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076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8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炔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9.5应急预案实施31

附件1区域位置图32

附件2平面布置及应急疏散路线图33

附件3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34

附件4外部救援及报告电话35

附件5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清单36

附件6涉及危险化学品主要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37

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安全事故的适应能力,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达到尽可能的避免和减轻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预防水平。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

《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调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

《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

《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8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局应急[2014]95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按监总厅应急【2009】第73号令)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5)

《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200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处理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乙炔泄漏引起的中毒、窒息,火灾、爆炸,以及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事故。

当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或超出本预案处理能力时,需及时汇报相关救援部门寻求支援。

1.3.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别重大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

(2)有人员死亡的。

1.3.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重伤的。

1.3.3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事故:

(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2)有人员出现受伤的。

1.3.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公司主要危险源为乙炔生产装置,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乙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1)生命第一原则:

把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调用所需资源,所有救援行动必须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以尽快恢复受影响区域到正常状态为主要目标;

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损失最小化原则:

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件)的发生,做好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落实应急职责,实行应急分级管理制度。

(4)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整合公司现有应急资源,实行区域联防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

2事故风险简述

2.1公司概况

xxx,2000年09月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乙炔气的生产销售、乙炔气瓶检测等,公司乙炔生产已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公司现有职工13人,设有专职安全员1名,技术管理人员1名。

公司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均参加了安全培训,并已取得安全资格证。

主要从事气体充装危险化学品管理、生产等岗位的人员都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1.1平面布置

公司位于地处xxx市xxx区新兴路北首,东面为闲置院落,西面为钢渣堆场。

北面为山东鲁碧建材公司原料堆场,南面为闲置院落。

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厂区主要分为生产区和办公区,厂区大门在东北侧,办公区在厂区进门南侧,建有办公室、化验室等,其余为生产区。

生产区包括:

厂区最北侧从北向南依次布置电石库、发生间、泥浆池。

厂区北侧布置乙炔充装生产线,依次建设有净化间、压缩间、检测间、空瓶间、充装间、成品间及配电间。

发生间内设置氮气置换装置、温度计,乙炔管线上设置气柜,各生产车间内设置静电释放、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及事故排放等装置,相关设备设置安全防护罩、限制器、静电接地、漏电保护及压力、温度检测等装置。

配备防毒面具、灭火器等应急器材。

公司配备空气呼吸器,厂区及各车间配备灭火器、消防栓、防毒面具、急救药品等应急器材、物品。

表2.1.1-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位号/所在部位

1

乙炔发生器

储罐及容器类

发生车间

2

乙炔压缩机

其他设备类

压缩车间

3

气柜

/

4

乙炔气净化设备

生产车间

5

乙炔气干燥设备

6

乙炔充装设备

通用机械类

充装车间

8

乙炔输送管道

乙炔气瓶

厂区及车间

2.2事故风险种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并结合《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T13861-2009),结合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装置及产品、原料进行的危险源辩识别、风险评价的结果,按照分类、分级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原则,确定确定为产品(乙炔)生产乙炔使用的原材料、乙炔生产工艺系统、乙炔泄漏与可燃物接触,遇火源引起燃烧、爆炸为危险目标。

本企业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有乙炔,生产储存过程中存在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

表2.2.1-危险有害因素分布表

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火灾

各生产车间、办公室

爆炸

各生产车间

中毒窒息

触电

机械伤害

车辆伤害

卸车区、厂内道路

7

高处坠落

厂区、各生产车间

物体打击

9

坍塌

厂内建筑物

2.3主要危险有害物质

企业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是电石、乙炔、丙酮,其中乙炔、丙酮属于危险化学品。

(1)乙炔的危险性分析

乙炔为易燃气体,具有易燃烧性和化学爆炸危险性,并有一定的毒害性。

乙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卤素接触会引起燃烧爆炸。

能与铜、银、汞等形成爆炸性化合物。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纯乙炔会发生自身直接分解爆炸和其聚合物分解爆炸。

当乙炔中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危害性更大。

乙炔具有弱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乙炔可引起单纯窒息。

 

在溶解乙炔生产、充装过程中,若乙炔泄露,与空气混合,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2)电石的危险特性

与水反应生成乙炔;

高温下有很强的还原性,可还原所有氧化剂,存在燃爆危险,主要表现为:

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

与酸类物质发生剧烈反应。

含有杂质磷化钙时,能被水作用生成有爆炸性和毒性的磷化氢气体。

(3)丙酮的危险特性

存在燃爆危险,主要表现为:

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着火、爆炸危险。

闪点-20℃,引燃温度465℃,爆炸极限2.5~13.0%,最小点火能1.157mJ,最大爆炸压力0.870MPa。

若遇高热,容器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毒性较低,液体能刺激眼睛造成损害,有麻醉作用。

(4)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公司乙炔储量小于临界量10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4乙炔生产工艺系统危险性分析

 

溶解乙炔生产充装的工艺过程是:

将碳化钙加入水中产生粗乙炔气,经过洗涤冷却、化学净化除去硫、磷等有害杂质,再经压缩和干燥,充装进入溶解乙炔气瓶内。

现结合溶解乙炔生产实际,对乙炔生产过程和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易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1)乙炔发生过程分析。

在乙炔发生器投料时,易发生碳化钙撞击器壁产生火花的现象。

若投料系统采用密闭氮封方法,则可消除不安全因素。

但若为敞开式或双挤压式投料,则较容易发生加料口燃烧事故。

由于各种原因,如反应温度过低等,乙炔发生器排渣口夹带未及水解的碳化钙进入渣水池,在渣水池表面乙炔与空气接触易产生燃爆事故。

在乙炔设备检修过程中,乙炔燃爆潜在危险时刻存在。

故在首次投产和停车检修后并在投产前,乙炔设备应先用含氧量小于2%(v/v)的氮气进行置换,使系统内气体中含氧量不大于3%(v/v),否则因氧含量高而存在潜在危险性,就不得投料生产。

在乙炔设备检修时,待检修的设备应与乙炔系统隔绝,并用含氧量小于2%的氮气置换其内部乙炔,使乙炔含量不大于0.2%(v/v)。

在置换过程中,对置换系统必须有全面了解,确认置换不存在盲区,否则应先作消除处理再进行置换。

如乙炔发生器内尚有未分解碳化钙或积聚大量碳化钙污泥时,必须先用大量清水进行密闭清除,再用氮气置换合格,以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再产生乙炔而发生意外事故。

(2)乙炔净化过程分析。

根据乙炔净化所使用的净化剂种类,分析其不安全因素。

对于浓硫酸法净化工艺,因硫酸吸水发热产生高温,若未采取冷却措施,则存在乙炔燃烧危险。

另外,若乙炔气体中夹带碳化钙污泥泡沫杂质,则会与硫酸反应而积聚粘结状化合物,很易堵塞设备和管路,检修难度相对较大,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燃爆事故。

(3)乙炔压缩和干燥分析。

乙炔压缩和干燥过程中,负压运行和超压运行均易发生乙炔爆炸。

为防止乙炔压缩机超压运行而设置的安全阀泄放系统,应将散放口引至屋顶1.0米以上, 

不得将乙炔排放在室内。

否则,当乙炔泄露时,室内存在高浓度乙炔,就极具危险性。

乙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不得更换压力表、安全阀等附件设施,否则会因引入空气并可能产生绝热压缩而发生乙炔压缩机爆炸事故。

采用无热再生分子筛高压乙炔干燥工艺,能消除干燥过程的不安全素。

(4)溶解乙炔充装过程分析。

危乙炔危险性主要取决于乙炔充装压力、温度、流速及泄露处置状况。

乙炔充装必须有良好的冷却条件,否则因充装温度过高易产生不安全因素。

在溶解乙炔充装过程中,随着乙炔压力的不断升高,极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分解爆炸。

乙炔流速过快,极易因摩擦产生静电而点燃乙炔。

高压乙炔泄露时,处置前必须切断气源,消除危险因素否则易引发爆炸。

(5)乙炔气瓶分析。

乙炔气瓶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钢瓶内多孔填料的质量和溶剂的充装量。

填料损伤或污染,都会降低填料的阻火性能和吸附溶剂能力。

溶剂丙酮不足,未及时补加,乙炔充装后会以气态存在,而且充装压力会较高,潜在危险性极大。

但若溶剂丙酮超量,瓶内无安全空间,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存在。

乙炔的限定充装量为瓶内溶剂丙酮规定充装量的50%,乙炔充装过量易引发爆炸事故。

2.5事故发生诱因及后果影响

1.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危险的基本形式有:

挤压危险、剪切危险、切割或切断危险、缠绕危险、吸入或卷入危险、冲击危险、刺伤或扎穿危险、摩擦或磨损危险等。

生产过程主要涉及提升机、压缩机等设备,会引起机械伤害事故,事故主要原因有:

1)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是操作人员未按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和工人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造成的。

上岗人员必须受过专业培训,并遵守有关劳动安全规定。

如发生机械伤害将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正常生产,严重者还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运转设备的转动部位未设置防护罩。

3)防护保险装置、防护栏、保护盖不全或维修不及时,造成绞伤、碾伤等机械伤害事故。

4)设备运动部件的相对运动易对人体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机械伤害。

5)旋转的轴、旋转部位的啮合点人容易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6)设备在非最佳状态下运转,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机械设备的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功能失效和人为的损坏等,均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7)工作场地环境不良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之一,如工作场所地照明不良、温度、湿度、噪声过高、地面或脚踏板湿滑、设备布局不合理、物品堆放不合理等。

8)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或管理不善,对操作人员缺乏基本训练,操作人员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具等都容易发生机械伤害。

9)作业人员误操作,或在现场擦拭正在转动的设备,易发生机械伤害。

2.火灾

当火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失去控制时,便形成火灾事故,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车间使用大量电气设施,当电器元件、电气线路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都易引发电气火灾。

电缆的绝缘材料、填充物和覆盖层都具有可燃性,遇到高温或外界火源极容易被引燃,造成火灾。

2)乙炔为易燃气体,发生泄漏,遇火源或明火,导致火灾爆炸。

3)车辆用油及设备润滑所用的机械油泄露,遇见火源引燃,导致火灾。

4)设备检修、动火作业、高处作业、临时用电作业等,未严格落实危险作业相关管理制度,安全措施,发生火灾等事故。

5)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混乱,工人责任心不强、技术素质差,违章、盲目、误操作,或在现场存放易燃物品,从而引发火灾的危险。

3.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未设置平台、斜梯、直梯较滑,直梯未设防护栏,可造成人员高处坠落事故;

4.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伤害,是指由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力引起的伤害,但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已下情况可能引起物体打击:

1)车间内有提升设备,作业过程中因设备故障、误操作等原料,造成物品掉落,使下部作业人员有受到物体打击的危险。

2)生产车间内的高处作业平台或者在设备检修、生产中出现故障导致工具、零部件下落,使下部作业人员有受到物体打击的危险。

3)搬运原料、产品过程中,因物体摆放不当或摆放过高,有发生物体坠落对人员的砸伤、挤伤等。

4)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因工具、零部件存放不当,维修现场混乱,违章蛮干,而发生工具、设备和其他物品的砸伤。

5.触电

生产中电气设备不可缺少,电器线路敷设前后衔接不好,电器遇水,线路破损、短路、无漏电保护等均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引发电器伤害事故的因素如下:

1)未严格执行电器电器设备检修维修度,拉闸断电后,维修中意外合闸送电;

2)线路维修作业时,未按规定在作业区前后挂地线;

3)手持电动工具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

4)照明灯具未使用安全电压;

5)用电设备接地不良,绝缘不好;

6)电源线路未按要求敷设,电源线裸露,电源线架设在高温设备、护栏等处,人员意外触及。

6.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是指机动车辆引起的伤害事故。

常见的车辆事故有:

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车辆运行中碰撞建筑物、构筑物、堆积物引起建筑物倒塌、物体飞溅下落和挤压地面而产生物体飞溅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发生撞车、翻车、辗轧以及在搬运、装卸中物体的打击等。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安全知识的教育,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麻痹大意,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以及运输设备和运输工具缺陷。

7.坍塌

1)原料在堆放过程中堆放过高或出现操作失误等意外情况,易造成坍塌事故。

2)产品在存放过程中摆放过高,受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坍塌事故。

3)各种建筑物、设备等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事故。

4)建构筑物设计依据的资料不准确,抗震烈度不符合规范,材料强度不够,安全系数不足,以及建造安装质量不良,在地震、飓风等恶劣自然条件或者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情况下,均可能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工作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8.爆炸

乙炔发生时,未进行彻底的氮气置换,压缩干燥装置、充装装置以及相关管道,存在乙炔泄漏风险,与空气混合能称为爆炸性混合物,漏气与火种接触有燃烧爆炸危险。

9中毒窒息

乙炔发生器、压缩干燥装置、充装装置以及相关管道,存在乙炔泄漏风险,均存在乙炔或氨气泄漏风险。

泄漏后,造成现场作业人员中毒和窒息。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体系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

3.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

3.2.1应急救援组长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组由经理xxx担任组长。

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组长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

(3)审批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安监、消防及当地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

(7)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并根据事件情况向周边单位予以请求援助。

(8)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9)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10)负责督促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企业、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3.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应急救援组办公室主任由副经理xxx担任,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应急救援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2)接收生产安全事故的报警信息,并根据报警信息,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并向组长报告。

(3)按照组长指示,迅速派出专业救援队伍,并根据反馈的信息确定事件的类型和预警级别。

(4)负责事件调查处理的信息传递、组织协调、督察督办及相关保障工作。

(5)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根据事件类型拟定具体处置措施,指导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演练,有计划的组织应急救援培训和演习。

3.2.3义务消防队

由生产车间人员xxx、xxx、xxx、xxx组成,xxx任队长。

主要职责如下:

(1)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了解事故情况,根据事故情况立即开展初期扑救工作,并及时向组长汇报现场情况。

(2)负责现场人员的救护和撤离。

(3)利用现场器材和装备,控制火势,降低相邻建构筑物、装置温度,防止发生次生火灾。

(4)事故严重时向组长汇报请求外部支援,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人员和救援队伍。

(5)负责事故现场的污染物收集,清理洗消等善后处置工作。

3.2.4应急抢救组职责

由xxx、xxx、xxx及生产作业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如下:

(1)听到报告后,立即奔赴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并及时上报应急救援办公室,听从组长的指挥。

(2)根据事故的性质,采取切断设备装置电源、封堵泄漏处、关闭装置阀门、开关等措施,开展抢险救援。

(3)对发生事故的装置设备、设施进行抢修。

3.2.5供应、联络、救护组

由xxx、xxx、xxx负责。

(1)解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所需应急物资、装备的拿取、供应、紧急采购和调运。

(2)负责现场救护人员的联络通讯工作。

(3)对救出的伤员进行简单救治。

(4)负责与医院等救护单位进行联系并做好各救援力量的迎接工作。

3.2.6治安保卫组

由xxx、xxx及公司保卫人员负责,主要职责如下:

(1)协助抢修小组人员搞好人员疏散、隔离和警戒,维持现场秩序划定安全距离,做好治安警戒。

(2)保护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人员疏散后,再检查一遍,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3)组织清点受灾人员、统计伤亡人数。

(4)事故结束后,保护现场,参与事故调查。

4.预警及信息报告

4.1预警

4.1.1一级预警

一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爆炸和泄漏、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及公司已无能力进行控制的生产安全事故。

4.1.2二级预警

二级预警为已发生火灾、爆炸和泄漏,未造成人员伤亡,在短时间内可处置控制的生产安全事故。

4.1.3三级预警

(1)设备、设施严重故障,存在将会导致泄漏、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

(2)现场发现存在泄漏或发生安全事故的迹象;

(3)其他异常现象。

4.1.4预警方式

预警方式依据初步判断的预警级别,采用以下报告程序:

4.1.4.1一级预警

现场人员报立即报告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组织启动预案,立即上报安监、消防等部门,依据现场情况通知相关机构协助应急救援。

4.1.4.2二级预警

现场人员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或安全员报告,并经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同意启动预案。

并视现场情况决定是否上报安监、消防等部门。

4.1.4.3三级预警

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安全员,启动处置方案,安全员报请组长同意后视情况协调相关部门进行现场处置,落实巡查、监控措施;

如隐患未消除,通知相关应急人员作好应急准备。

4.2信息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