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气象站的检验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用使饱和湿空气与干空气定比混合,或直接将高压饱和湿空气扩散,或改变饱和湿空气温度等方法,以得到不同湿度条件的测试设备。
3.1.14蒸发量evaporation
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所蒸发的液态水的质量或体积
3.1.15降水precipitation
从云中降落或从大气中沉降到达地面的固态或液态水汽的凝结物
3.1.16总辐射globalradiation
一个水平表面从2π球面度立体角中接收到的太阳辐射
注1:
入射在地球表面上的约99%的总日射的波长范围在0.3μm~3μm之间。
注2:
通常使用”总”辐射来替代半球向辐射。
如果参考面不是水平面,这种使用可能会引起混淆。
3.1.17直接辐射directradiation,beamradiation
从日面及其周围一小立体角内发出的辐射。
一般来说,直接日射是由高达6°
的视场角的仪器进行测定的。
因此,它包括日面周围的部分散射辐射(环日辐射)(见3.18),因为日面本身仅0.5°
的视场角。
3.1.18净[全]辐射(辐射差额)netradiation
水平面上下两表面所接收到的半球向全辐射的差额。
3.2计量单位unitofmeasurement
3.2.1气压hPa
3.2.2气温和地温℃
3.2.3湿度%RH
3.2.4风速m/s
3.2.5雨量mm
3.2.6蒸发mm
3.2.7太阳辐射W/m2(瞬时值);
MJ﹒m-2(累积值)
4.概述
自动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获取和存储气象观测数据的设备。
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微机、应用软件等组成,其中应用软件包括数据采集器软件和业务测报软件。
能连续测量气压、气温、地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蒸发、辐射和日照等气象要素,并按要求进行所获取数据的自动处理。
各要素传感器将所感应的气象要素的变化量转换成相应的电量变化量;
其变化由数据采集器采集、线性化和标定处理,实现电量到气象要素量转换,并对气象数据量进行质量控制,经预处理后显示出各气象要素观测值,分别在采集器面板和终端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5.计量性能要求
5.1气压
最大允许误差:
±
0.3hPa
5.2气温
0.2℃
5.3地温
±
0.5℃
0.3℃(基准站)
5.4空气湿度
干湿表±
4%RH
湿敏电容±
4%RH(<80%RH)
8%RH(≥80%RH)
5.5风速
(0.5+0.03V)m/s(注:
V为风速示值)
启动风速:
≤0.6m/s
5.6雨量
降水强度1mm/min时±
0.3mm
降水强度4mm/min时±
0.4mm
5.7蒸发
1.5%FS(0~50℃)
5.9总辐射
5%(累积值)
5.10直接辐射
2%(累积值)
5.11采集器
模拟量:
1/2分辨率
数字量:
无附加误差
6通用技术要求
6.1自动气象站的采集器、各要素传感器应有编号,字迹清晰、端正。
6.2各传感器外型结构应完好,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迹、外伤、裂缝、变形等现象,表面涂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金属件不应有严重锈蚀及其它机械损伤。
6.2所有测试设备和被检仪器均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预热。
6.3采集器各通道工作应正常
7检定条件
7.1标准器
7.1.1气压
7.1.1.1数字式气压仪
测量范围:
500~1100hPa测量不确定度:
0.1hPa
7.1.2温度
7.1.2.1数字式铂电阻温度计
-60~+80℃测量不确定度:
0.06℃
7.1.3湿度
7.1.3.1精密露点仪
10~100%RH测量不确定度:
1%RH
7.1.4降水
7.1.4.1雨量标准球
314.16mL测量不确定度:
0.2mL。
7.1.4.2雨量检测系统
50mL为一满量程,可连续加液至1000ml;
流速范围:
0.05mL/min~150ml/min
不确定度:
0.1%(50mL)
7.1.5蒸发
0~100mm不确定度:
0.04mm
7.1.6风速
7.1.6.1L型皮托静压管
皮托管的K值应在0.99~1.01之间。
皮托管系数的允许误差:
当5~10m/s时,不超过0.04;
当10~25m/s时,不超过0.05;
7.1.6.2数字微压计
0~800Pa
零位回复误差:
0.3Pa
0.8Pa
7.1.7辐射
7.1.7.1标准总辐射表
0~1400W/m2测量不确定度:
2%FS
7.1.7.2标准直接辐射表
1%FS
7.1.8采集器
7.1.8.1精度6位半以上多用数字表
电压测量
100.0000mV~1000.00V
不确定度:
(读数的ppm+量程的ppm)
分辨率:
0.1μV~1mV
电阻测量
测量范围100.0000Ω~1.000000MΩ
准确度:
100μΩ~1.0Ω
7.1.9专用标准信号源
7.1.9.1气压:
设定气压点:
500、600、800、900、1000、1020、1050、1100hPa
分辨率0.01hPa
输出量:
数字量输出
最大误差无附加误差
7.1.9.2温度(气温、地温):
设定温度点:
–50、-30、-10、0、+10、+30、+50、+80℃
对应电阻输出值:
80.31、88.22、96.09、100.00、103.90、119.40、130.89℃
最大允许误差:
0.018Ω(±
0.05℃)
7.1.9.3相对湿度:
设定范围:
(5~100)%RH
对应电压输出值(50~1000)mV
1mV(0.1%RH)
1mV(0.1%RH)
7.1.9.4风向:
(0~360)°
对应输出值:
并行七位格雷码
1°
7.1.9.5风速:
0~60m/s
对应的频率输出值:
0~600Hz
1Hz(0.1m/s)
1Hz(±
0.1m/s)
7.1.9.6雨强:
(0~40)mm/min
对应的脉冲输出数:
(0~40)个脉冲数/分钟
对应的周期数:
1/(0~40)个脉冲数/分钟
1个脉冲数(0.1mm)
1个脉冲数(±
0.1mm)
7.2检定设备
7.2.1气压
7.2.1.1气压传感器检定装置
压力调整范围:
(400~1100)hPa;
压力点的波动度:
0.05hPa
7.2.1.2温度系数检定箱
温度调整范围:
-30℃~+30℃;
控制精度:
7.2.2温度
7.2.2.1传感器检定装置(液体槽)
温度调节范围:
(-60~+80)℃(南方:
-30℃~+80℃)
温度波动度:
0.02℃(-30℃以下:
0.04℃)
均匀度:
7.2.3湿度
7.2.3.1传感器检定装置
湿度调节范围:
(10~95)%RH;
工作温度范围:
(-30~+50)℃;
2%RH(-10℃以上);
4%RH(-10℃以下)
7.2.3.2
7.2.4全自动太阳跟踪器
最大跟踪误差:
0.5°
/24h
7.2.5回直路低速风洞
风速范围:
(0.1~30)m/s;
紊流度:
≤0.5%;
工作段流速均匀性:
≤1%;
气流偏角:
≤1°
;
7.3环境条件
7.3.1气温5~35℃,湿度不大于90%RH,风速不大于5m/s。
7.3.2在所有项目的检定过程中,要记录下当时的气压、温度、湿度、风速等环境情况。
8.自动气象站各要素传感器实验室检定方法
8.1温度传感器的检定
8.1.1外观检查
检查温度传感器金属外保护管,有否有压痕或裂纹,传感器的标签是否清晰可见,记录下传感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等。
8.1.2功能检查
被检温度传感器(气温和地温)与标准数据采集器连接后上电检查,观察能否有输出,在常温条件下与标准铂电阻温度计进行比较,看两者测量值是否接近。
如发现相差较大,应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进行正式检定,对故障原因,应做好详细记录。
8.1.3检定时温度点的选择
检定点及顺序:
-50℃、-30℃、-10℃、0℃、+10℃、+30℃、+50℃。
检定点可根据实际使用范围选择,点数不少于5个,间隔不大于30℃
8.1.3.1温度传感器的示值检定
经过外观检查合格的传感器,才能进行示值检定。
检定前根据所设的温度点将槽内灌入相关恒温液体后,将标准数字温度计的传感器、气温和所有地温传感器的头部对齐并捆扎在一起放入恒温槽中,将被检的温度传感器输出连至温湿电子扫描开关,扫描开关的输出连接多路数据采集器,分别打开标准数字温度计、电子扫描开关、标准数据采集器、检定数据处理终端的电源开关,预热30min钟后再开始变温检定。
8.1.4检定方法
按以上温度点及顺序调节槽温,当槽温达到或接近设定温度后稳定1分钟后开始检定。
检定时,每隔30秒钟读取(采集)一次标准值和被测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值,连续读取(采集)4次。
一个温度检定点检定完毕,紧接着调整下一个温度点,以下各温度检定点的稳定时间、示值读取(采集)次数、读(采集)取数据间隔、数据处理方法完全一致。
8.1.6数据处理
用标准器的4次读数值的平均值,加上该温度点的修正值,作为该检定温度点上的标准值,用被检温度传感器的4次读数值的平均值减去标准值得出该温度点上的测量误差。
用
(1)和
(2)式计算各温度点上温度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和全温范围下的测量误差的总平均。
(1)(TsΔ+−=Δ4
(2)j=Δ
式中:
—温度传感器在各温度点的测量误差,(℃);
iTΔ
4T—温度传感器各温度点上4次测量值平均值,(℃);
4sT—标准器在各温度点上4次测量值平均值,(℃);
tΔ—标准器在该温度点上修正值,(℃);
iTΔ—温度传感器在所有温度点上的测量误差的总平均值,(℃);
nTTn
n—检定温度点数
用被检温度传感器在所有温度点测量误差的总平均值,作为基点调整依据。
当温度传感器测量误差总平均值,超出自动气象站温度传感器(气温和地温)测量准确度指标时,应按照自动气象站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基点调整。
经过基点调整后的温度传感器,应在0℃点上进行验证,在该温度点用标准温度计与之比较4次数据,用被测温度传感器4次测量值饿平均值减去标准器4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得出的测量误差值应在自动气象站测量准确度允许范围以内为合格。
否则判为不合格(或调整无效),检定记录格式见附录A1。
8.1.7检定结果的处理
检定合格的传感器,发给检定证书。
检定不合格的传感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8.2湿度传感器的检定
8.2.1外观检查
检察温湿传感器的标签是否齐全,是否有清晰的产品名称﹑型号和编号等。
如果是使用过的传感器,检查时应用软毛刷清除传感器头部及过滤帽中的尘土。
8.2.2功能检查
将传感器与标准数据采集器连接,上电检查能否正常工作,主要检查能否显示正常测量数据(与精密露点仪相比),若发现异常,应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原因查找修理后再进行检定。
8.2.3湿度传感器示值检定
按照精密露点仪的使用说明书中要求,将温湿传感器头与露点仪相连,检定开始前,先将被检温湿传感器、精密露点仪的温湿传感器,置入到调温调湿箱中等高度上,被检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到标准数据采集器的相关输入端子上,分别打开调温调湿箱、标准数据采集器、精密露点仪的电源开关,预热半小时后再开始检定。
8.2.4检定湿度点的选择
湿度检定点及顺序为30%、40%、55%、75%、95%RH。
8.2.5检定方法
按8.2.4条规定的湿度检定点调整箱内湿度,其顺序为先低湿逐点到高湿,再从高湿点逐点降至低湿点(一次循环检定)。
在调湿过程中,必须保持整个过程的变化趋势。
即在降湿的整个过程中,不能有升湿趋势。
相反,在升湿过程中,不能有降湿趋势。
每个湿度检定点调整完毕,应有5分钟的稳定时间后才能开始检定。
检定时,同时读取湿度传感器的输出值和精密露点仪的显示值,每个湿度检测点进行一次读数,标准器的读数准确到0.01%RH,被检湿度传感器的读数准确到0.1%RH。
一个湿度点检测完毕,将测试室内湿度调到下一个湿度点,其它各点的检测方法相同。
8.2.6数据处理
用(3)和(4)式分别计算出被测湿度传感器的正、反行程时各湿度检定点上的测量误差。
(3)HH−=Δ
(4)DisDiDiHH−=Δ
—正行程时湿度传感器在各湿度点的测量误差(%RH)IiHΔ
DiHΔ—反行程时湿度传感器各湿度点的测量误差(%RH)
IiH—正行程时湿度传感器在各湿度点的测量值(%RH)
DiH—反行程时湿度传感器在各湿度点的测量值(%RH)
IisH—正行程时标准器在各湿度点的测量值(%RH)
DisH—反行程时标准器在各湿度点的测量值(%RH)
用式(5)计算湿度传感器在全程范围内测量误差的总平均值。
(5)nID
n—检定点数IisIiIiH
当各湿度点的修正值,呈分段分布时(80%RH以下修正值小,而80%RH以上修正值变大),若应按两点调整法进行调整(调整方法详见附录B1)。
当各湿度点修正值均匀分布且方向一直,应采用单点调整法。
8.2.7检定结果的处理
对检定合格的传感器,发给检定证书。
8.3.风向传感器的实验室检定
8.3.1风向传感器的外观检查
风向标无明显变形,转轴竖直时其转动平稳、灵活,能随遇平衡。
8.3.2检定前准备
检定前,先将风向风速传感器放入风洞内,风向风速传感器的输出连到标准数据采集器上,标准数据采集器的输出连到检定数据处理终端上,开启标准数据采集器和检定数据处理终端的电源,预热10分钟后开始检定。
8.3.3风向检定点选择
风向检定点及顺序为:
0°
、90°
、180°
、270°
。
8.3.4检定方法
用标准度盘的刻度值作为标准值,将风向标对准标准度盘上的0°
点,记录检定数据处理终端显示的风向值,一个风向点检定结束,再将风向标对准标准度盘90°
,其它各检定点的数据录取方法与0°
点相同。
8.3.5数据处理
4个风向点检测结束,用风向传感器在各个风向点上的显示值减去标准值,得出各个风向点上的测量误差,以4个检定点上的测量误差的最大值作为风向准确度的评定依据。
8.3.6风向传感器启动风速检定
将风向传感器安装在风洞的实验段,分别使风标与风洞轴线夹角成+20°
、-20°
,从静止状态开始,缓慢增加风速,当风向标启动并向风洞轴线方向转动,当夹角≤5°
时,停止加速,读取风速值,按上述操作再重复一次,并取四次测试中之起动风速最大值作为本次检定结果。
8.3.6检定结果处理
8.3.7启动风速的检定
8.3.7.1检定前的准备
对于检定合格的风向传感器,发给检定证书。
对于检定不合格的风向传感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将风向风速传感器安装于风洞实验段内,输出端连至标准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子上,标准数据采集器的输出连至检定数据处理终端上。
分别打开标准数据采集器和检定数据处理终端的电源开关,预热10分钟后开始启动风速的检定。
8.3.7.2检定方法
在风速传感器的风杯处于静止状态下,按照启动风速的指标设定风速,调节变频器,使风洞内气流缓慢增加,当风杯开始转动时,从采集器上记录此时的风速值(该风速值为风速传感器的单次检定启动风速值),按上述方法重复进行3次。
8.3.7.3数据处理
取3次启动风速的最大值,作为风速传感器的启动风速评定依据。
8.3.7.4检定结果的处理
经过检定合格的传感器,发给检定证书。
经检定后不合格的风速传感器,要进行修理,修理后再检定仍不合格的风速传感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8.4风速传感器的实验室检定
8.4.1外观检查
风杯无明显变形,转轴竖直时其转动平稳、灵活,能随遇平衡。
启动风速合格的风速传感器,才能进行风速示值的检定。
8.4.2检定前的准备
检定前,将风速传感器安装在风洞试验段内,风速传感器的通讯电缆连至标准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标准数据采集器的输出连至检定数据处理终端,开机预热10分钟后,开始风速示值检定。
8.4.3检定风速点的选择
检定风速点及顺序:
2、5、10、15、20、25、30m/s。
8.4.4检定结果处理
经检定合格的辐射传感器,发给检定证书。
不合格的辐射传感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8.5气压传感器的室内检定
8.5.1检定前的准备
8.5.2检定时压力点选择
检定时的压力点为500、600、700、800、900、950、1000、1050hPa。
8.5.3检定方法
检定时调压顺序依次为:
500、600、700、800、900、950、1000、1050、1050、1000、950、900、800、700、600、500hPa,检定时当压力点调好后稳定2分钟后才能开始,检定开始和结束时分别读取当时的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值,用两次读取的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值的平均值,作为检定时的环境条件。
检定时同时采集被检气压传感器的示值和气压标准器的示值。
检定记录见附录A1。
8.5.4数据处理
用(12)和(13)式分别计算出气压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时,各压力点上的测量误差。
(12)PP−=Δ
(13)PP−=Δ
—正行程各压力点的测量误差(hPa)IiPΔ
DiPΔ—反行程各压力点的测量误差(hPa)
IiP—正行程各压力点的测量值(hPa)
DiP—反行程各压力点的测量值(hPa)
IisP—正行程各压力点标准器的测量值(hPa)IisIiIiDisDiDi
用(14)式计算被检气压传感器,在全程范围内的误差总平均。
n
(14)
IDPΔ—误差总平均值(hPa)
n—检定总次数
8.5.5数据处理
根据误差总平均值大小和自动气象站的准确度指标,来确定修正值的调整方法,如果各压力点修正值方向一致且大小相近,采用单点调整就可以了;
如果各压力点上修正值分压力范围分布,一般采用两点调整法,气压传感器的基点值调整方法见附录B3)。
经过基点调整后的气压传感器,应在常压点上进行验证,其方法是每隔1分钟读取1次标准值和被测气压传感器的测量值,总共读取3次数据,用3次气压传感器的测量值的平均值减去3次标准器测量值,得出被测气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该测量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否则应对气压传感器进行更换或维修。
8.5.6检定结果处理
经检定合格的气压传感器,发给检定证书。
否则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8.6.雨量传感器的检定
8.6.1检定前的准备
按操作规范要求,将雨量检定装置安装在平坦、牢固工作台面上并调整水平。
8.6.2降水强度选择
0.5mm/min﹑1mm/min和4mm/min
8.6.3检定方法
将被检雨量传感器放在雨量检定装置旁边并调整其水平,将雨量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连接好,雨量检定装置的储水器加满水,按照降雨量和雨强要求来设顶定检定装置的出水流速(雨强)和雨量。
雨量检定装置降雨量和雨强的设定方法见附录B4nPPP
8.6.4数据处理
以被检雨量传感器的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减去标准值,得出该雨强下的测量误差,分别用公式(15)、(16)和(17)式计算各雨强下的测量误差值。
),5.0()3,5.0(5.0s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