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9568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3.作者生平

⑴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⑵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

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

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

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

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

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

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⑶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

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

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

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

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

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⑷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

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

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

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

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

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

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

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

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

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

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

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4.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

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

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

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提问:

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

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

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

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

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

悲切的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

3.提问:

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点行频”(诗眼是频繁征兵的意思。

4.提问:

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

它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

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

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

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

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5.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⑴送别场面⑵征夫控诉

四.研习文本

㈠再读诗歌,重点突破

1.片段一:

送别场面

提问:

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来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所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2.片段二:

征人控诉

⑴“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武皇开边意未已”(即唐玄宗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⑵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戍边——无休止家园——尽荒芜

索租——何太急青海——群鬼哭

㈡三读诗歌,鉴赏名句

本诗中有许多含蓄蕴藉、具有朴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诗句,你最喜欢其中哪些诗句,为什么?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

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

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

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

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

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样的不平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3.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

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

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㈢四读诗歌,鉴赏技巧

1.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

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

“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

“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

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

“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

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

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

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

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

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2.巧妙构思。

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

前文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

接着,由征夫之口,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

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悲惨现实。

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

3.善用口语。

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五.拓展延伸

关于杜甫的诗,历代都有名家评论,尤其对“诗史说”,几乎每一大家都要论及,你从这首诗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特色?

【参考】杜甫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政治抱负是“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永无休止的东征西讨,扩大疆界,使得民不聊生,这与诗人的政治抱负背道而驰,他虽也算世宦之家,但困守长安的屈辱生活,使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受尽了达官贵人权势者们的冷眼,因而开始不自觉地向人民靠拢。

当他亲眼目睹征兵征夫那撕裂人心的场面时,不禁悲从中来。

《兵车行》便油然而生。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个悲惨的镜头:

时间:

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

咸阳桥畔。

背景:

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

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

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

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

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淡化:

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

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

十六记载:

天宝十载(751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

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接着作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切入这个场: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

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

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

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归,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

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秦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

这就是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描写。

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

然而压是压不住的,这不满、这怒火终究是要爆发的,役者忿忿地告诉长者: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

青海头,自古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愤恨的语言,句句与前面相呼应。

去年守边者未归,今年又来征兵,这与桥头的场面呼应;

人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顾;

而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新,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反抗。

不信吗?

上面说道“边庭流血成海水”,这里展现出边塞阴冷、可怕的图景:

“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好男儿白白地死在边塞,秋风长鸣,只有衰草与之作伴。

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

役者的控诉低沉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全篇来看,诗人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歌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

所以,我们说《兵车行》不仅仅记述了当时征兵服役的一个告别场面,是史书记载的一个佐证,一种情绪,发出了那个时代人民反战的强音。

《兵车行》给杜诗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杜诗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也记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诗人的前途命运与唐王朝兴衰的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杜甫较其它同时代的诗人更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土壤中,又站在时代的最前面,因此,读杜诗总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六.作业布置⑴背熟《兵车行》⑵比较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

⑴诗歌题材——杜甫的诗歌由于深受儒家忠义用世思想的影响,现实感很强。

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天下苍生、社会国家。

不论是“三吏”“三别”、,还是《丽人行》《兵车行》、;

也不论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是《登岳阳楼》,杜甫所写的无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民情世态,发的无不是深沉恳挚的家国之慨。

所以,他被称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

李诗以浓郁的浪漫主义为基本特征,其题材是广阔的,多变的,甚至是离奇的。

天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梦幻现实,莫非其笔触所及。

⑵抒情手法——作为“诗史”,杜诗的长于叙事描写是显而易见的。

杜甫善于将深刻的历史事件、人生经历用遒健形象的笔墨描写记录下来,主体的情感就渗透在其叙事的字里行间,显得比较深沉含蓄。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成功地截取了茅飞、群童抱茅以及夜雨屋漏等几个耐人寻味的场景,进行细致艺术的刻画表现,最后才发出一声长叹: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事显情发,”嘎然而止。

《石壕吏》更是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娓娓道来。

始终未发一句感叹,最后只写道:

“天明语声绝,独与老翁别。

”无限悲愤化为一个凄惨的离别情景,而其艺术感染力有增无减。

诗人胸中那股抑郁不平之气,对统治集团内部黑暗的强烈不满,及对国家命运、苍生疾苦的满怀忧虑之情,在诗人笔下表现得异常深沉婉曲。

忧愁郁结,却往往欲吐还咽,柔肠百转,真正体现其“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李诗不同于杜甫的深婉含蓄,李白特别喜欢直抒胸臆。

他的情感往往象火山爆发一样,直接从笔底倾泻出来。

如《蜀道难》一开首就是一声惊叹:

“噫嘘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犹如平地惊雷,令人顿时为之精神一振。

他的《将进酒》《行路难》更是直抒胸臆的典范。

所以杜诗之精思独造,为李白所不及。

尤其是在剖析当时的社会现象,以及唐王朝的衰败原因上,杜诗更是精深独到。

如其《丽人行》,揭示的是统治阶级内部的腐朽堕落;

而“三吏”、“三别”则揭露唐王朝的黑暗统治。

杜诗对政局国势有着全景式的观照和把握,他总是力图探究揭露社会、国家兴坏成败的深层根源。

而李白对于劳动人民的苦难,往往只是流于同情,很少探究其社会根源。

⑶艺术手法——从诗歌的意象选择与运用来看,李诗的意象特别的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主要地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卓异的想象。

如他写时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就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木暮成雪。

”其感染力比经典的“逝者如斯夫”(孔子语)要强烈得多;

他写山峰之高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他写雪花之大就说“燕山雪花大如席”;

他写楼台之高就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似乎特别喜欢以巨额的数量词来作量的夸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此类句子在太白诗中真是俯拾皆是。

同时,出身豪富,素喜挥霍的李白还特别喜欢物质珍奇的铺张夸耀。

他一喝酒,就要“斗酒十千恣欢谑”“烹羊宰牛且为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杜诗在思想上以精深取胜,而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技巧上则以功力见长。

杜甫是很注重学力的,他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又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非常注重推敲锤炼。

所以,杜诗中往往有许多警策之句,和出人意外的字语。

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垂”“涌”、二字,笔力千钧,寓意无穷。

《旅夜抒怀》《客至》、教学目标:

1.旅夜抒怀:

通过课文题目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2.客至:

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两首律诗,《旅夜抒怀》和《客至》。

读诗要从“头”开始,说明诗的题目对理解诗歌很重要。

今天,我们试着通过题目来鉴赏一首诗。

二.文本研读1.通过“旅”字看背景思考:

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明确:

“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

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

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小结: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再加上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

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通过“夜”字察实景⑴第二个关键词是“夜”。

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

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

⑵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的?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⑶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

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共有两组:

细草、微风、岸、危樯、舟,星、平野、月、江流。

⑷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一组:

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

(凄冷第二组:

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

(雄浑阔大⑸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

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采用了什么手法?

此诗写的是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

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

这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3.通过“书怀”悟实情⑴“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

把诗中“书怀”部分朗读一遍。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⑵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在诗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⑶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韩愈写诗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这决非过誉之词。

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下的反话,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

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

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联:

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6除了比喻,尾联还有什么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