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3024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社会工作者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2)沟通。

内容包括:

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社会工作机构的功能、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的看法和期望。

(3)倾听

倾听包括五个条件:

不批评;

不判断;

尊重;

敏锐;

以对方为中心。

(三)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四)做接案会谈记录

什么是预估

预估就是一句既定情景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的结论的逻辑过程。

预估目的

预估是一个认识服务对象的过程。

目的是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

处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构建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预估最

终目的是要对于正确的计划作出贡献。

预估的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与持续时间、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对问题的感

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优势视角)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预估的基本步骤

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需要;

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收集资料:

个人、环境、方法

分析资料:

排序、发现、解释

认定问题:

描述、如何发生、处境

预估报告:

清楚认识,制定计划

专业的评估:

事实+经验+理论

服务计划的构成

(一)目的和目标

目的是指:

介入工作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后的结果。

目标是指:

具体的工作指标,是为了实现最终结果而做工作的过程和中间阶段要获得的、具体的、近期的阶段性的成果。

关系:

目的是介入工作的长远目标,目标则是每个阶段的近期具体计划。

只有实现一个

个具体目标,才能达到总体的目的。

目标是具体的工作,是对总体工作目的的分解。

制定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的目标及短期目标,分阶段完成,最后达到改变的总目的。

(二)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社会工作介入所关注的问题是指:

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以改善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问

题。

计划中要正确和详细写出在预估阶段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以便在介入

阶段督促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努力。

关注对象是指介入行动要改变的系统,即目标系统,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社会工作实务活动的关注对象:

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

(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介入方法:

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政策倡导。

介入行动:

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里辅导等多种行动。

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计划要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5、计划要能够总结与度量,方便评估

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

1、目的是指服务总体上要达到的结果,是工作的大方向,通常是不可测量的。

2、标设定包括的程序和工作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目标、定义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课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二)构建行动计划

1、选择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宏观社会系统)。

应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决定介入系统。

2、选择介入行动

(1)危机干预(紧急干预或通报)

(2)资源整合

(3)经济援助(常规援助:

制度性帮助;

临时援助)

(4)安置服务(通常包括儿童、老人、吸毒人员、精神病人、流浪乞讨人员等)

介入的分类

(一)什么是介入

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界定为:

社会工作者为

恢复和加强服务对象整体社会功能而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二)介入的分类

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

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

1、直接介入

是指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

系和互动方式。

2、间接介入

间接介入是指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它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

间接系统的介入通常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社会性工作实务。

3、综合介入

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

第一,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

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

这种从人与环境两个环节介入的策

略构成了将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接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是对各种社会进行综合治理思

想理念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介入

直接介入

是指以个人、家庭和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群体采取的行动、重点在于改变家庭或群体内的人际交往,或改变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与其环境中的个人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

间接介入

综合介入

什么是评估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

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评估的类型

1、过程评估

过程评估是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

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

发生。

2、结果评估

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

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相对而言,目标是比较概括的,而结果则是具体并可以度量的。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

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

(一)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大致包括三种手段:

(1)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二)基线测量评估

1、什么是基线测量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

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2、应用范围

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

介入前、介入中、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女口:

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前,给自己的情绪打4分,接受服务后给自己情绪打9分。

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基线测量评估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什么时候可以结案

一般情况下,结案是当介入计划已经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

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

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虽然结案意味着社会工作的协助将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结案工作可以简单从事。

实际上,结案是整个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有机一环,是助人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定的

任务和内容。

结案的类型

1.目标达成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4.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结案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完成评估,与服务对象分享,报告机构,处理服务对象情绪)

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包括转介)

4、撰写结案记录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结案是一个转折性事件,意味着一种状况的结束和另一种新经验的开始。

服务对象在这

个阶段可能出现两极情感反应,即一方面对即将到来的分离产生失落、难过等负面情绪,另

一方面也充满兴奋、希望和成就等正面情绪。

(一)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结案时社会工作者要强化正面反应,以增强服务对象面对未来的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工作者要避免可以渲染这种气氛,以防止产生离别的伤感情绪,影响服务对象正常的情绪反

应。

(二)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常见的负面反应包括:

1.否认一一不愿意承认已经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

表现为不准时与工作

者见面、心不在焉等。

2.倒退一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

3.依赖一一对

工作者过分依靠。

4.抱怨一一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

5.愤怒一一表现为对龚自珍不满,批评、

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6.讨价还价一一当发现有可能阻止结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寻找理由延

长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

7.忧郁一一当所有

延长结案时间的努力都无效时,有些服务对象会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

充满焦虑。

(三)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1.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3.在结案阶段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

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在有需要时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帮助。

4.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产生,继续提供一些服

务,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能够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系统的支持,待稳定了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

时,才最后结束专业的助人关系。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

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儿童的年龄界定

“儿童”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语,但是儿童具体指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如何界定,不同的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儿童年龄的界定不尽相同,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年龄的界限是0—15

岁,中国学者陆士桢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等等。

具体应该采取那种界定方式,应

该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

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

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

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

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对象。

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

儿童的特点

1、基础性

(1)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整体状况,儿童是社会的根基;

(2)儿童个体的生涯发展在于儿童期的经历,儿童期的许多方面的经历都会对其今后一生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儿童是人的一生的奠基期。

2、发展性

(1)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里和社会性发展特别快的时期,即一个人的快速生长期;

(2)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心里发生质变最多的一个突出阶段,即一个人的主要发育期。

3、未来期

儿童的成熟在未来、希望在未来、成就在未来。

未来为儿童的努力和发展知音了方向,但也蕴涵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社会工作师考试资料]初级社会工作实务考点:

儿童的需要

1、获得基本生活照顾的需要(基础性需要)

2、获得健康照顾的需要(身心医疗照顾、预防保健服务等,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3、获得良好家庭生活的需要(物质的、精神的)

4、满足学习的需要(受教育的需要)

5、满足休闲和娱乐的需要

6、拥有社会生活能力的需要(人际交往技巧、适应能力、价值观)

7、获得良好心理发展的需要(自我认同)

8、免于被剥削、伤害的需要

儿童社会工作的定义

1、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全体儿童为工作对象,在有关儿童发展理论的指引下,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解决儿童问题、满足儿童需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进而促进

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儿童社会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工作,它以处于特殊困难境地的儿童为对象,多

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如孤儿、残疾儿、流浪儿、弃婴、受虐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工

作对象是所有儿童群体,在内容上包括:

文教、卫生、医疗、保健、体育、娱乐、社区、家庭保障、儿童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已逐渐成为儿童工作的发展方向。

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和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两者呈交叉关系。

儿童社会工作概念的要素

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从组成的内涵角度,主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儿童社会工作是面向儿童的工作;

2、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

3、儿童社会工作的需要运用专业的手段。

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的儿童服务

的活动,其功能在于对儿童和社会的贡献。

包括:

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是从对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的解困和解难、对所有适

龄儿童进行成长辅导、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

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间接

结果则是防止将来社会问题的产生,为未来社会提供大批高素质的人材。

儿童社会工作担负

着社会人力资源前期开发的重要任务,对于社会的总体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宏观儿童社会工作

定义:

儿童社会工作是面向整个社会的,是社会工作的宏观领域。

它主要包括:

1、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

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动政府在儿童福利、权益保护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儿

童营养、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并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提出更多关于儿童福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2、促进对儿童的养育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促进对儿童的良好的养育。

首先是保证儿童的

营养;

其次是保证儿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3、推动儿童教育事业

推动义务教育法的落实;

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宣传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提高全社会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思想水平;

帮助儿童养成健康心理;

指导儿童与其他儿童友好相处,学会在集体中生活;

教会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等。

4、创造儿童快乐成长环境

游戏和娱乐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为儿童开展

好游戏和娱乐活动提供条件。

5、加强儿童卫生保健

一是妇婴保健,即减少婴儿死亡率;

二是学校卫生工作,即通过传染病的预防、健康教育等方法促成儿童健康发育成长,减少疾病的发生,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

6、开展儿童家庭服务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对家庭中儿童权益的保护;

二是针对亲子关系和儿童教育方面的服务,使父母与儿童之间、儿童与其他家庭成员或邻里之间愉快、友好地相处;

三是在社会

上建立对个别“问题”儿童的服务机制等。

7、增强儿童权益的保护

通过流浪儿童救助、辍学失学儿童助学、发展偏差儿童矫治、残疾儿童康复等手段,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即对危害儿童健康的行为予以打击;

教会孩子自我保护、提高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等方法实施对儿童的保护。

8.提供儿童的信息与资讯

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随时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评估国家、社会采取的儿童福利措施,认识儿童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此外,儿童社会工作还存在于公共关系层面上,即宣传儿童权利、解释儿童福利与服务的需求。

微观儿童社会工作

微观的儿童社会工作是指针对儿童个体的具体问题,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手法,

帮助儿童及其家庭等社会环境解决儿童问题,为儿童提供健康发展机会和所需发展条件的一

系列工作。

1、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

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

一般而言,这类儿童服务可分为支持

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

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个案、团体或家庭咨询等方式,提高家庭的功能,强化父母的责任,促进儿童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