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505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 语文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 古诗词鉴赏2.docx

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2

2020届语文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古诗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

白 帝[注]

杜 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

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诗歌的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达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

寒雨中偶赋

陆 游

鬓毛萧飒齿根浮,徂岁翩翩肯暂留?

穷巷多泥谁问疾,空阶滴雨又经秋。

自营可笑夸三窟,善守宁须筑百楼[注]?

但使胸中机事尽,一樽随处送悠悠。

  [注]百楼:

指古代瞭望敌情的高台。

东汉末年公孙瓒筑百楼进行防御,却被袁绍攻破。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第一句描述自己年老体衰的现状,白发已经稀疏,齿根开始松动。

B.第三句感叹自己身患疾病,但是由于所住的地方泥泞难行,无人前来探望。

C.第四句用空阶滴雨的景象渲染了空寂凄寒的氛围,增添了人生的感伤之情。

D.既想营一己之私,又自夸能以狡兔三窟来避祸,作者觉得这样做非常可笑。

4.请从诗中两处反问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6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9分)

木兰花慢

[元]张弘范①

  功名归堕甑②,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风、云影弄阴晴。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

  浩歌一曲饭牛③声,天际暮烟冥。

正百二山河,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注]①张弘范:

元朝将领,善于马上舞槊,也能文。

中统三年任行军总管。

后被免去军职。

其后又被起用,率兵灭宋。

②甑:

一种古代炊具,类似现在的蒸锅,多为陶制。

③饭牛:

喂牛。

据《吕氏春秋·举难》记载,春秋时,宁戚因穷困无法得到举荐,乃为齐桓公驾车,他“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桓公听到后,认为他是个奇才,于是加以重用。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词开篇说功名失去了,也不过像陶甑摔碎了一样,不值得大惊小怪,显示了作者的洒脱。

B.“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三句,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的作为有悔恨,决意拂袖而去,不问世事。

C.“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反用晋人阮籍和东晋渡江人士的典故,一“莫”一“休”,写出了作者的乐观开朗。

D.这首词用典贴切,风格慷慨悲壮,具有阳刚之气,体现出作者文武双全的大将风范。

6.作者在下阕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请结合词句内容分析。

(6分)

答:

     

 

答案

1.B [解析]B项,写“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错,首联“雨翻盆”写大雨已至,“雷霆斗”也非“沉寂”。

2.[答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

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

诗的颈联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戎马”和“归马”对比,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进扰;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揭示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恶果。

诗句对比鲜明,感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解析]杜甫是爱国主义诗人,颈联以“戎马”和“归马”进行对比,以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进行对比,表达了他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

[原味翻译]

  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白帝城大雨倾盆。

峡江急流的吼声与暴雨之声使人如听雷霆一般,乌云笼罩古树苍藤,天地为之昏暗。

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的城邑仅余百家。

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寡妇已是终日哀伤,但还被官府盘剥得精光净尽;听吧,秋天荒原上阵阵哭声,来自哪座荒村?

3.B [解析]B项,“由于所住的地方泥泞难行,无人前来探望”错,“穷巷多泥谁问疾”写的是作者生活环境艰苦且年老多病却无人关心的艰难处境。

4.[答案]①作者以“肯暂留”反问,表达了对时光飘然而逝的无奈和感伤,也隐含着正视现实境况的理性;②作者以“宁须”反问,嘲讽了那些“筑百楼”以自保的人,表现出高洁自守的坦荡。

(每点3分)

[解析]本题要求从诗中的两处反问入手,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徂岁翩翩肯暂留?

”一句以反问表示否定,言明时光流逝,从不肯为自己短暂停留,表达了对时光飘然而逝的无奈和感伤,也隐含着正视现实境况的理性。

“善守宁须筑百楼?

”借用典故,表达出对那些“筑百楼”以自保的人的嘲讽,和尾联中自己“胸中机事尽”的志向构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高洁自守的坦荡。

[原味翻译]

  白发稀疏,牙齿松动,光阴飞快流逝,如何肯为我暂时停留?

住地偏陋泥泞难行,处境艰难,一身病痛又有谁关心呢?

只听到空寂的台阶上声声雨滴,惹人伤感,更别说又值深秋了。

可笑那些营一己之私,自夸能以狡兔三窟来避祸的人,保护自己又何须像公孙瓒一样建造百楼,徒增笑柄呢?

只要心中所想的国家大事能够实现,哪怕饮酒自娱,优游度过余生又何妨!

5.B [解析]B项,“对过去的作为有悔恨”错,“不问世事”与下阕“拟风尘、万里奋鹏程”不符。

从这三句看不出作者“对过去的作为有悔恨”,此处表现作者离开官场后看似潇洒惬意,实则心有不甘的思想感情。

6.[答案]①对得到重用的渴望。

用宁戚饭牛的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君王的重用。

②对奋发有为、成就一番事业的渴望。

“拟风尘、万里奋鹏程”句表现出作者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③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天下苍生的关心。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表明作者想要有所作为,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表达出作者对个人功名利禄的轻视和对天下苍生的关心。

(每点3分,其中概括1分,结合词句分析2分。

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浩歌”两句借用宁戚饭牛的典故,以宁戚自比,表明自己想要和宁戚一样借高歌来求得君王的重用赏识。

“拟风尘、万里奋鹏程”表现出作者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谁忆”两句表明心志:

自己并不是贪图富贵,只是心忧百姓疾苦。

[原味翻译]

  功名的失去,就像陶甑摔碎了一样,轻轻地挥一挥衣袖,就此洒脱而去,用不着大惊小怪。

姑且让我搁置文武技艺,在山林野泉边笑傲过活,借诗酒宽慰人生飘零之感。

人世间的事情确实可笑至极,就像一阵风吹过,云遮月影,阴晴不定。

不要像阮籍一样在穷途末路的时候老泪纵横,也不要为那些南渡人士在新亭对泣而怜悯悲伤。

我当在天际晚霞霭霭、薄暮冥冥的时候,像宁戚一样击牛角而歌。

眼前这国家的大好河山,我也曾为官去治理过,如今却只能坐视终老。

真正的英雄不该如此,我打算迎着风尘,像大鹏一样奋飞万里。

谁说这是在怀念自己年轻时的荣华富贵呢?

我只是可怜天下百姓生活疾苦。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9分)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本诗是作者被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

汉寿城,朗州古城。

②刍狗:

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供祭祀之用。

③石麟:

墓前的石兽。

④华表:

古代位于宫殿、城垣、陵墓前的作为标志和装饰的大柱,一般为石造。

柱身常刻有花纹。

⑤才:

仅仅。

⑥东瀛:

东海。

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用“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

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D.本诗主要寄托着诗人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

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

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9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前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

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词人心头的迷惘。

C.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

“淡云”暗示词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词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

这两句极写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D.上阕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

下阕写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

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4.这首词的下片与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做简要分析。

(6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9分)

新城①道中二首

苏 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歧路知多少?

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新、旧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

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

②钲:

古代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③耦耕,是指二人并耕。

《论语·微子》:

长沮、桀溺耦而耕。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一前三联都运用了拟人手法:

东风多情,雨声有意;白色的雾霭笼罩山顶,太阳悬于树梢;野桃盛开,溪柳袅娜。

诗人从准备启程到旅途之中所见之景都清新秀丽,令人心情愉悦。

B.其一尾联写诗人想象中“西崦人家”其乐无比的生活:

自食其力,不异于桃源佳境。

美好景致和人物的描写是作者当时欢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趣。

C.其二颈联写道中山行。

诗人在饱览山光水色之余,想到了霏霏春雨给茶农带来的喜悦,想到了自己为官清廉却将在这远地为官。

D.其二尾联写临近新城,沉思之余却迷了路。

诗人向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孔子向隐士长沮、桀溺问路之典故,二人劝孔子“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诗人以此喻己厌恶俗务,有归隐之意。

6.第二首诗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达的?

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6分)

答:

 

答案

1.A [解析]B项,“极大地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错,牧童烧刍狗于田中,说明坟山冷清,田地荒芜;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为荆榛莽莽,没有可以观赏的景物,可见没有增添任何生气。

C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错,由尾联诗人对汉寿城未来变化的预想可知,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