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8569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为了向公众提供重要的而且准确的知识信息,卫生部于1998年10月编发了《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有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10条基本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6)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8)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避免使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9)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肺结核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

'

白色瘟疫'

,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在历史上,它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曾经是危害人类的主要杀手,夺去了数亿人的生命。

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

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发现有效的抗结核药物,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减少了财政投入、再加上人口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毒感染的传播。

使结核病流行下降缓慢,有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所回升。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

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确定每年3月24日为"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结核病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

结核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结核病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

控制工作任重道远。

只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实施现代、科学的控制策略、长期、不间断地与之斗争,结核病是可以治愈和控制的疾病。

二、结核病的传染性 

不是所有类型的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

也不是任何一个结核病人在其患病期间的住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

相对来看,肺结核病中的一些类型常常具有传染性,而肺外结核病(如骨结核病、脑膜结核等)则不具有传染性。

由于肺脏与外界相通,在肺结核病发展、恶化或形成空洞时,病变中的结核菌大量繁殖,通过支气管排出体外,造成结核菌传播。

这样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

但当病人治愈了,就不再成为传染源。

衡量和判断病人是否具有传染性最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就是对病人的痰液作涂片染色,进行显微镜检查。

如涂片检查发现抗酸杆菌阳性,则认为具有传染性,或称为'

传染源'

传染性肺结核传染性最强的时间是在发现及治疗之前。

所以应当重视早期发现和正确、及时治疗传染源。

三、结核菌是如何传播的 

只有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肺结核病人才具有传染性,才是结核病的传染源。

在肺结核病变中或空洞中,存在大量繁殖的结核菌。

这些结核菌随着被破坏的肺组织和痰液,通过细支气管、支气管、大气管排出体外。

含有大量结核菌的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方式经鼻腔和口腔喷出体外,在空气中形成气雾(或称为飞沫),较大的飞沫很快落在地面,而较小的飞沫很快蒸发成为含有结核菌的'

微滴核'

,并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

如果空气不流通,含菌的微滴核被健康人吸入肺泡,就可能引起感染。

由此看来,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染源病人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的多少、咳嗽的频度、病人居住房子的通风情况及接触者的密切程度及抵抗力有关。

以上称为'

咳嗽传染'

,是经科学试验证的,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也有可能通过随地吐痰形成的'

尘埃传染'

,但这是次要的传播方式。

四、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 

结核菌首次侵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并在此繁殖,称为"

原发感染"

原发感染处形成原发病灶,结核菌从原发病灶中沿淋巴管进入到血流中,叫做"

血行播散"

结核菌通过血行播散进入各脏器中,有的立即发病,发生严重的粟粒型结核病和结核性脑膜炎。

有的结核菌潜伏在各种器官内,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称为"

继发结核病"

,也叫"

内源性发病"

但是,近年来证实,如果多次、大量感染结核菌,也能形成"

外源性发病"

所以,积极发现并治愈传染源,减少结核菌传播的机会;

经常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保持健康的身体、增强免疫力、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就可以减少感染和发病的机会 

五、肺结核主要的常见症状 

与其它疾病一样,肺结核病的早期,由于病变小而没有明显症状。

此外,即使有了症状,由于肺结核病的症状没有很明显的特点,病人和医生容易误认为得了别的病而忽略了肺结核病。

  通过很多调查分析看,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

  咳嗽咳痰超过3周 

  咯血 

  发热或胸痛超过3周 

  有了上述症状后,就是一位'

肺结核可疑症状者'

,就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了肺结核病。

最好先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

除了做胸部X线检查外,一定要作痰结核菌检查。

因为检出结核菌就说明找到了病原体,就可以确诊。

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

六、怎 

样 

早 

期 

发 

现 

肺 

核 

得了肺结核,除了肺部受到直接损害外,由于毒素的刺激,还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一些全身的症状。

如病人常感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消瘦、夜间盗汗、午后发热、两面颊潮红等。

有的小孩还会出现性格改变,易急躁吵闹;

一些女病人还可能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

呼吸道症状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轻度咳嗽吐痰或痰中带血。

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人可出现胸闷、胸痛气短。

有的病人可表现为高热,常被按感冒治疗而延误就诊。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做必要的检查。

如胸部透视、拍片痰涂片查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查血沉等,以便早确诊。

但有些病人早期根本无症状,往往在健康普查中才被发现。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胸部透视简便易行。

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应做定期检查:

1.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

2.患有糖尿病、矽肺及胃切除等手术后的病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免疫 

功能低下的病人。

3.“OT”试验强阳性的病人,尤其是儿童。

4.长期低热或有结核过敏表现的人,如关节疼、血沉快、抗风温治疗效果不好,或患有结节 

性红斑、泡性结膜炎者,应做胸部透视和全身其他检查。

5.一些经常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

6.对于健康人,也要每1~2年做1次胸部透视检查。

尤其是中小学教员、保教人员、医生、 

护士、服务人员、食堂餐馆的管理人员等。

7.久治不愈的感冒咳嗽、持续发热,以及肺部有阴影者,经正规抗炎治疗两周,仍不见吸 

收时,均应想到患结核病的可能,应做进一步的检查。

七、肺 

病 

要 

坚 

持 

正 

规 

治 

疗 

虽然肺结核病是一种防有措施,治有方法的疾病,但目前因为结核病患者中没有实施正规治疗的约占50%,所以使许多肺结核患者由可治变成不可治,由急性转为慢性,丧失了治愈的良机。

所谓正规治疗就是用四种抗结核药联合服用,疗程一般为6个月。

那么肺结核病人为什么一定要正规治疗呢?

因为:

1、肺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须持续至少6个月时间,才能彻底杀死肺中的结核菌。

有些病人服用一段时间认为症状稍有好转,就不再继续服药;

或者出现轻度的药物不良反应,就擅自停药。

这种中断治疗的做法,往往使病人肺中的结核菌继续存活并繁殖,甚至引发更具危险性的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

这时,抗结核药物可能已不再起作用,病人很可能难以治愈,并继续传播给他人。

2、治疗肺结核必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治疗原则。

要治愈肺结核,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联合用药,治愈率可在95%以上,所以结核病人一定要同时联合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链霉素)四种药物。

切不可不按医嘱用药或自行去药店买药服用,更不能单独服用一种抗结核药物。

3、由于肺结核治疗需要较长时间(6~8个月),而许多肺结核病人对正规化疗缺乏正确认识,可能因治疗初期效果不明显,产生各种顾虑或疑惑,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在治疗肺结核全过程中需要医生和病人密切合作,医生必须对病人进行耐心的宣传教育,使病人了解肺结核病的特点及防治知识,并督促病人坚持全程规律服药,从而漏服药造成的治疗失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治愈结核病的策略--“DOTS”,即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

对病人来说,就是每次用药都要在医务人员(或者家庭成员)的观察下进行。

八、肺 

的 

预 

防 

加强卫生教育,使青年人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

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

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或药物消毒。

  要定时对青少年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除此之外,还要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以使肌体产生免疫力,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发现有低热、盗汗、干咳嗽、痰中带血、乏力、饮食减少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确诊结核病以后,要立即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营养,以增强体质。

只要发现及时,治疗彻底,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九、 

哪 

些 

人 

容 

易 

得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近年来,肺结核发病率有增长的趋势,据了解,以下六种人容易被染上肺结核病。

第一种:

老年人,据抽样调查资料表明,肺结核发病率随年龄增高上升,高峰期一般在六十到六十几岁,老年人体质弱免疫功能减退,感染结核容易发病或原先潜在的结核病灶重新活动。

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于病程长,年龄大,肺的弹性差,支气管粘膜纤毛数量减少,肺的净化功能减退,结核菌侵入后不易排除。

同时,全身及局部抗感染能力低下,结核菌易在肺泡中生长繁殖而致病。

第二种:

糖尿病人,据统计,糖尿病人并发肺结核的比正常人高三至四倍,约占糖尿病人的百分之十到十五,因为糖尿病人的高糖环境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繁殖,糖尿病人常伴有维生素A缺乏,削弱了呼吸道的抵抗力,晚期病人由于消瘦、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故更易发生结核病。

第三种:

胃切除的人,资料显示,胃切除术后的人结核发病率为一般人的十倍,死亡率较一般结核病高三倍,研究认为,胃切除术后,胃容量减少,胃酸分泌不足,胃排空食物时间较快,导致摄入食物热量不足,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最终引起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抵抗力降低,结核菌易趁虚而入。

第四种:

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的人,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且T细胞的代谢发生障碍,以致抗感染能力削弱,使结核菌感染机会增加。

第五种:

不接种卡介苗的人,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不接种卡介苗,体内缺乏抵御结核菌的抗体,故易得结核病,有人曾对新发生结核病的青年学生调查,没有接种过卡介苗的高达百分之八十。

第六种:

家中有肺结核患者的人,家中有肺结核患者,特别是痰菌阳性者不注意隔离,同起居,共饮食,接触频繁,增加了感染机会。

   

鼠疫 

一、概述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二、病因 

(一)传染源:

鼠疫为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人间流行前,一般先在鼠间流行。

(二)传播途径: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

此种“鼠→蚤→人”的传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

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预防接种可获一定免疫力。

三、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2~5日。

临床上有腺型、肺型、败血型及轻型等四型。

(一)腺鼠疫:

占85~90%。

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

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

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

(二)肺鼠疫:

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

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

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

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

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

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三)败血型鼠疫:

又称暴发型鼠疫。

可原发或继发。

原发型鼠疫因免疫功能差,菌量多,毒力强,所以发展极速。

常突然高热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

无淋巴结肿。

皮肤粘膜出血、鼻衄、呕吐、便血或血尿、Dic和心力衰竭,多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很少超过3天。

病死率高达100%。

因皮肤广泛出血、瘀斑、紫绀、坏死,故死后尸体呈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四)轻型鼠疫:

又称小鼠疫,发热轻,患者可照常工作,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偶见化脓。

血培养可阳性。

多见于流行初、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四、检查 

1.常规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

(2)尿:

尿量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

(3)大便:

肠炎型者呈血性或粘液血便,培养常阳性。

2.细菌学检查:

采淋巴结穿刺液、脓、痰、血、脑脊液进行检查。

(1)涂片检查。

(2)细菌培养。

(3)动物接种。

3.血清学检查。

五、治疗 

凡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均应迅速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不宜转送。

隔离到症状消失、血液、局部分泌物或痰培养(每3日1次)3次阴性,肺鼠疫6次阴性。

(一)一般治疗及护理。

1.严格的隔离消毒。

2.饮食与补液。

3.护理。

(二)病原治疗:

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1.链霉素:

为治疗各型鼠疫特效药。

2.庆大霉素。

3.四环素:

对链霉素耐药时可使用。

4.氯霉素:

对小儿及孕妇慎用。

5.磺胺嘧啶:

磺胺只对腺鼠疫有效,严重病例不宜单独使用。

(三)对症治疗。

霍乱 

霍乱是由O1群和 

O139群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也是当今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O1群霍乱弧菌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

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给人类带耒巨大的灾难。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是由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至今已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仃息的迹象。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的霍乱只在印度和孟加拉有少数病例报告。

1992年10月印度和孟加拉相继发生一种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暴发和较大流行,这型霍乱随后在亚洲传播,至今已有印度、孟加拉、中国、巴基斯坦、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生O139霍乱病例,但O139霍乱的流行范围和报告病例数至今仍少于埃尔托霍乱。

一、病原 

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形态、染色、培养和生化特性大致相同,自病人新分离的霍乱弧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胞,菌体两端钝圆或稍平,一般长1.5~2.0微米,宽0.3~0.4微米。

菌体单端有一根鞭毛,长可达菌体长度的4~5倍,运动极为活泼。

O1群霍乱弧菌无荚膜。

O139群霍乱弧菌有一层薄的荚膜。

霍乱弧菌的营养要求简单,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属兼性厌氧菌。

生长温度为16~42℃,培养温度以37℃最为适宜。

可繁殖的酸碱度(pH)为6.0~9.2,适宜的pH为7.2~7.4。

O1群霍乱弧菌依菌体抗原的不同分成小川 

(Ogawa)、稻叶(Inaba)和彦岛(Hikojima)三个血清型,三型均含有相同的群特异性抗原a。

此外,小川型另含有b抗原因子和少量c抗原因子,稻叶型含有c抗原因子,彦岛型含有较大量的b、c抗原因子。

O139群霍乱弧菌不再分血清型,但与O22、O155霍乱弧菌和O1群霍乱弧菌粗糙型有交叉抗原。

埃尔托霍乱弧菌可分为流行株和非流行株,流行株可引起霍乱的流行和暴发,非流行株一般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病例。

二、临床表现 

霍乱病程中,潜伏期可从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日。

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型,一般轻型多,重型少。

轻型病例起病较缓,大多数患者仅有轻度腹泻,极少数伴有呕吐,大便性状为软便、稀便或黄水样便,个别带粘液或血性。

一般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少数有腹部隐痛。

中、重型患者起病突然,多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腹部隐痛或腹部饱账感,个别可有阵发性绞痛。

每日大便十数次或更多,一些重型患者粪便从肛门可直流而出,无法计数。

大便性状初为稀便,后即为水样便,以黄水样或清水样为多见,少数为米泔样或洗肉水样。

大便镜检无脓细胞。

有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物初为食物残渣,继为水样。

一般无发热,少数可有低热,儿童发热较成人多见。

三、诊断标准 

(一)疑似霍乱诊断标准 

1.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

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接触史(如同餐、同住或护理者等)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具有上述项目之一者诊断为疑似霍乱。

(二)确定诊断 

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

2.霍乱流行期间的疫区,凡有霍乱典型症状,粪便培养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

3.在流行期间的疫区内有腹泻症状,作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如血清凝集试验呈4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呈8倍以上增长者;

4.在疫源检查中,首次粪便培养检出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前后各5天内有腹泻症状者。

临床诊断:

具备 

(二)中的2。

确诊病例:

具备

(二)中的1或3或4。

四、治疗原则 

(一) 

按甲类传染病隔离治疗。

危重病人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往指定的隔离病房。

确诊与疑似病例应分开隔离。

(二) 

轻度脱水病人,以口服补液为主。

(三) 

中、重型脱水病人,须立即进行静脉输液抢救,待病情稳定、脱水程度减轻、呕吐停止后改为口服补液。

(四) 

在液体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减少腹泻量和缩短排菌期。

可根据药品来源及引起流行的霍乱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选定一种常用抗菌药物,至粪便培养检查转阴。

五、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健康教育:

要大力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免疫接种:

目前尚无理想的、保护效果较好和保护持续时间较长的霍乱菌苗,因此不提倡使用过去沿用的霍乱疫苗用于霍乱的预防。

3. 

加强饮用水卫生:

要加快城乡自来水建设。

在一时达不到要求的地区,必须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

4. 

抓好饮食卫生: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特别要加强对饮食行业(包括餐厅、个体饮食店、摊等)、农贸集市、集体食堂等的卫生管理。

(二)病人、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隔离: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要分别隔离治疗。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隔离。

疫情报告: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病人、疑似病人或带菌者时,城镇于6 

h内,农村于12 

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卡。

消毒:

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进行随时消毒,当染菌者送隔离病房或治愈后进行终末消毒。

检疫:

对疫点内所有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自开始处理之日起每日验便一次,第一次采便应在服用抗菌药物前进行。

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解除检疫。

5. 

病家和密切接触者预防服药:

可根据药敏试验情况和药物来源选择一种抗菌药物,连服2天。

(三)流行期措施:

开展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处理垃圾和人畜粪便。

做好水源保护和饮用水消毒。

加强食品卫生法的执法力度,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肠道传染病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在发生流行时发动群众自觉停止一切宴请聚餐,发生吐、泻时及时到医院肠道门诊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