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2407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技术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八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选修1Word下载.docx

A.过程①接种人工培育的酵母菌可以提高苹果酒的品质

B.苹果原醋可以为过程③提供所需菌种

C.过程①所需的最适温度低于过程②

D.整个发酵过程都必须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

选D 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5℃,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为30~35℃;

果酒发酵可以利用附着在苹果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发酵过程不需要严格无菌。

5.(xx·

苏州一模)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

C.制作腐乳时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制作果酒、果醋的微生物须在无菌条件下才能发酵

选C 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在一定的时间内,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但酒精达到一定浓度会抑制无氧呼吸,导致酒精不再增加;

酿制果醋的过程是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果酒,再利用醋酸菌发酵成果醋,前者的发酵底物是糖类,条件是18~25℃、无氧,后者的发酵底物是酒精,温度是30~35℃、需氧;

制作腐乳时需利用毛霉分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它们能够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脂肪;

自然发酵时,葡萄汁等没有严格灭菌,酵母菌、醋酸菌也能发酵。

6.(xx·

扬州一模)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酒的制作过程中既涉及有氧呼吸又涉及无氧呼吸

B.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的供应

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含醋酸菌,腐乳的“皮”为毛霉菌丝

D.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

选D 腐乳制作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反应发生在毛霉的细胞外。

7.(xx·

南京六校联考)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

B.果醋发酵包括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

C.制作腐乳时,应防止毛霉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生长

D.利用的微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选A 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且是严格好氧菌,所以果醋发酵只有有氧发酵;

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毛霉、曲霉、酵母等,其中主要是毛霉。

8.(xx·

无锡一模)下列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细胞呼吸方式相同

B.果酒制作过程中,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有利于发酵形成更多的果酒

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果醋发酵过程中,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果醋的形成

选D 制作果酒的菌种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

果酒制作过程中,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既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又可以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9.(xx·

苏北四市三模)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为了提高发酵产出量,果汁或豆腐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C.制作过程均需先通入无菌空气,短时间后将发酵瓶密闭

D.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pH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选D 果酒、果醋、腐乳发酵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

果汁装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

果醋制作过程需要持续通入无菌空气。

10.(xx·

南通三模)下列有关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制作腐乳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B.制作果酒、腐乳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制作果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制作果酒、果醋主要利用的是胞内酶,制作腐乳主要利用的是胞外酶

D.制作果酒、果醋的过程需保持菌种活性,制作腐乳的过程不需要

选C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其中酵母菌和毛霉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醋酸和腐乳制作中均需要供应氧气,而酒精发酵需要无氧条件;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过程均需保持菌种活性,腐乳制作后期主要依靠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

1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发酵装置来制作果酒、果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用来制作果酒,乙用来制作果醋

B.乙装置需要的温度条件高于甲

C.该装置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D.甲、乙装置排液管排出液体的pH都下降

选C 甲装置密闭,可用来进行酵母菌的发酵制作果酒;

酒精进入乙装置,在有氧条件下,可用来制作果醋。

酵母菌酒精发酵温度一般为18~25℃,而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甲到乙、乙到丙流入的都是发酵液,甲装置中没有气体的排出口,该装置不便于发酵中产生气体的排出。

甲装置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H下降,乙装置将乙醇转变为醋酸,pH也下降。

12.下面为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缺氧,码放豆腐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B.加盐腌制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C.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

D.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选C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毛霉在加盐腌制前就已长成,加卤汤、密封腌制中,毛霉不再增殖。

13.(xx·

南通二模,多选)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比较,正确的是(  )

A.主要菌种不一定是真核生物

B.温度控制必须保证微生物繁殖最快

C.发酵过程会产生CO2并释放热量

D.可通过色、香、味等对产品进行评价

选ACD 果醋制作利用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

发酵温度和微生物繁殖最快的温度不一定相同,如腐乳制作的发酵温度为15~18℃,此温度并不是毛霉繁殖最快的温度;

三种发酵过程中,菌种都会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并释放热量。

14.(xx·

南京三模,多选)下列与酵母菌有关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固定化酵母菌实验中,应用自来水或蒸馏水冲洗凝胶颗粒

B.果酒酿制实验中,必须向葡萄汁中接种高纯度的酵母菌菌种

C.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可选用酵母菌、醋酸菌等作为实验材料

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后期不染色直接计数得到的实验结果偏大

选ABC 固定化酵母菌实验中,不能用含有离子的自来水冲洗,应用蒸馏水冲洗凝胶颗粒。

果酒酿制实验中,因葡萄梗上存在野生型酵母菌,故不一定要接种高纯度的酵母菌菌种。

酵母菌是兼性厌养型生物,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可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醋酸菌是严格的好氧菌,不可以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不染色直接计数,死酵母菌也会被计数,使结果偏大。

15.(多选)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A.对于果醋通过品尝的方法进行鉴定

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

D.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杂菌的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选ABC 对于果醋可通过品尝的方法或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

对于果酒可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杂菌的数量变化不能鉴定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

二、非选择题

16.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

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通气能提高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

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

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

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催化能力最强。

(2)发酵过程中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大量繁殖,使发酵液中的酵母菌总数达到一定程度,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3)①醋酸杆菌是好氧菌,据图分析,第15天将A、B层颠倒,颠倒后使原来处于下层缺氧状态的醋酸杆菌分布在上层有氧的环境,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其数量上升,后来因为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被逐渐消耗以及呼吸产物对pH的影响,导致其数量不再增长而趋于稳定。

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氧气、营养物质、pH。

②因为乳酸菌是厌氧菌,故下层(未颠倒前B层处于下层,颠倒后A层处于下层)有利于乳酸菌繁殖。

③由题目信息可知,由于营养物质消耗、发酵环境发生改变等,生物个体之间的斗争、不同种类之间的竞争会加剧。

答案:

(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17.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为寻找生产富含G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

实验步骤如下:

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h,获得毛坯。

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盐腌5d。

③腌制后加入卤汤,置于28℃恒温箱中后发酵90d。

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测定GABA含量,结果如图。

请分析回答:

(1)通常含水量为________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

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

(2)前发酵过程中,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过程腐乳

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酶活性降低有关;

另一方面部分GABA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测定值减小。

(4)后发酵过程中,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发酵________d后的白方腐乳出厂销售比较适宜。

(1)含水量为70%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水分过多则腐乳不易成形。

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

(2)在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生长旺盛,产生的蛋白酶量多、活性高,蛋白质被大量水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

(3)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γ氨基丁酸(GABA)是水溶性氨基酸,腌制过程中会溶解于水,随水流失,因而导致测定值减小。

(4)在后期发酵过程中,毛霉已经死亡,但从其中浸提出来的蛋白酶仍能发挥作用,相对于前期发酵来说,需要更长的时间,腐乳发酵过程的后熟作用时间长。

由图可以看出,后发酵60d后的白方腐乳GABA含量较高,出厂销售比较适宜。

(1)70% 15~18℃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产生GABA (3)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溶解于水,随水流失 (4)毛霉产生的蛋白酶继续发挥作用 60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0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夯基提能作业(必修3)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成分

1.(xx河北定州中学月考,8)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2.(xx浙江杭州一中月考,4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①、②、③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xx海南单科,16,2分)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4.在1977年,科学家竟然在火山口附近超过300℃热泉水中,发现了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硫细菌。

下列对这些硫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化作用类型是自养型

B.利用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C.利用热能合成有机物

D.在生态系统中为分解者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5.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若甲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6.(xx湖南益阳月调研,30)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恢复原状的能力越弱

B.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

C.在捕食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

D.如果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7.如图表示生活在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加

B组 提升题组

1.(xx浙江选考,18)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

B.食物网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C.食物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是不会改变的

D.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无关

2.(xx海南单科,17,2分)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

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

3.(xx天津理综,1,6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4.(xx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9)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这个事实可以说明(  )

A.通过一个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竞争

B.通过一个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种内互助

C.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选择,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各营养级能量之和

5.(xx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21)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蚯蚓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6.(xx山西临汾一中月考,24)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存在硫细菌,该细菌能利用氧化硫化物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生活在热泉附近的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硫细菌为食。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硫细菌是生产者,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

B.直接或间接以硫细菌为食的生物都属于分解者

C.能量能随着硫元素的循环而被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D.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7.(xx广东珠海摸底考,24)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8.(xx海南单科,28,9分)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

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    (填“间接”或“潜在”)价值。

(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

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

图中A表示    ,生物成分E表示    ,生物成分F表示    ,    表示初级消费者。

9.(xx课标Ⅱ,31,9分)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

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

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    ;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       和      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10.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如下:

(1)在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属于第   营养级。

(2)乙和丙的种间关系是       。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乙种群数量,某研究小组捕获了100只乙,经标记后放回。

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100只,其中有10只带有标记。

在该生态系统中,乙的种群数量大约为  只。

11.(xx浙江台州选考评估,29)某原始森林被砍伐,多年后形成新的森林,但其物种组成会发生一些变化。

某兴趣小组调查该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下,请分析回答:

(1)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称为     。

(2)该森林中,有的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有的动物生活在草丛中,还有的动物在树上摄食,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

要调查该森林中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

若该森林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DDT,上图几种生物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

(3)除图示各成分外,该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环境以及    。

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这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答案全解全析

A组 基础题组

1.D 酵母菌、蘑菇都是分解者;

乳酸菌是消费者;

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紫菜和苹果树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都属于生产者。

2.B 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①)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②)和营养结构(即③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正确。

3.D 土壤微生物以腐生为主,所以多数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B正确;

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成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这些成分可被农作物再利用,C正确;

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错误。

4.A 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是自养生物,A正确;

硫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

硫细菌利用化学能来制造有机物,C错误;

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D错误。

5.D 结合图根据生物体所含有机物总量可知,图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故若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乙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丙的数量增加,选D。

6.C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原状的能力越弱,A正确;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可能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正确;

在捕食食物链中,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能量,消费者则通过捕食获取能量,C错误;

如果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