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79749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望谟河县城及上游河段防洪规划地质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黔南台陷望谟北西向构造变形区,褶皱较为发育。

断层构造主要集中在县城北部与东部之间,西部及东南部较简单。

构造方向以NW和NE向为主,NNW向及NEE向次之。

受褶皱影响,岩层产状时有变化,总体走向NW,NWW,与河流流向交角较大,倾角多在30,75?

,局部5,25?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0.40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0.10g,相应

地震基本烈度为?

?

度,场地属中软类型区。

5.1.4水文地质条件

干流两岸沟谷较为发育,地表水为大气降水形成的坡面流及地下水通过裂隙渗透补给,年内分配不均,枯季流量很小,汛期洪水流量较大。

根据区内出露的岩性组合情况,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但水量较小,一般泉水流量1—5L/s。

其次为空隙水,分布在松散层(覆盖层及强风化破碎岩体)内,水量随季节变化,枯季基本干枯,汛期丰富。

5.1.5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本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较为普遍,类型主要为滑坡,其次为泥石流、岩溶塌陷及崩塌等。

滑坡及泥石流危害极大,在全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恶劣的自然体积是产生滑坡、泥石流的内因。

区内沟谷发育,山体较破碎,地形坡度较陡。

大面积分布的碎屑岩及粘土岩,岩石软硬相间,强度差异大,岩体抗风化能力强、弱不一,整体风化深度较大。

覆盖层及风化破碎岩体空隙度较大,透水性强,而较完整基岩透水性较弱。

所有这些因素为滑坡及泥石流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较陡的边坡易产生坡面流,坡面松散层随坡面流被带到坡脚较缓地带堆积;

易风化的岩体常是较坚硬的岩体失稳,形成较大体积的块石、漂石;

较深厚的松散层、破碎层稳定性差,透水性强,而较完整的基岩透水性较弱,阻止了渗透水流的下渗,强、弱透水层接触带易形成缓坡及泥石流的温床。

综合因素在强降雨作用下,水、砂、石共生,坡面松散层形成滑坡、泥石流向缓坡、河谷等处宣泄,淹没、毁坏农庄、农田、基础设施,於堵河道、抬高河床,抬高洪水位。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外在因素。

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坡体的天然稳定状态,未经处理的不稳定开挖边坡会牵引出更大范围的不稳定坡体;

森林植被的破坏降低了其固土、保水及坡体的抗冲能力。

5.2工程地质

5.2.1水库工程地质条件

5.2.1.1纳义水库

规划水库位于侵蚀沟谷内,河谷横断面呈窄“V”型,抬高最大水头约20m。

两岸山体分水岭高大、宽厚,地形封闭条件好。

库盆及两岸均分

1布三迭系中统兰木组第一段(TL)厚层块状砂岩夹泥岩,未受较大2

断层破坏,岩体完整性较好,属裂隙含水层,较完整岩体透水性较弱,可作为隔水层、相对隔水层,封闭整个库盆,因此,水库不存在邻谷渗漏问题。

两岸地形坡度较陡,右岸近于顺向坡,局部存在风化破碎岩体形成的顺层滑坡,稳定性较差;

左岸近于逆向坡,稳定性较好。

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无居民点和有用矿产、文物古迹等分布,少有耕地淹没,主要淹没约0.7km的三级公路。

水库两岸及上游大量存在较多固体径流,是水库的主要固体物质来源。

总的来说,水库成库条件较好,但固体径流量较大,该水库将来可能成为“渣库”,对减轻下游洪灾损失有一定作用。

坝段两岸地形坡度较陡,山体较宽厚、完整。

坝基(肩)持力层

1岩体为三迭系中统兰木组第一段(TL)厚层块状砂岩夹泥岩,属中2

硬至软质岩类,强度不均,适当处理适宜建坝。

岩体为裂隙含水层,坝基(肩)存在浅层裂隙型渗漏,较完整岩体透水性较弱,可作防渗处理边界,防渗处理简单可靠。

坝段附近无集中砂、石料场分布,基岩中砂岩及河床砂岩卵石、漂石可分选作为石料,同时可机制砂。

上游左岸缓坡地带分布有残坡积砂质粘土,可开采土料。

5.2.1.2纳学水库

规划水库位于侵蚀沟谷内,河谷横断面呈窄“V”型,抬高最大水头约45m。

库盆及两岸基岩

3为基本为三迭系中统板纳组第三段(Tb)砂页岩;

库尾为兰木组第2

1一段(TL)厚层块状砂岩夹泥岩,未受较大断层破坏,岩体完整性2

较好,属裂隙含水层,较完整岩体透水性较弱,可作为隔水层、相对

隔水层,封闭整个库盆,因此,水库不存在邻谷渗漏问题。

两岸地形坡度较陡,岸坡为斜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覆盖层及风化破碎层较厚,易产生滑坡及泥石流。

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无居民点和有用矿产、文物古迹等分布,少有耕地淹没,主要淹没约1.3km的三级公路。

总的来说,水库成库条件较好,但固体径流量较大。

3岩体为三迭系中统板纳组第三段(Tb)砂页岩,属软质岩类,强度2

较低,适当处理适宜建坝。

坝段附近无集中砂、石料场分布,库尾基岩中的砂岩及河床砂岩卵石、漂石可分选作为石料,同时可机制砂。

5.2.1.4纳坝水库

规划水库位于侵蚀沟谷内,河谷横断面呈窄“V”型,抬高最大水头约60m。

库盆为峡谷型,两岸山体分水岭高大、宽厚,地形封闭条件好。

3库盆及两岸基岩为基本为三迭系中统板纳组第三段(Tb)砂页岩及2

1兰木组第一段(TL)厚层块状砂岩夹泥岩,未受较大断层破坏,岩2

体完整性较好,属裂隙含水层,较完整岩体透水性较弱,可作为隔水层、相对隔水层,封闭整个库盆,因此,水库不存在邻谷渗漏问题。

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无居民点和有用矿产、文物古迹等分布,少有耕地淹没,主要淹没约3km的乡村公路。

坝段地形坡度左缓右陡,两岸山体较宽厚、完整。

坝基(肩)持

2力层岩体为三迭系中统板纳组第二段(Tb)砂页岩,属软质岩类,2

强度较低,适当处理适宜建坝。

坝段附近无集中砂、石料场分布,库尾纳坝等地分布较集中的砂

岩,可作为石料场,同时河床砂岩卵石、漂石可分选作为石料及机制砂。

左岸缓坡地带分布有残坡积砂质粘土,可开采土料。

5.2.1.4新屯水库

规划水库位于侵蚀沟谷内,河谷横断面呈窄“V”型,抬高最大水头约50m。

库盆为峡谷型,两岸山体分水岭高大、宽厚,地形封闭条件好;

左右岸距离均1.2km、2.2km以上存在低邻谷。

库盆及两岸低邻谷之

1间基岩为基本为三迭系中统板纳组第一段(Tb)砂页岩,属裂隙含2

水层,较完整岩体透水性较弱,可作为隔水层、相对隔水层,封闭整个库盆,较大的断层主要顺库盆河谷分布,未横向导通两岸低邻谷,因此,水库不存在邻谷渗漏问题。

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无居民点和有用矿产、文物古迹等分布,少有耕地淹没,主要淹没一座小电站和一段等外级公路。

坝段两岸地形坡度较陡,两岸山体较宽厚、完整。

1力层岩体为三迭系中统板纳组第一段(Tb)砂页岩,属软质岩类,2

强度较低,左岸岩体还受断层破坏,适当处理适宜建坝。

岩体为裂隙含水层,坝基(肩)存在浅层裂隙型渗漏,较完整岩体透水性较弱,可作防渗处理边界,防渗处理简单可靠;

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可能存在相对集中渗漏,需考虑专门防渗处理。

坝段下游左岸距离约4km处,分布有Pm中厚至厚层灰岩,是理1

想的砂石料场。

坝段附近岸坡分布有残坡积砂质粘土,可开采土料。

5.2.2河道治理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2.2.1打易至新屯河段

该河段拟采取河道疏浚、浆砌石挡墙防洪及河道消能防冲坝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该河段纵坡平均比降约39‰,双河口上游河段较陡,最大可达60.4‰。

两岸地形坡度较陡,一般在45?

以上。

河谷多狭窄,局部为宽谷,偶见一级堆积阶地。

岸坡多为斜向坡,整体稳定性较好;

上游

右岸局部为顺向坡,稳定性较差,表层风化破碎岩体常在水动力作用下产生顺层滑坡及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河床堆积大量冲洪积砂卵砾石、块石、漂石及粉土,厚度一般3,5m,局部可能超过10m,结构松散,孔隙度大,架空现象严重,稳定性差。

双河口以下河谷较宽敞,河床比降减小,水能减弱,河床少有块石、漂石堆积。

基岩主要为TL第一段砂、泥岩夹灰岩,Tb泥、页岩夹砂岩、22

泥灰岩、灰岩及少量T灰岩、泥质灰岩。

上游河段受NW向褶皱影1

响,下游河段受NW向断层影响,岩层总体倾向NNE,NE(上游及左岸),倾角20,50?

,局部变化较大。

河床覆盖层之表层粒径大小不均,分选性差,结构松散,架空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不均匀变形,不宜作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下部稍密-密实状砂卵砾石可作为堤基持力层,但地基需有一定的崁深,并注意冲刷淘脚稳定问题;

下伏较完整基岩强度能满足堤防对地基的要求,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

5.2.2.2新屯至平绕河段

该河段拟采用土堤防洪加局部河道疏浚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该河段为宽谷,地形平缓、开阔,一级堆积阶地较发育。

河道在宽谷内左右摆动不定,冲刷岸地形较陡,基岩裸露;

堆积岸地形较缓,堆积较多冲洪积物。

残坡积砂质粘土夹碎石及冲洪积砂卵砾石、粉土主要分布在河床及一级阶地,厚度0,9m。

下伏基岩有Tb第一、二段砂岩、泥岩、2

页岩夹泥灰岩,T灰岩、泥质灰岩、页岩及P燧石灰岩夹硅质岩。

12

河段受NW向断层影响,中部受NWW向、NW向、NE向褶皱及SN向小断层影响,岩层倾向N、W(右岸),倾角20,50?

河谷地形总体较平缓、开阔,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覆盖层表层为残坡积砂质粘土、洪积粉土及松散砂卵砾石等,厚度变化较大,强度低,不宜作地基持力层;

下部稍密-密实状砂卵砾石强度较高,可作堤防建筑物地基持力层,但地基需有一定的崁深,并注意冲刷淘脚稳定问题;

5.2.2.3平饶至王母大桥河段

该段拟采用土堤防洪进行河道治理。

河流在宽谷内蜿蜒穿梭,一级堆积阶地较发育。

右岸基本为冲刷岸,地形坡度较陡;

左岸为堆积岸,地形平缓、开阔。

残坡积砂质粘土夹碎石及冲洪积砂卵砾石、粉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一级阶地,厚度0,8m。

下伏基岩主要为Tb第一段砂岩、泥岩、页2

岩夹泥灰岩及第二段细砂岩、泥岩、页岩夹泥灰岩。

上游岩体受NW向断层破坏,岩层总体倾向SW,倾角20,40?

中游受NW向望谟向斜影响,岩层产状变化较大;

下游岩层总体倾向NE,倾角20,45?

河段地形总体较平缓、开阔,稳定性较好,适宜建筑。

下部稍密-密实状砂卵砾石强度较高,

需有一定的崁深,并注意冲刷淘可作堤防建筑物地基持力层,但地基

脚稳定问题;

基岩主要为软质岩,强度较均匀,较完整岩体强度能满足堤防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5.2.2.4王母大桥至三中河段

该河段已完成防洪初步设计,堤防总长4.968km,河道治理工程措施有浆砌石和钢筋砼挡墙。

根据原有设计资料,该河段河曲发育,两岸局部发育河漫滩及一级阶地。

河床大部分基岩裸露,为Tb第一2段砂岩、泥岩、页岩夹泥灰岩;

覆盖层主要为冲洪积砂卵砾石、粉土,厚度0,5m。

河段未受较大断层破坏,岩层倾向上游,倾角40,45?

5.2.2.5三中至敢赖河段

该河段拟采用土堤、浆砌石挡墙防洪及河道截湾取直、挡水坝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该河段河曲发育,特别在平坝、平郎河段,河道急转形成回头湾,拟对其进行截湾取直。

左岸多为冲刷岸,地形陡坡,顺向坡,坡度与岩层倾角相近,一般40,50?

右岸为堆积岸,地形平缓、开阔,发育一级堆积阶地,阶面高出河面3,10m。

残坡积砂质粘土夹碎石及冲洪积砂卵砾石、粉土分布在一级阶地,厚度0,5m。

下伏基岩为Tb第一段砂岩、泥岩、页岩夹泥灰岩。

2

岩体未受较大断层破坏,仅在平郎河湾一带受NWW向小断层影响。

岩层总体倾向SW,倾角40,50?

河段总体左岸较陡,且基本为顺向坡,稳定性较差;

右岸地形较缓,稳定性较好。

截湾取直段岸坡较陡,且基本为顺向坡,开挖存在边坡稳定问题。

基岩为砂泥岩,岩质较软,易风化破碎,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

整个河段布置有18个挡水坝,单个抬高最大水头约3m。

覆盖层主要为砂卵砾石,少量砂质粘土岩、粉土,结构松散、强度低、透水性大、稳定性差。

基岩为砂泥岩,岩质较软,透水性弱,较完整基岩强度能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5.2.3建议参数

根据《岩土工程手册》有关经验参数及类似工程地质环境所做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等,提出建议参数见下表

各岩、土力学参数建议值表

承载力标容许开挖边Φc抗冲刷岩、土名称f准值(KPa)坡比(?

)(KPa)系数砂卵松散150—2001:

1—1:

1.252510~20砾石稍密250—3001:

0.75—1:

13020强风化泥岩300—4001:

100.451.4强风化砂岩800—10001:

0.5—1:

0.7500.5—0.551.2稍密砂卵砾石/挡墙00.4,0.45强风化泥岩/挡墙00.4~0.45强风化砂岩灰岩白云岩/挡墙00.5~0.55

5.3结论及建议

1、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2、各水库成库建坝条件较好,但水库淤积较严重。

3、松散层成分及结构均较复杂,强度差异及不均匀变形较大,不适宜作地基持力层,稍密-密实状砂卵砾石整体强度较高,可利用

作堤防建筑物地基持力层,但需有一定的崁深,并应注意冲刷淘脚稳定问题;

较完整岩体强度较高、较均匀,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

4、本区缺乏集中的天然砂石骨料场,在双河口以上河段河床内堆积大量砂卵砾石、漂石,成分主要为砂岩、灰岩,可开采部分砂石骨料。

5、建议下阶段采用必要的勘探手段、方法查明建筑物地基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