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训练什么Word下载.docx
《语文课要训练什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要训练什么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语言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语言的“输出’(运用、表达)两个环节构成,如果没有语言输出,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是不可能的。
理解、积累、表达,是语文训练的三个维度!
二.语文课训练的现状
1.语文训练落实不够——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训练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当然不是指练习题做得不够)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人文感悟性的教学占据课时的主体,训练意识淡漠。
3.训练不等于单纯地做练习,训练包括做练习,但范围更广,从内容上说包括听说读写思,从形式上说包括书面的训练和口头的训练。
三、语文可要以训练为主展开教学
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教育特点及其目决定的。
1.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要学会使用工具只有靠运用,靠实践,比如一个木匠要学会使用斧头这个工具,师傅说得头头是道没有用,他要学会就必须使用,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学会斧头怎么用。
语言是个工具,要学会使用这个工具,也只有学生在运用中学会。
而运用就必须训练。
2.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的。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在读、写、听、说的语文实践过程中获得。
语文素养的获得主要不是“学得”的,而是“习得”的。
“习得”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反复的练习获得。
“习得”就需要讲方法,就需要抓反复,反复抓。
一句话,离开了学生自身的“练”,学生就不可能获得语文素养。
3.语文教育的目的决定的。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四、语文训练的原则
(一)立足文本原则
1.立足文本语言。
课堂的训练要立足于文本的语言形式,立足于文章的表达方式的特点,比如文章的词语运用,文章的句式表达,文章的段落构成等。
2.立足文本内容。
语言训练要尽可能避免脱离课文思想内容孤立地
进行。
好的语言文字训练,应该使学生通过训练,不但在语言运用上有进步,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3.我们教师一定要充分解读文本,立足于文本的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挖掘训练点,将文本的词语,句式等进行有创造性地训练,变文本的消极语言为自己的积极语言,以期实现语言能力提高和加深文本内容的理解。
4.
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是学习遣词造句的例子,也是学习布局谋篇的例子,里面有丰富的可供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了解从课文中寻找适当的“例
子”,并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水平
。
5.坚持立足文本原则,就要要求我们的课堂训练要避免只满足于感悟内容的单纯地训练,这只能是低水平重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提高。
比如,我们不少老师喜欢设计“我想对你说……”的训练方式,这样的训练除了感悟内容,体会情感外没有任何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坚持立足文本原则也不主张脱离人文性而进行单纯地技巧训练。
【案例】《找骆驼》
老人说的一段话: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
驼的左脚有点跛。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我还看见骆驼啃
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至于它究竟往哪儿去了,应该顺着它的脚印去找。
从训练的角度,这段文章要训练什么?
方式一:
因为……所以……说话
学生这样说:
“老人因为看到……所以知道……,因为看到……所以知道……,因为看到……所以知道……
”
利:
有利于思维训练,有利于理解文本内容。
弊:
呆板的句式不利于语文的学习。
方式二:
读中感悟、理解,表达的层次性
看见……又看见……还看见……体会段落表达的层次性
再读,感悟,表达的用词的丰富性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就知道骆
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些蜜,右边有些米,
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
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
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就知道……我想……所以知道……用词很有变化,值得学生学习。
积累语言
刚才我看见
——
我又看见
我还看见
运用语言
用这样的语言层次,说一段话,最好能结合文本进行。
或者提供一个语言情境进行。
说明:
这样的语言训练立足文本,从感悟语言形式,到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到积累语言,到运用语言,层次性强,训练的角度全面,学生的收获大。
(二)阶段性原则
1.不同的年段对语言训练的目标不一样,要求也有区别。
总得来说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模仿到重视创造的过程。
2.我们的语言训练既不能越位也不能不到位。
每个年段做好自己年段的事情,当然这其中允许有叠加,但要更重视体现本年段的高度目标。
3.以写话为例:
所有年段都要重视写话训练,但不同的年段要求和高度不一样。
(1)低段:
低年级主要是用一个词语写句子,重在模仿文中的词语运用。
在模仿中运用。
其目的在知道词语的意思,明白运用的大致范围。
(2)中高段:
词语数量增加,句子结构上要求提高,多设计一些变式练习,按照课文内容,有变化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话或写话。
而在高年级,则应该创设新
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灵活地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语言材料。
(三)价值最大化原则
1.]每个年段都要重视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及时地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2.文本的表达形式有很多,言语现象也很多,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都设计训练,而要有所侧重,要努力做到训练价值最大化。
3.要实现训练价值最大化,需要通过文本解读,发现文本在语言文字运用,和表达方式上最主要的特点或者最有教学价值的角度。
比如关键词的运用,比如表现力强的句子训练,比如层次性强的段落等等。
4.坚持训练价值最大化,还要求训练不能脱离教学目标,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
(四)多元化原则
1.语文训练包括积累、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而运用是重点。
2.语文训练的形式不仅是书面的练习,还包括口头的练习。
也就是包括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
3.语文训练的内容包括宏观的篇章结构,比如写作顺序,段落结构,段落作用等,中观的表达方式,比如描写,抒情,记叙,对比,烘托等等;
微观的词句表达,比如句式的运用,描写的运用,词语的使用等等。
(五)全程性原则
1.
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
程,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每一个环节(板块)都要围绕训练来设计,每个环节训练的“训练点”侧重点不一样。
3.训练需要整合,不能太过繁琐,不能太过细碎。
(六)全员性原则
1.语文课堂训练要全员参与,最大限度提高训练的价值。
2.如果是一个人同学才展示训练成果,要对其他同学有要求,比如评价等,让这个展示的过程不至于变成个人秀。
五、语文课要训练什么
(一)词语
1.积累词语
(1)结构上积累:
AABB
ABCC
ABAC等
(2)表达形式上积累(相同的描写形式):
描写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动作的、描写人物心情的、描写花草树木的、描写四季景色的、描写人山人海、描写时间短暂的、描写人物心情喜悦的等。
(3)描写对象上积累:
描写方式虽然不一样,但描写的对象一样。
(4)基本手法:
归类:
从文中找有相同特征的词语;
朗读:
感悟和体验;
拓展:
补充与文中词语有相同特征的词语。
2.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换词法理解。
(3)文中释义法。
(从文中找到体现词语具体意思的句子)
3.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1)朗读体会
(2)换词比较
(3)迁移运用
4.体会表达效果
(3)格式化理解
5.学会运用
(1)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2)在具体语境中选择(辨析同义词:
词语意义的轻重不同;
词语意义的范围大小不同;
感情色彩的不同;
语体色彩的不同)
(3)会正确书写
(4)用关联词语写表达正确的句子。
(二)句子
1.句式的变换
(1)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的互换。
(2)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3)一般简单句和带有修辞句子的互换。
2.句子在文章中的结构
(1)中心句(点明中心)
(2)过渡句(承上启下)
(3)总起句(总领下文)
(4)总结句(深化主题)
3.句子的修辞及其表达效果
(2)换句型比较
(3)将有共同特征的句子归类
(4)用语言表达写作效果。
(5)整合性朗读,深化感悟。
(三)段落
1.概括段意(写什么:
概括能力)
2.理解结构(宏观上的怎么写)
3.品味语言(微观上怎么写)
4.朗读体会(感悟)
5.评价(体会表达效果)
6.选点运用(迁移练习,指向表达)
(四)篇章
1.表达顺序
2.表达结构
3.写作内容
4.表达情感
5.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