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8075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x

浙美版学年一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走进新天地》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美术工具。

(教师)课件、一只装有各种美术工具的“百宝箱”。

过程预设:

一、情境导入

1.借助动画人物“喜羊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示)

2.创设参观美术馆情境,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二、欣赏体验

课件示:

“喜羊羊”带领小朋友参观美术馆三个展厅:

绘画厅、制作厅、体验厅。

1.绘画厅,展示绘画作品及相关工具。

(1)交流讨论:

小朋友,你知道哪些绘画种类?

它们都用什么工具来画画?

(2)课件示:

水墨画、水粉画、线描画、油画棒画等绘画种类及相应的工具材料。

(3)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对不同的绘画进行初步的认识,了解不同之处。

(4)小结:

绘画种类形式不同,工具丰富,画面效果也不同。

2.制作厅,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工具。

(1)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

纸艺、陶艺、生活中各种废旧物创意造型等。

(2)小结:

原来生活中的普通材料,通过手工制作,也能变成美妙的艺术品。

3.体验厅,了解并尝试油画棒、水彩笔的用笔方法。

(1)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体验学习油画棒、水彩笔的各种用笔方法,可以大胆尝试新花样。

(2)教师适当示范小结。

三、快乐涂鸦

(1)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以画成什么?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作画,快乐涂鸦。

四、展示评价,交流拓展

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课后拓展:

美术活动丰富多彩,美术创意精彩无限,课外还可以外出写生或参观画展。

3.明确美术所要求准备的常规工具,如:

绘画工具主要有油画棒、水彩笔;手工工具主要有手工剪刀、固体胶和双面胶等,提醒学生做好相应准备。

教学反思:

执教日期:

《新朋友》

【学情分析】

1.文本: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一堂人物造型课。

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抓住人物特征作画。

至于人物造型比例的准确性可以暂不作要求。

绘画的表现形式不限,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水粉、水彩均可。

本课以画“新朋友”为载体,引导学生观察、表现同学形象的同时,还可以还可以有机融入团结友爱的情感教育。

通过观察、交流、学习、展示等教学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2.学生: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抓住同学的外貌特征作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

表现能力。

2.引导学生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为自己的新朋友画一幅肖像。

3.通过绘画创作、互相交流,了解同学,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教学重点:

用写生或记忆画的方法画一幅同学肖像。

教学难点:

能抓住同学外貌特征作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工具。

(教师)课件。

过程预设:

一、情景导入

1.小游戏:

新学期开始了,你们一定交到了自己的新朋友。

说一说你交到的新朋友长什么样?

我们来猜一猜他是谁?

2.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新朋友”。

二、观察分析

1.请几位同学上台,仔细观察他们的脸形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四种常见的不同脸形。

3.同组同学互相观察,说一说周围的同学五官有什么不同?

4.教师出示几种展现五官的线描作品分析表现方法,启发学生要抓住五官和表情的特征作画。

5.观察比较男、女同学的发型,选两位同学上台画一画人物的发型。

三、欣赏同学作品

四、布置作业

1.画画你的新朋友。

2.画画你和新朋友的合影。

要求:

抓住同学的长相特征。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点评

评价要点:

是否抓住同学的长相特征。

六、总结拓展

今后可以画画和同学之间有趣的事。

教学反思:

执教日期:

《色彩大家庭》

【学情分析】

1.文本:

色彩充满无穷的魔力和生命力,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大自然中的天空、大地、山川、河流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它无时不有,无所不包,我们无时不在与色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生活中的色彩是那么的丰富,令人陶醉;自然中的色彩光怪陆离,瞬息万变;孩子心中的色彩更是捉摸不透,神奇美妙。

碧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金黄的向日葵、五彩的云朵。

让孩子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色彩,体验如何运用色彩去表达美、表达情感,看看画家的色彩作品如何表现生命的魅力。

让一年级的学生认识色彩是美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课选取了大自然中各类的美丽图片:

太阳、大地、蓝天、田野……让学生感悟体验色彩的同时得到无穷的视觉享受。

领会色彩具有的丰富、迷人、令人神往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可以从欣赏的过程中发现色彩,认识色彩,感受色彩,并进一步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

学习目标:

1.认识红、橙、黄、绿、青、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趣味涂色练习。

3.学生从欣赏体验的过程中认识色彩的作用,发现色彩的美感,感受色彩的魅力,并进一步学会用色彩尝试趣味涂色,练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色彩,说说它们的名称。

教学难点:

进行有趣味地涂色练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件、色卡。

过程预设:

一、观察欣赏

1.出示图片,认识美丽的色彩世界。

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2.揭示课题。

美丽的色彩世界是有色彩大家庭的成员组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色彩大家庭》,与缤纷的色彩来个亲密的接触。

二、认识色彩

1.你们见过彩虹吗?

谁知道彩虹的颜色?

从蜡笔中快速找出彩虹的颜色并按顺序排列。

老师出示彩虹的色卡,并告诉学生色彩排列的顺序及名称。

2.寻找生活中的色彩。

(1)指导学生结合实际,说说“红、橙、黄……”10种颜色的物品,并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色彩?

(2)小组讨论,教师小结,要求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

三、小组活动

1.小组合作记忆,互相提问。

2.教师出示色彩卡片,让学生抢答色彩的名称。

四、趣味涂色。

1.提供创作主题:

画一张色彩鲜艳的画,可以是一盆水果,彩色泡泡,七色花等。

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评价

针对学生的创作,采用自评、互评和教师讲评等形式。

六、课外拓展

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其他美丽的色彩,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如:

观察一天中天空色彩的变化,一年四季树木色彩的变化。

教学反思:

执教日期:

《生活中的基本形》

【学情分析】

1.文本:

本课是一堂认识基本形的造型课。

课本用两页的版面向学生展示各种具有不同基本形的建筑及生活用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基本形,激发学生观察基本形的兴趣;重点让学生观察、思考与探究上海浦东建筑物的基本形,提高、感受基本形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对于基本形组合的讲解,让学生寻找身边由各种基本形组成的事物,增强直观感受,从中体会乐趣。

2.学生: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感受并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基本形,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

3.通过运用各种基本形,表现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表现力,提高学生造型能力。

4.尝试用其他的表现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物体。

教学难点:

认识基本形,运用基本形表现身边的物品或景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

(教师)课件、色卡。

过程预设:

一、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图片:

你能说说这些形状的名称吗?

2.说说: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形状?

3.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有趣的基本形,看看他们还有哪些特别的用途。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基本形》

二、观察

1.游戏:

大家来找茬

2.教师有序地组织学生在教室内外进行观察,比一比,看谁找到的基本形最多?

3.讨论:

大家找到的这些基本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4.教师小结。

三、基本形联想思路的启发。

1.教师提问:

这些基本形能表现哪些物体和景象?

(板式提醒)

2.课件归纳总结

(1)思路一:

如:

动物、植物、静物等。

(2)思路二:

建筑物、交通工具等。

(3)思路三:

其他想象中的物体和景物。

四、欣赏范作,了解基本形的表现方法

五、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的基本形,表现身边的物品或景物。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六、展示评价

七、拓展延伸

1、欣赏生活中的基本形。

2、引导学生在校外关注基本形。

教学反思:

执教日期:

《巧用碎纸片》

【学情分析】

1.文本:

本课教材要求利用废旧纸片进行想象添画,提高学生学习造型表现能力的同时会节约用纸。

教材选用的作品中,有用一张碎纸片进行想象添画的作品,也有把一张废纸撕出的碎纸片全部利用起来进行组合创作的作品。

目的在于让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巧妙利用碎纸片创作表现主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学生: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借形联想、添画等造型表现方法。

2.通过对碎纸片的想象、添画等练习活动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并对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

对碎纸片的联想和添画。

教学难点:

对各种碎纸片的巧妙联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碎纸片、固体胶、水彩笔、纸张。

(教师)课件、碎纸片、白色卡纸。

过程预设:

一、赏析导入

1.出示作品,让学生说说它的表现方法。

2.揭题:

《巧用碎纸片》

二、启发探究

1.课件示:

形状不同的碎纸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你们觉得这些碎纸片像什么?

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通过添画又可以变化成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展示各小组的讨论结果。

3.课件示:

范例,拓展学生的想象思路。

4.教师连续展示五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同一张纸片怎样变成四张不同的作品?

5.讨论探究:

这样的作品与普通的绘画与什么不同?

三、尝试练习

1.教师布置“添画”任务

2.要求:

先看看纸片像什么,决定添画的对象,提醒可以几张组合。

3.学生尝试创作。

4.指导添画背景,使之成为一张画。

四、展示评价

分小组推选最优秀的作品上台展示。

五、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巧用废纸片。

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废弃物,用自己的双手变废为宝。

教学反思:

执教日期:

《来来往往的汽车》

【学情分析】

1.文本:

《来来往往的汽车》主要通过体验撕纸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掌握撕纸拼贴的方法;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