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鉴赏文档格式.docx
《中国画鉴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画鉴赏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代表作品:
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黄筌《写生珍禽图》徐熙《玉堂富贵图》荆浩《匡庐图》关仝《关山行旅图》董源《潇湘图》巨然《秋山问道图》
宋代绘画:
两宋时期绘画艺术经过五代的过渡,又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鼎盛期。
宫廷画院写实技法臻于完美。
北宋后期,文人画盛行,诗文的意境被引入画中,增加了自然趣味。
宋代花鸟画,体现富贵与野逸,愉悦与玩赏。
南宋朝廷放松了对画院画风的严格控制,绘画出现了繁简不一的多种风格。
武宗元、李公麟、梁揩、石恪活跃于画坛,前者白描人物为后世所推崇,后者开创了写意人物画先河。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自成一家,善画舟车、街桥、各种人物。
宋初,李成、关仝、范宽为主要代表。
北宋中期,“米点山水”异军突起,善于表现烟雨迷蒙景色。
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开创了豪纵简略的新画风,简称“刘、李、马、夏”四大家。
宋代是花鸟画的极盛时代,赵佶对宋代花鸟画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反对画院重“形似”,主张借物抒情。
代表作品:
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李成《读碑窠石图》范宽《溪山行旅图》
文同《墨竹图>
>
郭熙《早春图》李公麟《五马图》李唐《采微图》米芾《天降时雨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踏歌图》夏圭《溪山清远图》梁楷《泼墨仙人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赵佶《瑞鹤图》
元代绘画:
元代文人纷纷隐迹山林,独善其身,将感情转嫁山水田园,将抱负寄于松、竹、梅、兰,借绘画抒情言志。
不问政事,学道参禅,艺术境界渗透出佛道思想。
注重书法与画面的关系,书、诗、画的结合一时成为风尚。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元四家”。
风格简淡高逸,苍茫浑秀,对明清画家影响很大。
元代花鸟画家爱画梅、兰、竹、菊,称之为“四君子”。
体现高尚纯洁,清新幽闲,孤独纯朴的品格。
元代人物画不如花鸟画,更不如山水画,缺少人物的力作。
值得一提的是主要由民间画工完成的永乐宫壁画,艺术水平很高。
赵孟《鹊华秋色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王蒙《青卞隐居图》倪瓒《渔庄秋霁图》吴镇《渔父图》方从义《神岳琼林图》任仁发《二马图》张渥《九歌图》王冕《墨梅图》柯九思《清阁隐居图》
明代绘画
明代文人画成为画坛主流,流派众多,特点鲜明,队伍庞大。
戴进创始浙派,倡导水墨苍劲画风。
吴门画派勃兴苏州画坛。
徐渭开创了水墨写意花鸟,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以及陈老莲的人物画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明初,许多山水画家是浙江人,称为“浙派”,画法师承南宋李唐、马远、夏圭,代表人物有戴进、吴伟等。
“吴门画派”是指居住在苏州的画家,逐渐在画坛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苏州的别名称吴门)花鸟画:
明代前期边景昭、林良、吕纪占主导地位。
明代花鸟崇高秀雅,强调有“士气”。
墨竹、墨梅风行一时,徐渭成就突出。
明代人物画不及山水、花鸟画兴盛,多是山水画家兼画人物画,如戴进、吴伟、沈周、唐寅、仇英等。
曾鲸肖像画影响较大。
戴进《南屏雅集诗补图》吴伟《灞桥风雪图》文征明《万壑争流图》沈周《空林积雨图》唐寅《落霞孤鹜图》仇英《桃园草堂图》林良《山茶白羽图》吕纪《梅茶雉雀图》
徐渭《墨葡萄图》蓝瑛《华岳高秋图》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周臣《柴门送客图》陈老莲《蕉林酌酒图》曾鲸《张卿子像》
清代绘画:
总的来讲清代绘画是衰落时期,清初期绘画的中心在江南。
复古思潮于清初盛极一时,以四王为代表,固守传统被统治者奉为正统。
以四僧为首的遗民画家,艺术上反对守旧,主张抒发个性,强调师法自然。
还有“扬州八怪”,清末的“海上画派”等。
宫廷画家:
乾隆年间设置了“如意馆”,集中了一些雕刻、工艺和绘画方面的专门人才。
绘画的题材主要是反映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宫廷生活风俗画、山水、花鸟作品讲究法度,风格柔腻。
山水画在清代较为发达,出现了固守传统的“正统派”与抒发个性的创新派相互对立的局面。
正统派以“四王”为代表,“日夕临摹”。
创新派以“四高僧”为代表,立意新奇。
(四王是指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
四高僧指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
清初恽格画风影响大,八大山人、石涛风格鲜明,独立画坛。
以郑燮为代表的“扬州八怪”独树一帜,充满了活力。
以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为代表的“海上画派”打破了花鸟画冷落沉寂的局面。
(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五清图一般指梅、兰、竹、菊外加松树或水仙、奇石。
这类题材象征高洁、正直、坚强,历代画家久画不衰)。
清代人物画不如山水和花鸟画发达。
重点画家有黄慎、罗聘、改奇、费丹旭、高其佩等。
清代末期,任熊、任伯年为杰出艺术家。
王时敏《南山积翠图》王鉴《溪色棹声图》龚贤《江村图》梅清《高山流水图》
郎世宁《万树园赐宴图》郑燮《墨竹图》李方膺《风松图》罗聘《醉钟馗》改琦《元机诗意图》费丹旭《纨扇倚秋图》虚谷《红树青山图》任熊《范湖草堂图》赵之谦《五色牡丹图》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任薰《花鸟》四屏吴昌硕《荔枝图》
近现代绘画:
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也奏响了艺术变革的号角。
一批青年主动学习西方绘画,引进西画技巧。
中国的早期美术教育开始形成,1911年,上海创立了中国最早的专业美术学校。
(中华美术学校)1913年,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成立。
(中央美院)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开始形成。
一大批著名的画家,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林风眠等,为中华民族绘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齐白石《荷花影》黄宾虹《居池阳旧作》徐悲鸿《愚公移山图》潘天寿《记雁荡山花》李苦禅《松鹰图》丰子恺《锣鼓响》张大千《白头红叶》徐燕孙《五百罗汉图》钱松岩《红岩图》林风眠《宫女》付抱石《石公种松图》《丽人行》蒋兆和《流民图》李可染《江山无尽图》王叔辉《西厢记》刘奎龄《动物》条屏石鲁《转战陕北》陈之佛《花鸟》王雪涛《花鸟》黄胄《人物》陆俨少《山水》秦仲文《山水》何海霞〈山水〉
中国画的继承与革新
一、传统是一条不息的大河,由五千年民族文化滋养的中国画艺术群星璀璨,名家辈出。
中国画理论与创作浩如烟海,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艺术遗产。
这样一笔巨大的艺术财富,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传统不是一潭死水,应视为源源不绝长流不息的大河。
在每一个历史朝代中,画家们都是既继承传统,又发展传统,在继承基础之上大胆创新。
对于历史遗产,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来加以分析,为了更好地继承,就必须深入地研究,辨别遗产中精华和不足。
二、创新的重要意义
艺术作品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一成不变,毫无创作性的所谓作品。
观众愿意看具有新颖的视觉刺激的作品。
综观中国画史,凡是在历史上站的住脚的有突出成就的艺术家,无不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
创新是指在认真学习传统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既需要全面认识深层次地中国画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又要培养创作基础,包括思想基础,生活基础,技法实践基础和理论修养基础,还要学习现代绘画观念,才能创作出既不同于古人,又不同于洋人。
既有传统文化素养,又有现代意识的优秀作品。
艺术欣赏知识
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艺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助于加强德育工作。
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其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个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要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把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到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去,真正确立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什么是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的审美活动,也是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
古人所讲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耳目一新”“心旷神怡”等,都是欣赏者在品评艺术作品时的评语。
(宣道平先生所作大写意花鸟、墨梅图,使人常看常新,另人百看不厌,使人心情爽快愉悦,久而久之,一定有益健康。
)
通过艺术欣赏可以丰富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灵魂。
艺术欣赏的产生,是由艺术作品和观众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定联系所造成的。
因此,艺术欣赏既离不开作为欣赏主体的人,也离不开欣赏客体的艺术品。
著名文艺理论家王朝文曾指出:
“艺术美,能不能成为审美主体的欣赏对象,既要看对象美与否,也要看对象是否是知音,接触者能否转化为接受者”。
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
就是可供欣赏者进行审美欣赏的客观存在的艺术品。
艺术作品应是好的优秀的健康向上的。
欣赏离不开艺术品,国外有牛吃草内容的画,据说是一张白纸。
所谓的行为艺术,另当别论。
美术一是要“美”,二是要有“术”,术就是技术,技法。
艺术描写愈是生动的、深刻、形象鲜明的就愈能引起人们的欣赏兴趣。
反之,草率、粗糙、死板的作品,人们会避而远之。
近些年来,参加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画,都是精品力作。
有的画家甚至活活累死,例如,李伯安就是其中之一。
当今有些人,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故意画些丑陋的东西,如画呆、傻、痴、捏残废、黄色、等,我们要树立健康的意识,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也有另一类作品小品画,以小情趣为主,高雅清新,深为群众所喜欢。
艺术欣赏的主观条件:
1、欣赏者不但具有健全的感官,而且必须具有社会化的审美感官。
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失明的人,无法欣赏美术,聋子无法欣赏音乐。
2、欣赏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对于没有音乐感的人,在美的音乐也无意义。
应该说,艺术的欣赏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艺术实践中不断积累,培养起来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只有欣赏者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之后,才能有效地进行艺术欣赏。
例如,前些年黄宾虹画册无人买,小瓷板画越土越好卖,搞专业的不如赶车的卖的好。
黄胄等名家来唐作画之事等。
中国画如何走向世界,难度很大,主要是外国人不懂笔墨技巧。
艺术欣赏的特点:
艺术欣赏是一种形象思维活动。
即欣赏者在阅读观赏品鉴艺术家所创作的艺术形象时,运用形象思维方式,去具体把握这一艺术形象,并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本质的活动。
1、饱含着欣赏者的感情。
艺术作品具有形象性,能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历其事的感受。
艺术家要充满激情创作,欣赏者也要进入境界。
如果欣赏者缺乏激情,欣赏活动很难展开。
2、较强的差异性。
唐代以胖为美,如今以瘦为美。
文革期间的绘画中的人物,又黑又粗,女性也如此,颜色注重红、光、亮。
又如日本画、朝鲜画、印度画、中国画等各自有别,这是欣赏者的差异性造成的。
艺术欣赏的方法:
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不同的欣赏方法。
但是,人们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共同而又重要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以审美的态度来欣赏艺术作品。
要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艺术品,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艺术的享受。
(有几种非审美态度,1、将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等同,忽视了艺术性。
其写实画法仅是一个方面,初此以外还有抽象艺术,有的也可能采用夸张、变形手法,追求“似与不似”的效果。
2、追求猎奇,盲目求新。
3、浅薄庸俗。
只要群众喜欢就好,其实也未必。
黄宾虹的画欣赏的人很少,但其作品非常好。
梵高、比加索开始无多少观众。
)
2、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比较历来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分出优差。
如中国画和西画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画中山水、花鸟、人物有何独特之处等。
3、了解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
任何艺术品的产生都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要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鲜明的特征。
美术作品欣赏
美术从广义而言,包括绘画艺术和艺术设计(工艺美术)两部分组成。
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艺术设计)
工艺美术是通过工艺材料工艺手段和各种专业技巧进行的制作生产的造型艺术。
一般把工艺美术分为实用美术和陈设工艺两大类。
实用工艺品首先要实用,然后才是美。
实用美术包括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所用的各类物品,是工艺美术的主体。
陈设艺术是指仅供摆设、观赏功能为主的艺术品。
分为宫廷艺术、民间艺术。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又分金银工艺、陶瓷工艺、玉石工艺、木漆工艺、玻璃工艺、以及染织、编织、刺绣、雕刻、烙画等门类纷繁,样式众多。
工艺美术品既是物质品,又是精神产品。
一般都有实用性又有装饰性美化性和观赏性于一身。
实用美术首先要实用。
要因材施艺,材质贵贱与艺术品的价值有直接的关系。
工艺美术一般不直接具体的模拟客观对象或再现现实。
多有象征性、抽象性、夸张性,体现一种艺术的真实,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共鸣。
(韩美林、陕西老太太的剪纸艺术独具特色。
绘画艺术的特征
绘画是运用点、线、面和色彩等艺术语言,在二度空间(即平面)上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
绘画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产生于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
19世纪中叶,就有了壁刻画和多彩绘画。
绘画分为东方、西方两派。
东方指古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以亚洲为中心,中国画占主导位置,偏重表现情感,追求意境与传神;
西方绘画是从希腊、古罗马、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以油画为主,注重再现现实,追求写实效果。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西方开始出现了一系列打破传统美学法则的现代绘画,如印象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等。
绘画的种类较多,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连环画、帛画、宣传画、素描、漫画等等。
绘画的主要特点:
1、绘画是平面的空间艺术。
2、运用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描绘客观事物。
(色彩与情感,色调的冷暖,线描技法。
中西方绘画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绘画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工具材料的不同和受政治宗教哲学以及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使传统的中国画和西洋画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要造型手段不同。
2、绘画材料的不同。
3、空间处理方法不同。
传统西画的要求是写实,力求真实的“再现”客观世界,其发展靠科学、透视、色彩学、光学等,追求“三维空间”。
传统中国画重“写意”,不以写实为最高标准。
力求“表现”客观与内心的世界,画面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
初观平淡,久视神明为上品。
入眼似佳,久视无益为下品。
中国画的基本知识
中国画是祖国文化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条重要支流,它以丰富的品类,独特的风格,巨大的成就矗立于世界美术之林,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中国古典的绘画,不仅指大量传世的画在宣纸上或绢帛上的卷轴画,还应包括彩陶纹样、青铜器纹饰、帛画、瓦当、画像砖、壁画、年画等,它们宛如烂漫春花,辉映艺苑。
中国画所用材料工具及特点
中国画所用材料就是常讲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
(还应包括中国画颜色)
笔:
选笔以尖、园、齐、健为标准,通常分为软毫、硬毫、兼毫三种。
墨:
墨块有松烟、油烟、漆烟三种。
作画一般用油烟墨。
墨汁常用的有“中华墨汁”、“一得阁”、“书画墨汁”三种。
纸:
主要有熟宣、生宣、半生熟三种宣纸,较厚的叫加宣,薄的叫单宣(净皮)还有皮纸、高丽纸、元书纸、绢等。
砚: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
二种产于安徽歙县的歙砚,三种产于山东东部的鲁砚。
(其它还有河北的易水砚等)。
色:
矿物色和植物色两大类,矿物色亦称为石色,如石青、石绿、石黄、朱砂、铅粉等。
石色覆盖力强,不透明。
植物色有花青、藤黄、曙红、大红、胭脂、赭石等。
(炳稀色、水彩色也可用)
中国画的类别于表现形式
中国画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种。
表现形式上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白描、浅绛、淡彩、重彩等。
分为水墨山水、浅绛山水、白描山水、小青绿山水、大青绿山水、金碧山水、界画、泼墨泼彩山水。
分为水墨人物、水墨淡彩人物、白描人物、白描淡彩人物、工笔重彩人物。
分为水墨花鸟、水墨淡彩花鸟、白描花鸟、白描淡彩花鸟、工笔重彩花鸟、没骨画。
中国画的技法
古代评画标准有六法: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应物象形、传移模写。
古代人物画线描技法有十八描之说。
以高古游丝描、兰叶描、减笔描三大类为主。
山水画中的各种皴法也是不同笔法而画成的。
皴、擦、点、染、勾运用中锋(正锋)侧锋、逆锋三种。
要求笔锋藏而不露,横笔无往不收,竖笔无垂不缩。
线条沉着有力,不漂浮,有力透纸背之感。
(如屋漏痕)
用笔还有平、园、留、重、变五笔之说,如锥画沙。
线条要有干湿变化,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用笔也有所忌,如钉头鼠尾、蜂腰鹤膝,其它还有弱、光滑、草率、干枯等。
墨法
古代就有惜墨如金之说,亦有五墨六彩之说,即干、湿、浓、淡、黑。
六彩是指在五墨基础上加上白色。
常见墨法分三种
一、破墨法:
淡破浓、或浓破淡。
(墨色未干时进行)
二、泼墨法:
水分多,阔笔大写,一气呵成。
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忌浮烟胀墨。
三、积墨法:
先淡后浓,层积而厚,浑然一体。
(第一遍干后在上第二遍)
墨法之外还有水法说,水破墨、破水、铺水、渍水等方法。
中国画的设色
中国画在古代称为丹青,说明颜色占有重要的位置。
随类赋彩,求凹凸感,以固有色为主,重墨色的作用。
(西画讲究冷暖色调,国画讲究对比中求协调)
工笔重彩设色的方法有:
勾填法、渲染法、烘染衬托法、罩染等。
工笔画的颜色一般追求厚重、亮丽。
写意画设色多用点染,颜色一般浅淡,以墨色为主,墨色相融,宜用透明色。
怎样学习中国画(写生)
临摹:
学习中国画首先应借鉴古人的经验,古代先贤留下了非常丰富的遗产,包括名画、理论、技法等。
通过临摹,掌握中国画基础知识。
临摹包括对临、背临、默临三种方法。
写生:
古人把写生称做师法造化。
采用目识心记对自然万物景色深入观察之后,加以表现,这是一种方法。
以速写勾勒主体结构,搜集素材,然后再细致整理刻画,这是第二种画法。
还有一种是直接用水墨写生,现场完成。
(美术院校的学生上课时,多用此法)
现在也有些画家依靠照片搜集素材。
中国画的题款
中国画题款艺术的演变和发展源远流长,它是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不断完善起来的。
题款可把意在画外题出来,把画的品格题出来,也可把画的艺能题出来。
例如:
明代画家徐渭所画的《墨葡萄》题诗曰: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题画应注意的问题:
一、题的书法深浅应和画面相一致。
(画面重处不宜题款)
二、书法应和画面风格要统一。
(大写意可以采用草书题,工笔画可用楷书或行书题)
三、长题或短题要依据构图而定。
(如果画面太满就不适合题的太多)
四、画面上面成片题字,可以上齐下不齐。
中国画的印章
印章是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特色,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四位一体。
画面盖上印章如锦上添花,增辉亮丽。
(印章分为朱文和白文两种,又有圆形、长方形、瓦当形、葫芦形、生肖形等多种类型,还有闲章、押角章、姓名章等)
盖印基本要求:
一、印的大小要与画面大小题字大小相适宜。
(用印宁小勿大)
二、印章的内容要贴题。
(山水画可盖江山如画、锦绣山河,花鸟画盖万紫千红)
中国画的艺术观(写意画)
中国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一条主线,就是从尚形逐渐到尚意。
画家为了借物抒情,作画时常常得意忘形甚至舍形取神。
1∴意在笔先2∴以景写情3∴化繁为简4∴籍物引兴5∴拟人与比喻
什么是意境,意者心音,是画家情绪和精神气质的反映。
观赏天上的月亮,心情好时觉得皎洁明亮,清辉万里。
而心情不好时则觉得阴凉凄冷、孤独。
齐白石讲: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石涛题画诗:
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
其它杂说
1、浑厚:
画以厚重为好,薄气就差了。
忌浅薄与漂浮。
范宽、黄宾虹、李可染、龚半千等这些大画家的作品,效果都很厚重。
2、苍润:
黄宾虹讲笔墨要干裂秋风,润含春雨。
笔墨宜虚,不宜太实,变化丰富。
3、清新与古雅:
清新是一种气息,有新的内涵,给人以新的享受。
古雅则是美的一种形式,气息悠远,有一种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沉淀的感觉。
画面的笔墨色毫无火气,一派沉静之气。
4、似与不似:
齐白石和黄宾虹都讲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是说如果太注重形无神韵生气,画面的效果会死,媚俗,欺世盗名。
讲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甚至得意忘形。
但是又不能脱离形,要有造型的能力。
5、以小寓大:
小中见大是中国文化最为看重的东西。
宗炳讲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
6、藏露与含蓄:
中国的民族心理是以含蓄为美的,要含而不露,露就显得张扬、直白。
藏会使画面朦胧、模糊、神秘。
有联想的余地。
7、心性与物性:
艺术作品是画家的主观心性与客观物性交流的产物。
由心到物,以物证心。
画家如果不知画理、画史、与画技就出不了好的作品。
山水画家要研究山石、树木、云水之性之质之姿之势后才能进入表现阶段。
8、画品:
画品即人品。
画品要高,并不是说逸品即高,那是指出世而言的。
当代人的作品要有时代气息。
要健康、饱满、清新、浓郁、催人奋进。
品格有动静之分,齐白石静,傅抱石动,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