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01441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类危险物品应急处置指南Word下载.docx

3.第3类易燃液体

3.1破损

(1)在漏损包装件附近,不准吸烟,严禁任何明火,不得开启任何电器开关;

(2)如果易燃液体在库房内或飞机货舱内漏出,应由值班经理或现场指挥通知消防部门,并应清除掉漏出的易燃液体。

货舱被清理干净之前,飞机不准起飞;

(3)现场操作人员将漏损包装件移至室外。

3.2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并可能危及易燃液体包装件

(1)立即报火警,说明现场有易燃液体包装件存在,并应进一步具体说明其性质(包括易燃液体的UN或ID编号、运输专用名称、包装等级等)及数量;

(2)报火警时,说明现场所备有的消防器材;

(3)将易燃液体包装件抢运到安全距离之外。

3.3注意事项

如果包装件本身或漏出的液体起火,所使用的灭火剂不得与该易燃液体的性质相抵触。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用水灭火。

应按照消防部门根据易燃液体性质而指示的方法灭火。

4.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4.1破损

(1)在破损包装件附近,不准吸烟,严禁任何明火;

(2)使任何热源远离破损的包装件;

(3)对于遇水燃烧物品的破损包装件,避免与水接触,应该用防水帆布盖好。

4.2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发生火灾或其它原因发生火灾并可能危及本类危险物品包装件时

(1)值班经理立即报火警,说明现场有易燃固体(或自燃物质或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包装件存在,并应进一步具体说明其性质(包括其UN或ID编号、运输专用名称、包装等级等)及数量;

(3)在安全前提下,现场操作人员将此类危险物品包装件抢运到安全距离之外。

4.3注意事项

如果包装自身起火,所使用的灭火剂不得与内装物品的性质相抵触。

对于第4.3项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的包装件,不准用水灭火而应按照消防部门根据危险物品性质而指示的方法灭火。

5.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5.1破损

(1)在漏损包装件附近,不准吸烟,严禁任何明火;

(2)其它危险物品(即使是包装完好的)和所有易燃材料(如纸、硬纸板、碎布等)都不准靠近漏损的包装件;

(3)使有机过氧化物的包装件远离任何热源;

(4)发生火灾并可能危及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包装件的情况:

(5)值班经理立即报火警,说明现场有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包装件存在,并应进一步说明其性质及数量;

(6)报火警时,说明现场所备有的消防器材;

(7)在安全前提下,由现场操作人员将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的包装件抢运到安全距离之外。

5.2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发生火灾或其它原因发生火灾且可能危及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包装件时:

(1)值班经理立即报火警,说明现场有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包装件存在,并应进一步说明其性质及数量;

(3)在安全前提下,由现场操作人员将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的包装件抢运到安全距离之外。

5.3注意事项

当有机过氧化物的包装件靠近较强热源时,即使包装完好无损,里面的有机过氧化物的化学性质也因此会变得不稳定,并可能有爆炸的危险性。

一旦发生火灾时,应将这种包装件移至安全的地方,并由消防部门对其进行处理。

6.第6类毒性物质和传染性物

6.1毒性物质包装件漏损、有气味或有轻微渗漏

(1)现场人员应避免皮肤接触漏损的包装件,避免吸入有毒蒸气;

(2)搬运漏损包装件的人员,必须戴上专用的橡胶手套,并且在作业后五分钟内用流动的水把手洗净;

(3)当毒性物质的液体或固体粉未撒漏在库房或飞机货舱时,应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并由卫生检疫人员将被污染的库房、货舱及其它货物或行李进行清扫。

在消除货舱的污染之前,飞机不准起飞;

(4)将漏损包装件单独放入应急处置区域;

(5)对于第6.1项毒性物质发生的漏损,如有意外沾染上毒性物质的人员,无论是否有中毒症状,均应立即送往医疗部门进行检查和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毒性物质的运输专用名称。

出现紧急情况下,必须及时通知最近的医疗急救部门。

上述急救部门的电话号码应写在库房、办公室和可能发生事故地点的明显位置,以备急用。

6.2传染性物质包装件漏损或有轻微的渗漏

注:

对此类物质的处理和清洁只能由有资格的专业人士实施

(1)对于漏损包装件,最好不移动或尽可能少移动。

如果必须移动,如从飞机上卸下,为减少传染的机会,应只由一人进行搬运;

(2)搬运漏损包装件的人员,严禁将皮肤与其直接接触,作业时必须戴上专用的橡胶手套;

(3)距漏损包装件至少5米范围内,禁止任何人进入,同时用绳索将这一区域隔离起来;

(4)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应说明如下情况:

A.托运人危险物品申报单上所述的有关包装件的情况;

B.与漏损包装件接触过的全部人员名单;

C.漏损包装件在运输过程中所经过的地点,即该包装件可能影响的范围。

D.通知部门的主管人员;

E.严格按照环保部门和检疫部门的要求,消除对飞机货舱、其它货物和行李以及运输设备的污染,对接触过传染性物质包装件的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对这些人员的衣服进行处理,对该包装进行处理;

F.通知托运人和收货人。

未经检疫部门的同意,该包装件不得运输。

7.第7类放射性物质

7.1破损

(1)破损包装件卸下飞机之前,应该划出它在飞机货舱中的位置,以便由专业部门检查和消除污染;

(2)除了检查和搬运人员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破损包装件。

(3)查阅托运人危险物品申报单,按照“ADDITIONALHANDLINGINFORMATION”栏中的文字说明,采取相应的措施。

(4)破损包装件应放入机场专门设计的放射性物质库房内。

如果没有专用库房,应放在室外,距破损包装件至少5米之内,禁止任何人员靠近,应用绳子将这一区域隔离起来并标示出危险的标记。

(5)通知环境保护部门和(或)辐射防护部门,并由他们对货物、飞机及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测量和作出判断。

(6)必须按照环保部门和(或)辐射防护部门提出的要求,消除对机舱、其它货物和行李以及运输设备的污染。

机舱在消除污染之前,飞机不准起飞。

(7)值班经理通知货运部门的主管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

7.2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规定,飞机的任何可接触表面的辐射剂量当量率不得超过5μSV/h(5微西沃特/小时),并且非固定放射性污染不得超过下表中的标准,否则飞机必须停止使用。

(1)机舱可接触表面非固定放射性污染的最高允许限度

污染

最高允许度Bq/cm2

β和γ辐射以及低毒的α辐射

0.4

所有其它的α辐射

0.04

*上述限量适用于表面平均面积大于300平方厘米平面的任何部分。

7.3受放射性污染影响的人员必须立即送往卫生医疗部门进行检查。

8.第8类腐蚀性物质

(1)现场人员避免皮肤接触漏损的包装件和漏出的腐蚀性物质,避免吸入其蒸气。

(2)搬运漏损包装件的人员,必须戴上专用的橡胶手套。

(3)如果腐蚀性物质漏洒到飞机的结构部分上,必须尽快对这一部分进行彻底清洗,从事清洗的人员应戴上橡胶手套,避免皮肤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一旦发生这种事故应立刻通知飞机维修部门,说明腐蚀性物质的运输专用名称,以便及时做好彻底的清洗工作。

(4)其它危险物品(即使是包装完好的)不得靠近该漏损包装件。

(5)值班经理通知货运部门的主管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6)发生漏洒事故后,如果清洗不彻底而飞机的结构部分上仍残留少量的腐蚀性物质很可能影响飞机的结构强度。

为了仔细地检查飞机的结构部分,机务维护部门应该拆除地板或某些部件。

为了,如有必要应使用化学中和剂进行彻底清洗。

9.第9类杂项危险物品

(1)机务维护部门检查飞机是否有损坏情况。

(2)通知货运部门的主管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3)通知有关通知托运人和收货人。

10.灭火措施

危险物品一旦发生火灾,除了及时报火警之外,在专业消防人员到来之前,现场工作人员还应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积极进行扑救,以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

现场工作人员可选用如下措施对各类危险物品进行灭火。

10.1爆炸品

(1)现场抢救人员应戴防毒面具;

(2)现场抢救人员应站在上风头;

(3)用水和各式灭火设备扑救。

10.2气体

(1)现场抢救人员必须戴防毒面具;

(2)现场抢救人员应避免站在气体钢瓶的首、尾部;

(3)在情况允许时,应将火势未及区域的气体钢瓶迅速移至安全地带;

(4)用水或雾状水浇在气体钢瓶上,使其冷却,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10.3易燃液体

(1)现场抢救人员应戴防毒面具并使用其它防护用具;

(3)易燃液体燃烧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砂土或干粉灭火器扑救。

10.4易燃固体、自燃物质或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1)现场抢救人员应戴防毒口罩;

(2)对于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可用砂土、石棉毯、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3)对于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粉未等,可用砂土或石棉毯进行覆盖,也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

10.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有机过氧化物着火时,应使用砂土、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

(2)其他氧化剂着火时,应该用干砂或雾状水扑救,并且要随时防止水溶液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接触。

10.6毒性物质

(1)现场抢救人员应做好全身性的防护,除了防毒面具之外,还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等;

(3)应该用砂土灭火。

10.7放射性物质

(1)现场抢救人员应使用辐射防护用具;

(3)应该用雾状水灭火,并要防止水流扩散而造成大面积污染。

10.8腐蚀性物质

(1)现场抢救人员除了防毒面具之外还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等;

(3)应该使用干砂或干粉灭火器扑救。

11.一些危险品的急救措施

(1)乙炔Acetylene

急性吸入乙炔气体主要引起神经系统损害,应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对呼吸困难者应吸氧。

(2)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

立即将中毒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平卧并保温,有呼吸衰竭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输氧。

(3)正丁烷(丁烷)Butane

立即将患者移出现场吸氧,并注意保暖。

呼吸停止时应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其他对症治疗。

烧伤时应以干净衣服保护伤口,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并送往医院治疗。

(4)甲烷Methane

立即将吸入甲烷气体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并进行吸氧和注意保暖。

对呼吸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其他对应治疗。

(5)氟里昂22Chlorodifluoromethane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

(6)煤气CoalGas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安静和保暖,再送往医院治疗。

患者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停止呼吸,但心脏仍搏动,必须进行人工呼吸至出现呼吸正常为止。

(7)乙二醇(甘醇)EthyleneGlycol

乙二醇接触皮肤后,立即用清水冲洗,并用肥皂洗净。

(8)乙醇EthylAlcohol

吸入蒸汽者应立即离开污染区,并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

眼部受到刺激应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治疗。

口服中毒者应大量饮水,严重者应就医治疗。

(9)乙醚Ether

眼部受到刺激应用水冲洗,并就医治疗。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漱口,并就医治疗。

(10)丁醛Butanal

应立即将吸入蒸汽的患者离开污染区,并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

眼部受到刺激应用水冲洗,严重者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应先用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

(11)凡立水Varnish

烧伤的伤口用干净衣服保护和注意保暖,并送往医院治疗。

(12)丙酮Acetone

应立即将吸入蒸汽的患者离开污染区,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并就医治疗。

(13)丙醛Propionaldehyde

应立即将吸入蒸汽的患者离开污染区,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

(14)石油CrudeOil

擦掉溢漏到皮肤上的液体,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冲洗患处。

眼睛接触石油时应用水冲洗15分钟,再进一步治疗。

烧伤的伤口以干净衣服保护、保暖,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送医院治疗。

(15)甲苯Toluene

(16)甲醛溶液FormaldehydeSolution

皮肤接触应先用水冲洗,再用酒精擦洗,最后涂上甘油。

(17)油漆类Paints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

严重者就医治疗。

烧伤的伤口以干净衣服保护,注意身体保暖,并送医院治疗。

(18)苯Benzene

发现作业人员面色不正常时,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并送就医治疗。

(19)柏油Pitch

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安置其休息和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应输氧。

皮肤或眼部接触应先用水冲洗15分钟,严重者就医治疗。

(20)煤油Kerosene

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衣服。

呼吸困难时应输氧,呼吸停止时应进行人工呼吸。

眼部接触应先用水冲洗15分钟,严重者就医治疗。

(21)氢化钠SodiumHydride

将患者转移离开污染区,并安置休息和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时用水冲洗,并就医治疗。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漱口、饮水,并就医治疗。

(22)钠Sodium

烧伤时应立即就医治疗。

(23)黄磷Phosphorus

将患者转移离开污染区,并安置休息、保暖,严重者就医治疗。

皮肤接触应先用水冲洗,但不可涂油。

(24)萘Naphthalene

将吸入患者转移离开污染区,并安置休息、保暖。

眼睛接触时用水冲洗。

(25)硝化棉Nitrocellulose

中毒时,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救治。

(26)赛璐珞Celluoid

将患者转移至新鲜空气处,供给氧气并帮助呼吸,并保持身体温暖,严重者就医治疗。

(27)丁基苯酚Butylphenol

皮肤接触时用肥皂水或水冲洗。

误食应立即大量喝水,并送医院治疗。

(28)禾大壮Molinate

眼睛和皮肤接触时,用水冲洗。

中毒时,应大量饮水导致呕吐,以减轻毒害。

(29)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皮肤接触时用肥皂水或水洗涤。

(30)氢氧化钠SodiumHydroxide

皮肤接触时用大量水冲洗。

12.现场保安处理

采取区域隔离的办法,保证人员和环境的安全,非应急处理的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区,应留有足够大的区域范围可供救援人员移动和取走设备。

(1)进入现场人员的安全保护及注意事项

A.进入现场的公司事故应急处置人员都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在实施扑救过程中,应根据危险物品的种类和性质穿着相应的防护服,配戴面罩和手套,防止有毒气体和危险物品泼溅等伤害。

B.应急处置人员应从事件现场的上风方向小心接近,以避开危险物品泄漏所溢出的液体、气体和烟雾。

在没有完全判明情况以前,不要盲目进入,更不允许未经过训练的人员进入现场帮忙。

13.受伤人员救护

危险物品事故/事件发生人员受伤时,应立即通知机场急救中心或打电话给最近的医疗救护部门实施救护。

14.危险物品空中事故的预防和处置

14.1总则

(1)装入飞机或集装器的破损包装件,必须卸下,并检查同一批货物的其它包装件是否有相似的损坏情况,及有无其它货物或行李被泄露物污染。

破损包装件不得继续运输;

(2)本章节简要阐述了危险物品空中事故的预防和处置程序,通过预防和处置以达到:

A.避免状态失控;

B.最大限度降低对机组、工作人员和旅客的影响。

14.2空中事故的预防

(1)飞机起飞前,机长对于已装机的危险物品包装件应做认真检查,发现损坏的或不符合要求的包装件,必须卸下飞机,以免在飞行中发生事故;

(2)应急措施的准备。

在起飞前,机长必须对所载运的危险物品可能发生的事故作好如下准备:

A.飞机上应配备《机上危险品事故征候应急处置手册》、《快速检查手册》,放置在固定位置,以便紧急情况时查阅;

B.备齐应急时所必须的用具和适用的灭火器及应急反应处置包。

14.3空中事故的处理

(1)当在飞行中出现的危险物品事故不会危及飞行安全和机上人员的健康时,该事故可由飞行员或机组人员及其他人员酌情处理;

(2)危险物品在空中一旦发生严重事故时,机长应立即操纵飞机在最近机场紧急着陆。

飞机着陆前应将机上危险物品的专用名称、类别、危险性、数量及装载位置,特种货物机长通知单的内容通知降落机场当局与公司运控中心,以便地面人员提前作好应急处置准备;

(3)在准备紧急着陆的同时,机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如确认货舱已发生火灾,应立即指挥机组成员及其他人员佩带防烟面罩,选用合适的灭火器灭火。

必要时,机长应根据《快速检查手册》(QUICKREFERENCEHANDBOOK)中的应急措施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应视情采取排烟措施;

(4)具体措施见国航《机上危险品事故征候应急处置手册》。

15.危险物品事故/事件的报告

15.1总则

本章节规范了公司在发生空中和地面危险品事故或事件后,初始报告、持续报告、事后报告以及向公司、局方或事件发生空域国家主管当局报告的内容及要求。

15.2危险品事故或事件的报告

(1)对于公司飞机不论是在执行国际还是执行国内航班的过程中,也不论是在出现任何种类型的危险品事故或事件都应当向局方和事故或事件发生地所在国报告;

(2)初始报告可也用各种方式进行,初始报告的内容应当在发现事件第一时间内,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空域、航班号、情况、应对措施等;

(3)连续或滚动报告的内容,应当对事件的发展情况、状态、人员伤亡情况、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后的情况,所发现的新情况;

(4)事后报告的内容是将事件发生、处置过程、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原因、调查处理结果等所有情况,都应尽快完成一份书面报告。

该报告应尽可能做到精确,并包括进行报告时已知的所有数据。

15.3书面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或事件发生日期;

(2)若适用,事故或事件发生的地点、航班号和飞行日期;

(3)有关货物的描述及货运单、邮的号码;

(4)已知的运输专用名称(包括技术名称)和UN编号;

(5)危险品的类别或项别以及次要危险性;

(6)包装的类型和包装的规格标记;

(7)涉及数量;

(8)发货人的姓名和地址;

(9)事故或事件的其他详细情况;

(10)事故或事件的原因;

(10)采取的措施;

(12)书面报告之前的其他情况;

(13)报告人的姓名、职务、地址和联系电话。

书面报告除了包括上述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如下内容:

(14)事故原因的分析及结论。

(15)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建议措施。

(16)相关文件的副本与照片应付在书面报告上。

一份上报,另一份存档。

(17)危险品事故/事件报告单见13.4.A表。

16.事故的调查

(1)危险物品事故发生后,由国航航空安全委员会或公司总裁办公会确定派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可邀请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和人员参加。

(2)事故调查的内容

时间段

工作内容

备注

0-1

a.接收或提取机组客货及有关的技术资料封存现场物证,资料。

收集现场可以进一步检验事故原因的各种遗留物品

b.通过询问机组或现场人员,了解事故发生前的经过,不正常情况。

并要求当事人诉述事故发生时的详细情况,有利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c.事故处置阶段结束后,及时召开有关人员会议,或分别进行调查访问,取证,全面查清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处置过程。

d.组织对发生事故飞机、货物、邮件,地面安检,货物、行李、人员情况,飞行运行监控录音等有关资料的收集调查。

最大限度的搜集各种有价值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事故发生原因。

e.及时与有关部门或专家联系,对现场遗留物品作出鉴定结论,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召开有专家及业务人员参加的事故分析会议,找出发生事故的真正原因。

f.依据调查获取的证材料,技术鉴定结果,及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g.根据上级事故调查工作组的要求,积极作好与各方的联络协调,提供工作组所需的文字,图相资料和实物。

如实反映汇报情况。

h.事故调查结束后,应配合善后处理工作组,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i.事故调查结果上报的结论意见,事故调查人员应遵守保密原则,在上一级未批准或公布之前,无权向其他人员或社会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