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8177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docx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 新一轮扶贫开发问题探讨

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办周良成

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我国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新阶段,通过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贫困村实施完成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扶贫开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贫困村完成“整村推进”,只是完成这项历史任务的一个阶段性胜利。

实施完成“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后,研究探索贫困地区下一步扶贫开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事业的发展,是全国上下的一项政治课题。

为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一轮扶贫开发,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重大抉择。

融水苗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融水的扶贫开发,无论是对于边远贫困地区或是少数民族贫困山区,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本文是笔者以融水苗族自治县为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要求,讨论扶贫开发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联系,在剖析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贫困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若干思路与见解。

一、深刻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正是这一思想的反映和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需要和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现科学发展,正确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各种重大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二、扶贫开发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联系

  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要求与国家扶贫开发的任务目标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科学发展观和扶贫开发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首先,扶贫开发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在邓小平理论中,消除贫困始终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的。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打好扶贫攻坚战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坚持党的宗旨、实践党的工作路线的重大考验,扶贫开发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强调,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可见,扶贫开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缩小差距,构建和谐”,是扶贫开发的重大主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要消除贫困这个不和谐因素。

扶贫开发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内在要求,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基础前提,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重要手段。

缩小差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社会成员之间差距,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人人享有均等的生存权,进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扶贫开发不仅对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对缩小社会成员之间差距更具有特殊作用。

  其次,党和国家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把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坚持综合开发、全面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方针,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2、扶贫开发的宗旨和方式是坚持以人为本,瞄准扶贫对象,依靠群众推进扶贫开发,以及强调提高贫困群众的综合素质,扶贫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进而过上宽裕的生活。

这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一致的。

  3、综合一体是扶贫开发的基本要求,要求各级政府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综合性一体化扶贫开发的领导和协调。

在扶贫开发中,务必加强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改善社区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这与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三、贫困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贫困地区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新阶段分批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以来,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历史、自然、社会、民族等原因,贫困地区的发展严重滞后,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面临的任务仍然艰巨,压力仍然很大,困难和问题仍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

  1、贫困面广,农民生存环境恶劣,扶贫任务艰巨。

如融水苗族自治县贫困面广,全县198个村委会中有117个属贫困村,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59.1%,贫困村总户数5.09万户,贫困村人口24.46万人,贫困村人口分别占全县总人口和乡村总人口的49.12%和55.57%。

在未被列入贫困村的一些面上村,如白云乡的田里村、安陲乡的大段村、安太乡的洞安村、四荣乡的永靖村、永安村,等等,贫困问题也十分突出。

目前全县尚有贫困人口6.42万人,贫困人口分别占全县总人口和乡村总人口的12.89%和14.58%。

在20个乡镇中,有17个为山区乡镇,其中有10个乡(镇)距县城90公里以上。

贫困村均分布在边远或高寒山区,人均基本农田仅0.35亩,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持续发展空间窄小。

  2、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强度过大,生产成本过高。

由于地理、自然、历史、民族等原因,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如融水苗族自治县所辖的198个村委会中,仍有6个村委会和447个自然屯未解决交通困难,交通困难总里程1864公里。

有2个村委会和174个自然屯尚未用上农网电,有近10万人尚未解决安全用水问题,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劳动强度大,农业生产成本高,致使农民增收困难,生活质量差,抵御风险能力弱,低收入层面大。

  3、扶贫开发资金严重短缺。

据统计,融水苗族自治县仍有6个村委会和447个自然屯未解决交通困难,交通困难总里程1864公里(其中,未通公路自然屯154个,未通路里程715公里;有路未通车自然屯293个,有路未通车里程1149公里)。

有2个村委会和174个自然屯尚未解决用电问题,有99659人尚未解决饮水困难,农村生态能源沼气池需求8694座。

按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计算,新建通村四级路36.8公里需投资736万元,新建通屯路715公里需投资7150万元,改(扩)建通屯路1149公里需投资5745万元;建设农网输电线路需投资3480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需投资2990万元,农村生态能源沼气池建设需投资1738.8万元。

仅以上项目共需投资达21839.8万元。

加上每年扶贫产业开发需投资500万元左右,由此可见,资金严重短缺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最大瓶颈。

  4、农民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由于地处边远,贫困村农民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他们有的甚至每年都难得到本乡(镇)政府所在地一次,更谈不上与先进地区的学习交流,以致思想僵化、闭塞保守,缺乏科技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缺少掌握农村实用新知识、新技术的强烈愿望,加之家庭经济脆弱,扩大家庭生产投入困难,科技知识运用乏力。

同时,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盲目外出,留守的是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的“三偏”农民。

这部分农民思想更加保守和愚昧,“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最为严重。

这些现象,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广度和深度推进的巨大阻力。

  5、生活习俗粗陋,可持续发展后劲不强。

由于历史、民族等原因,贫困村群众固步自封、思想观念落后,封建思想残余侵袭深重,对新生事物抵触严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受到很大制约,如融水贫困村群众普遍保存烧柴做饭、厅堂生火的生活习惯,以致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和火灾隐患,农村沼气池普及推广受到很大抵触。

在一些边远贫困村屯,“刀耕火种”和用人耕田的原始生产方式仍然存在,类似的落后生产方式,致使生态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无法提升。

甚至有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屯,封建迷信盛行,每遇灾害或病痛,他们往往请神弄鬼、求师拜佛,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所有这些粗俗陋习,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就决定了贫困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产业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

  6、农民收入不稳定,返贫现象严重。

象融水这样的少数民族贫困县,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产业开发起步晚,且科技含量不高等因素影响,群众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吃祖宗饭”的现象十分普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加上农村绝大部分的住房为木质结构,火灾隐患严重。

因灾反贫现象十分突出,2005—2009年全县共有1万多人因灾返贫,再加上病、残、孤等因素,返贫数量更大。

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无疑面临着治贫与抑制返贫的双重压力。

  

(二)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尽管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客观上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贫困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同样具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这就决定新一轮扶贫开发挑战与机遇并存,了解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对于我们在工作中树立必胜信心至关重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有:

  

(一)党的十七大反复强调要改善民生和倡导公平,构建和谐,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并作出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等等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定,说明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宏观背景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完成“整村推进”后,新一轮扶贫开发毫无疑问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缩小差距,构建和谐”和改善民生为主题,统筹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外界帮扶与群众主体,救济扶贫与开发扶贫,物质扶贫与文化扶贫,自主扶贫与开放扶贫的“大扶贫”之黄金时代已成定局。

  

(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10周年,十七大又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广西属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措施的范围,在建设资金投入、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得到优先扶持,在地区协作与对口支援、吸引和使用人才方面得到重点照顾,在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生态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领域享受特殊政策。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