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87254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程序设计》教授教案Word格式.docx

及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练习+实验巩固

教学手段:

多媒体+VC6.0或者C-FREE环境演示

内容纲要

1.本课程介绍

2.C语言程序基本结构

3.C语言程序运行过程

4.本次课程内容总结

5.布置实验作业

讲课方法

1.课程介绍:

⑴课程内容介绍⑵教学模式介绍,C语言在线评测系统:

210.38.206.2⑶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及特点⑷C实验相关要求

2.C语言程序基本结构:

首先通过几个具体的C程序例子来使学生对C程序有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从例子中分析出C的基本结构和书写规范;

最后归纳总结。

3.C语言程序运行过程:

通过课堂演示,把前面的例子在VC6.0中运行,边演示边讲解C语言程序的上机步骤以及源程序、目标程序和可执行程序的概念。

时间分配

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

分配如下:

⑴课程介绍15分钟

⑵C语言程序基本结构40分钟

⑶C语言程序运行过程20分钟

⑷编写简单的C程序10分钟

⑸本次课程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参考资料

姬涛、周启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2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C语言在线评测系统:

210.38.206.2

第二讲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及C数据类型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C程序的编写,即顺序程序设计方法,掌握表达式和语句,了解C语言基本语法成分,掌握C各种数据类型:

整型、实型、字符型和字符串,掌握常量和变量的概念,并会使用各种类型的变量。

顺序程序设计,C表达式和语句,C各种数据类型:

整型、实型、字符型和字符串,常量和变量。

顺序程序设计,C数据类型

1.上次课程内容回顾及实验讲评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3.C语言基本语法成分

4.C语言数据类型

5.本次课程内容总结

6.布置实验作业

1.上次课程内容回顾及实验讲评: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讲解C语言程序上机实验的注意事项。

2.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编写简单的C程序,讲解教材上的例题,穿插讲解C表达式和语句。

3.C语言基本语法成分:

通过一个例子,分析其中的程序,列举几种该程序中用到的C语言的基本语法成分,然后详细讲解:

⑴C语言字符集;

⑵标识符;

⑶关键字;

⑷运算符;

⑸分隔符;

⑹其它符号

4.C语言数据类型:

通过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讲解

本次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

⑴上次课内容回顾及实验讲评15分钟

⑵编写简单的C程序20分钟

⑶C的基本语法成分15分钟

⑷C语言数据类型35分钟

第三讲

数据输入输出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输入输出各种数据,掌握顺序程序设计方法,理解算法的概念,会画简单的算法流程图和N-S图,掌握三种基本程序结构,了解C语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使用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输入输出各种数据

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的使用

2.数据的输入输出

3.算法

4.C语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6.布置实验作业

1.上次课内容回顾及实验讲评:

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然后给出实验题目的答案,并讲解上机中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printf函数:

通过举例方式讲解并归纳出printf函数的一般形式,详细讲解各参数的含义、格式控制及应注意的问题。

3.scanf函数:

通过举例方式讲解并归纳出scanf函数的一般形式,详细讲解各参数的含义、格式控制及应注意的问题。

4.算法:

首先解释为什么要讲解算法,然后给出算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流程图、N-S图)和三种基本控制结构。

5.C语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简单说一下C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以及C语言的特点

⑴上次课内容回顾及实验讲评15分钟⑵printf函数25分钟

⑶scanf函数25分钟⑷算法15分钟

⑸C语言的产生、发展及特点5分钟

⑹本次课程总结+布置作业5分钟

第四讲

分支结构、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if语句的三种形式和switch语句的用法,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了解条件运算符。

if语句的三种形式、switch语句、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if语句的嵌套

内容纲要:

1.回顾上章内容

主要复习顺序程序设计,引出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2.本讲内容

2.1分支结构

2.1.1单分支结构

2.1.2双分支结构

2.1.3多分支结构

2.1.4if语句的嵌套

2.1.5条件运算符

2.1.6switch语句

2.2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2.2.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2.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本讲内容总结,布置实验内容

采用理论讲解加实例演示的教学方法,理论部分以电子课件演示,并进行讲解;

实例采用讨论、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课上编程练习,然后给出正确的程序,并用TurboC环境演示程序。

最后按照分支的用途分类总结。

⑴上章回顾5分钟

⑵本讲内容80分钟

其中,if语句的三种形式:

40分钟;

条件运算符:

5分钟;

switch语句:

15分钟;

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20分钟

⑶本讲内容总结及布置实验5分钟

姬涛、周启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2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

第五讲

分支和循环结构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三种循环语句的用法,掌握循环语句的应用。

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

循环条件的设计和循环体的构造

多媒体+动画展示+VC6.0或者C-FREE环境演示

1.回顾分支结构的应用

if语句的两种形式、多重条件的表达(逻辑运算)

多分支语句的两种方案(if嵌套、switch语句)

2.3循环结构

2.3.1概述

2.3.2当型循环while

2.3.3直到型循环do-while

2.3.4当型循环for

采用理论讲解加实例演示的教学方法。

首先以实例引出循环的必要性;

其次总结设计循环程序要着重思考的两个问题;

总体介绍C中的三种循环语句;

分类举例。

理论部分以电子课件演示,并进行讲解;

实例采用讨论、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课堂编程练习,然后给出正确的程序,并用TurboC环境演示程序。

⑴实验讲解15分钟

(2)分支结构回顾5分钟

(3)本讲内容65分钟

其中,引例:

循环概述10分钟,三种循环语句统一介绍10分钟,举例15分钟,总结循环设计情况5分钟,随机循环举例10分钟,固定循环举例(经典例题)10分钟。

⑷本讲内容总结及布置实验5分钟

第六讲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掌握几种循环语句的应用,掌握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的用法,了解goto语句。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循环嵌套

break语句、循环嵌套

1.回顾三种循环语句的格式及应用

2.3.5几种循环的比较

2.4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2.4.1break语句

2.4.2continue语句

循环嵌套

2.5goto语句

2.6经典算法举例

通过实验讲解和上次课内容回顾,扩展部分小语法知识,例如++自增运算符和复合的赋值语句;

通过例题讲解并总结三种循环语句的使用区别。

本部分知识理论讲解少量,主要都是通过课堂实例分析和展示,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程序设计的经验。

所以例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例采用分析、讨论、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部分例题让学生课上编程练习,然后给出正确的程序,并用TurboC环境演示程序。

⑵内容回顾5分钟

⑶本讲内容65分钟

其中,几种循环的比较:

10分钟;

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20分钟;

循环嵌套10分钟,举例20分钟goto语句:

5分钟

第七讲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特点;

掌握函数的定义;

掌握形参和实参的定义;

掌握函数返回值的定义;

掌握函数的调用。

函数的定义;

形参和实参的定义;

参数传递方式;

函数的调用。

参数的值传递方式;

函数的调用;

函数的声明。

1.回顾上次课的内容,上机时出现的问题。

2.本讲内容:

1)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特点

2)函数的定义

3)无返回值函数的调用

4)有返回值函数的调用

3.本次课程内容总结

讲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方法和特点时举例引出模块化程序设计的特点和好处。

函数定义时分基本常识讲解和加深知识讲解,举例演示程序。

函数调用讲解分无返回值和有返回值两种方式对比讲解,加深印象,区别使用。

最后重点总结函数设计时,对参数的设计和函数返回值的设计尤为重要。

⑴实验讲解15分钟

其中,函数引出10分钟;

函数定义20分钟;

无返回值函数调用10分钟;

有返回值函数调用15分钟,举例10分钟。

第八讲

函数参数、返回值、函数声明、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加深对函数形参和实参的理解,掌握函数调用的方法;

了解函数声明的多种形式,掌握常用的库函数;

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对函数形参和实参关系及其值传递过程的理解;

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的概念及使用;

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

参数值传递过程的理解;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同名混合使用,对static静态变量的理解。

函数参数类型和值传递过程

函数返回值补充知识

函数调用加深应用举例

函数声明、库函数使用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

实参与形参讲解以例题为展示和总结;

函数返回值理论讲解;

函数调用分别举例并总结;

函数声明课件展示;

库函数使用简单介绍;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使用先理论讲解,后给出程序让学生分析变量值的变化过程;

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先理论讲解,后给出程序让学生分析变量值的变化过程。

其中,实参与形参讲解10分钟;

函数返回值5分钟;

函数调用讲解并举例15分钟;

函数声明、库函数使用5分钟;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20分钟;

动态变量和静态变量10分钟。

第九讲

指针和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

掌握指针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指针作为函数参数,返回指针值的函数,函数的指针。

指针的概念;

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函数的指针

指针的概念的理解;

各种有关指针的使用;

1.回顾上次课的内容,上机时出现的问题

2.问题的引出

3.指针的概念

4.指针变量的定义和赋值

5.指针变量的引用

3.指针变量做为函数参数

7.本次课程内容总结

8.布置作业

1.通过示例引出如果想完成两个数的交换,在主调函数中输出结果。

要想完成这个例子需要使用指针。

2.为了理解指针,先讲解地址的概念,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通过例子了解地址,讲解指针的概念。

3.引用演示程序让学生掌握指针变量的使用的格式及使用的场合目的。

4.并把指针作为函数参数传递,得到开篇的题目的要求。

⑴实验讲解10分钟

其中,问题的引出5分钟,指针的概念讲解10分钟,指针变量的定义和赋值10分钟;

指针变量的引用10分钟,指针做为函数的参数讲解30分钟,举例5分钟。

⑷本讲内容总结及布置实验5分钟

第十讲

模块化程序设计;

简单构造数据类型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了解返回指针值的函数和函数的指针;

掌握一维数组类型的定义和使用特点。

使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来编制程序;

一维数组的引出及使用。

一维数组的编程思路。

冒泡排序算法的理解。

1.实验课程序讲解

2.回顾上次课内容

3.讲授本次课内容

1).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2).一维数组的引出及使用

3).冒泡排序算法

4.主要内容总结

5.布置作业

1.实验题目通过C程序边分析边讲解,最后演示程序运行过程及结果。

2.返回指针值的函数不是本章重点,但有难度,可简单介绍其定义格式。

3.通过处理一批类型相同数据的实例,如30名学生的C语言成绩引出一维数组的概念和定义。

在这部分的讲解中注意采用引君入瓮的方法,对传统的解决方法和数组的方法进行比较。

4.介绍一维数组的特点、引用和初始化操作。

这部分内容为重点,对每个小点都要详细介绍,提醒学生引起注意。

5.冒泡排序法要先动画演示一个排序过程,然后设计算法,仔细分析算法的执行过程。

⑴实验讲解13分钟

⑵内容回顾2分钟

其中,返回指针值的函数10分钟,一维数组的引出及使用30分钟,冒泡排序算法25分钟。

⑷本讲内容总结5分钟,布置实验5分钟

第十一讲

二维数组与字符数组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二维数组类型的定义和使用特点;

掌握字符数组的使用;

掌握字符串的编程。

二维数组的定义及使用;

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字符串的定义和使用;

字符串的定义和使用。

1).二维数组的特点及使用

2).字符数组

3).程序举例

2.在一维数组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引出二维数组的概念,指出二维数组与表格的关系,强调二维数组是特殊的一维数组。

3.讲解二维数组实例,巩固本次课所学知识点,强调二维数字的编程特点是两重循环控制。

4.针对实际问题中所遇到的使用字符的情况,如学生的姓名、英文单词等,指出字符串的使用,说明C语言中的字符串使用字符数组存放的,并通过密码的实例,引出字符数组的概念,再进一步介绍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该部分内容为本章重点。

5.在字符数组的基础上介绍字符串的定义和使用,以及相关的字符串处理函数。

注意强调字符数组与字符串的差别。

该部分内容为本章重点,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最后应用实例进行巩固。

其中,维数组的特点及使用25分钟,字符数组讲解10分钟,字符串引出10分钟,字符串编程介绍10分钟,常用字符串操作函数10分钟。

第十二讲

数组与函数,数组与指针

通过本讲学习,使学生掌握数组与函数,数组与指针的用法。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本质。

指针访问数组各元素。

指针访问数组。

1).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

2).指针访问一维数组

2.将本章所学的数组内容与上一章所学的函数进行知识的交叉,从最简单的数组元素作为函数参数入手,进一步学习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

(2)学习多维数组作为函数参数,该部分内容不是重点,但是个难点,可简单举例说明。

3.本次课的讲授要把握住指针的本质含义——地址,从地址这个概念中寻找数组与指针的关系,以及后面的字符串与指针的关系。

从最简单的一维数组开始,分数组元素和地址两个方向介绍一维数组与指针的关系。

在一维数组基础上,介绍多维数组与指针的关系,还是从数组元素和数组名入手,该部分内容为一个难点。

其中,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25分钟,指针访问一维数组20;

举例10分钟;

指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