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精华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精华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浓缩精华笔记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②改革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③改革的主要任务:
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划分为公益服务、行政职能、生产经营这三个类别。
实行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承担行政职能的划归为行政机构;
从事生产经营的改制为企业;
从事公益服务的不变。
※改革的阶段性目标:
2011-2015年清理规范事业单位并完成分类。
※改革的基础是科学分类,核心是机制改革。
※转企,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
转企,给过渡期5年。
8.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9.事业单位用人制度:
①基本用人制度:
聘用制度。
②选拔干部任用引入竞争机制。
③实行岗位管理制度。
④选人用人实行全面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
10.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
科学合理、精简效能。
11.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类别:
①管理岗位:
10个等级。
②专业技术岗位:
13个等级,高级(1-7级)、中级(8-10级)、初级(11-13级)。
③工勤技能岗位:
技工(5级)、普通岗位(不分级)。
12.事业单位考核的原则:
①客观公正;
②民主公开;
③注重实绩的原则:
德、能、勤、绩,重点为工作实绩。
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八条 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但是,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人员除外。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
第十三条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
年度考核的结果可以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档次。
第二十六条 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
受处分的期间为:
警告,6个月;
记过,12个月;
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24个月。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第三十七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第四十一条 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二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处理违反本条例规定给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
第四十三条 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职业道德
1.职业的含义: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和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2.职业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产物,即人类生活所特有的。
职业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中行为规范的总和。
3.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和纪律关联紧密,具有强制性约束力。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
内容上秉承了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
社会主义的根本是为人民服务。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6.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①爱岗敬业:
最基本、最起码、最普通的要求。
②诚实守信:
做人的基本准则,“表里如一、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③办事公道:
④服务群众:
⑤奉献社会:
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
奉献和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奉献的过程中同样能获得个人利益。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
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孔子《论语》中“诲人不倦”说明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
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终目的是:
谋取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
10.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内容:
①教师行业: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其:
示范性。
②新闻职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舆论导向;
维护新闻真实性,遵纪守法,作风廉洁,团结协作。
③医务行业:
救死扶伤,尊重病人,文明服务,廉洁奉公,保守医密,互尊互学,团结协作,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10.团队的概念:
就是两个人为了相同的利益而协作结合在一起。
11.团队精神的意义:
推动运作,鼓涨士气,提高效能,减少内耗。
12.在职业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是第一驱动力。
13.职业理想:
是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活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
14.职业良心:
是指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中形成的对职业责任的主观意识和评价能力。
15.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
※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培养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20字: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概念:
①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确立世界观、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是决定你如何看待身边的人、事物、如何处理问题等最基础的观念。
③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④思维方式—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
2.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哪个为本原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派系的依据。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发展历经三个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点:
都把个人的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
主观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点:
主观唯心主义:
物质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心灵、意识、观念、意志”作为世界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
“理、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是独立存在的。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即:
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为指导,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
具体科学:
以世界某一特殊区域的具体规律为研究对象,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
哲学:
以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辩证法:
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两者根本对立的分歧在于:
辩证法承认矛盾,形而上学否认矛盾。
6.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马克思哲学的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
②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最主要区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改造为目的的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世界的物质性
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②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存在性。
3.意识: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4.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5.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具有复杂性、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的三层含义:
①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不能孤立存在,每一种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着。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个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凑合。
6.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
发展是一个过程。
所谓过程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
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7.质量互变规律:
质变和量变是事物发展的两个基本状态。
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存在肯定和否定两个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9.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亦称斗争规律或矛盾规律。
自然界、社会、思想领域中任何事物及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涵:
①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10.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
现象是事物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和外在表现。
(感官可以感知的)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靠思维去认识)
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不管是真像还是假象。
对立统一关系:
本质具有一般共性、稳定性、深刻单纯性。
现象是个别或片面的表像、易变性、生动丰富性。
②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其次形式对内容起反作用。
③原因和结果:
客观世界到处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称之为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对立:
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
原因和结果并存:
有因必有果,没有“无因之果”。
原因和结果互化:
“互为因果”。
④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客观事物发生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可能性趋势。
二者辩证关系:
相互依存,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⑤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指已经实现了可能性。
两者辩证关系:
可能不是现实,现实不是可能,二者不能等同。
11.认识、实践、真理
①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指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毛泽东首先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表述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②实践及其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A.物质生产劳动。
(征服世界、改造自然,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处理社会关系。
C.科学实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A.认识的主体是人。
B.实践决定认识: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认识的发展过程: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第一次飞跃。
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的第二次飞跃。
③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的绝对性:
指其客观性和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
指其有限性和条件性。
价值:
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
1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总称。
生产关系其实就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二者辩证关系: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13.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①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
生产力发展到某种历史阶段的群体。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
阶级斗争:
阶级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对立和斗争。
②国家、国体、政体、社会革命
国家:
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属于暴力机关,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辩证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保证国家的性质。
※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社会革命:
指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即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腐朽的社会制度。
※发生社会革命的根源、原因在于生产力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含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对待敌对势力以维持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人的本质和人生价值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即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离开了社会,人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A.社会价值:
个人对满足社会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所做的贡献。
B.个人价值:
社会对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具体内涵包含三方面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②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③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①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分析和统一战线的政策。
②关于中国武装斗争的特点和作用。
③关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建设。
④关于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
4.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5.党的建设学说: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
立足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
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①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②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
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④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和振兴的精神支柱。
⑤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领导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革命动力: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主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民主力量、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革命任务:
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求得民主的解放和独立;
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资产阶级的压迫,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走上现代化道路。
路线核心: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①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②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主义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业。
③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
四、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是农民问题。
五、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
是统一战线。
六、毛泽东的军事思想:
人民军队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军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
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基本原则是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带俘虏的原则;
人民战争的思想;
人民军队的战略战术。
七、人民民主专政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的社会。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期的总路线:
“一化三改”。
(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确立:
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旧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党的内部矛盾:
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邓小平理论科学内涵: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阶段。
十一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第二阶段:
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
在十二大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
第三阶段:
十三大到十四大,理论发展和丰富阶段。
邓小平视察南方,党的十四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章。
第四阶段:
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
2.邓小平理论的的历史地位:
是中国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
③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互助补充,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⑥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⑦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