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248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知识资料文档格式.docx

2.本质安全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括两种安全功能:

(1)失误一安全功能:

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

(2)故障一安全功能: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3.安全生产管理

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C模拟试题

1.“安全”就是:

a.不发生事故;

b.不发生伤亡事故;

c.不存在发生事故的危险;

d.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承受的。

2.以下属于重大危险源的是:

a.生产场所A,有爆炸性物质三硝基苯甲醚4.4吨;

b.生产场所B,有易燃物质乙炔0.3吨、活性化学物质过氧化钠0.75吨、有毒物质氯乙烯13吨;

c.储存区C,有活性化学物质过氧化钠17吨;

d.储存区D.,有有毒物质氯乙烯25吨、爆炸性物质三硝基苯甲醚24吨。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1.系统原理

(1)含义

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a.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b.整分合原则:

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c.反馈原则:

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

d.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2.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a.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

(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

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b.能级原则: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c.激励原则:

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3.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a.偶然损失原则:

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b.因果关系原则:

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

c.3E原则:

针对造成人、物的不安全因素的四方面原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d.本质安全化原则:

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强制原理

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约束。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a.安全第一原则:

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当生产或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安全。

b.监督原则:

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事故预防是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采取相应对策: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

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前者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

后者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

1.在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对系统原理的的应用。

a.反馈原则;

b.封闭原则;

c.整分合原则;

d.动态相关性原则。

2.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对人本原理的的应用。

a.动力原则和能级原则;

b.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

c.激励原则和能级原则;

d.动力原则、能级原则和激励原则。

3.“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的应用。

a.因果关系原则;

b.3E原则;

c.本质安全化原则;

d.偶然损失原则。

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二、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的含义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在事先有效地控制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预防事故发生。

1.以下哪种叙述正确?

a.“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安全比产量、效益重要;

b.“安全第一”的含义是突出安全、淡化质量;

c.“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事先预防所有事故的发生;

d.“预防为主”的含义是事先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并应适时修订;

(2)责任制体系要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要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落实;

(5)同时建立监督、检查等制度,特别要注意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以保证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职责: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4.班组长

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5.岗位工人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的方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b.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c.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d.班组长;

e.岗位工人。

2.下述哪一项不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职责?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对新改扩建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二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组织保障

一和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

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

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设置机构或者配备多少专职管理人员,根据危险性和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必须设置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是设置机构,还是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根据危险性和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可不设置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但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1.对于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事矿山开采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b.从事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的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事危险物品储存的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不从事与危险物品有关的非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单位,不能设置机构,而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2.下述4个企业,哪一个的做法不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A企业从事机械加工,员工332人,配备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B企业从事建筑施工,员工298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C企业是一个甲醇转运站,员工52人,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d.D企业从事物业管理,员工22人,设置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第三节安全生产投入

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消除。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如:

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

(3)隔离

隔离技术能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事故的发生或扩大,减少损失。

(4)故障一安全设计

故障一安全设计的作用是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处于低能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安全。

(5)减少故障和失误

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少物的故障,减少事故。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

隔离措施包括隔开、封闭和缓冲等。

(2)个体防护

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设置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

如锅炉上的易熔塞、电路中的熔断器等。

(4)避难与救援

设置避难场所,免遭伤害或赢得救援的时间。

事先选择撤退路线,事故发生时迅速撤离。

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

三、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方法

1.编制时间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同时编制。

2.计划内容

(1)单位和工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内容与目的;

(4)经费预算及来源;

(5)负责设计、施工单位及负责人;

(6)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3.编制计划的布置

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向下属单位或职能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布置编制工作。

4.计划项目的确定与编制

下属单位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并编制具体的计划和方案,经群众讨论后,送上级安全部门审查。

5.计划的审批

安全部门将上报计划进行审查、平衡、汇总后,再由安全、技术、计划部门联合会审,并确定计划项目、明确设计施工部门、负责人、完成期限,成文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6.计划的下达

厂长根据总工程师的意见,召集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审查核定计划。

根据审查、核定结果,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1.关于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要在同年度生产计划确定后立即编制;

②下属单位确定本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并编制具体的计划和方案,经群众讨论后,送上级计划部门审查;

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成文后报总工程师审批;

④由厂长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四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1.几种人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内容和时间

(表中“高危单位”指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对象

要求

内容

时间(学时)

高危单位

其他单位

主要负责人

1“高危单位”:

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2其他单位: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3所有单位:

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5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48

每年再培训

≧16

≧32

≧1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同上

与上面内容比较:

●1、4、5相同;

●2、3的深度加大: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不同的是:

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

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

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再培训的内容:

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本领,含法规、管理经验、典型事故案例)

新从业人员

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厂级: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劳动纪律;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

除厂级的内容外,还有本车间安全生产特点和规章制度

班组级: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4

2.特种作业人员及其安全生产教育

(1)特种作业和特种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2)特种作业的范围: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的作业。

(3)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

a.培训和取证

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获得证书后方可上岗。

(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推行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一考核教材、统一证件的制度)

b.安全技术考核

安全技术考核包括安全技术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c.复审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2年进行1次复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1次。

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失效。

(复审的内容包括:

健康检查、违章记录、安全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本工种安全知识考试)

3.其他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三、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

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活动日;

安全生产会议;

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

事故现场会;

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

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1.某建筑施工单位2004年关于安全培训时间的下述安排中,哪一项符合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a.主要负责人再培训时间12小时;

b.新上岗的安全科长培训时间40小时;

c.新从业人员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45小时;

d.安全科原岗位人员再培训时间18小时。

2.下述中哪一项不是特种作业?

a.锅炉水质化验;

b.矿山安全检查;

c.电梯作业;

d.大型机床操作。

3.取得起重作业人员操作证、连续从事本工种8年者,每几年进行1次复审?

a.2年;

b.1年;

c.4年;

d.0.5年.

第五节建设项目“三同时”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人建设项目概算。

《职业病防治法》有类似的规定,但称为“职业病防护设施”。

《劳动法》亦然,但称为“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第3号令)是目前从事“三同时”监察工作最为明确、具体的法规。

与其配套的规章是第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

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和第11号令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

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

1.“三同时”的定义

可按《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回答(见上题)。

或按下述回答。

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三同时”针对的建设项目

“三同时”的要求是针对我国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它包括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

3.对安全生产来说,“三同时”是什么性质的措施?

是一种事前保障措施,是一种本质安全措施。

4.“三同时”的内容和要求

(1)可行性研究阶段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编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所需投资纳人投资计划;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并委托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a.大中型或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b.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c.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d.大量生产或使用I级、II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e.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f.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预评价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将预评价报告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

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并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批。

(2)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严格遵守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并应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复,完善初步设计。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资料。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审查并批复初步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审查同意后,及时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

(3)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实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4)试生产阶段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

组织、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制定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建设单位在试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