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8231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减速器设计.docx

一级减速器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一级V带直齿轮减速器

设计题目:

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院系:

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

彭亚南

学号:

200601030039

专业班级:

06汽车

(2)班

指导教师:

苗晓鹏

 

2009年3月1日

 

目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1

二、摘要和关键词……………………………………………2

2.

一、传动方案拟定………………………………………………3

各部件选择、设计计算、校核

二、电动机选择…………………………………………………3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4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6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7

六、轴的设计计算………………………………………………10

七、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12

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13

九、箱体设计……………………………………………………14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1)工作条件:

使用年限10年,工作为二班工作制,单向运转,小批量生产,载荷平稳,环境清洁。

(2)原始数据:

滚筒圆周力F=2.5kN;带速V=1.7m/s;

滚筒直径D=300mm。

二、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

η总=η带×η3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

=0.96×0.983×0.97×0.99×0.96

=0.83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工作=FV/(1000η总)

=2500×1.7/(1000×0.83)

=5.12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计算滚筒工作转速:

n筒=60×1000V/πD

=60×1000×1.7/π×300

=108.2r/min

按手册P7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a=3~6。

取V带传动比I’1=2~4,则总传动比理时范围为I’a=6~24。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a×n筒

n筒=(6~24)×108.2=649.4~2597.4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

因此有三种传支比方案:

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3方案比较适合,则选n=1000r/min 。

4、确定电动机型号

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M2-6

其主要性能:

额定功率:

5.5KW,满载转速960r/min,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总传动比:

i总=n电动/n筒=960/108.2=8.87

2、分配各级伟动比

(1)据指导书P7表1,取齿轮i带=2.3(V带传动比I’1=2~4合理)

(2)∵i总=i齿轮×i带

∴i齿轮=i总/i带=8.87/2.3=3.86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计算各轴转速(r/min)

nI=n电机=960r/min

n=nI/i带=960/2.3=417.39(r/min)

n=n/i齿轮=417.39/3.86=108.13(r/min)

2、计算各轴的功率(KW)

P=P工作×η带=5.12×0.96=4.92KW

P=P×η轴承×η齿轮=4.92×0.98×0.97=4.67KW

P=P×η轴承×η联轴器=4.67×0.97×0.99=4.48KW

 

3、计算各轴扭矩(N·mm)

T工作=9550×5.12/960=50.93

T=T工作×η带×i带=50.93×2.3×0.96=112.6N·m

T=T×i齿轮×η轴承×η齿轮

=112.6×3.86×0.98×0.97=412.45N·m

T=T×η轴承×η联轴器

=412.45×0.97×0.99=395.67N·

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确定计算功率PC

由课本表8-7得:

kA=1.1

PC=KAP=1.1×5.5=6.05KW

2.选择V带的带型

根据PC、n1由课本图8-10得:

选用A型

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dd并验算带速v。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由课本表8-6和表8-8,取小带轮的基准直径dd1=100mm。

2)验算带速v。

按课本式(8-13)验算带的速度

v=πdd1n1/(60×1000)

=π×100×1000/(60×1000)=5.24m/s

在5-30m/s范围内,带速合适。

3)计算大齿轮的基准直径。

根据课本式(8-15a),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dd2

dd2=i带·dd1=2.3×100=230mm

由课本表8-8,圆整为dd2=250mm

4.确定带长和中心矩

1)根据课本式(8-20),初定中心距a0=500mm

2)由课本式(8-22)计算带所需的基准长度

Ld0≈2a0+π(dd1+dd2)/2+(dd2-dd1)2/(4a0)

=2×500+3.14×(100+250)/2+(250-100)2/(4×500)≈1561mm

由课本表8-2选带的基准长度Ld=1400mm

按课本式(8-23)实际中心距a。

a≈a0+(Ld-Ld0)/2=500+(1400-1561)/2=425mm

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α1

α1=1800-(dd2-dd1)/a×57.30

=1800-(250-100)/427×57.30

=1520>900(适用)

1.确定带的根数z

1)计算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pr。

由dd1=100mm和n1=1000r/min根据课本表8-4a得

P0=0.988KW

根据n1=960r/min,i带=3.4和A型带,查课本表(5-6)得△P0=0.118KW

根据课本表8-5得Ka=0.91

根据课本表8-2得KL=0.99

由课本P83式(5-12)得

Pr=(P0+△P0)×Ka×KL=(0.988+0.118)×0.91×0.99=0.996kw

2)计算V带的根数z。

z=PCa/Pr=6.05/0.996=6.07圆整为7根

7.计算单根V带的初压力的最小值(F0)min

由课本表8-3得A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q=0.1kg/m,由式(5-18)单根V带的初拉力:

(F0)min=500(2.5-Ka)PCa/zvKa+qV2

=[500×(2.5-0.91)×6.05/(0.91×7×5.24)+0.1×5.242]N

=147N

应使带的实际初拉力F0>(F0)min。

8.计算压轴力Fp

压轴力的最小值为

(Fp)min=2z(F0)minsin(α1/2)

=2×7×147×sin(146°/2)=1968N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选定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及齿数

1)机器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故选用7级精度(GB10095-88)。

2)材料选择。

由表课本表10-1选择小齿轮和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80HBS。

3)选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24×3.86=92.64,取93。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由设计计算公式(10-9a)

d1≥2.32(KT1(u+1)ZE2/φdu[σH]2)1/3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试选载荷系数Kt=1.3

2)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T1=9.55×106×P1/n1

=95.5×106×4.92/342.86=137041N·mm

3)由课本表10-7选取齿款系数φd=1

4)由课本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1/2

5)由课本tu10-21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600MPa;打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2=550MPa;

6)由课本式10-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L

NL1=60n1jLh=60×342.86×1×(16×300×10)

=9.874×108

NL2=NL1/i=9.874×108/3.86=2.558×108

7)由图课本10-19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6KHN2=0.98

8)计算解除疲劳许用应力。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0

[σH]1=KHN1σHlim1/S=0.96×600/1.0Mpa

=576Mpa

[σH]2=KHN2σHlim2/S=0.98×550/1.0Mpa

=539Mpa

(2)计算

1)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d1,代入[σH]较小的值

dd1≥2.32(KT1(u+1)ZE2/φdu[σH]2)1/3

=2.32×[1.3×1.37×105×(3+1)×189.82/(3.86×5392)]1/3

=71.266mm

2)计算圆周速度v。

v=πdd1n1/(60×1000)=3.14×71.266×342.86/(60×1000)=1.28m/s

3)计算齿宽b。

b=φdd1=1×71.266mm=71.266mm

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

模数:

m=d1/Z1=71.266/24=2.969mm

齿高:

h=2.25m=2.25×2.969=6.68mm

b/h=10.67

5)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v=1.28m/s,7级精度,由课本图10-8查得动载荷系数Kv=1.07;

直齿轮,KHa=KFa=1:

由课本表10-2查得KA=1

由课本表10-4用插值法查得8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时,KHβ=1.316

由b/h=10.67,KHβ=1.316查课本表10-13得KFβ=1.28:

故载荷系数

K=KA×KV×KHa×KFβ=1×1.07×1×1.316=1.408

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由课本式(10-10a)

d1=d1t(K/Kt)1/3=71.266×(1.408/1.3)1/3=73.187mm

7)计算模数m:

m=dd1/z1=73.187/24=3.05mm

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

由课本式(10-5)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

m≥[2KT1YFaYSa/(φdz12σF)]1/3

(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

1)由课本图10-20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E1=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E2=380MPa

2)由课本图10-18取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85KFN2=0.88

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由课本式(10-12)得

[σF]1=KFN1σFE1/S=0.85×500/1.4=303.57MPa

[σF]2=KFN2σFE2/S=0.88×380/1.4=238.86MPa

4)计算载荷系数K

K=KA×KV×KFa×KFβ=1×1.07×1×1.28=1.37

5)取齿形系数。

由课本表10-5查得YFa1=2.65YFa2=2.226

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由课本表10-5查得YSa1=1.58YSa2=1.764

7)计算大、小齿轮的YFaYSa/[σF]

YFa1YSa1/[σF]1=2.65×1.58/303.57=0.01379

YFa2YSa2/[σF]2=2.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