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0816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文件下载.docx

2.3从数量到质量5

2.4从单一到多元5

2.5从愚乐到娱乐6

2.6巩固节目品牌6

三、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7

3.1节目制作缺乏创新7

3.2节目内容缺乏深度7

3.3节目形态缺乏稳定7

四、促进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几点对策8

4.1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8

4.2打造精品娱乐节目8

4.3为娱乐增加一点理性9

五、结论9

参考文献10

引言

娱乐有着放松身心,满足人内在精神J渝脱需要的重要功能,因此有着广泛的文化消费市场。

电视台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日益成熟的传媒市场,就必须要推出一系列的娱乐节目,以获取巨大经济利益。

但是纵观电视台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过度娱乐”、“愚乐至上”、“娱乐泛化”的娱乐节目异化现象更加频繁,对电视传媒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有必要就此进行深人探讨,积极思考解决对策。

从以上对电视娱乐节目纵向的梳理中可以看出娱乐节目的发展之快、竞争之烈。

这些娱乐节目无论从节目类型、表演形式、受众参与程度均清晰呈现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与变迁轨迹,并形成以下主要特点:

1、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更迭周期呈逐渐缩短的态势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更迭的周期越来越短,新生节目形态的涌现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具有典型形态的电视娱乐节目,其变更的周期呈逐渐缩短的态势。

如从“综艺大观”到“快乐大本营”有近十年的过渡,而“游戏”与“益智”类节目几乎是同时出现,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真人秀”取代其主流位置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

2、传播方式的不断翻新

在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嬗变的过程中,传播方式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

较之最初单一单向的传播模式,时下所采用的诸如手机短信网上投票等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不仅拉近了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而且提高了观众参与节目的热情,还便于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使节目朝着观众喜爱的方向发展。

3、表演形式与受众参与方式不断变化

电视娱乐节目的表演形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最初的/演员+表演到明星+游戏到平民+知识再到目前最流行的平民+明星+选秀的表演形式。

随着表演形式的每一次变化,受众的节目参与度也不断提高,通过拨打声讯电话、网上投票、现场点评、直接参与等方式,受众由单纯的观看者逐渐成为节目表演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螺旋式回归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在嬗变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替代关系,而是互相融合并在某一阶段呈现出一种螺旋式回归。

在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掀起收视狂潮后,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也纷纷推出名声大震、名师高徒两档明星为选手的综艺比赛节目,将真人秀节目由平民秀推向明星秀。

这种形式可以看做是真人秀与综艺时代的融合,明星重新成为舞台的主角并借助自身的明星效应吸引了更多的受众。

一、电视娱乐节目形态嬗变的内在因素

在大众文化日益丰富、媒介技术日益发达、受众审美疲劳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电视娱乐节目日新月异、相互更迭的背后,是电视受众、广告商、娱乐节目制作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娱乐我需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

电视娱乐节目不仅给观众带去丰富多彩、时尚前沿的娱乐节目,同时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调动起观众参与的热情,培养着观众的审美情趣。

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看,他们也渴望参与到节目中并通过电视荧屏展示自我。

其方式一种是直接参与,游戏益智类节目就是典型的代表。

再如各种真人秀节目给观众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秀歌(超级女声)、可以秀舞(武林大会)、可以秀表演(寻找紫菱)、可以秀特长(谁是英雄)。

另一种则是间接参与,如许多节目中采用观众投票的方式进行互动,观众通过手机、网络等各种传媒工具投票表达自己的愿望,将喜欢的选手、节目单元留在舞台上。

我宣传我需要

在当前的电视娱乐界,商业因素的介入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正如米切尔·

沃尔夫《娱乐经济》一书中提到,娱乐因素已经成为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增值活动及市场细分的关键,娱乐经济已成为新的世界通货。

而消费者不管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找娱乐的成分,能享受到乐趣的消费,从而构成了/娱乐经济。

0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大获成功,进入总决赛后收视率节节攀升,收视率一度居同时段第一,达到11.65%,赢取了29.54%的城市份额。

蒙牛集团正是看中了超级女声中丰富的娱乐成分和超高的人气指数,乘超女之风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

2005年10月蒙牛集团以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营销策略荣获广告界的中国广告艾菲奖金奖,并以绝对优势当选2005最佳销售之星,销售额从2004年的7亿元飙升到2005年的30亿元。

显然,广告商通过选择高收视率的电视娱乐节目投放广告,并借助节目本身的知名度以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我盈利我需要

在娱乐化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娱乐业已经在经济增长和文化演进的前沿占据了不可否认的重要位置。

电视娱乐节目制作商正是看准了这点,将娱乐经济的观念融入到节目制作的过程之中,深知要想吸引广告商的资金投入,就要抓住注意力为王的要旨,通过不断地改版,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节目收视率。

收视率上去了,财力雄厚的广告商自然会接踵而至。

当然,除了广告商的赞助,电视娱乐节目的制作者还通过与手机、网络等媒体的合作,达到盈利的目的。

同样以25年超级女声总决赛为例,每场短信互动人数超过100万,观众总投票数高达400万,网上的跟帖、留言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娱乐的背后是财富的狂欢。

二、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008年,选秀节目历经磨难。

先是广电总局提高了选秀节目的门槛,随后不少选秀节目改弦易辙,以综艺类节目的形态出现,如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

通观2008年央视索福瑞上半年的收视数据,综艺类节目在各级频道组播出和收视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播出量从2006~2007年的6%下降至4%,观众收看比重下降幅度略小,从2007年的8.4%下降至7.7%。

与此同时,受到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娱乐节目的主流人群年轻观众逐渐减少。

2006及2007年,15~34岁观众的电视媒体消费量逐年下降。

如何期待娱乐再度带给观众收看的热情,再次为中国的电视带来希望?

也许在娱乐的热潮褪去后,我们该进入冷静思考时期了。

2.1从大众到分众

纵观中国娱乐发展的周期变化,可以看到总是一种热潮统领了节目市场,电视台习惯于随大流的制作方式。

然而现今的电视观众已经发生了转变,他们不愿意盲从,更为关注自我;

越来越排斥大众化,更为追求个人化。

电视台和制片人唯有适应这样的变化,面对现实,放弃大众化的理想,尊重越来越分众的市场。

然而,要做好分众市场,必须强调的是两点配套要做好:

首先,要有足够强大的宣传攻势以引起关注;

其次,要有足够专业的制作团队做后盾。

此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分众将变成小众,失去应有的阵地,消失在节目的茫茫大海中。

2.2从变化到不变

电视娱乐节目数量的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竞争的加剧,制作者渴望通过不断的变化来满足观众求新、猎奇的心理需要,于是许多娱乐节目会周期性地打出全新改版的口号,通过不断更换主持人、节目环节设置、模仿其他同类栏目出彩的部分,以期达到提高收视率之目的。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可能一时有效,但绝非长久之计。

因为一般来说,当一个节目品牌建立之后,其基本形态如栏目名称、内容、结构、主持人及背景音乐等应保持相对稳定。

在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时应参考以下三方面:

一是根据节目本身的需要。

在同类节目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想要长时间保持一种独创性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尽量保持并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借鉴其他节目的经验,通过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二是根据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供求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应摒弃供过于求的节目,寻求真实的发展空间。

三是根据受众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受众的观念、喜好也在发生变化,节目只有参照受众的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最大程度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2.3从数量到质量

目前,全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数量与质量呈明显不平衡状态,总体数量虽然不少,但高质量的节目并不多。

庞大的播出量并没有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相反,节目的模式化以及严重的跟风现象将中国娱乐节目推入了雷同化的怪圈。

创新意识匮乏,克隆成了娱乐节目的致命伤。

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几乎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律:

欧美日本首创港台移植国内-星火国内燎原。

这种大批量的复制是对娱乐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仿来效去,只得其皮毛未获其精髓,结果越跟越不像,越学越糟糕,于是纷纷被挤下历史的舞台。

只有在立足各电视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讲求节目内在质量,不盲目模仿和跟风,才能真正达到综艺节目数量与质量的完美统一。

2.4从单一到多元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新的娱乐节目不断涌现,丰富了娱乐节目的样式,拓展了娱乐节目的发展空间。

如央视的快乐驿站栏目,以讽刺背后的关怀、辛辣背后的温情为宗旨探索全新的电视文体和表现形式,在形式上打破传统报纸漫画的平面局限,有效结合现代快捷的电脑绘图技术,加强电视化的技术和艺术表现手段,用电视漫画的手法对相声、小品、歌曲、故事、评书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予以重新创作和演绎,给传统漫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演绎成符合当下收视习惯的一种新的电视娱乐节目形式。

在电视节目形态交叉和融合的特征越来越突出的背景下,娱乐节目与其他类型的节目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2.5从愚乐到娱乐

就节目特性而言,娱乐节目首先应具有娱乐的性质,理应包含观众乐于接受的轻松与愉快,但娱乐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更不是趣味的低俗。

娱乐节目必然要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蕴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即使是纯粹的娱乐,也一定会触及到精神层面和价值取向,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单纯地为娱乐而娱乐,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

2.6巩固节目品牌

随着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受众眼界的开阔、全球化媒介的冲击,受众真正需要且生命力真正长久的还是内容充实的节目。

内容为主已经成为当今包括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和新媒介在内的所有信息传播业的共识。

受众日益重视的是实在的内容,当同一类型节目过多、过滥,节目质量不高,而使观众厌倦,导致出现收视率下降、满意度下降等等问题时,我们却把问题归于此种节目类型衰落了,在这样对整体节目负面评价的情况下,主观认为此类单个节目的品牌很难维持,只得随着整个节目类型的衰败而退出舞台,没有能形成能维护较长时间收视高峰的名牌节目。

既然像非常男女等节目在相亲类节目高潮过后还能维持相当的稳定的收视率,快乐大本营、幸运52等最先出现的一些较好的节目在微调后仍保持了稳定的势头,并且风格、结构等已经基本固定,制作手法也更加成熟,且拥有了一些相对稳定的观众群,说明在节目类型潮流的变化中,即使新的节目类型开始抢占市场,只要节目做的好,品牌节目仍有号召力,只是从新兴的节目类型向固定的节目类型转化,各类型的娱乐节目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类型中的固定成员。

人们虽然失去开始时的新鲜感但已将它们当作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合理的存在。

旧的节目类型也还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个市场空间在于品牌节目的固定观众群的收视习惯也还会维持很长时间。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形态的嬗变经历了以上所述四个阶段,而商业利益的介入又使电视娱乐节目陷入全面娱乐过度娱乐的现状。

虽然娱乐节目的主要功能和定位就是为广大受众提供精神的放松,消除压力,我们在这里所探讨的也决不是让娱乐节目放弃娱乐,而是怎样提供更好的娱乐以满足受众的需要。

本着电视媒体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和立身原则,杜绝低俗的娱乐、简单的娱乐,立足高层次的审美,走有益与有趣相结合的路线,应该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方向。

三、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娱乐节目是大众文化与文化消费需求结合的重要文化产品。

目前,电视娱乐节目在节目形态、创作理念以及传播模式等方面都有了重大发展,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必须经历通过不断解决现实问题、突破现实困境,从而成长、成熟及完善的过程。

总的来说,电视娱乐节目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3.1节目制作缺乏创新

当前,电视媒体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过去那种完全“克隆”别家电视台娱乐节目方式是不可取的,但在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中仍存在着严重的“模仿”痕迹。

一些富于创意的电视娱乐节目甫一推出,很快就会跟风出现一大批类似的电视节目,当然这种模仿肯定不是完全的照搬照抄,但却很难见到属于自己的个性化东西,这仍会造成电视媒体行业内部的无序竞争与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

3.2节目内容缺乏深度

娱乐并不意味着“愚乐”,通俗并不意味着“庸俗”,电视娱乐节目也应当有自己的文化品格。

但现在大多电视娱乐节目制作都将吸引广大受众、占领市场份额放在首位,始终以营造“轻松J渝脱”的气氛为重点,忽视娱乐节目同样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这一客观实际,很少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也很少触及到广大受众的理想思维层面,单纯的为“娱乐”而生,最终也就只能逐渐走向“死亡”。

3.3节目形态缺乏稳定

节目形态具体包括栏目名称、内容、结构、主持人及背景音乐,等等。

在传播领域中,电视娱乐节目的基本形态应当是稳定的,以期在广大受众内心中留下相对深刻的印象。

但是当前的电视娱乐节目却往往忽视这一点,为了成为所谓的“收视热点”,提高收视率,而盲目地进行改版,反而使广大受众感到无所适从,也就很难培养出稳定的收视群体。

四、促进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几点对策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社会转型期精神需求与价值重建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大众娱乐文化逐渐普及的有力见证。

面对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当积极寻找解决路径,针对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4.1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电视娱乐节目是在当前这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兴盛起来的产物,国家行政部门、尤其是广播电视总局应当充分发挥监督、促进、引导的重要职能,审时度势、把握当前的发展契机,为电视娱乐节目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提高大众文化修养、培养大众高雅情趣的重要责任,在整个社会弘扬先进文化、倡导更为健康、高雅的文化消费方式,为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层次做出重要的贡献。

4.2打造精品娱乐节目

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台获得收益的重要支撑点,娱乐节目制作的质量以及受到广大受众认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电视台的发展。

因此,电视台应当整合一部分优势资源,打造精品娱乐节目,使之成为本台发展的一个“拳头”产品。

首先,要从创意上下功夫,虽不必过分求“新”、求“异”,但至少应当具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与其他电视娱乐节目之间存在辨识度,才能赢得市场。

其次,要精准定位,当今时代是一个多种类型传媒激烈竞争的时代,虽然要尽可能地抢占市场份额,但是绝对不可能面向所有受众,在明确节目受众群体之后,使电视娱乐节目对这部分受众更具吸引力,打造更多的艺术精品。

4.3为娱乐增加一点理性

编辑风格是编辑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变化,不断强化,不断固化,形成的具有明显标志,能够明显区别与他人的特征。

编辑风格的构建应该是以编辑社会实践和知识信息的积淀为基础,在与社会现实、团队思想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广大受众的审美层次和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单纯的“娱乐”与嬉闹已经不能完全吸引受众,一部分具有较高素质的精英分子甚至已经开始排斥那些所谓的娱乐节目,这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电视娱乐节目应当增加一点点理性的“佐料”,积极传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带给广大受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唯有如此,电视娱乐节目才能实现健康发展。

电视传媒不断取得突破、实现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娱乐节目大行其道的过程。

但必须承认,在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愚乐化、庸俗化、过度化的娱乐异化现象。

面对这一情况,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和改进,为打造电视娱乐节目精品、促进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五、结论

此外,电视娱乐节目也可以进行分众化的尝试,对娱乐节目重新定位。

目前的娱乐传播把所有社会阶层,年龄阶层的观众都作为自己的受众,而众口难调的现状反而使得娱乐节目吃力不讨好。

故必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职业层次、教育层次的人群,实行娱乐节目专业化、小众化的窄播,在细分市场中赢得市场。

这方面最具探索精神的是央视推出的绝对挑战。

媒介专家靳智伟认为,这是一档不同于传统的中国教科书分类和具有强烈欧美等海外色彩的译介分类束缚,通过调配电视艺术要素手段比例构成而创建的新的节目类型,绝对挑战可以概括为以白领人士向管理者转化事件为依托全面展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主题的主持人版块式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话题节目。

该档节目将自己明确定位于知识白领阶层,受众构成清晰,忠诚度高,收视率逐节攀升,创造了电视娱乐传播小众化、高端化和专业化的先河。

尼尔#波兹曼在谈到美国的电视娱乐时说:

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

就像印刷术曾统治控制着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美国人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

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¼

实际上不只在美国,在中国,娱乐传播同样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电视庸俗化日趋严重的语境中,电视娱乐传播只有不断创新传播策略,从追求形而下的快感迈向形而上的美感,致力打造富有品格内涵的绿色娱乐,才能开拓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徐振祥.娱乐的异化:

当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价值困惑——基于价值同轴对称原理的一种现象分析[J].云梦学刊,2014,03:

144-148.

[2]田瑶.电视娱乐节目研究综述[J].今传媒,2014,07:

166-167.

[3]闫方洁,宋德孝.媒介时代下的理性缺失——当代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批判性阅读[J].兰州学刊,2011,05:

183-186.

[4]刘杰.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特征初探[J].当代电视,2003,10:

43-45.

[5]李琳.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平民化现象分析[J].河南农业,2013,02:

56-57.

[6]胡智锋,刘俊,王锟,杨继宇,李磊,张陆园,张瑜琦,吴雪,林沛,扎西,别君红.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2013,03:

151-168.

[7]韩笑.当代电视娱乐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3,08:

3+2.

[8]陈一,丁姗.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传播元素分析[J].镇江高专学报,2007,02:

51-54.

[9]濮波.论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多元化趋势[J].视听纵横,2007,05:

7-9.

[10]李卓颖.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元素组合趋势化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4,12:

76+85.

[11]韩韶君.浅谈当代电视娱乐节目的艺术审美[J].大舞台,2014,10:

95-96.

[12]段洪君.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对观众主体性的忽视和误读[J].当代电视,2009,07:

49-50.

[13]关华.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现状与发展方向[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67-71.

[14]谢耘耕,王彩平.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报告[J].新闻界,2005,04:

4-10+1.

[15]邵培仁,潘祥辉.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J].嘉兴学院学报,2005,05:

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