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7594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升高

【思考】 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吗?

提示:

全球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包括冷、暖、干、湿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所以全球气候变暖仅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

[图表导读]

读教材图4-21、4-22,思考下列问题。

(1)1861年以来,全球的气温变化趋势如何?

找出20世纪气温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的趋势。

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其中1998年是气温最高的一年。

(2)上述气温变化对降水产生了哪些影响?

全球陆地降水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和热带地区的降水量增加,而亚热带地区则减少。

材料 历史时期的气候,一般是指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以后,近1万年来的气候。

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大的波动。

在温暖期,北半球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比现在高出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

在寒冷期,欧洲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下图为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

结合材料探究:

(1)挪威雪线高度变化与中国气温距平变化有何相关性?

(2)从图中看出,近5000年以来,全球气候有哪两次大的波动?

(1)近5000年以来,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2)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是温暖期,15世纪以来是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十分寒冷阶段。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气候变化规律

(2)地质时期地球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三冰期:

震旦纪、石二(石炭—二叠)纪、第四纪。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周期长短不一。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

表现

温暖期

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

比现在高3~4℃

北半球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比现在高出75厘米,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

寒冷期

15世纪以来,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

比现在低1~2℃

出现于14~17世纪欧洲的小冰期,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

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项目

变化趋势

变化幅度

波动上升

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为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1998年则是最暖年份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增加

平均每10年增加0.5%~1%

热带地区

平均每10年增加0.2%~0.3%

亚热带地区

减少

平均每10年减少0.3%

雪盖和冰川面积

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全球雪盖面积减少了10%左右。

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

平均海平面

20世纪全球海平面升高了0.1~0.2米,我国大陆沿岸平均海平面大约上升了0.14米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完成

(1)~

(2)题。

(1)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由①→②时(  )

A.气候由暖湿转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小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在上升

解析:

(1)题,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是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题,①→②期间,气温下降,降水减少,冰川面积扩大,海平面下降。

答案:

(1)C 

(2)A

知识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影响

资源条件

发生变化

温度和降水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并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在许多地区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加剧了

自然灾害

气候变化对地表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产生影响,会导致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导致原有

生态系统

改变

气候变化会使动植物栖息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将导致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

对主要生

产领域产

生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另外,气候变化还会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对人体

健康造

成危害

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思考】 全球气候变暖时对雪线高度、河川径流量有何影响?

全球变暖使高山冰雪融化、雪线高度上升。

从短期来看,河川径流量会由于冰雪消融而有所增加;

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冰川总量的减少,河川径流量将减少。

材料一 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前者是根本性的,因为全球正处在地质历史的间冰期内,全球气候正在向变暖的趋势发展。

后者则是辅助性的,也就是说人为原因加剧了变暖的程度。

下面是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1)结合材料探究:

①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

为什么?

②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

③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①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

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②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

③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以及滥伐森林,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

材料二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灭顶之灾”离我们并不遥远,20世纪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涨1.7毫米,目前全球海平面平均高度比1870年高出20厘米。

下面为格陵兰岛冰川崩裂图和全球变暖影响示意图。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全球变暖为何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②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a.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c.亚寒带某些地区:

③目前我国西部严重缺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①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见下图。

②气候更加干旱 退化成草场 将会适宜某些温带作物的生长

③气候干旱 会 它会加剧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④有利影响:

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不利影响: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海平面影响

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不利影响

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有利影响

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

②对工业的影响

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知识拓展] 1.全球变暖的原因

2.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气温的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

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升高了0.74℃。

科学家对气候变暖可能的影响进行推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

(1)~

(2)题。

(1)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B.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大量被砍伐

C.家庭广泛使用空调和电冰箱

D.大量草场被破坏,草场沙化

(2)导致上述现象的气候变化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B.海平面下降

C.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D.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延伸

(1)题,全球变暖主要是由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和破坏植被引起的。

(2)题,由于气温升高,北温带耕作区会向高纬度延伸。

(1)C 

(2)D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没有掌握以下内容?

重点必背

1.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吗?

2.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有何特点?

3.近现代气候变暖完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吗?

4.全球变暖对现有生存环境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微点拨

1.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2.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其成因和分布均具有全球性,全人类的共同应对、积极参与才是根本。

3.引起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人类无法改变,应主要针对人为原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学生用书P93]

1.下列关于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情况的概述,合理的是(  )

A.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B.干旱期明显长于湿润期

C.新生代以干旱气候为主

D.一直处于波动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选A。

在地质时期,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看来,在地质时期全球气候变化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2.关于气候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下降趋势

B.距今约1万年的人类历史时期处在地质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

C.该图反映了小尺度气候变化

D.这一时期的气温变化对现代气温没有影响

选B。

图中反映了距今1万年的气温变化,属于大尺度气候变化,该时期处于地质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寒冷期的后期,这一时期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3.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选C。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面积会缩小,故C项符合题意。

4.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  )

A.生物种类大量增加

B.各地海洋渔场都扩大

C.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D.各地生态环境将向好的方面转化

全球变暖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生态环境恶化,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

由世界银行委托撰写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世界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并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变化。

据此回答5~6题。

5.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从长远看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川大量消融会(  )

A.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导致黄河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

C.提高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

D.加剧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

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消融在短时间内会增加河流流量,但从长远看会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6.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燃烧时释放大量温室气体

②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

③使用制冷设备时排放大量氟氯烃

④燃烧煤炭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破坏森林会减少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转化,也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植物,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的“新”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

图甲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图乙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乙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近2万年来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

B.近7000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C.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D.50万年前至今气候在冷暖交替变化

第1题,根据材料中信息判断,“新仙女木”事件之后进入温暖的全新世,故与图乙中的③相对应。

第2题,图乙中显示近2万年来海平面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期间有一定的波动。

1.C 2.C

下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二氧化碳的变化呈现出(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正相关关系D.负相关关系

4.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扬,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

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本题组考查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及原因。

第3题,由图可以判断,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二氧化碳的变化呈现正相关关系。

第4题,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燃烧矿物能源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过度砍伐森林使消耗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间接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C 4.D

下图为“我国1961~2011年高温天气日数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1961~2011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变化状况是(  )

A.1981年后逐年上升

B.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小于升幅

C.1993年后波动上升

D.2001年以前均低于平均值

6.该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极端天气事件减少

C.低温冻害损失减少

D.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率增加

第5题,通过读图可以判断,1961~2011年我国高温天气日数在1993年后波动上升;

相对于平均值降幅大于升幅;

2001年以前有的年份低于平均值,也有的年份高于平均值。

故选C。

第6题,气温上升会使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因为温度上升,作物的适应能力变差,低温冻害损失增加;

温度上升,气流上升,热带气旋出现的频繁增加。

5.C 6.D

北极的冰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失(甲图)。

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实,南极一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臭氧层破坏B.酸雨

C.冰川运动D.全球变暖

8.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第7题,冰川消融和冰川断裂入海均是全球变暖的结果。

第8题,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的措施可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发展节能技术方面考虑。

7.D 8.B

9.2014年9月24日为期一天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闭幕。

会后发表的成果文件表明遏制气候变化已刻不容缓。

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主要排放国比例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

(2)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较大,但人均排放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大气中CO2含量逐年增加的人为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灾难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人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本题考查读图和析图能力,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和采取的措施,综合性较强。

(1)美国

(2)小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人口众多,经济处于起步阶段

(3)乱砍滥伐导致森林减少 化石燃料(煤、石油)使用量激增

(4)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气温上升,蒸发旺盛,水旱灾害增加 导致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有所改变,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

(5)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节约或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提高燃料利用效率;

大力开发新能源。

10.下面是“可怕的全球变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3)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

(1)题,全球变暖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题,从图中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

第(3)题,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而低纬度地区蒸发增加,干旱程度加重,农业减产。

第(4)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实施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1)自然原因:

太阳的异常活动等。

人为原因:

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②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2)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

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有利影响:

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

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

(4)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

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

 可采取的措施: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或使用清洁能源);

②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

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海平面下降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第1题,温暖时期,树木生长旺盛,年轮稀疏;

寒冷时期,树木生长缓慢,年轮因间隔小而密集。

第2题,M所指时期,气候寒冷,冰川面积增多,海平面下降。

1.B 2.C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

4.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A.澳大利亚B.西亚

C.北非D.中亚

第3题,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热状况要好于目前,因此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靠雨水生长粮食增幅最大的是西亚地区。

3.B 4.B

5.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

材料二 中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地带?

(3)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直接关系。

试分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

(4)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本题重在考查读图、析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