的一个通信公司,主要经营通信业务。

它的成立打破了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使中国的通信市场走向了竞争的良好态势,让老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宣传语:

情系中国,连通四海。

⑴提示语: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沟通手段,IP电话、电子邮件、网上信箱、网上聊天等功能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人们之间的交流、帮助更容易、更方便、更迅速。

⑵提示语:

网络信息量大,资源丰富。

新闻、时讯、资料、图片等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人们了解生活信息。

上网学习、查找知识变得更方便、更容易。

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⑴一夜春风起,。

⑵祖国山河秀,。

第二题:

春风化雨杨柳吐翠报新岁,。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土壤的功用是无比崇高的。

而尘埃,却只能污染空气。

两者都由土而来,价值却全然不同。

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

你思考过它们的原因吗?

请以“土壤和尘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⑴立意自定;

⑵文体自选;

⑶不少于800字;

⑷不得抄袭。

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1题:

选B,全读huì

A“审时度势”中“审”读shěn,其余加点字读shēn。

C“怵目惊心”中“怵”读chù

,其余加点字读shù

D“劲头”、“鼓足干劲”中“劲”读jì

n,“劲敌”、“劲旅”、“疾风劲草”中“劲”读jì

ng。

2题:

选D。

A中“和言悦色”应为“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B中“谛造”应为“缔造”。

C中“手屈一指”应为“首屈一指”。

3题:

选A。

⑴“推求”是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探求道理、意图,更合语境。

“推敲”比喻字斟句酌,反复琢磨。

⑵“抚养”指爱护、教养,多指长辈对小辈、年长对年幼的养育。

“扶养”指扶助、供养,多指晚辈对长辈的赡养。

⑶“惟其”表因果,正因为。

“只有”表必需的条件。

4题:

选C。

C“天有不测风云”比喻人将会遇到什么糟糕情况无法预知。

这里说时来运转,是好运气来了,再用“天有不测风云”,显然不正确。

A“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B“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D“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5题:

A项将“知识”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B项“阴暗面”是引用的一个词,句号应该在后单引号之外。

D项问号应改为逗号。

6题:

选B。

A项“在阅读中历经40年的勤奋探索”表达不清,可改为“在40年的勤奋阅读和探索中”,另“完成了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搭配不当,可改为“确立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项成分残缺,“在……下”是介词结构做状语,谓语部分加了一个“他”,成为一个独立的句子,“张大江”便没有相应的谓语。

删去“他”或删去“张大江”。

D项句式杂糅。

把“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问题”和“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杂糅在一起,可以改为“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问题”或“在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7题:

A。

要注意作者的否定态度。

(在本文语境中,这句话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它实际上对机器的这种影响是持否定态度的,这从前后文的阐述中都能看出来。

8题:

B。

9题:

C。

思维过程只是被“重新组织、改写”。

10题:

观点错误。

(这是人们对科学技术产生的误解和偏执,以为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包括文学和文化,思维和创造。

11题:

C(辟:

使……回避)

12题:

B(A相当于“是”。

B①相当于“于是”、“就”。

②相当于“才”。

C顺接连词。

D介词,表比较)

13题:

选C。

①表明卓茂的履历,表现其谙儒术。

④表现“言亭长受人米肉之人”对“吏”的看法。

⑥这是一种假设,“今”相当于“如果”。

14题:

A(“感谢卓茂的大仁大德”不当,应为“谢罪”)。

15题:

⑴卓茂操劳尽职,谆谆恳切,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拿善政来教人,口里没有半句恶言,官吏百姓都对他相亲相爱而不忍心欺骗他。

(4分)⑵大凡人比禽兽高贵,是因为人有仁爱精神,懂得互相尊敬和来往的事理。

(4分)

【译文】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

本性宽厚仁爱恭顺。

起初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在孔光手下办事,孔光称他为长者。

卓茂有一次外出,有人把他的马误为是自己的。

卓茂问道:

“你的马丢失多长时间了?

那人答道:

“丢失一个多月了。

”卓茂的马跟随自己已好几年了。

卓茂心里知道那人认错了,却坦然解下马来给了那人,自己拉着车回去,回头对那人说:

“如果这匹马不是您丢失的,希望把它送到丞相府还给我。

”后来,马主在别的地方寻到了自己丢失的马,就把卓茂的马送丞相府归还卓茂,并叩头谢罪。

后来,卓茂因为通晓儒术被推举为侍郎,供职于黄门,升迁为密县县今。

其间,他操劳尽职,谆谆恳切,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拿善政来教人,口里没有半句恶言,官吏百姓都对他相亲相爱而不忍心欺骗他。

有人曾对卓茂说,下面有位亭长曾接受他米肉的馈赠。

卓茂使手下的人避开问他道:

“亭长是向你索取的呢,还是因为你有事嘱托他办而收受的呢,还是你平常感到他对你有恩而送他的?

”那人说:

“是我自己前往送他的。

”卓茂说;

“你送给他礼物,他接受了你的礼物,有什么理由来告发他呢?

“我听说贤明的君主能使人不害怕官吏,官吏不索取别人的财物。

我现在害怕官吏,才送他东西,亭长已经接受了我的馈赠,所以我才来告发的。

“你是一个不懂事理的人啊。

大凡人比禽兽高贵的原因,是因为人有仁爱精神,懂得互相尊敬和来往的事理。

现在邻里年长的人尚且互相赠送食物,这是人道用来互相亲善的做法,何况是官吏与百姓之间呢?

官吏只是不应当凭自己的威势向百姓强行索取罢了。

人生在世,群居杂处,所以有经纪礼义而互相交接往来。

你难道不想修好人际关系,宁可远走高飞,不在人间生活吗?

亭长向来是个好官,一年到头送点东西给他,是合乎礼仪的。

“如果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