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习材料二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Word格式.docx
《政治学习材料二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习材料二全国两会精神及主要内容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适当发行专项债券。
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盘活存量资金,提高使用效率。
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数字五:
4.5%以内
今年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
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鼓励到基层就业。
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
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落实和完善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政策。
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健全劳动监察和争议处理机制,让法律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数字六:
8000亿元
铁路投资要保持在8000亿元以上,新投产里程8000公里以上,在全国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
数字七:
1.1万亿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
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研发推广应用。
数字八:
1000万人
新农村建设要惠及广大农民。
突出加强水和路的建设,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全面完成西部边远山区溜索改桥任务。
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
以垃圾、污水为重点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势头。
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数字九:
740万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
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增加100万户,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
住房保障逐步实行实物保障与货币补贴并举,把一些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
对居住特别困难的低保家庭,给予住房救助。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数字十:
10%
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
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
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
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
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另外,记者选取报告中十大“亮点”,以期从另一种角度解读2015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
——“安不忘危,治不忘乱”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李克强指出,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看到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要直面问题,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勇于担当,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双目标”、“双结合”、“双引擎”
新的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
李克强强调,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在言及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时,李克强指出,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
——“有权不可任性”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李克强指出,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有力推进机制,给企业松绑,为创业提供便利,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行稳致远”
在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方面,李克强指出,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
我们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政府不唱“独角戏”
李克强说,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人民币),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铁腕治理”
“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李克强说,我们一定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
”李克强说,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他并指出,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不得法外设权”
“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李克强指出,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权力瘦身”
李克强说,腐败现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权力寻租,要以权力瘦身为廉政强身,紧紧扎住制度围栏,坚决打掉寻租空间,努力铲除腐败土壤。
解读: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大关键数据
编者按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大量客观的数据阐述了2014年的进展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10个重大数据进行了罗列和解读:
1、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这一预期目标较之于去年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政府并没有因经济减速而动摇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
2015年的7%增速的年度经济增长总量,与2014年7.4%增速的年度增长总量大体相当。
2015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相当于1997年全年的中国经济总量。
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这一目标旨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
2、2014年财政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70%以上。
这样的比重不但在中国以前从未出现,就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
这充分说明本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增进人民福祉”。
3、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2015年政府预期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我国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人,还有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再加上城镇原有的就业压力,困难可想而知。
这一不低于去年的新增就业目标数字凸显了政府的促进就业的坚定信心。
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平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2015年政府预期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与去年预期目标4.6%相比目标更高。
我国经济处在“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中,经济结构转型与调整必然带来失业率控制的压力。
因此,这一不低于去年的失业率目标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自信与决心,对增强人民福祉有着重大意义。
5、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
2014年我国CPI同比增长2%,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物价涨幅新低,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展望2015年,我国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国内需求短期内难以改善,这种温和通胀格局有望延续。
CPI涨幅3%左右的目标,有助于推进价格改革,这也为央行[微博]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留出了空间。
6、财政赤字1.62万亿元
2015年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率从去年的2.1%提高到2.3%。
这表明虽然政府坚持“调结构”的经济改革方向,但也不是对经济发展减速漠不关心。
2015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有助于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以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7、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
中央政府将增加投资,防止经济“硬着陆”。
报告还指出“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激活民间投资,打一场经济“人民战争”。
8、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这是一个全新的举措,充分说明了政府争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高地的决心,真金白银来支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引导产业升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基矗
9、进出口增长6%左右
2014年我国进出口增长3.4%,远低于7.5%预期。
但由于自贸区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政府推动出口还是充满底气。
出口增长6%左右有助于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
10、在100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去年胜利完成了县级医院的改革试点,惠及5亿农村人口,成绩巨大。
今年政府乘胜追击,推出了医疗改革升级版,不但要减轻农村人口医疗负担,还要减轻城市人口医疗负担,切实为群众解决困难。
解读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16个改革重点
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用了1小时40分钟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工作,其中用了2/3的篇幅阐述了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两会解读项目组,就其中的17项重大改革措施进行了罗列及解读。
1、行政改革: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政府有权力,但李克强总理说,“有权不可任性”,不任性的政府是廉洁政府、法治政府的重要基础。
2014年已全年取消和下放246项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要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进一步简化注册资本登记,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很明显,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向“减政”政府的方向发展。
但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仍有握着一些非行政的审批权,令交易成本持续高昂。
此时,所有的市场主体或许应问一句:
您听总理话了吗?
2、结构改革:
多元投资、大众消费
要“奔小康”,就要装上新的“发动机”。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项目,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据透露,过去一年,全国新增投资50万亿元,政府拨款投资仅1万亿元,这是好的社会征兆。
汇小溪成大河,让亿万群众的消费潜力、投资潜力不断增长,才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很明显,2015年,如何激发社会的能量,鼓励投资热情,全民携手创富,是政府的一大工作重点。
3、财税改革:
全面公开、调整责权
政府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网上就能监督!
这将在2015年成为现实。
将要实行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要求,除法定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部门预决算都要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
政府向百姓做出的承诺,有财力完成吗?
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以往“地方政府财源少、支出却多”的局面今年将被改变。
4、金融改革:
放开民营、深化市场
老百姓也可以开银行吗?
《政府工作报告》回答:
“具备条件,成熟一家,批准一家,不设限额”。
存在银行里的钱,有保障吗?
2015年将要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并且要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发展服务中小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
总之,就是要让投资者有更多赚钱的渠道、让银行有更多增值的办法,普惠大众。
出国旅游、投资,带着人民币出门就可以吗?
今年,将要加快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开展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人民币成为“世界人民的货币”的日子并不太远了。
5、企业改革:
国企分类、非公搞活
全民所有制企业,有我一份儿吗?
今年,国企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对不同类别的国企,将根据分类来推进成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这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将推进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举措,“做国企的股东”不再是梦想。
而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则要“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有本事的,使劲儿上!
6、扩大开放:
升级外贸、加快自贸
在网上就能把东西卖到全世界去,还能找个老外当合伙人,按批发价买洋货!
今年,将要发展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采购贸易,扩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点,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足不出户,生意遍全球。
要想“走出去”的话,天地也将更加广阔、大有可为!
政府将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推动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以及汽车、飞机、电子等中国装备走向世界。
“走出去”之后,我能适应“外国土政策”吗?
会不会“水土不服”?
放心!
中国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快与韩、澳、海湾国家、以色列、东盟等签署自贸区协议,还将建设更加广阔的“亚太自贸区”。
中国路,全球通!
7、“三农”改革:
保障粮食、提高民生
耕地要增加了,自来水要进户了,所有农民都能用上电了!
要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今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万亿斤以上,有粮心不慌。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坚持,永久基本农田要划定,耕地质量要保护,土地整治要推进,增加深松土地2亿亩。
6000万农村人口今年要喝上干净水,20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建改建,力争让最后20多万无电人口都能用上电,实现全民用电。
稳定家庭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征地怎么改,“小产权”房怎么办,建设用地入市怎么推进?
改革试点要审慎推进。
8、新型城镇:
危房改造、落户放宽
城镇化就是建房子吗?
“睡城”、“鬼城”等现象怎样缓解?
京津冀等城市群如何一体化?
2015年搞城镇化,关键是以人为中心:
要改造棚户区和城乡危房;
抓紧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
暂住证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得起病、买得到房、上得了学;
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先行,有序推进。
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
9、产业升级:
大力创新、争夺高地
前有欧美堵截,后有印度追赶,外有壁垒打压,内有雾霾困扰,“中国制造”如何突围?
2015年的答案:
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不能只做世界工厂,还要做世界创新工场。
互联网和现代制造业要“热恋”,工业化和信息化要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
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是不是听起来就高大上?
要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制造要上去,污染要下来。
只有向上走,才能向前走。
10、民生改革:
促进就业、增进福祉
近年来,所谓的“阿拉伯之春”、欧美社会的游行与骚乱都说明,高就业率,是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今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实现高就业率,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很大。
2015年,政府将大力做好结构调整、过剩产能化解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社保幅度也会增加。
同时,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将涉及数千万人。
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民生做好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全世界的优越性才能更强的说服力。
11、教育发展:
促进公平,高校转型
2014年欣闻贫困子弟上重点高校连续两年增长10%,2015年将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
教育是中国明天的希望,是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应该向更加实用性的职业教育转变”。
2015年,各类学校改革的任务不轻。
12、卫生改革:
提高医保、普惠基层
美国推行半个多世纪没有实现的全民医保,在中国实现的速度明显快得多。
目前全民医保覆盖面超过95%,2015年的重点是,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发展社会办医,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同时,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加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最终打造一个健康中国。
13、文化改革:
书香社会、服务均等
中国人不能再被舆论笑为“没文化”了。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提到了一个新词,叫中国要建“书香社会”。
重点的措施很多,其中讲到倡导全民阅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都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
读书、有文化,应是过一份有尊严生活的重要基础。
14、环境治理:
铁腕治污,环保税法
总理把治污环保比成一场战争,且是一场全民战争。
鄣近大半年的情况看,减排、污霾的确有好转。
然而,和环境治理的攻坚战,不只是一部纪录片能完成的,也不能只是呼吁,政府要有大作为。
2015年,政府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年底前全部淘汰黄标车;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对于节能产业而言,2015年要重视这句话:
政府“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另外,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期待,环保不利的“大老虎”落马。
15、决策改革:
依宪施政、重视智库
政府决策,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2015年,要让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
李克强总理这个话说得很有份量,但关键要看如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重视发挥智库作用,完善新常态下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
政府不仅要大力反腐败,还要打击不作为、乱作为,这个努力要大力点赞。
16、军事改革:
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军队腐败,重创了军队的形象;
国际压力,又迫使军事改革。
2015年“解放军叔叔”的压力很重。
全面加强现代后勤建设,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是军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
此外,还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如何恢复“军民鱼水情”,让军队真正有战斗力,是2015年国防与军事建设务必注意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