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598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课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一篇自然观

一.自然与自然观

1.自然概念

–基本含义:

1.客观世界;

2.自然而然。

–1.天然自然;

2.人化自然;

3.人工自然。

–1.未知自然;

2.天然自然;

3.初知自然;

4.初至自然;

5.人化自然;

6.人工自然.(黄楠森、赵光武)

2.自然观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自然观的演化史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古代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原始形态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中国古代

古希腊

–中世纪的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二.中国古代自然观

•春秋战国(前770—221)学术繁荣、百家争鸣,初步奠定中国古代知识体系。

正好与古希腊的繁荣交映生晖。

•百家争鸣,主要有:

儒、墨、道、法、名、阴阳。

最重要:

儒、墨、道三家。

•两汉到明清,总体儒道交融,墨学中绝。

儒学主导,道学延绵。

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古代科学影响很大。

1.《周易》--儒家的最高典籍

•《易经》大约形成于殷周之际,传说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推演为六十四卦。

•《易传》旧说孔子(前551—前479)所作,近认为是战国以来的解易作品汇集。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生生之谓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刚柔者,立本者也。

–刚柔相推而成变化。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道自然观

老子(约前580—前500)开创。

庄子(约前369—前286)继承、发扬。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惚兮恍兮,其中有物;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

–通于天者,道也。

–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气论思想

•气的概念:

–源于先秦,其核心思想是“万物皆生于气”。

–《淮南子·

原道训》:

“气者,生之元也。

•元气论哲学

–东汉王充等将元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

–北宋张载发展起来气的理论;

后来王廷相、王夫之、戴震都继承、发挥了张载的学说。

•元气论对古代科学的影响

–明代生物学家王逵《蠡海集》:

•天\雨露霜雪:

•地:

气+形

•草木土石:

气+形+性

•鸟兽虫鱼:

气+形+性+情

•(人类:

气+形+性+情+义)

–Ö

Ð

Ò

½

Î

ü

Ê

Õ

Ô

ª

Æ

ø

Â

Û

Ó

Ã

â

Í

È

Ë

Ì

å

É

ú

»

î

¯

Ï

Ö

ó

¡

£

•¹

¹

³

µ

Ä

ï

;

°

À

¨

±

Ü

Ó

Ú

¸

¾

«

Ñ

á

º

õ

ô

®

ì

©

Ò

²

ö

´

×

¿

û

à

ç

ù

í

¦

ý

¢

¬

·

•Î

“Æ

ӣ

–´

Ç

§

Á

ë

ð

ê

–Ä

¤

ä

ñ

¼

ò

ã

Ý

Å

é

–……

•Ò

æ

“¿

”µ

•¼

¸

²

½

÷

4.阴阳五行学说

•《尚书·

洪范》:

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春秋战国,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结合起来。

顺序:

木、金、火、水、土。

•西汉董仲舒(约前178—前104)体系化。

木、火、土、金、水。

五行相生、五行相胜。

天人感应,人副天数。

•近代(日常):

金、木、水、火、土。

•李约瑟:

五行的概念不是一系列五种基本物质的概念,而是五种基本过程的概念。

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本体而抓住了关系。

•张岱年:

先秦认为五行是生活中的五种基本资料。

董仲舒以后多认为五行是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但不是最基本的元素,五行从属于天地阴阳。

董将其看作最高实体;

宋明理学则认为最高实体是太极。

5.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弥漫性物质(气论)、强调关系(阴阳、五行);

•朴素辩证法(阴阳辩证法);

•自发运动变化(《易》—循寰演化、生成论);

•规律与本体相联系(阴阳变化、道);

•自然、人生和社会相联系(天人合一)

二.古希腊自然观

•泰勒斯,约前624~547,水——万物始基。

•毕达哥拉斯,约前570~490,数,规律。

•赫拉克利特,约前540~480,火,逻各斯。

•巴门尼德,鼎盛约前504,存在唯一、不动。

(芝诺悖论)

•德谟克利特,约前460~361,原子论,机械性。

•柏拉图,前427~347,理念论,几何学表达完美。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著述丰富。

–“两个世界”学说:

•球层结构的多层次宇宙系统,地球处于中心;

•月上世界,“精英”元素构成,原动天(第一推动),永恒不变;

•月下尘世,水、火、土、气四元素组成,有生有灭。

3.古希腊朴素的辩证自然观

•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自然界统一于若干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是一个永恒的变化过程

•对立面的冲突和统一推动事物发展演化

•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遵循逻各斯,服从数的规律

三.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整体上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直观考察,勾勒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总体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初步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矛盾运动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局限:

–质朴性:

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

–思辨性:

圆圈式的简单循环;

–猜测性:

有启发性,但幼稚、神秘色彩。

•所以,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与当时的科学水平相适应)

四.欧洲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约公元5—15世纪千年间,欧洲中世纪,阿拉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保留了许多古希腊科学;

中国成为东方科学文化的最杰出代表。

•欧洲,基督教统治,神学意识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不仅人们的自然观意识是神学迷信的,甚至自然科学也成为神学的俾女。

中世纪,一切研究都带上了强烈的宗教色彩。

如有怀疑,便会被告密,带上异端的罪名,就可能被宗教异端裁判所判处极刑。

五.近代(初期)科技和自然观

•14、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纺织业、金属冶炼和机械加工等,工场手工业。

商品经济、开拓市场的需要远航探险和地理发现天文知识和地理知识、数学和力学的发展;

伴随着文艺复兴(厌恶神性、张扬人性)和宗教改革运动,在科学领域中产生了以天文学开始的科学革命。

1.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N·

Copernicus,1473—1543年),《天体运行论》(1543),日心说。

•否定了上帝把地球置于宇宙中心的宗教教条,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的解放。

2.伽利略与开普勒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1642年),经典力学创立者:

落体运动,抛体运动;

天文望远镜,传播日心说;

实验、实验与数学结合,甚至理想实验。

•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年),“天空立法者”:

行星运动三定律,打破天体只能按正园作匀速运动的观念。

3.牛顿的综合

•牛顿(I·

Newton,1642—1727年),《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686,4,28),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

4.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

•初期,力学首先得到较充分发展,相应地人们也就用力学的观点来解释世界。

(《动物是机器》(笛卡儿,1596-1650),《人是机器》(1747,拉美特利),《社会静力学》(斯宾塞,1820-1903),……。

机械决定论。

•方法,非常重视观察和实验在科研中的作用,重视分析、归纳分类;

在事物、规律分类的过程中,把事物孤立起来,看成不变的、静止的研究对象。

•为技术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

社会生活中机械轰鸣,人们按照钟表的指示规定着自己的行动。

机械自然观深入人心不可避免,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绝大多数自然科学家所持有的自然观。

•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在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都起过积极的作用。

•绝对化,最终会严重束缚科学家思想,阻碍科学发展。

•力学难解释:

运动如何发生?

天体怎样运动起来?

不同物质形态如何转化?

•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把神从前面赶出去,最终又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随着科学进步,形而上学自然观陈腐了,将要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取代。

六.19世纪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8世纪下-19世纪上,英国产业革命,前后经历了70~80年。

•随后,美50-60年代、德70-80年代、俄80年代末,先后完成;

日世纪之交。

•科学的发展:

电磁、热、化学、染料、肥料、古生物、地质等。

•产业革命开始科学和大工业结合的新时期,但19世纪末期才真正显示出来。

1.19世纪上中叶的科学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发展起来。

–分门别类的研究→自然界各过程的联系;

–分析既成的事实→自然过程的变化发展;

–力学为尺度→各种运动形式的特殊本质。

•总之,科学由运用观察、实验、解剖等经验方法收集积累材料阶段,进入到对所获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说明的阶段。

2.五方面的科学成就

•天文学方面:

太阳的起源和演化

–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来拉普拉斯也独立提出类似假说,并运用数学的证明,使之得到较广泛承认,被合称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

–“天”在演化中,给形而上学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地质学方面:

赖尔的地质渐变论

–英国地质学家赖尔《地质学原理》(1883),提出“渐变论”——力图从自然的原因来解释自然,驳斥了“灾变论”和“神创说”。

–“地”在演化之中,也是打破形而上学自然观的重要科学根据。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电磁理论

–上中叶,德医迈尔、英业余焦尔、德物理生理赫尔姆霍兹、英律师格罗夫、丹麦科学家柯尔丁等,不同研究,独立发现。

–揭示了热、机械、电、化学等各种运动形式的统一性,物理科学的第二次大综合,摧毁了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彼此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消除了人们对于“世外造物主的最后记忆”。

(物质运动处于普遍联系中)

•化学:

原子分子论,周期律,合成有机物

–原子论:

道尔顿,世纪初,物质由原子构成;

中叶,阿佛加德罗,分子论得到广泛承认;

原子分子论。

(物质的普遍联系)

–合成有机物:

上半叶,维勒从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人为的鸿沟。

(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联系)

–元素周期律:

1869年,门捷列夫,把原来认为是彼此孤立的、各不相关的各种元素看成是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

•生物学方面:

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

–细胞学说:

30年代末,施莱登、施旺,揭开了有机体产生、成长及其构造的秘密。

(生命界动植物之间的统一性和联系)

–进化论:

1859,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明了物种之间的联系,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作了正确的解说,摧毁了各种唯心主义的神造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

“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生命在演化中)

3.(德国古典)哲学上的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包括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古典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优秀成果特别是黑格尔“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基本内核”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扼要考察一下康德和黑格尔的学说。

•康德(1724—1804),开创德古典哲学;

提出星云假说,发现矛盾。

–(承认)“自在之物”和(只能认识)“现象”;

–四对“二律背反”:

–正:

世界在时间、空间上有限。

反:

世界在时间上和在空间上无限。

世界上由单一东西构成。

没有单一的东西;

一切都是复合的。

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

没有自由:

一切都是自然。

世界因系列里有某种必然。

里边没有必然,一切都是偶然的。

•黑格尔(F·

Hegel,1770—1831年),近代唯心辩证法大师,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

–建立庞大的哲学体系:

“绝对观念”辩证发展过程,经历:

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

相应地,《哲学全书》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

•逻辑学:

绝对精神的发展,有(存在)→本质→概念(绝对精神,矛盾已调和,外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自然界)

•自然哲学:

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顶点是人,就有了精神)

•精神哲学:

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通过艺术,宗教,哲学认识绝对精神自己)

•于是,黑格尔在他的倒立的思辩哲学体系中,把整个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的集合体”,猜到了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恩格斯:

“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概括和总结了时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建立起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主要是恩格斯所阐述,集中体现在《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经典著作中。

(1)最初的转变: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之前已经存在,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发展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的这一过程的一部分。

•恩格斯《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英国状况》:

–科技与生产:

生产的重要因素;

自觉运用会极大地推动生产发展,造福人类;

科学本身发展有不断加速的趋势。

–科技与社会:

科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和社会革命的基础;

科学进步最终会导致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起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的基础上必然发生整个社会关系的变革。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建立

•马恩《神圣家族》:

–承认自然界物质性,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前提,也是人的劳动和生产力得以实现的前提;

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自然科学和物质生产是唯物史观形成的基础:

它认为历史的发源地在于科学和工业,在于物质生产,在于群众掌握科学、利用物质自然进行物质实践。

•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是彼此相互制约的。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产劳动使之与动物区别开来。

第二个前提:

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

第三个前提:

人类自身的生产。

–人周围的自然界是整个历史发展的产物。

他们还指出,自然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自然辩证法》主要内容

•1873.5-1876.5,近百篇札记、片断和两篇重要论文。

•1876.5-1878.7,《反杜林论》。

•1878.7-1883.3,札记,片断,大部分论文。

•1883.3,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资本论》遗稿,1895年恩格斯逝世。

•1925年苏联首先出版。

(参见:

曾国屏,自组织的自然观,北大出版社,1996)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

•《导言》、《<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等

•《导言》与[科学历史摘要],从自然科学发展史,分析科学发展对哲学思想、自然观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自然观的基本点: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

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反杜林论>旧序》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根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德国哲学界的混乱局面,从理论上说明自然科学家总是受哲学支配的,以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指明了自然科学工作者自觉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是批判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经验主义、神秘主义,对于反对“伪科学”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②辩证法

•《辩证法》,[辩证法]。

•主要是结合自然科学来阐述辩证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

辩证逻辑与认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并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自然科学的正确的思维方法。

•③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科学分类

•《运动的基本形式》、《运动的量度功》;

[物质的运动形式。

科学分类]。

•主要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一些基本观点,以及科学分类的基础。

•从系统观点看世界。

世界是一个大系统,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方面。

•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世界是一个过程集合体,是永恒的物质性循环。

•④数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内容的辩证性质

•《潮汐摩擦。

康德和汤姆生台特》《热》《电》[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数学与各门自然科学(力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某些内容的辩证性质,批判唯心论、形而上学观点,并以数学及各门自然科学的实际成果为依据,进一步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性。

•⑤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论述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起源问题,架起了自然观到历史观的桥梁。

•还注意到了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

“我们决不要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4)《反杜林论》

•①自然界的辩证发展

•②自然界的物质、运动与时空

•③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

•④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法

•⑤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建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发展观的划时代变革。

(《自然辩证法概论》11-12)

–自然观:

立足于时代科学成果之上,批判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对于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理解。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置根于社会实践基础上,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立场。

–科技观:

深刻揭示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从而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

七.20世纪科技发展与自然辩证法

1.19-20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

19世纪下半叶,牛顿力学得到广泛运用,机械自然观总体上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理论物理学终结了”。

(1)物理学新发现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贝刻勒尔发现放射性。

–1897年,汤姆逊证实了电子的存在。

•动摇了几千年的原子(Atom)观念。

还有:

–原子论与能量论(唯能论)之争。

–马赫对绝对时空观的批判。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物质观,物质客观实在性,旧物质结构“界限的消失”,而不是“物质的消失”。

–运动观,重申: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